第208頁
「一些莫名其妙的話,」凌祈宴不在意道,又問他,「皇帝如何了?」
「一直病著,沒見好。」
凌祈宴盯著他的眼睛:「太子殿下,你到底做了什麼?」
溫瀛卻問他:「你會害怕嗎?」
凌祈宴輕揚起唇角:「我為何要怕?我早說了,你做什麼我都不怕,你別欺負我就行。」
想了想,他又添上一句:「瞞著太后一點,她老人家受不得刺激。」
溫瀛牽過他一隻手:「嗯。」
進入三月後,天氣漸暖,皇帝依舊在別宮未回,滿朝官員日日進宮後便直奔東宮,已習以為常。
後殿的庭院中,凌祈宴指揮著一眾小太監投壺給他看,正百無聊賴時,江林過來稟報,說方才靖王來求見太子,但太子正在與內閣議事,靖王忽然提出,說想見他這位溫伯爺。
凌祈宴挑眉:「靖王要見我?」
「確是這麼說的。」
凌祈宴心念電轉,猜不透這位皇五叔的用意。
靖王見他做什麼?
前些年這位靖王爺一直鎮守邊關,他與他實在算不上親近,更別提,如今他又是這尷尬的身份。
稀奇。
想不通乾脆不想了,凌祈宴抬了抬下巴,吩咐道:「將靖王請進來吧。」
不多時,靖王被下人迎進門來,凌祈宴起身,上前欲要見禮,被他制止住:「不必了,沒有外人在,不需要這些虛禮。」
凌祈宴笑了笑:「王爺裡頭請。」
將靖王請進殿內,凌祈宴自若地吩咐人去上熱茶點心來,半點不介意被靖王看出他在這東宮裡的地位。
靖王的神色平淡,像是對他與溫瀛的事情並不感興趣,只問他:「聽聞你上個月隨太子一塊去了趟別宮,可曾見到陛下,陛下如何了?」
「太子殿下進去與陛下請安,我在外頭等著,沒跟進去,聽殿下說,陛下的身子確實不大好,臥病在床,須得好生將養著。」凌祈宴鎮定道。
靖王不著痕跡地打量他的神情:「這些你都是聽太子說的?」
凌祈宴點頭:「是太子殿下與我說的。」
「太子殿下可還與你提過陛下什麼?」
「太子殿下十分擔心陛下的龍體,每日都會派人去別宮請安,陛**子不大好,他沒敢宣揚出去,怕外頭那些官員胡亂猜測、人心不穩,也怕太后擔憂,我也沒敢與太后多提這些。」
凌祈宴心知這位靖王爺只怕是起了疑心,皇帝去了別宮數個月,期間除了除夕時他們去見過一回,余的時候別說召見外臣,連他這位親兄弟去了兩回,都被擋了回來。
不但是他,外頭也已有了些不太好的流言,暗指皇帝被太子軟禁了。
且太子兼國這數個月,攆走了首輔次輔,又借著上元節失火一事換了京衛軍統帥,叫人很難不往不好之處想。
靖王是皇帝最忠心的兄弟,自然是向著皇帝的。
「你說的,可都是真的?」
被靖王冷肅的雙眼盯著,凌祈宴的神色依舊自若:「自然是真的,不敢欺瞞王爺。」
平靜對視片刻,靖王移開眼,淡聲提醒他:「宴兒,太后一直將你當我們家的孩子,也希望你始終記得這一點,陛下於你,畢竟有二十年的養育之恩。」
「我知道,我不會忘。」
凌祈宴半點不怵。
陛下確實養了他二十年,但他就是這麼個性子的,他喜歡誰就向著誰,無論溫瀛想做什麼,他都只會站在溫瀛這一邊。
靖王放下茶碗站起身,最後丟下句「你心裡有數便好,也多勸著些祈宵」,沒再多逗留,去了前頭。
前殿裡,溫瀛正在批閱奏疏。
靖王進來,他擱下筆,起身迎上去。
「抱歉,讓皇叔等了這麼久。」
靖王不動聲色地打量面前這個他親手帶回來的皇侄,回憶起當初在西北初見溫瀛時,他就已經是這樣,看似沉穩內斂,實則野心勃勃,後頭他說只想拿回本該屬於他的東西,那個時候自己沒將人勸住,到了今日,他說的話又能起幾分作用?
真正見到了人,靖王心裡又生出許多忐忑難安來。
他只是沒想到,溫瀛的野心,遠比他以為的更大,或許他確實看走眼了。
「你父皇究竟如何了?」
面對靖王近乎質問一般的語氣,溫瀛鎮定回答:「不太好。」
「有多不好?」
「大部分時間都在昏睡,清醒的時候少,脈象上瞧不出什麼,太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藥方子換了好幾道,都沒大用處。」
靖王聞言眉頭蹙得死緊:「為何會這樣?從何時開始的?」
「去了別宮以後,起初只是染上風寒,但斷斷續續不見好,後頭日益加重,原因不明。」
靖王問什麼,溫瀛答什麼,一字一句,全無半分心虛之態。
「果真?」
「不敢欺瞞皇叔。」
溫瀛太過冷靜,一時間連靖王都開始不確定,是否是自己誤會了他。
心思轉了轉,他提起另一樁事情:「沈家那小子和他那幾個跟班,失蹤兩年被人發現葬身在運河之中,身上還綁了巨石,當是被人故意淹死的,我記得,你曾說的那位資助你念書的恩師,他唯一的孫子當年便淹死在了國子監後的湖裡?」
「是,確有其事。」
「一直病著,沒見好。」
凌祈宴盯著他的眼睛:「太子殿下,你到底做了什麼?」
溫瀛卻問他:「你會害怕嗎?」
凌祈宴輕揚起唇角:「我為何要怕?我早說了,你做什麼我都不怕,你別欺負我就行。」
想了想,他又添上一句:「瞞著太后一點,她老人家受不得刺激。」
溫瀛牽過他一隻手:「嗯。」
進入三月後,天氣漸暖,皇帝依舊在別宮未回,滿朝官員日日進宮後便直奔東宮,已習以為常。
後殿的庭院中,凌祈宴指揮著一眾小太監投壺給他看,正百無聊賴時,江林過來稟報,說方才靖王來求見太子,但太子正在與內閣議事,靖王忽然提出,說想見他這位溫伯爺。
凌祈宴挑眉:「靖王要見我?」
「確是這麼說的。」
凌祈宴心念電轉,猜不透這位皇五叔的用意。
靖王見他做什麼?
前些年這位靖王爺一直鎮守邊關,他與他實在算不上親近,更別提,如今他又是這尷尬的身份。
稀奇。
想不通乾脆不想了,凌祈宴抬了抬下巴,吩咐道:「將靖王請進來吧。」
不多時,靖王被下人迎進門來,凌祈宴起身,上前欲要見禮,被他制止住:「不必了,沒有外人在,不需要這些虛禮。」
凌祈宴笑了笑:「王爺裡頭請。」
將靖王請進殿內,凌祈宴自若地吩咐人去上熱茶點心來,半點不介意被靖王看出他在這東宮裡的地位。
靖王的神色平淡,像是對他與溫瀛的事情並不感興趣,只問他:「聽聞你上個月隨太子一塊去了趟別宮,可曾見到陛下,陛下如何了?」
「太子殿下進去與陛下請安,我在外頭等著,沒跟進去,聽殿下說,陛下的身子確實不大好,臥病在床,須得好生將養著。」凌祈宴鎮定道。
靖王不著痕跡地打量他的神情:「這些你都是聽太子說的?」
凌祈宴點頭:「是太子殿下與我說的。」
「太子殿下可還與你提過陛下什麼?」
「太子殿下十分擔心陛下的龍體,每日都會派人去別宮請安,陛**子不大好,他沒敢宣揚出去,怕外頭那些官員胡亂猜測、人心不穩,也怕太后擔憂,我也沒敢與太后多提這些。」
凌祈宴心知這位靖王爺只怕是起了疑心,皇帝去了別宮數個月,期間除了除夕時他們去見過一回,余的時候別說召見外臣,連他這位親兄弟去了兩回,都被擋了回來。
不但是他,外頭也已有了些不太好的流言,暗指皇帝被太子軟禁了。
且太子兼國這數個月,攆走了首輔次輔,又借著上元節失火一事換了京衛軍統帥,叫人很難不往不好之處想。
靖王是皇帝最忠心的兄弟,自然是向著皇帝的。
「你說的,可都是真的?」
被靖王冷肅的雙眼盯著,凌祈宴的神色依舊自若:「自然是真的,不敢欺瞞王爺。」
平靜對視片刻,靖王移開眼,淡聲提醒他:「宴兒,太后一直將你當我們家的孩子,也希望你始終記得這一點,陛下於你,畢竟有二十年的養育之恩。」
「我知道,我不會忘。」
凌祈宴半點不怵。
陛下確實養了他二十年,但他就是這麼個性子的,他喜歡誰就向著誰,無論溫瀛想做什麼,他都只會站在溫瀛這一邊。
靖王放下茶碗站起身,最後丟下句「你心裡有數便好,也多勸著些祈宵」,沒再多逗留,去了前頭。
前殿裡,溫瀛正在批閱奏疏。
靖王進來,他擱下筆,起身迎上去。
「抱歉,讓皇叔等了這麼久。」
靖王不動聲色地打量面前這個他親手帶回來的皇侄,回憶起當初在西北初見溫瀛時,他就已經是這樣,看似沉穩內斂,實則野心勃勃,後頭他說只想拿回本該屬於他的東西,那個時候自己沒將人勸住,到了今日,他說的話又能起幾分作用?
真正見到了人,靖王心裡又生出許多忐忑難安來。
他只是沒想到,溫瀛的野心,遠比他以為的更大,或許他確實看走眼了。
「你父皇究竟如何了?」
面對靖王近乎質問一般的語氣,溫瀛鎮定回答:「不太好。」
「有多不好?」
「大部分時間都在昏睡,清醒的時候少,脈象上瞧不出什麼,太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藥方子換了好幾道,都沒大用處。」
靖王聞言眉頭蹙得死緊:「為何會這樣?從何時開始的?」
「去了別宮以後,起初只是染上風寒,但斷斷續續不見好,後頭日益加重,原因不明。」
靖王問什麼,溫瀛答什麼,一字一句,全無半分心虛之態。
「果真?」
「不敢欺瞞皇叔。」
溫瀛太過冷靜,一時間連靖王都開始不確定,是否是自己誤會了他。
心思轉了轉,他提起另一樁事情:「沈家那小子和他那幾個跟班,失蹤兩年被人發現葬身在運河之中,身上還綁了巨石,當是被人故意淹死的,我記得,你曾說的那位資助你念書的恩師,他唯一的孫子當年便淹死在了國子監後的湖裡?」
「是,確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