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縣太爺將這一切收入眼底, 面上閃過一絲不屑。拿主意的時候不深思熟慮,眼下出了事情, 反倒是曉得聽別人的了?好在,縣太爺至始至終要的僅僅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於這些個細枝末節, 他懶得過問。
朱父朱母對視一眼,很快就由朱父出面,將他們原先商量好的話, 告訴了縣太爺。
依著他們商量的法子,是由豬舍提供初生仔豬給養豬戶,當然是經過性別甄選的。換言之,就好像先前朱家大伯娘那樣的,捉幾隻公仔豬回家養著。這樣一來, 一方面是品質有保障, 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別家繁衍正宗的石門黑豬。
這法子是王香芹最後的讓步了, 在她的觀念里,想要做到行業內第一,就必須掌握核心技術。哪怕別家沒她養的這般細,可誰讓這年頭也不講究這些細節呢?只要學了個七八成,再略一降價,她的豬舍就會面臨行業競爭。
其實,也不怪古代勞動人民不講究細節了,換做是現代人,除非是經年的老饕餮,一般人哪裡嘗的出來細微差別?如果本身豬種不同,那自然是沒問題的。假如說,一樣的初生仔豬,僅僅是飼養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差距,多數人都是無法分辨的,只能用檢測報告來說明問題。
王香芹覺得自己已經一讓再讓了,因此,當朱父說出他們家提出的方案後,她信心十足的看向縣太爺,等著縣太爺讚賞他們為民著想。畢竟,這事兒本來錯就不在於他們。
萬萬沒想到,縣太爺只是眉頭緊鎖的垂下了眼眸,愣是半晌沒開口。
朱父到底有些沉不住氣,見狀忍不住開口詢問,片刻後,縣太爺才道:“依著你們的意思,每年能提供一部分初生豬仔?這一部分是多少?足夠安撫幾個村子?數量若是不夠,其他人該怎麼辦?”
“那自是……慢慢來。”
“慢慢來?”縣太爺抬高了聲音,“來,你告訴本官,要怎麼樣才能讓那些養豬戶慢慢來。他們將所有的本錢都投入了養豬這事兒上,眼下年關將至,豬卻賣不上價。就不說別的了,只怕連這個冬天他們都熬不過去。你說吧,怎麼才能讓他們耐心等待。”
這種問題,朱父能回答得上來才叫奇怪了。
當然,縣太爺沒指望他回答。在大致的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之後,縣太爺已經明白這事兒的主謀是王香芹,目前唯一不能確定的是,到底是王香芹故意如此,還是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縣太爺比較傾向後者,畢竟若是前者的,他真的不知道王香芹圖啥。
圖啥?
當然是圖壟斷行業的暴利啊!
甭管哪個年代,想要牟取巨大的利潤,干哪一行不是重點,重點是好東西只有你才有。就好比這年頭,但凡跟鹽政、漕運搭邊的,都是巨富之家。真以為賣鹽就能賺取巨額利潤?還是河運暴利?其實都不是,是壟斷了一個行業後,這個行業所產生的利潤皆為一方掌握,那自然就成了暴利。
王香芹就是想要石門黑豬成為一個經典品牌,最好是那種經久不衰,能夠傳承百年的手藝。君不見她上輩子那些家中所有傳承的人,天生就比普通人多了一條後路,她也想要如此。
想法是很好的,可有時候還要看別人願不願意看你發展。
其實,王香芹弄錯了一點。
她一直都沒明白,為何朝廷、為何縣太爺會大力扶持他們。早先她是認為運氣好碰上了好官,實則縣太爺雖然也算是個廉政為民的好官,但扶持老朱家的本意,卻是想要推廣石門黑豬這個品種,好讓本地家家戶戶都能養上。這樣一來,石門黑豬就變成了縣太爺自己的政績,而非王香芹所期盼的那樣搞壟斷髮大財。
搞壟斷是能發大財,這點絕對沒錯。可就算朱家真的發了大財,那跟本地其他人有啥關係?哪怕王香芹的豬舍一而再再而三的擴建,僱傭的員工也漸漸多了,可甭管怎麼多,你見過給人打工變成富翁的嗎?興許在王香芹上輩子真就有打工皇帝,可不說這種情況極為稀罕,單說眼下,給人打短工的最多也就是養家餬口,決計不可能發家致富的。
縣太爺要的是整個縣的老百姓日子過好,這樣一來,他才有可能被上頭賞識,早日調職回京城。
反之,一個縣裡多了幾個鄉紳地主,對他而言是沒有丁點兒區別的。
眼見朱家幾人,尤其是王香芹一言不發,縣太爺終是失了耐心,沉聲道:“本官以為,已經很對得起你們朱家了。換做其他地方,底下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兒,直接將功勞占為己有又如何?商人才講究以和為貴,當官的是為民請命。你們一家子富裕有什麼用?不如讓其他人家跟著吃肉。再者,我也替你們上書京城,御賜的貢豬牌匾還不夠?還讓朱四郎四處巡講,讓你們將養豬秘訣整理成冊,由縣衙門聯繫書局出書……這些打的都是朱家的招牌,本官已經仁至義盡了!”
“試想想,將來哪怕全縣家家戶戶都能養石門黑豬,可誰不知道你們家才是正宗的?其他人養得再好,也只有你們家養的才配稱得上貢豬。到時候,所有人的日子都過得好了,他們不得感謝你們?”
“偏生,你們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搞這些事情。這叫什麼?敬酒不吃吃罰酒!!”
朱父等人臉色都變了,也就王香芹儘管低垂著頭,卻仍然沒有太將縣太爺當一回事兒。
朱父朱母對視一眼,很快就由朱父出面,將他們原先商量好的話, 告訴了縣太爺。
依著他們商量的法子,是由豬舍提供初生仔豬給養豬戶,當然是經過性別甄選的。換言之,就好像先前朱家大伯娘那樣的,捉幾隻公仔豬回家養著。這樣一來, 一方面是品質有保障, 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別家繁衍正宗的石門黑豬。
這法子是王香芹最後的讓步了, 在她的觀念里,想要做到行業內第一,就必須掌握核心技術。哪怕別家沒她養的這般細,可誰讓這年頭也不講究這些細節呢?只要學了個七八成,再略一降價,她的豬舍就會面臨行業競爭。
其實,也不怪古代勞動人民不講究細節了,換做是現代人,除非是經年的老饕餮,一般人哪裡嘗的出來細微差別?如果本身豬種不同,那自然是沒問題的。假如說,一樣的初生仔豬,僅僅是飼養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差距,多數人都是無法分辨的,只能用檢測報告來說明問題。
王香芹覺得自己已經一讓再讓了,因此,當朱父說出他們家提出的方案後,她信心十足的看向縣太爺,等著縣太爺讚賞他們為民著想。畢竟,這事兒本來錯就不在於他們。
萬萬沒想到,縣太爺只是眉頭緊鎖的垂下了眼眸,愣是半晌沒開口。
朱父到底有些沉不住氣,見狀忍不住開口詢問,片刻後,縣太爺才道:“依著你們的意思,每年能提供一部分初生豬仔?這一部分是多少?足夠安撫幾個村子?數量若是不夠,其他人該怎麼辦?”
“那自是……慢慢來。”
“慢慢來?”縣太爺抬高了聲音,“來,你告訴本官,要怎麼樣才能讓那些養豬戶慢慢來。他們將所有的本錢都投入了養豬這事兒上,眼下年關將至,豬卻賣不上價。就不說別的了,只怕連這個冬天他們都熬不過去。你說吧,怎麼才能讓他們耐心等待。”
這種問題,朱父能回答得上來才叫奇怪了。
當然,縣太爺沒指望他回答。在大致的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之後,縣太爺已經明白這事兒的主謀是王香芹,目前唯一不能確定的是,到底是王香芹故意如此,還是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縣太爺比較傾向後者,畢竟若是前者的,他真的不知道王香芹圖啥。
圖啥?
當然是圖壟斷行業的暴利啊!
甭管哪個年代,想要牟取巨大的利潤,干哪一行不是重點,重點是好東西只有你才有。就好比這年頭,但凡跟鹽政、漕運搭邊的,都是巨富之家。真以為賣鹽就能賺取巨額利潤?還是河運暴利?其實都不是,是壟斷了一個行業後,這個行業所產生的利潤皆為一方掌握,那自然就成了暴利。
王香芹就是想要石門黑豬成為一個經典品牌,最好是那種經久不衰,能夠傳承百年的手藝。君不見她上輩子那些家中所有傳承的人,天生就比普通人多了一條後路,她也想要如此。
想法是很好的,可有時候還要看別人願不願意看你發展。
其實,王香芹弄錯了一點。
她一直都沒明白,為何朝廷、為何縣太爺會大力扶持他們。早先她是認為運氣好碰上了好官,實則縣太爺雖然也算是個廉政為民的好官,但扶持老朱家的本意,卻是想要推廣石門黑豬這個品種,好讓本地家家戶戶都能養上。這樣一來,石門黑豬就變成了縣太爺自己的政績,而非王香芹所期盼的那樣搞壟斷髮大財。
搞壟斷是能發大財,這點絕對沒錯。可就算朱家真的發了大財,那跟本地其他人有啥關係?哪怕王香芹的豬舍一而再再而三的擴建,僱傭的員工也漸漸多了,可甭管怎麼多,你見過給人打工變成富翁的嗎?興許在王香芹上輩子真就有打工皇帝,可不說這種情況極為稀罕,單說眼下,給人打短工的最多也就是養家餬口,決計不可能發家致富的。
縣太爺要的是整個縣的老百姓日子過好,這樣一來,他才有可能被上頭賞識,早日調職回京城。
反之,一個縣裡多了幾個鄉紳地主,對他而言是沒有丁點兒區別的。
眼見朱家幾人,尤其是王香芹一言不發,縣太爺終是失了耐心,沉聲道:“本官以為,已經很對得起你們朱家了。換做其他地方,底下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兒,直接將功勞占為己有又如何?商人才講究以和為貴,當官的是為民請命。你們一家子富裕有什麼用?不如讓其他人家跟著吃肉。再者,我也替你們上書京城,御賜的貢豬牌匾還不夠?還讓朱四郎四處巡講,讓你們將養豬秘訣整理成冊,由縣衙門聯繫書局出書……這些打的都是朱家的招牌,本官已經仁至義盡了!”
“試想想,將來哪怕全縣家家戶戶都能養石門黑豬,可誰不知道你們家才是正宗的?其他人養得再好,也只有你們家養的才配稱得上貢豬。到時候,所有人的日子都過得好了,他們不得感謝你們?”
“偏生,你們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搞這些事情。這叫什麼?敬酒不吃吃罰酒!!”
朱父等人臉色都變了,也就王香芹儘管低垂著頭,卻仍然沒有太將縣太爺當一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