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切!

  不說就不說。

  去了還能不知道了,裴月明斜了他一眼,這傢伙,她還不問了!

  纏歪間,東苑也到了

  這個東苑,和段貴妃曾經住過的那個西苑可不一樣的。

  西苑是直接在皇宮御花園裡頭圈出一小塊兒地方。而這東苑,前身叫大慶宮,與如今帝皇所用皇宮面積上是相差無幾的,兩者以一條長達一里的夾道長街相連,非常龐大,西苑和它根本沒有可比性的。

  不過這大慶宮易名東苑已久,且由於前幾代帝皇后宮都比較簡單,也不好享樂,用不上這麼大的地方,半封閉近百年,裡頭的建築都很有些陳舊了。

  甚至還稱得上野趣,沒辦法,打理的人手不多,又無主子眷顧,這植物還不得瘋長。

  不過這是後面御河花園的事了,前面漢白玉鋪就的宏大廣場,巨大楠木建築的宏偉宮殿,金黃琉璃瓦的重檐廡殿頂,座落在高高的漢白玉台基之上。

  雖然朱漆斑駁,琉璃瓦黯淡,但依然是氣勢恢宏,極之雄偉壯觀。

  裴月明抬眼看,金漆斑駁,龍飛鳳舞又略有幾分娟秀的三個大字,「廣陽殿」。

  摸了摸巨大的廊柱,一塊朱漆掉她手背上,她有些感慨:「挺可惜的。」

  荒廢了是挺可惜的。

  不過吧,不封的話維護費用更高,這就很為難人了。

  入內參觀這個廣陽殿,宮人太監提前打掃過了,挺乾淨的,舊是舊了點,但偌大的宮殿很有年代的質感。

  蕭遲裴月明從大殿一直參觀到裡頭的後殿,不時還點評幾句。

  接著,兩人手牽著手,往後面的宮殿和御河花園去了。

  蕭遲全程都牽著她的手,沒肯放過。

  他最近都這樣,膩人得很。父母的去世讓他傷悲,他也只剩下她一個了,愈發捨不得放,除了必須的,稍稍能脫身,他就立馬趕回她的身邊。

  有時哭完靈,再商議一下其他事情已經三更了,明天天不亮就得起身,他還是得趕到她這邊來,和她一起睡,也不嫌遠。

  屏退宮人太監,兩人手牽著手沿著御河緩步前行,陽光灑在她的臉上,她臉頰上細細絨毛都清晰可見。

  她的手心很暖,一直熨進他的心。

  這樣的午後,這樣的靜謐,不需要做什麼,就在這麼手牽著手,心都寧靜又安恬的。

  兩人沿著內金水橋前行,一路走到橋拱的最高處。這個地方,視野很高,回頭可以清晰地看見剛才的廣陽殿。

  兩人就停了下來,駐足遠眺。

  裴月明感覺蕭遲在看著自己,她回頭,果然對上他定定一雙眼眸,笑道:「看我幹嘛呢?」

  不走了嗎?

  秘密基地還沒發現呢。

  她本來是真當成一次散心郊遊的,不想蕭遲定定看了她片刻,忽輕輕說:「阿蕪。」

  「我打算重開大慶宮。」

  是大慶宮。

  不是東苑。

  他一句話出來,裴月明愣了愣,怔忪片刻,她忽側頭看他,「……你說什麼?」

  什麼意思?

  ……

  這大慶宮,並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宮苑。

  就算不知前情,憑藉它完全不遜色於皇宮的面積,以及氣勢恢宏的建築群,就能確定這一點。

  本朝開國以後,太.祖下旨定都京城,接著開始修建皇宮,一東一西,兩座宮城,兩儀宮和大慶宮。

  兩儀宮,位於京城中央,就是現在用著的皇宮。

  而大慶宮,位於兩儀宮東北方,兩者以一條一里長的夾道長街相連。

  既是一體,又獨立。

  太.祖居兩儀宮,殷皇后居大慶宮。

  兩者都是政治中心,太.祖和殷後攜手共治天下。

  說來,太.祖是傳奇人物,殷後也是。

  殷後出身河西殷氏,她與彼時還是落拓遊俠的太.祖不打不相識,稱其「真英雄也」,遂不顧家中勸阻,毅然下嫁。

  婚後夫妻和美,太.祖也一朝得遇風雲便化龍。

  太.祖前方克敵,殷後就穩定後方確保後勤;太.祖聲東,殷後就擊西;太.祖陷入重圍,殷後就率兵來援。

  大晉江山是太.祖與殷後聯手打下來的,殷後功不可沒。開國以後,太.祖也沒有忌憚猜疑什麼的,夫妻始終鶼鰈情深。

  很自然的,圈定帝都以後,太.祖便讓興建了兩座宮城,既相連又獨立,與殷後攜手共治天下。

  沒錯,大晉朝開始,是兩宮制的,兩儀宮和大慶宮都是政治權力的中心。

  太.祖也沒有其他的妃嬪和孩子,百年之後,他和殷後的長子繼承了帝位,就是太宗。

  只不過,這樣兩宮並存,兩宮光輝燦爛的時光並沒有能一直持續下去。

  太宗時期,由於母親潛移默化,他對皇后保有尊重,大慶宮還是擁有不小的影響力的。

  但再往後面,就不行了。

  皇帝們並不大願意這樣,就開始不斷削減打壓大慶宮,一直到了第五代的永光帝,廢梁後,封禁大慶宮,再立繼後即挪到長秋宮居住。

  大慶宮這才徹底退出大晉朝的政治舞台。

  再後面,也有內寵很多的皇帝,兩儀宮這邊有點擱不下了,就給大慶宮改名叫東苑,把後面的宮室拿來使用。

  再一直到最近幾代,皇帝妃嬪少了,用不上了,於是又重新封了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