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可她現在卻掉隊了。
……
皇帝駕崩了。
接下來就是治喪。
非常冗長壓抑且讓人疲憊。
喪鐘敲響,山陵崩的消息由紫宸宮往下飛速往外,去頭飾及一切佩戴,披麻戴孝,在京的百官勛貴宗室內外命婦都必須立馬趕來弔唁哭喪。
朱皇后病重,蕭遇薨逝後,她是真病重了。命婦女眷的領頭人如今是裴月明,那可是一點錯也出不得的。
她不但得哭,還哭得情真意切淚流滿面。
總體而言,真的很折磨人。
小殮,大殮,停靈,移送殯宮,期間哭靈不間斷和一系列繁瑣的儀式,最後才由蕭遲率百官勛貴宗室及內外命婦,一路送至南郊的皇陵,入藏定陵。
長達三十天。
人仰馬翻,這場讓人身心俱疲的喪禮才總算告一段落了。
裴月明敷著眼睛足足癱了三日,才算緩過來了。
然後她就更閒了。
先帝妃嬪少,舊時無寵也無子女,人就很老實不會折騰么蛾子,不用人叫,就主動收拾搬遷移宮。
裴月明隨口吩咐一句就行了,十二監各司其職,運行得也頗良好了,有什么小調整也不需要急在一時。
蕭遲每天也有帶政務回來,不過總體而言都是少。很多政務都需要召見大臣面稟並商議的,這個得在御書房進行。
不管是段至誠葛賢蔣弘等先前的寧王黨自己人,抑或顏瓊呂敬德陳尚書這樣的其餘大臣,還是馮慎鄔常這樣的暗衛護軍,都不能踏入內宮半步的。
而裴月明,不互換了,她也不能輕易到前朝去。
皇宮和王府總是不同的。
於是,她就閒下來了。
芳姑見了就說:「娘娘,內官監上稟,說是長秋宮已經修整好了,不如您瞧瞧去?」
寧王府的一應人手配置也已挪進宮來了,蕭遲和裴月明現在身邊都是慣用的人手,還算便利。
「行,那就去看看吧。」
裴月明也沒坐轎輦,就自己踱步出了門,沿著宮巷,漫步往西北方向的長秋宮而去。
大力太監就抬著步輦,遠遠墜在後方,以便主子累了,隨時候用。
秋日的艷陽灑在身上,不過中秋已過,倒不覺得多少炙熱,大青石地面曬得久了,薄薄的繡鞋底子踩下去,有點暖暖的。
裴月明慢慢走著,穿過最里一層的明華門,就進了內宮。
她現在還居住在重華宮。
重華宮室皇子居所,屬內宮範圍,但嚴格來說還不算正式的內宮,和后妃居住的後宮還有一個明華門相隔。
進了明華門,清淨的感覺就更加明顯了。
正式的宮牆深深,重檐飛脊,一道又一道的宮巷紅牆,很安靜,安靜得有點清寂。
宮院深深本就靜,再加上如今先帝的后妃都悉數挪到西邊的壽安殿去了,一個主子也沒有,那就更加安靜了。
沿著寂靜的宮巷緩緩徐行,一路深入到長秋宮,裴月明抬頭看了眼。
長秋宮的匾額剛重新鍍過,映在秋陽金光燦燦的,三個遒勁的大字,是大晉第五代皇帝仁宗的親筆。
長秋宮,大晉歷代皇后的居所,三百餘載了。先帝駕崩後朱皇后一挪出,內官監第一時間安排人手出來修整翻新,又反覆灑掃。
非常用心,裴月明進去逛了逛,已看不出絲毫朱皇后的痕跡了。花樹全部拔了重新規劃栽種,內外廊柱全部清洗上漆,布置不管床榻桌椅還是帳縵地毯,一水兒都是新的,而且都是非常符合裴月明審美觀的。
顯然內官監也是做了不少功課。
「不錯。」
連牆角縫隙都沒有遺漏,非常用心,才一個月不到的時間,真的很不容易。
裴月明看過,內官監這差事確實做得很好,有過當罰有功就賞,她不吝誇讚,「很用心,沒什麼需要改的了。」
想到想不到的人家都弄好了,「都賞了。」
內官監掌印陳太監大喜,忙跪伏謝恩:「謝娘娘,這些都是小的們該做的。」
裴月明微笑:「好了,繼續勤勉差事,不可懈怠。」
「小的領命!」
逛完長秋宮,已經快中午了,於是就回去了。
長秋宮就是中宮,命婦之首,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這象徵意義總是非常不一樣的。知道歸知道,但親眼見總是不一樣的。芳姑等人作為裴月明貼身近人,主尊從榮,所以她們都很激動,風風火火張羅午膳,走路都帶風。
裴月明見了,也笑了笑,調侃兩句。
唯獨一個桃紅。
裴月明剛來,她就伺候在側了。從松江到潭州老家,從老家守孝一直到輾轉京城,而後寄居,再到遇蕭遲進寧王府。主僕二人共患難共困苦,相伴了足足快十年的時間。
桃紅察覺到,裴月明情緒並沒有多高。
她還很敏感地感覺到,裴月明並沒多喜歡長秋宮。
她小小聲道:「主子,要不咱們不搬了?」
雖說皇后都是住長秋宮的,可搬進去不住也沒什麼呀,只要陛下沒意見就行了。
桃紅十分肯定,只要裴月明高興,蕭遲肯定不會有意見的。就算她家主子整個內宮輪換著住,陛下也只有興致勃勃跟在一起的份上,可不會投反對票。
「咱們就住這重華宮好了。」
……
皇帝駕崩了。
接下來就是治喪。
非常冗長壓抑且讓人疲憊。
喪鐘敲響,山陵崩的消息由紫宸宮往下飛速往外,去頭飾及一切佩戴,披麻戴孝,在京的百官勛貴宗室內外命婦都必須立馬趕來弔唁哭喪。
朱皇后病重,蕭遇薨逝後,她是真病重了。命婦女眷的領頭人如今是裴月明,那可是一點錯也出不得的。
她不但得哭,還哭得情真意切淚流滿面。
總體而言,真的很折磨人。
小殮,大殮,停靈,移送殯宮,期間哭靈不間斷和一系列繁瑣的儀式,最後才由蕭遲率百官勛貴宗室及內外命婦,一路送至南郊的皇陵,入藏定陵。
長達三十天。
人仰馬翻,這場讓人身心俱疲的喪禮才總算告一段落了。
裴月明敷著眼睛足足癱了三日,才算緩過來了。
然後她就更閒了。
先帝妃嬪少,舊時無寵也無子女,人就很老實不會折騰么蛾子,不用人叫,就主動收拾搬遷移宮。
裴月明隨口吩咐一句就行了,十二監各司其職,運行得也頗良好了,有什么小調整也不需要急在一時。
蕭遲每天也有帶政務回來,不過總體而言都是少。很多政務都需要召見大臣面稟並商議的,這個得在御書房進行。
不管是段至誠葛賢蔣弘等先前的寧王黨自己人,抑或顏瓊呂敬德陳尚書這樣的其餘大臣,還是馮慎鄔常這樣的暗衛護軍,都不能踏入內宮半步的。
而裴月明,不互換了,她也不能輕易到前朝去。
皇宮和王府總是不同的。
於是,她就閒下來了。
芳姑見了就說:「娘娘,內官監上稟,說是長秋宮已經修整好了,不如您瞧瞧去?」
寧王府的一應人手配置也已挪進宮來了,蕭遲和裴月明現在身邊都是慣用的人手,還算便利。
「行,那就去看看吧。」
裴月明也沒坐轎輦,就自己踱步出了門,沿著宮巷,漫步往西北方向的長秋宮而去。
大力太監就抬著步輦,遠遠墜在後方,以便主子累了,隨時候用。
秋日的艷陽灑在身上,不過中秋已過,倒不覺得多少炙熱,大青石地面曬得久了,薄薄的繡鞋底子踩下去,有點暖暖的。
裴月明慢慢走著,穿過最里一層的明華門,就進了內宮。
她現在還居住在重華宮。
重華宮室皇子居所,屬內宮範圍,但嚴格來說還不算正式的內宮,和后妃居住的後宮還有一個明華門相隔。
進了明華門,清淨的感覺就更加明顯了。
正式的宮牆深深,重檐飛脊,一道又一道的宮巷紅牆,很安靜,安靜得有點清寂。
宮院深深本就靜,再加上如今先帝的后妃都悉數挪到西邊的壽安殿去了,一個主子也沒有,那就更加安靜了。
沿著寂靜的宮巷緩緩徐行,一路深入到長秋宮,裴月明抬頭看了眼。
長秋宮的匾額剛重新鍍過,映在秋陽金光燦燦的,三個遒勁的大字,是大晉第五代皇帝仁宗的親筆。
長秋宮,大晉歷代皇后的居所,三百餘載了。先帝駕崩後朱皇后一挪出,內官監第一時間安排人手出來修整翻新,又反覆灑掃。
非常用心,裴月明進去逛了逛,已看不出絲毫朱皇后的痕跡了。花樹全部拔了重新規劃栽種,內外廊柱全部清洗上漆,布置不管床榻桌椅還是帳縵地毯,一水兒都是新的,而且都是非常符合裴月明審美觀的。
顯然內官監也是做了不少功課。
「不錯。」
連牆角縫隙都沒有遺漏,非常用心,才一個月不到的時間,真的很不容易。
裴月明看過,內官監這差事確實做得很好,有過當罰有功就賞,她不吝誇讚,「很用心,沒什麼需要改的了。」
想到想不到的人家都弄好了,「都賞了。」
內官監掌印陳太監大喜,忙跪伏謝恩:「謝娘娘,這些都是小的們該做的。」
裴月明微笑:「好了,繼續勤勉差事,不可懈怠。」
「小的領命!」
逛完長秋宮,已經快中午了,於是就回去了。
長秋宮就是中宮,命婦之首,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這象徵意義總是非常不一樣的。知道歸知道,但親眼見總是不一樣的。芳姑等人作為裴月明貼身近人,主尊從榮,所以她們都很激動,風風火火張羅午膳,走路都帶風。
裴月明見了,也笑了笑,調侃兩句。
唯獨一個桃紅。
裴月明剛來,她就伺候在側了。從松江到潭州老家,從老家守孝一直到輾轉京城,而後寄居,再到遇蕭遲進寧王府。主僕二人共患難共困苦,相伴了足足快十年的時間。
桃紅察覺到,裴月明情緒並沒有多高。
她還很敏感地感覺到,裴月明並沒多喜歡長秋宮。
她小小聲道:「主子,要不咱們不搬了?」
雖說皇后都是住長秋宮的,可搬進去不住也沒什麼呀,只要陛下沒意見就行了。
桃紅十分肯定,只要裴月明高興,蕭遲肯定不會有意見的。就算她家主子整個內宮輪換著住,陛下也只有興致勃勃跟在一起的份上,可不會投反對票。
「咱們就住這重華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