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半個多月的時間,這場嚴重無比的時疫很快便得到了根治。一個多月之後,全國上下已經完全戰勝了這一次的時疫。雖說前期在這場時疫裡頭,不少人還是不可避免的失去了性命,不過總的來說,國為夏玉華即時提供出來的方子以及莫家供給的充足藥材,所以這次的損失已經是降低到了最大的程度。

  這樣的天災本就是沒有辦法的,而百姓們能夠得到這麼大的倖免卻也已經很是知足。而此刻京城裡頭,因為治好了時疫一事,夏玉華與整個莫家卻是再次聲名遠揚。夏玉華的仁心仁術,莫家的慷慨疏財治救都讓百姓們交口稱讚。當然。因為這一次的時疫,還有一人亦得到了空前的盛讚。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才剛剛繼位一年多的新帝鄭默然。於百姓而言,一個能夠體諒他們疾苦。一個能夠在他們面臨絕境之際及時出手解救他們的便是一個真正的好皇帝。

  正因為如此,經過這一次的災難,各地不僅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動亂,相反民間四處愈發的團結起來,重新建造家園。而對於疫後的百姓的安置等事宜,鄭默然也拿出了一套頗為行之有效的計劃,並且督促各地嚴格按其施行,一旦查出有人膽敢不顧百姓利益,從中謀取好外的話,定當嚴懲不怠!

  如此一來,鄭默然更是深得了民心,政令也較為順暢的施行了下去,百姓的日子也漸漸的恢復了正常。

  而經由這一事,夏玉華與莫陽雖然獲得了來自於朝堂以及民間極高的讚譽,不過這兩人倒是並不覺得有什麼過於值得驕傲的地方。對於他們來說,這些本就應該是要做的是,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本能。所以,事情結束之後,他們便還是繼續過著自己平靜而幸福的日子。

  看著腹中的骨肉一天一天的長大,摸著日漸變得臃腫起來的肚子,夏玉華與莫陽都有著一種說不出來的期待與興奮。

  “玉兒,你說日後孩子生下來後會長成像誰?”莫陽半蹲在夏玉華的面前,一邊輕撫著妻子日漸隆起的肚子,一邊開心不已的說道:“等他出生後,我要親自教他讀書寫字,親自帶著你們一併走遍各處名山大地。”

  聽到莫陽充滿期待與喜悅的述說,夏玉華亦是滿心的愉悅,她一隻手同樣撫摸著此時已經五個多月的孩子,一隻手摸著莫陽的頭笑著說道:“他是男孩,自然應該長得更像你一些。他很幸運,有你這麼一個好父親願意花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與陪伴他,教導他,看著他一路成長!”

  “錯!”莫陽肯定地搖了搖頭,停了停後卻是笑著說道:“玉兒說錯了,他不但有一位好父親,他還有一位這世上最好的母親!”

  說到這,兩人不由得相視而笑,那樣場景當真是無比的甜蜜與幸福。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正當小兩口膩歪不已之際,無奈無比的香雪卻是不得不再次進來打擾。

  “少爺、少夫人,隴南那邊派人送來了書信。”香雪邊說邊上前幾步,將手中拿著的書信遞給了此刻已經坐好了的莫陽手中。

  一聽說是隴南那邊派人送來的書信,夏玉華與莫陽當下便猜到了肯定是李其仁寫的,卻是不曾想,那小子竟然在隴南一呆便這好幾年,儼然一副要在那邊落地生根的架式。

  看了一下信封上的字跡,還沒拆開,莫陽便笑著朝身旁的玉華說道:“是其仁寫來的,好久沒收到他寄來的書信了,也不知道這一次這小子又有什麼好事了。”

  莫陽說這話倒也沒有雖的意思,只不過每一次其仁寫信過來總會帶給他們一些不一樣的驚喜。所以,這一次莫陽看到信封,還沒來得及看信上所寫的內容便這般說了。

  而夏玉華卻也是跟著點了點頭,想了想道:“依我看,這一次說不定還真是有大喜事了。”

  莫陽也不笨,對於目前其仁的一些事也知道得比較清楚,因此笑著說道:“你的意思是,他與莞兒好事將近了?”

  “應該是吧,這也都好幾年了,以莞兒的性子再怎麼樣也應該已經將人給收服了,不然的話那丫頭早就單獨給我寫信了。”想起有一次莞兒寫信給她告李其仁的狀的事,夏玉華當真是有些哭笑不得,那丫頭的心思當真是可愛得很,聽說最後自然還是李其仁給主動認了錯,整個感覺就像是歡喜冤家似的。

  聽到這個,莫陽卻也絲毫沒有不同的意思,而後不再說什麼,先行將手中的書信拆開看了起來。片刻之後,這才興奮不已地說道:“你還真是猜得准,其仁果然要與莞兒成親了!”

  “真的?快給我看看。”夏玉華一聽,頓時也喜笑顏開,趕緊著讓莫陽把信給她親眼看看,莫陽自然連忙將信遞了過去,夏玉華接過去後快速的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她卻是不由得說道:“咦,這上頭怎麼沒提具體的婚期呢?還有,他們到底什麼時候回京城呀?成親可不是小事,得準備許多事情才行,不抓緊一些的話到時還不知道得拖到什麼時候去。”

  ☆、325子承父業

  原來,李其仁在信上只是寫到了將要與莞兒成親之事,而且已經徵得了長公主等人的同意。雖說他也是皇室之後,不過這婚事鄭默然倒也沒有任何干涉的意思,所以說話權自然在其自己的手中了。不過李其仁卻並沒有提到具體的婚期,也沒有說明到底是在隴南還是回京城舉辦婚禮。

  見自己這妻子果然又開始胡亂操心了,莫陽順勢將她手中的信給拿了過來收好道:“這些事你就放心吧,其仁又不是小孩子了,一切自然都安排好的。再說就算他不安排,那不還有長公主她們,還有莞兒的父兄嗎,你就省省心吧,到時咱們一家人去喝喜酒就行了。到時還怕那小子不提前通知咱們喝喜酒的地方與時候嗎?他若真敢不提前通知咱們,到時不論他躲到哪個角落裡,為夫定當都能夠將他找出來,狠狠揍他教訓一頓,是不是?”

  莫陽一口氣說了一大堆,而且一氣呵氣流暢不已,一時間不由得讓夏玉華笑著打趣道:“你最近這口才可是愈發的見漲了,一口氣說這麼多,也不怕被咽著了。”

  “我這還不是想逗娘子大人高興嗎?”見夏玉華笑了,莫陽卻是樂呵呵地朝著夏玉華的肚子說道:“兒子,你說爹爹說得對不對呀?”

  眼看著莫陽這會又開始現寶了,夏玉華卻也朝著自己的肚皮說道:“兒子呀兒子,你說你爹爹說得對不對呀?不出聲呀?是不是嫌你爹爹這會話太多了呢……”

  話還沒說完,莫陽卻是他稱說道:“才不會呢,我兒子怎麼可能嫌我話多。他一定是希望爹爹多陪陪娘親和他,對嗎?”

  一時間,這小兩口卻是你一言,我一語的搶著跟腹中的孩子說起話來跟兩個小孩子一般。直看得一旁的鳳兒與香都不由得跟著歡笑不已。

  而半個月之後,這兩夫妻果然又收到了一封從隴南寄過來的信,還是李其仁寫的。還是關於成親一事,只不過這一次卻是詳細的寫明了婚期,寫明了舉辦婚禮的地方,同時也寫明了他們回京城的日期。

  這封信卻是成了日後夏玉華與莫陽兩人取笑李其仁的一個鐵證,因為後來莞兒偷偷告訴他們,當年其仁在頭一次寫信報喜事給他們的時候本就應該將這樣一一交代清楚的,結果一時太過激動了一些。愣是沒給寫全,興沖沖的便讓人將信給往京城送了。

  後來想起之際,送信之人都已經走了半天路了,不得以只得又寫了後頭那封信補充說明一下,為了不讓玉華與莫陽笑話。李其仁還特意遲了大半個月才重新讓人送的第二封信,只不過這世上可沒有不透風的牆,最後還是讓莞兒給說道了出來。

  而李其仁與莞兒回京城大婚之時,正好趕上了夏玉華即將臨盆之際,這一下卻是把夏玉華給可惜得不行。挺著個大肚子除了在家裡頭花園裡走走逛逛,莫陽是哪裡也不讓她去了,更別說是讓她去參加那麼熱鬧人多的婚禮了。

  不過就算莫陽同意她去,她自己也是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已經是九個多月的身孕。肚子大得不得了,低下頭早就連腳尖都看不到了。雖說平時注意著經常會多走動,這樣有利於到時的生產,可是畢竟不能跟沒懷孕時相比,到人太多的地方又吵又鬧的一準是受不了。

  所以李其仁與莞兒大婚的那一天,她也只能夠無奈的留在家中等著莫陽回來給她講講婚禮的場面。也好讓她解解讒。雖說她自己大婚的時候可是從頭到尾的參加了,不過一條喜帕也是從頭蓋到尾,除了一對耳朵被各種各樣的聲音吵得不行以外,其他的熱鬧卻是一點也沒看到。

  成親這種事呀,看旁人的才能看到熱鬧,自個的,那真心只有“任人擺布”的份。而以往不論是杜姐姐還是菲兒出嫁,她一個大姑娘卻也只能跟著送一下。當時心裡頭更多的離別的不舍以及對於她們日後生活的一些感慨,哪裡還有旁的什麼心思好好的感受那份真正的熱鬧與喜慶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