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楊婉兒把門推開,她推開了記憶之窗。
那個夢中的人,是她真實的一段人生,是她的最愛。
唐捷!唐捷!
我回來了。
楊婉兒迫不及待地三格一跳地上樓,站在樓梯口,她的眼淚忍不住一滴一滴地落,她看見那幅四十寸的大照片,是唐捷穿警察制服和她合照的。她記住了,是她在看完一部電影之後,深覺一個警官與淑女的合照是很浪漫惟美的,所以她要唐捷把十年前的警察制服找出來,她要照一張讓眾人眼紅的照片,唐捷花了兩個小時才找出那件皺得像“鹹菜”的制服,而她也花了三個小時整治這件實在很難回復原狀的衣服。
唐捷穿妥後,他們去拍照,臨時還跑去交通大隊向交警借一頂帽子,楊婉兒吵著要穿晚禮服,頭髮也要重新設計過。所以唐捷為了這張照片,總共花了七個半小時。
不過,照片洗出來之後,效果好得驚人,攝影公司的人還要求可否當展示品。
唐捷不答應,楊婉兒說隨便,攝影公司的人見有機可趁立即遊說楊婉兒同意,眾人東一句“珠聯璧合”、西一句“金童玉女”;並且附帶照片不用付款,楊婉兒心花怒放下就答應了。
自此以後,所有的人都稱呼她為唐太太,她從不更正,因為她喜歡這個稱呼。
尤其,唐捷總是為她想得多,替自己想得少,任憑楊婉兒為所欲為。來到廚房,她又憶起第一次開伙,就差點瓦斯中毒,再遲一點可能會失火,但唐捷仍未苛責。
楊婉兒愈想愈多,她還記起他們已結了婚,喔!唐捷,你怎麼忘了諾言,未曾相尋?
一思及此,楊婉兒的淚已無法遏止,唐捷的身影如排山倒海而來,模糊的一張臉,是相思成疾。
一開庭,李謙的律師即向檢察官表示:“李謙於楊家發生爆炸案的當時正在中部,不可能槍殺楊雄夫婦,這裡有李謙當日前去中部的火車票及在一家便利店超商購物的發票為證,而李謙在警局中的自白是刑囚下的產物。”
檢察官將證物過目後,亦交由唐捷觀看,便問:
“唐大隊長,李謙有不在場的證明,而警訊筆錄中又自承犯罪,是不是有不當之處?”這種問話是非常客氣的問法,誰叫這個檢察官是唐捷法律研究所的同班同學,而且感情融洽,他是肯定唐捷不可能以不正當的方法取得筆錄,而且他也想知道唐捷用什麼方法再次叫李謙俯首認罪。
唐捷看著證物後,即向檢察官表明:
“這些證據並不是李謙的,檢察官你就問他兩個問題就知道楊雄夫婦確是他及另一個兇手所殺的。”
“那唐大隊長,問題就留著你自己問。”檢察官再轉身朝書記官說:“他們的每個問題和答案你都要記得清清楚楚,不要漏了一個字,法律會還給無罪的人一個公道。”語畢,即向唐捷眨眨眼。
唐捷亦以了解的眼神回應,點頭後,檢察官等著看戲,書記官忙著寫字,李謙的律師拱起身子應戰,李謙陰陰地笑著。法庭人數雖少,但戰況激烈。
唐捷拿著那張發票問李謙:“你買了什麼東西?”
李謙暗笑,這問題簡直是老套,律師也與他做過練習對答,唐捷也不過爾爾,他輕蔑地答:
“時間那麼久了,有點忘記,不過大概就是香菸或飲料的。”
唐捷又問:“那有沒有可能買紙尿褲?”
李謙有點怕,但他記得發票金額才九十元,紙尿褲不可能那麼便宜,而且他的朋友跟他說過,這張是他買雜物的發票,大概就是香菸或飲料,所以李謙肯定不可能買紙尿褲,即斬釘截鐵地說:
“不可能買紙尿褲!”
不過語云:“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是要相信的,這張發票就是買紙尿褲,不是李謙的朋友搞鬼,是便利店的人錯給發票。
唐捷等到李謙說“不可能”時,人整個亮了起來,他竟對檢察官傻笑並說:
“我問了兩個問題,李謙也回答該張發票不可能是買紙尿褲,但是很不幸的這張發票的購買品就是紙尿褲,檢察官你可以向便利店查詢。”
唐捷為讓李謙陷於錯誤又故意向庭上說:“我為什麼知道發票是買紙尿褲?原因很單純,我曾在這家連鎖店打過工。”
李謙和他的律師聞言一陣驚悚難安,事出意料,李謙不假思索又答:
“我想起來了,是我朋友要照顧小孩,忙不過來,才托我幫忙買紙尿褲,這個屬於不常用的東西,我肯定不會記錯,我更正,這張發票是買紙尿褲沒錯。”
這下該名檢察官就知道如何替唐捷問下去:
“你給我說清楚,到底是香菸、飲料?或者是紙尿褲?”
李謙自掘墳墓地又答:“我肯定是紙尿褲。”
唐捷見效果良好再問:“你坐的火車是自強號或者是日光號?”
李謙暗自禱告不准再錯,否則死定了,這次他很小心地想,慢慢地答:
“是自強號。”
唐捷這時向檢察官暗示眨眼,要合演雙簧,但是車票是自強號沒錯,唐捷的暗示,莫非又是要嚇李謙……
“李謙,你說是自強號,我當然相信,可是我聽說這一班火車——”實在說不下去了,唐捷快點接上,唐捷看見他不說謊的同學又在眨眼了,就趕緊接著說:
“這一天上午所有南下的火車全部停駛,四個小時才恢復正常,因為其中一段的鐵道有傳言埋設炸彈,經過確定安全後才通行,所以這一班火車理論上是停開的。”
李謙不相信他所準備的不在場證明,三兩下就反成他犯罪的證明,他要挽回劣勢,他強辯:
“我是買自強號的車票,可是我趕時間非去中部不可,所以我改搭長途汽車去中部。”
這個檢察官此時又知道如何幫唐捷問:
“李謙,這班自強號是早上十點,若你轉搭長途車到達中部的時間,應該已超過十二點,不過你的發票時間是在十一點二十一分,這如何解釋?”
李謙不知該如何解釋?也無從解釋,當場再度認罪。
檢察官高興不用聽李謙的解釋,就可宣布結案起訴,在令李謙還押後,在偵察庭中走得只剩唐捷時,該名檢察官忍不住問:
“唐捷,你什麼時候在便利店打過工?”
唐捷回答:“沒有。”
檢察官再問:“當天那段的鐵道真有被放置炸彈?”
唐捷回答:“不知道。”
“你膽子真大。”
“你配合得真好。”
“好說,好說。”
唐捷又解決了一個難題,但他自己的問題,又怎麼解決?
唐捷一回到警局,就聽說蘇耕之在會客室等他,他先回辦公室把資料放好,正打算去找蘇耕之時,電話大響,他順手一接:“我是唐捷。”
但毫無下文,正要再出聲詢問時,另一端傳來細不可辨的聲音:“我是……我……”
那個夢中的人,是她真實的一段人生,是她的最愛。
唐捷!唐捷!
我回來了。
楊婉兒迫不及待地三格一跳地上樓,站在樓梯口,她的眼淚忍不住一滴一滴地落,她看見那幅四十寸的大照片,是唐捷穿警察制服和她合照的。她記住了,是她在看完一部電影之後,深覺一個警官與淑女的合照是很浪漫惟美的,所以她要唐捷把十年前的警察制服找出來,她要照一張讓眾人眼紅的照片,唐捷花了兩個小時才找出那件皺得像“鹹菜”的制服,而她也花了三個小時整治這件實在很難回復原狀的衣服。
唐捷穿妥後,他們去拍照,臨時還跑去交通大隊向交警借一頂帽子,楊婉兒吵著要穿晚禮服,頭髮也要重新設計過。所以唐捷為了這張照片,總共花了七個半小時。
不過,照片洗出來之後,效果好得驚人,攝影公司的人還要求可否當展示品。
唐捷不答應,楊婉兒說隨便,攝影公司的人見有機可趁立即遊說楊婉兒同意,眾人東一句“珠聯璧合”、西一句“金童玉女”;並且附帶照片不用付款,楊婉兒心花怒放下就答應了。
自此以後,所有的人都稱呼她為唐太太,她從不更正,因為她喜歡這個稱呼。
尤其,唐捷總是為她想得多,替自己想得少,任憑楊婉兒為所欲為。來到廚房,她又憶起第一次開伙,就差點瓦斯中毒,再遲一點可能會失火,但唐捷仍未苛責。
楊婉兒愈想愈多,她還記起他們已結了婚,喔!唐捷,你怎麼忘了諾言,未曾相尋?
一思及此,楊婉兒的淚已無法遏止,唐捷的身影如排山倒海而來,模糊的一張臉,是相思成疾。
一開庭,李謙的律師即向檢察官表示:“李謙於楊家發生爆炸案的當時正在中部,不可能槍殺楊雄夫婦,這裡有李謙當日前去中部的火車票及在一家便利店超商購物的發票為證,而李謙在警局中的自白是刑囚下的產物。”
檢察官將證物過目後,亦交由唐捷觀看,便問:
“唐大隊長,李謙有不在場的證明,而警訊筆錄中又自承犯罪,是不是有不當之處?”這種問話是非常客氣的問法,誰叫這個檢察官是唐捷法律研究所的同班同學,而且感情融洽,他是肯定唐捷不可能以不正當的方法取得筆錄,而且他也想知道唐捷用什麼方法再次叫李謙俯首認罪。
唐捷看著證物後,即向檢察官表明:
“這些證據並不是李謙的,檢察官你就問他兩個問題就知道楊雄夫婦確是他及另一個兇手所殺的。”
“那唐大隊長,問題就留著你自己問。”檢察官再轉身朝書記官說:“他們的每個問題和答案你都要記得清清楚楚,不要漏了一個字,法律會還給無罪的人一個公道。”語畢,即向唐捷眨眨眼。
唐捷亦以了解的眼神回應,點頭後,檢察官等著看戲,書記官忙著寫字,李謙的律師拱起身子應戰,李謙陰陰地笑著。法庭人數雖少,但戰況激烈。
唐捷拿著那張發票問李謙:“你買了什麼東西?”
李謙暗笑,這問題簡直是老套,律師也與他做過練習對答,唐捷也不過爾爾,他輕蔑地答:
“時間那麼久了,有點忘記,不過大概就是香菸或飲料的。”
唐捷又問:“那有沒有可能買紙尿褲?”
李謙有點怕,但他記得發票金額才九十元,紙尿褲不可能那麼便宜,而且他的朋友跟他說過,這張是他買雜物的發票,大概就是香菸或飲料,所以李謙肯定不可能買紙尿褲,即斬釘截鐵地說:
“不可能買紙尿褲!”
不過語云:“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是要相信的,這張發票就是買紙尿褲,不是李謙的朋友搞鬼,是便利店的人錯給發票。
唐捷等到李謙說“不可能”時,人整個亮了起來,他竟對檢察官傻笑並說:
“我問了兩個問題,李謙也回答該張發票不可能是買紙尿褲,但是很不幸的這張發票的購買品就是紙尿褲,檢察官你可以向便利店查詢。”
唐捷為讓李謙陷於錯誤又故意向庭上說:“我為什麼知道發票是買紙尿褲?原因很單純,我曾在這家連鎖店打過工。”
李謙和他的律師聞言一陣驚悚難安,事出意料,李謙不假思索又答:
“我想起來了,是我朋友要照顧小孩,忙不過來,才托我幫忙買紙尿褲,這個屬於不常用的東西,我肯定不會記錯,我更正,這張發票是買紙尿褲沒錯。”
這下該名檢察官就知道如何替唐捷問下去:
“你給我說清楚,到底是香菸、飲料?或者是紙尿褲?”
李謙自掘墳墓地又答:“我肯定是紙尿褲。”
唐捷見效果良好再問:“你坐的火車是自強號或者是日光號?”
李謙暗自禱告不准再錯,否則死定了,這次他很小心地想,慢慢地答:
“是自強號。”
唐捷這時向檢察官暗示眨眼,要合演雙簧,但是車票是自強號沒錯,唐捷的暗示,莫非又是要嚇李謙……
“李謙,你說是自強號,我當然相信,可是我聽說這一班火車——”實在說不下去了,唐捷快點接上,唐捷看見他不說謊的同學又在眨眼了,就趕緊接著說:
“這一天上午所有南下的火車全部停駛,四個小時才恢復正常,因為其中一段的鐵道有傳言埋設炸彈,經過確定安全後才通行,所以這一班火車理論上是停開的。”
李謙不相信他所準備的不在場證明,三兩下就反成他犯罪的證明,他要挽回劣勢,他強辯:
“我是買自強號的車票,可是我趕時間非去中部不可,所以我改搭長途汽車去中部。”
這個檢察官此時又知道如何幫唐捷問:
“李謙,這班自強號是早上十點,若你轉搭長途車到達中部的時間,應該已超過十二點,不過你的發票時間是在十一點二十一分,這如何解釋?”
李謙不知該如何解釋?也無從解釋,當場再度認罪。
檢察官高興不用聽李謙的解釋,就可宣布結案起訴,在令李謙還押後,在偵察庭中走得只剩唐捷時,該名檢察官忍不住問:
“唐捷,你什麼時候在便利店打過工?”
唐捷回答:“沒有。”
檢察官再問:“當天那段的鐵道真有被放置炸彈?”
唐捷回答:“不知道。”
“你膽子真大。”
“你配合得真好。”
“好說,好說。”
唐捷又解決了一個難題,但他自己的問題,又怎麼解決?
唐捷一回到警局,就聽說蘇耕之在會客室等他,他先回辦公室把資料放好,正打算去找蘇耕之時,電話大響,他順手一接:“我是唐捷。”
但毫無下文,正要再出聲詢問時,另一端傳來細不可辨的聲音:“我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