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是不是海風把你吹得有點暈頭轉向了,以至於你的判斷力直線下滑?」何堯城很難不懷疑陸鳴此刻邀請他出演許志傑這樣一個角色是因為頭腦不清醒。
陸鳴靠在桅杆上,很輕鬆地說道:「不是。只是相信我的直覺。這兩年看攝影機拍人看多了,我比以前感覺更敏銳了。我大概可以判斷出你如果留一個簡單的髮型,把妝容卸了,換上普通青年男性常見的服裝,站在鏡頭前,會是什麼效果,我覺得你可以試一試。當然,這也要看你有沒有檔期,願不願意出演這個角色。
這部電影肯定是以女主的成長為主,許志傑這個角色戲份不多,發揮的空間也不大,我很可能會找一個新人來演女主,也就是說你有可能被一個新人壓番,換種說法,就是你給新人『抬轎』。這要看你的意思,也要看你的經紀團隊的想法。我只是拋出橄欖枝,接不接在你。我知道你現在和優秀導演合作的機會也挺多的,是不是要參與拍攝《海之子》要你自己衡量。」
何堯城問了一個在陸鳴看來顯得有些無厘頭的問題,「你們劇組打算什麼時候開拍?」
「春天吧。」
「那我考慮一下,我挺喜歡春天的。」
「還有,電影劇本我現在能看到嗎?」
陸鳴的回答也很誠懇,站在漁船上,面朝大海,好像卸下了很多防備,「我可以給你看我自己的手寫稿。手寫稿基本上就是個粗綱,給你看了也不要緊,這電影好像也沒什麼很特別的劇情,一切的玄機都在拍攝過程中才會揭露。」
何堯城還是摸不清陸鳴這種抽象的表達,「你的意思是你這部電影是一邊拍,一邊改劇本,還是什麼?」
「不是,是要看拍的那天,我遇上什麼風,那片海,帶著什麼心情出發。好了,不講這些玄之又玄的東西了,就是我現在其實也只有一個手寫的粗綱,還是我四年前剛去紐約讀書的時候,一個人鎖在公寓房間裡,趴在書桌前一氣呵成的。我前兩個月,改了一稿填充版劇本,那是交給投資方的,我往裡面塞了很多戲劇衝突,但投資方還是覺得太寡淡了,撤資了。正好,我也不喜歡那個劇本,我就把它拋棄了,現在我手裡的劇本只是一個大綱而已,還是四年前手寫的版本,一個字也沒捨得改。最後劇本會是什麼樣,大概要等到明年一月份才能確定下來。」
何堯城對此有些驚訝,「那你打算怎麼說服別人出演這部電影呢?聽你的意思,你還打算海選,挑新人來演主角,連劇本都沒寫好,你怎麼挑呀?人家為什麼要來?」
陸鳴發現自己過去對何堯城可能有些誤解,他原來覺得何堯城是全身心撲在名利上,但現在發現他好像是只專注於自己最關心的東西,過去是人氣、觀眾的喜愛,現在是實力、觀眾的認可。
「《母星》上映以後,我也算是外界很看好的年輕導演了。對一個素人來說,有機會參演我的電影當主角,難道不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嗎?還需要什麼劇本?」陸鳴平時說話是不會這麼直白的,更不會像這樣帶著點自吹自擂的意味,但在何堯城面前,他不再顧忌這些成年人的禮貌,何堯城這個人很簡單,和他講話的時候,可以拋開一些複雜的糾結。
在何堯城離開大連以前,他都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他說他要回去看一下工作安排,權衡一下,再給陸鳴答覆。
陸鳴在大連短住了兩個禮拜,他現在來去自由,春晚彩排前的這段時間,他可以隨意支配。
陸鳴並不打算以大連為電影拍攝取景地,大連太現代了,這座城市和他想像中帶著點衰敗感的海邊小城差太遠了。但他還是很樂意在當地住一段時間,觀察當地居民的生活。
海邊景區有一家生意很繁忙的貓咖店,陸鳴開始的時候不太喜歡這家店,嘈雜、溫暖、狹小的空間裡,毛茸茸的陌生小生命會自然地爬到你面前的桌子上,慵懶地縮成一團,並不看你。
陸鳴不喜歡這家店是因為他要趁著早上人不多的時候,喬裝打扮,悄悄地潛進去,又趁客流變大之前,及時離開。這裡的熱鬧並不屬於他,成為導演也沒能讓他拿回曾經讓渡出去的私人空間。
現在不戴口罩、不戴帽子,直接坐在人來人往的咖啡廳中間的位置上,他依然會被熱情的陌生人包圍。比他17歲左右的情況當然要好不少,陌生人只是有點好感,更多是出於湊熱鬧的心理,看兩眼覺得不稀奇,也就散了,粉絲要熱情得多,那確實可能把這家咖啡店圍得水泄不通,出入都有困難。
陸鳴在這短短的兩個星期里,對這座靠海的城市,最深的印象還是當地的海鮮燒烤大排檔。
在白天的咖啡店裡,沒有喬裝打扮的陸鳴可能顯得比可愛的貓咪稀奇。但在夜晚昏黃的燈光下,坐在海鮮燒烤大排檔的攤位前,陸鳴是不及放在炭火上烤的新鮮扇貝有吸引力的。
夜市裡的每個人都專注於眼前的美食,吃燒烤的間隙,抬起頭,也是為了喝一口汽水或啤酒,接著跟朋友聊剛剛因為吃東西而中斷的話題。人們專注地抱怨自己生活里的糟心事,專注地給自己畫餅,互相安慰明天一定會更好,並不在意隔壁桌一個人坐著低頭玩手機的年輕小伙子是誰。
陸鳴用心地觀察周圍的人,時不時還偷聽到幾句別人的聊天內容,這熱鬧又嘈雜的環境和《海之子》整體冷清又明朗的基調並不吻合,但陸鳴覺得這兩者之間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一定有一個巧妙的辦法,能在《海之子》里加點人間煙火氣,這樣這個故事才算真正落地了。電影不能沒有煙火氣,全然飄在半空中,至少年輕導演陸鳴是這樣覺得的。
陸鳴靠在桅杆上,很輕鬆地說道:「不是。只是相信我的直覺。這兩年看攝影機拍人看多了,我比以前感覺更敏銳了。我大概可以判斷出你如果留一個簡單的髮型,把妝容卸了,換上普通青年男性常見的服裝,站在鏡頭前,會是什麼效果,我覺得你可以試一試。當然,這也要看你有沒有檔期,願不願意出演這個角色。
這部電影肯定是以女主的成長為主,許志傑這個角色戲份不多,發揮的空間也不大,我很可能會找一個新人來演女主,也就是說你有可能被一個新人壓番,換種說法,就是你給新人『抬轎』。這要看你的意思,也要看你的經紀團隊的想法。我只是拋出橄欖枝,接不接在你。我知道你現在和優秀導演合作的機會也挺多的,是不是要參與拍攝《海之子》要你自己衡量。」
何堯城問了一個在陸鳴看來顯得有些無厘頭的問題,「你們劇組打算什麼時候開拍?」
「春天吧。」
「那我考慮一下,我挺喜歡春天的。」
「還有,電影劇本我現在能看到嗎?」
陸鳴的回答也很誠懇,站在漁船上,面朝大海,好像卸下了很多防備,「我可以給你看我自己的手寫稿。手寫稿基本上就是個粗綱,給你看了也不要緊,這電影好像也沒什麼很特別的劇情,一切的玄機都在拍攝過程中才會揭露。」
何堯城還是摸不清陸鳴這種抽象的表達,「你的意思是你這部電影是一邊拍,一邊改劇本,還是什麼?」
「不是,是要看拍的那天,我遇上什麼風,那片海,帶著什麼心情出發。好了,不講這些玄之又玄的東西了,就是我現在其實也只有一個手寫的粗綱,還是我四年前剛去紐約讀書的時候,一個人鎖在公寓房間裡,趴在書桌前一氣呵成的。我前兩個月,改了一稿填充版劇本,那是交給投資方的,我往裡面塞了很多戲劇衝突,但投資方還是覺得太寡淡了,撤資了。正好,我也不喜歡那個劇本,我就把它拋棄了,現在我手裡的劇本只是一個大綱而已,還是四年前手寫的版本,一個字也沒捨得改。最後劇本會是什麼樣,大概要等到明年一月份才能確定下來。」
何堯城對此有些驚訝,「那你打算怎麼說服別人出演這部電影呢?聽你的意思,你還打算海選,挑新人來演主角,連劇本都沒寫好,你怎麼挑呀?人家為什麼要來?」
陸鳴發現自己過去對何堯城可能有些誤解,他原來覺得何堯城是全身心撲在名利上,但現在發現他好像是只專注於自己最關心的東西,過去是人氣、觀眾的喜愛,現在是實力、觀眾的認可。
「《母星》上映以後,我也算是外界很看好的年輕導演了。對一個素人來說,有機會參演我的電影當主角,難道不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嗎?還需要什麼劇本?」陸鳴平時說話是不會這麼直白的,更不會像這樣帶著點自吹自擂的意味,但在何堯城面前,他不再顧忌這些成年人的禮貌,何堯城這個人很簡單,和他講話的時候,可以拋開一些複雜的糾結。
在何堯城離開大連以前,他都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他說他要回去看一下工作安排,權衡一下,再給陸鳴答覆。
陸鳴在大連短住了兩個禮拜,他現在來去自由,春晚彩排前的這段時間,他可以隨意支配。
陸鳴並不打算以大連為電影拍攝取景地,大連太現代了,這座城市和他想像中帶著點衰敗感的海邊小城差太遠了。但他還是很樂意在當地住一段時間,觀察當地居民的生活。
海邊景區有一家生意很繁忙的貓咖店,陸鳴開始的時候不太喜歡這家店,嘈雜、溫暖、狹小的空間裡,毛茸茸的陌生小生命會自然地爬到你面前的桌子上,慵懶地縮成一團,並不看你。
陸鳴不喜歡這家店是因為他要趁著早上人不多的時候,喬裝打扮,悄悄地潛進去,又趁客流變大之前,及時離開。這裡的熱鬧並不屬於他,成為導演也沒能讓他拿回曾經讓渡出去的私人空間。
現在不戴口罩、不戴帽子,直接坐在人來人往的咖啡廳中間的位置上,他依然會被熱情的陌生人包圍。比他17歲左右的情況當然要好不少,陌生人只是有點好感,更多是出於湊熱鬧的心理,看兩眼覺得不稀奇,也就散了,粉絲要熱情得多,那確實可能把這家咖啡店圍得水泄不通,出入都有困難。
陸鳴在這短短的兩個星期里,對這座靠海的城市,最深的印象還是當地的海鮮燒烤大排檔。
在白天的咖啡店裡,沒有喬裝打扮的陸鳴可能顯得比可愛的貓咪稀奇。但在夜晚昏黃的燈光下,坐在海鮮燒烤大排檔的攤位前,陸鳴是不及放在炭火上烤的新鮮扇貝有吸引力的。
夜市裡的每個人都專注於眼前的美食,吃燒烤的間隙,抬起頭,也是為了喝一口汽水或啤酒,接著跟朋友聊剛剛因為吃東西而中斷的話題。人們專注地抱怨自己生活里的糟心事,專注地給自己畫餅,互相安慰明天一定會更好,並不在意隔壁桌一個人坐著低頭玩手機的年輕小伙子是誰。
陸鳴用心地觀察周圍的人,時不時還偷聽到幾句別人的聊天內容,這熱鬧又嘈雜的環境和《海之子》整體冷清又明朗的基調並不吻合,但陸鳴覺得這兩者之間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一定有一個巧妙的辦法,能在《海之子》里加點人間煙火氣,這樣這個故事才算真正落地了。電影不能沒有煙火氣,全然飄在半空中,至少年輕導演陸鳴是這樣覺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