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為父回不去了,如今的東楚官場想必也不是你願意棲身之地。此戰過後,你若願意回為父身邊,帶著這張面具回來,厄蘭朵王庭會是你的。
這是蘇淵渟敗給他後,留給他的話,很明顯的意思,讓他去匈奴繼承他的位置。
同時,腦海里又響起了臨行前陸棲鸞的聲音。
——別跟你爹跑了,你要是跑了,我殺上匈奴王庭也要把你抓回來。
時間好似已過去許久了,他是她的辟疆之刃,她的護生之盾,還有呢?是她的……什麼人?
一個肯定的答案,人之常情不是嗎?
門外的秦兵並不容他多思,在車門外輕聲詢問——
“王爺,剛剛是什麼聲音?”
問了三次,仍未聽見回音,有幕僚心生不祥,爬上戰車打開車門的瞬間,眼前血光一閃,倒落在地上的人最後看見的……是提在匈奴右賢王手裡的,秦軍主帥的人頭。
第164章 飲鴆
西來的燕隼穿雲而出, 影子掠過瀰漫著泛黃塵浪的戰場, 掠過士卒疲憊的臉龐, 掠過苔痕漸灰的城牆,落在最高處城樓的檐角上, 靜待著遠處的暗潮衝破戰前的冰封。
檐下的酒香已濃, 邀客的人卻無心相飲。
倒是請來的惡客心情甚好,閒閒道:“……你真當那孩子是不死之身?四海之大, 以武犯天下之忌者非獨他一人。”
“你不信他會贏過匈奴右賢王?”
“我尚不至於手眼通天到連遠方的戰果都清楚, 不過匈奴鐵蹄已兵臨城下,不難看出世局改寫在即, 不是嗎?”
面容肅然了不到片刻,陸棲鸞眼底冷靜下來,道:“你知道我為什麼不在朝中主事, 而是坐在這裡與你閒談嗎?”
“你恨我,想讓我親眼見證我的漏斷。”
“沒錯,這是我次要目的。而如你所言,若勢不可挽, 我會飲下這杯毒酒,出城讓蜀王報了他對我的仇。”
……傻人。
葉扶搖似乎想冷嘲些什麼,但轉念間,又覺可笑。
他要的難道不是這種結果嗎?讓她得償所願, 又一敗塗地,最後連帶著他經年夙月的魔障一起崩解入土。
“笑話,赫連霄決意屠城, 你若敗,一人性命,能消他幾分怨憎?”
“若我一死仍不能了斷這樁仇,也可賦東楚之人以哀兵之氣,而我在他處布計斷秦軍後路,以我留下的布置,戰而勝之,不難。”
“那也是慘勝。”
“雖慘勝,卻也可滅西秦十載銳氣。”
葉扶搖輕笑一聲,道:“我是第一次見能把失敗說得如此運籌帷幄的人。”
“老葉,我只是說了最壞的結果,可從未說過我一定會敗。”陸棲鸞勾起落想眉角的一縷髮絲纏在指尖,面上仍是一派淡然:“反之,我甚至仍覺得,我贏面甚廣。”
“匈奴如期而至,蘇閬然沒能攔下右賢王,甚至也不知所蹤,你仍信他如故?”
“我既將背後托給他了,就相信他的一切決斷。”
葉扶搖見慣了她這種什麼事都無所畏懼的神情,今日卻不知為何……覺得這神情稍許刺眼。
“他相信你嗎?”
“……怎麼說?”
“人最難以免俗的情緒有兩種,孤獨與嫉妒,恰好你都賜予他了。你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太不近人情,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或許會產生你預料不到的變數——”
言甫落,城下遠處的軍陣倏然起了變化,中軍大亂。
葉扶搖凝睇片刻,眼底微動,似要起身,忽然旁側桌上陸棲鸞按住他的手制止了他。
“看來是你的變數先到了。”
“陸大人是覺得易門之主會因為顏面留下來坐看變數亂生?”
陸棲鸞拍了拍他的手背,認真道:“說好一生一起走,誰先落跑誰是狗。”
“……”
陸棲鸞接著又道:“況且,你真的在乎易門的責任嗎?”
……作為天演師,易門的存在無非是個道具,毀了一個,就再創一個,一場算計未果,就再布一局。
只要他活著,今日的局面可以上演無數次。
“我可以丟下易門不管,但你攔下我也並沒有什麼意義,只不過,來日我布下的局或許比眼前所見更為逼命。”
“你就不能做點好事嗎?”
“從西秦的立場上來看,易門做的乃是天大的好事。”
陸棲鸞瞪了他片刻,捏住他手背上的皮肉慢慢擰轉,道:“我換個說法,到底什麼才能讓你不作妖?”
“殺了我,或者你拋下權位與我歸隱山林,等你感化個十年八年,我或可改邪歸正。”
“不行,當大官的感覺太好,還是殺了你吧。”
“……陸大人。”
“說。”
“你所抱怨之情路坎坷種種,也不全是因我的緣故,是嗎?”
“閉嘴。”
……
“……秦軍是怎麼回事?!”
眺望片刻,匈奴軍師連連派出數名探子,皆不知西秦軍中發生何事,心頭預感越發不祥,片刻後,竟見西秦大軍變陣,士卒刀尖對準匈奴大軍。
“到底是怎麼了?!不是要打楚京嗎,怎麼這時候突然倒戈?豈不是讓楚人看了笑話!”
匈奴軍師左右看了看地形,臉色難看。
匈奴大軍與西秦大軍見隔著一條護城河支流,河雖不深,但對匈奴引以為傲的騎兵衝殺極為不利,何況他此時驚疑不定,不知這局面究竟是西秦變卦,還是秦楚早有協定,已是方寸大亂。
“王呢?王為何還沒有回來!”
“軍師!秦軍那邊污衊王殺了赫連霄,現在要尋仇報復了!”
軍師驚怒交加:“胡說八道!明明是赫連霄延請王陣前一會,現在反倒污衊是王殺了他……定是他們設套想加害吾王!”
“那現在如何是好?王雖勇戰,可甫經奉水郡一戰元氣未復,豈能在秦軍之中全身而退?!”
“王也不是第一次在萬軍之中殺進殺出,等王回來便是,現下速速傳令整軍迎戰!”
匈奴軍師嘴上雖這麼說,但心中仍是惴惴不安,很快,兩軍在城下短兵相接,一時間人馬嘶鳴,刀槍無眼,護城河上織起一片血雲。
西秦最為得意的便是他們的箭陣與白刃戰,昔日窮兵黷武時,秦軍里的士卒大多吸納的是饑荒里的流民,這些士卒經歷過最殘酷的饑荒,求生欲勝於常人,如是在戰場上活到最後的,最的精銳,一入沙場便如虎狼,絕不遜於北方遊牧為生的匈奴。
匈奴常年與楚軍交戰,習慣了楚軍規規矩矩的打法,一對上秦軍,便首感壓力。
匈奴軍師見前軍處於被動,心頭火起,策馬親身上陣,對著一個衝上陣前的西秦將軍大喝道——
這是蘇淵渟敗給他後,留給他的話,很明顯的意思,讓他去匈奴繼承他的位置。
同時,腦海里又響起了臨行前陸棲鸞的聲音。
——別跟你爹跑了,你要是跑了,我殺上匈奴王庭也要把你抓回來。
時間好似已過去許久了,他是她的辟疆之刃,她的護生之盾,還有呢?是她的……什麼人?
一個肯定的答案,人之常情不是嗎?
門外的秦兵並不容他多思,在車門外輕聲詢問——
“王爺,剛剛是什麼聲音?”
問了三次,仍未聽見回音,有幕僚心生不祥,爬上戰車打開車門的瞬間,眼前血光一閃,倒落在地上的人最後看見的……是提在匈奴右賢王手裡的,秦軍主帥的人頭。
第164章 飲鴆
西來的燕隼穿雲而出, 影子掠過瀰漫著泛黃塵浪的戰場, 掠過士卒疲憊的臉龐, 掠過苔痕漸灰的城牆,落在最高處城樓的檐角上, 靜待著遠處的暗潮衝破戰前的冰封。
檐下的酒香已濃, 邀客的人卻無心相飲。
倒是請來的惡客心情甚好,閒閒道:“……你真當那孩子是不死之身?四海之大, 以武犯天下之忌者非獨他一人。”
“你不信他會贏過匈奴右賢王?”
“我尚不至於手眼通天到連遠方的戰果都清楚, 不過匈奴鐵蹄已兵臨城下,不難看出世局改寫在即, 不是嗎?”
面容肅然了不到片刻,陸棲鸞眼底冷靜下來,道:“你知道我為什麼不在朝中主事, 而是坐在這裡與你閒談嗎?”
“你恨我,想讓我親眼見證我的漏斷。”
“沒錯,這是我次要目的。而如你所言,若勢不可挽, 我會飲下這杯毒酒,出城讓蜀王報了他對我的仇。”
……傻人。
葉扶搖似乎想冷嘲些什麼,但轉念間,又覺可笑。
他要的難道不是這種結果嗎?讓她得償所願, 又一敗塗地,最後連帶著他經年夙月的魔障一起崩解入土。
“笑話,赫連霄決意屠城, 你若敗,一人性命,能消他幾分怨憎?”
“若我一死仍不能了斷這樁仇,也可賦東楚之人以哀兵之氣,而我在他處布計斷秦軍後路,以我留下的布置,戰而勝之,不難。”
“那也是慘勝。”
“雖慘勝,卻也可滅西秦十載銳氣。”
葉扶搖輕笑一聲,道:“我是第一次見能把失敗說得如此運籌帷幄的人。”
“老葉,我只是說了最壞的結果,可從未說過我一定會敗。”陸棲鸞勾起落想眉角的一縷髮絲纏在指尖,面上仍是一派淡然:“反之,我甚至仍覺得,我贏面甚廣。”
“匈奴如期而至,蘇閬然沒能攔下右賢王,甚至也不知所蹤,你仍信他如故?”
“我既將背後托給他了,就相信他的一切決斷。”
葉扶搖見慣了她這種什麼事都無所畏懼的神情,今日卻不知為何……覺得這神情稍許刺眼。
“他相信你嗎?”
“……怎麼說?”
“人最難以免俗的情緒有兩種,孤獨與嫉妒,恰好你都賜予他了。你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太不近人情,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或許會產生你預料不到的變數——”
言甫落,城下遠處的軍陣倏然起了變化,中軍大亂。
葉扶搖凝睇片刻,眼底微動,似要起身,忽然旁側桌上陸棲鸞按住他的手制止了他。
“看來是你的變數先到了。”
“陸大人是覺得易門之主會因為顏面留下來坐看變數亂生?”
陸棲鸞拍了拍他的手背,認真道:“說好一生一起走,誰先落跑誰是狗。”
“……”
陸棲鸞接著又道:“況且,你真的在乎易門的責任嗎?”
……作為天演師,易門的存在無非是個道具,毀了一個,就再創一個,一場算計未果,就再布一局。
只要他活著,今日的局面可以上演無數次。
“我可以丟下易門不管,但你攔下我也並沒有什麼意義,只不過,來日我布下的局或許比眼前所見更為逼命。”
“你就不能做點好事嗎?”
“從西秦的立場上來看,易門做的乃是天大的好事。”
陸棲鸞瞪了他片刻,捏住他手背上的皮肉慢慢擰轉,道:“我換個說法,到底什麼才能讓你不作妖?”
“殺了我,或者你拋下權位與我歸隱山林,等你感化個十年八年,我或可改邪歸正。”
“不行,當大官的感覺太好,還是殺了你吧。”
“……陸大人。”
“說。”
“你所抱怨之情路坎坷種種,也不全是因我的緣故,是嗎?”
“閉嘴。”
……
“……秦軍是怎麼回事?!”
眺望片刻,匈奴軍師連連派出數名探子,皆不知西秦軍中發生何事,心頭預感越發不祥,片刻後,竟見西秦大軍變陣,士卒刀尖對準匈奴大軍。
“到底是怎麼了?!不是要打楚京嗎,怎麼這時候突然倒戈?豈不是讓楚人看了笑話!”
匈奴軍師左右看了看地形,臉色難看。
匈奴大軍與西秦大軍見隔著一條護城河支流,河雖不深,但對匈奴引以為傲的騎兵衝殺極為不利,何況他此時驚疑不定,不知這局面究竟是西秦變卦,還是秦楚早有協定,已是方寸大亂。
“王呢?王為何還沒有回來!”
“軍師!秦軍那邊污衊王殺了赫連霄,現在要尋仇報復了!”
軍師驚怒交加:“胡說八道!明明是赫連霄延請王陣前一會,現在反倒污衊是王殺了他……定是他們設套想加害吾王!”
“那現在如何是好?王雖勇戰,可甫經奉水郡一戰元氣未復,豈能在秦軍之中全身而退?!”
“王也不是第一次在萬軍之中殺進殺出,等王回來便是,現下速速傳令整軍迎戰!”
匈奴軍師嘴上雖這麼說,但心中仍是惴惴不安,很快,兩軍在城下短兵相接,一時間人馬嘶鳴,刀槍無眼,護城河上織起一片血雲。
西秦最為得意的便是他們的箭陣與白刃戰,昔日窮兵黷武時,秦軍里的士卒大多吸納的是饑荒里的流民,這些士卒經歷過最殘酷的饑荒,求生欲勝於常人,如是在戰場上活到最後的,最的精銳,一入沙場便如虎狼,絕不遜於北方遊牧為生的匈奴。
匈奴常年與楚軍交戰,習慣了楚軍規規矩矩的打法,一對上秦軍,便首感壓力。
匈奴軍師見前軍處於被動,心頭火起,策馬親身上陣,對著一個衝上陣前的西秦將軍大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