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在娛樂圈這樣的名利圈子,娛樂公司和藝人之前的約定往往是八年十年甚至更久。

  所以即便是娛樂公司在投資項目上不賺錢, 但手裡的一線藝人也能夠撐起整個公司的運轉。

  自從鴻耀傳媒有打算併購新余傳媒的想法之後,便將對方公司的情況調查的一清二楚。

  新余傳媒目前的最有價值的藝人便是影帝朱遠。

  朱遠是顏值與演技並存的實力派演員, 才三十二歲的年紀便拿下了好幾個影帝獎項,不僅是內地男藝人中的佼佼者,還在時尚圈混的風生水起。

  天生的一張高級臉,讓他深受各大國際大牌的青睞,每年光是代言費都能賺個上億, 更別提他的影視作品了。

  朱遠不僅身價高,還是位圈內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其他藝人一年能拍兩部電影、一兩部電視劇再加上一些品牌活動商演, 檔期就排的十分緊湊了,幾乎無休假。

  而朱遠仿佛是鐵打的身軀一般, 光是去年就上映了三部主演電影, 兩部主演電視劇,還錄製了三檔綜藝,其他商演類通告忽略不計。

  產量不僅高且作品的質量還都有保障,無論是票房還是收視率都位列前茅。

  據新余傳媒內部員工透露, 新余傳媒近兩年的盈利, 有三分之一來自朱遠一人。

  諾大的公司, 上百萬藝人,大大小小的投資項目也不少,而朱遠的收入竟然占到了整個公司的三分之一。

  朱遠的賺錢能力可想而知,簡直是活生生的一棵搖錢樹。

  而現在這棵被新余傳媒捧在掌心的搖錢樹竟然主動聯繫的顧可。

  任誰都沒有想到第一個動搖的竟然會是他。

  當然意外雖然意外,但搖錢樹主動送上門來,哪有不開門迎接的道理。

  朱遠聯繫了顧可的事情,顧可第一時間告訴了鴻耀傳媒,並叮囑鴻耀傳媒一定要拿出百分之兩百的誠意留住朱遠。

  然而就在朱遠收到鴻耀傳媒聯繫電話之後,再次聯繫到了顧可。

  “顧小姐,我想您誤會我的意思了。”

  朱遠低沉的聲音在電話那頭響起,即便是再平常不過的語氣,仍然好聽到能夠讓耳朵懷孕。

  顧可楞了一下,微笑著回答道:“朱影帝,那您的意思是?”

  “我下午三點的飛機回京都,這兩天在京都參加品牌活動,如果方便抽時間見面聊嗎?”

  “好的沒問題。”

  掛斷電話之後,顧可琢磨了一下朱遠的意思,猜不透他在打什麼主意。

  朱遠回到京都的當天晚上七點就聯繫了顧可。

  兩人約在了一家非常私密的高檔會所,顧可提前了十分鐘抵達會所,但朱遠已經坐在包廂內等候了。

  已經年過三十的朱遠看起來仍然是一副青春少年的模樣,簡單地t恤和短褲顯得整個人活力十足。

  或許是年齡原因,朱遠整個人散發著那種介於青春活力與成熟穩重的氣質,讓顧可不覺得輕率也不會有距離感。

  “顧小姐,您好。”

  朱遠見走進包間的顧可,趕緊起身,動作自然而禮貌。

  “叫我顧可就行了,年齡上算起來,朱影帝可比我年長多了。”

  “那你也別叫我什麼影帝了,怪彆扭的,如果不介意的話,叫我一聲遠哥吧。”

  因為都是公眾人員,每天都被漫天的報導介紹著,所以也不算陌生,簡單的閒聊了幾句便切入了正題。

  “不好意思可可,我上次聯繫你沒有說清楚意圖,導致你誤會了,我並不想跳槽到鴻耀傳媒。”

  顧可雖然不打理鴻耀傳媒的日常事務,但卻沒少和鴻耀傳媒同框出現過,因此很多人已經默認將顧可和鴻耀傳媒綁定在一起了。

  某種意義上,顧可代表的就是鴻耀。

  所以朱遠在第一次聯繫顧可的時候表示自己想要擺脫新余傳媒,希望能夠和顧可的時候,顧可自然而然的代入了朱遠想要離開新余加入鴻耀傳媒的思維。

  然而現在來看,朱遠還有其他的想法。

  她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實不相瞞,新余近兩年一直利潤與運營成本是處於持平的狀態,為什麼會持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

  朱遠給新余帶來的收入占整個公司的三分之一,這一點顧可是知道的。

  “很羨慕新余能有你這位拼命三郎撐著。”

  朱遠聞言,眉眼微微一低,浮現出幾絲疲憊與苦澀,嘆了口氣:“你以為我想做這個拼命三郎嗎?”

  “早在三年前,我就像新余傳媒提出解約,卻不曾想被新余傳媒給的百分之十的股份套牢。美其名曰為新余傳媒的古董,卻是徒有虛名沒有半點話語權。

  不僅如此,新余傳媒的藝人面對自己的工作量也沒有半點說話的權利。只會在簽約期間內不斷地壓榨藝人的價值。”

  顧可詫異,新余傳媒如果是靠壓榨藝人,那不至於半點風聲都沒有啊,何況面前還是位影帝,圈內一線地位,不至於要忍氣吞聲。

  朱遠似乎察覺到顧可的不可置信,解釋道:“新余傳媒的每一位藝人簽的都是十年約,包括我,並且片酬是採用年結,今年年底結算去年全年的片酬,一旦違約壓在新余傳媒手裡的錢便不會再給藝人,並且需要賠償高額的違約金,所以很多藝人不敢發聲,只能等合同約到期。”

  今年年底結算去年全年的片酬,壓片酬的行為顧可聞所未聞。

  鴻耀傳媒的模式是只要一部戲拍完,製片方打錢給公司,公司便立馬按照比例分成,絕對不拖欠藝人的薪酬。

  而且朱遠竟然簽的是十年約,在圈內十年約針對的是一些剛出道的新人。

  而現在新人約的簽約時間也在逐漸縮短,很多公司都是五年或者是八年。

  朱遠身為影帝,已經不需要靠經紀人推廣便有大把資源送上門來。

  現在就連二三線的藝人都會成立自己獨立的工作室,更別提朱遠這樣的影帝了。

  然而朱遠到現在連一個獨立的宣傳團隊都沒有,這一點確實很奇怪,讓顧可不禁相信了朱遠幾分。

  “我記得你是成名之後加入新余的,新余是這樣的模式,你當初為什麼要選擇新余呢?”

  見顧可問出這個問題,朱遠臉上的苦澀更深了幾分。

  他解釋道,這份十年約是四年前簽訂的,那時候他只能算一個二線演員,並且新余傳媒開出的條件也並非如此。

  合同上寫的是合理的安排藝人的工作事宜,至於這“合理”二字範圍有多廣就全憑新余傳媒定義了。

  但在這也並不能接受,畢竟通告接的越多,受益的是雙方。

  而變態協議的簽訂是兩年後的新余傳媒改革,用公司股份套牢大家後,才宣布的新政策。

  朱遠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當時被那百分之十的股份給矇騙了,就完全是一個空頭股份,沒有分過一次紅。

  顧可聞言只覺得心驚,新余傳媒真的是里里外外都腐壞透了,這樣的公司離破產倒閉也不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