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孟旭笑著道謝:“謝謝師傅和卓叔叔,也謝謝曉晨和曉悅。”

  寧馨幫孟旭提了一個行李包,“客氣什麼,我就說讓你在家住,你非得想去住校。住校也行,可以和同學們好好處處,大學生活是結交人脈的好時機,同學之間的情分比較深厚,以後都是難忘的回憶,去學校好好體驗一下也好。等什麼時候想搬出來住了,就來師傅家裡住。”

  “行,都聽師傅的。”

  一行人直接來到寧馨家買的新院子,是個兩進的四合院,房子大大小小有十幾間,足夠一家人翻著花樣住。

  這房子是卓玉航安定下來之後買的。不說以後京市的房價,就說現在他們住的樓房實在是面積太小,住著有點憋屈,孩子想玩個遊戲都轉悠不開。卓玉航本來就打算在京市置辦房產,等安頓好之後,他就抽空跟媳婦考察附近的房子。

  因為一家人在附近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安家不能太遠,所以卓玉航把房子買在京郊。這個院子花了一筆錢,把卓玉航和寧馨以前攢的錢花了個差不多,剩下的存款著實不多。

  幸好寧馨貢獻藥方之後,國家獎勵她一大筆錢,足足有幾萬塊,這都是明面上的財富。卓玉航和寧馨打算用這筆錢多買幾套四合院留著給孩子們,以後等房價漲上去,有這些不動產,他們不用為兒女發愁了。

  因為兩人在單位上做的不錯,單位也不可能放他們走,所以他們以後沒打算靠做生意賺錢。如果靠兩人的死工資,再過幾年,存款根本比不上房價的漲勢,還是早早打算為好。什麼盤算都不如買房,等著以後房價蹭蹭往上漲省心。

  給孩子們準備好房子,以後他們就省事很多。當然,卓玉航和寧馨沒打算讓兒女靠這幾套房子吃老本,孩子還是的從小好好教育。

  早上小學兩年的曉悅如今在上初中,每次考試都占年紀前三。

  曉晨已經開始跟媽媽學中醫了。說起來,曉晨動心跟媽媽學中醫,竟然是因為“吃”。

  沒錯,從曉晨小時候已經可以看出,他隱藏著吃貨屬性,餓不得不說,越大嘴巴越叼,味道差點的菜他根本就不喜歡吃。

  曉晨偶然聽媽媽說中藥也可以做調味料,他們家非常好吃的滷肉、荷葉雞就是添加了特殊的中藥材做成的,超級美味,外面都買不到相同的味道。

  曉晨對食物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媽媽,所有中藥材都能做出美味的食物嗎?”

  寧馨跟兒子解釋:“那倒不行,不可能所有中藥材做調料的,只有一部分中藥材可以用於食物烹飪中。藥膳就是加入一些中藥材,既能做成美味的食物,又對身體有一定的療效。”

  原來中藥材還能做很多好吃的食物,還對身體很好,想吃怎麼辦?萌噠噠的小胖子曉晨提出要求:“媽媽,我可以跟你學習做藥膳嗎?”

  兒子主動提出學習藥膳,寧馨當然不會拒絕,她認為這是拐帶兒子學中醫的一個途徑。於是曉晨在媽媽的“關愛”下,開始背誦各種中藥有關的書籍,那些書都是他姐姐小時候學過的。

  曉晨看媽媽沒有教給他做藥膳,而是讓他一直背書,他覺得自己被騙了。

  “媽媽,我只想學做藥膳,為什麼要背這麼多書?”

  寧馨忽悠兒子:“這是為你學做藥膳打基礎,等你以後就明白了,現在跟媽媽好好學就是。”

  藥膳是中醫食療文化,起碼得懂中醫和烹飪,按照藥膳方子,把中藥材和食物完美搭配,做出色香味美的食療食品,從而讓人達到治療疾病、強身健體,或美容養顏、延年益壽的效果。

  不懂中醫的話,即便是學了藥膳也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寧馨肯定不能讓兒子學成半吊子水平,只要兒子學,就一定要學好學精通。

  有美味藥膳在前面吊著,曉晨跟個乖乖的小毛爐一樣使勁學中醫,但是他還不知道,想要學會做藥膳,還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呢。

  話說回來,卓玉航買了房子之後,寧馨和婆婆,還有一雙兒女就搬出來住了。卓玉航只要有時間就回家住,要是沒時間,他就住在宿舍。因為隨著訓練基地的不斷擴大,基地來的家屬逐年增多,他主動把分到的房子讓給了別人,只要了一間單身宿舍。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幾年,卓玉航和同期教官已經訓練出幾批優秀的士兵,訓練好的士兵被調到別的崗位執行任務。他們這邊是優秀士兵培訓基地,也是人才輸出基地。因為他們的出色表現,上級同意擴大訓練基地,卓玉航也算是元老級別的負責人,現在他越來越忙了,有時幾天都趕不上回家吃一頓飯。

  這不得知孟旭要來,卓玉航特意安排好時間,打算抽空回家一趟。

  第119章

  這不孟旭剛來嗎,寧馨不僅炸排骨燉魚, 還弄了一盆素三鮮的餡料包水餃, 打算好好招待孟旭一頓。

  三個孩子都上趕著幫忙包水餃,就算他們手藝不咋的, 寧馨為了鍛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還是讓他們參與進來。

  孟旭會擀皮,技術還很好,擀的麵皮又圓又薄,非常適合包素餡水餃,於是他負責擀麵皮,楊秋菊和寧馨娘仨負責包餃子。

  曉悅包水餃的水平還可以, 畢竟她年長些,有時也會幫媽媽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 以前因為好奇學過包水餃,技術已經煉出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