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李秋元呆了一呆,周圍靜的幾乎能聽到風吹落葉。日光落在她臉上,暖的有些發燙,她這次是真分不清臉紅是不是因為太陽曬的了。
緩衝了半天,她覺得渾身血液不再上頭了,才支支吾吾道:“我一直沒想明白,我名聲並不好,也不夠知書識禮,更不溫柔賢惠,實在稱得上一無是處……一見鍾情實在有些困難,你為什麼會瞧上我?”
“這世上沒有人一無是處,”他似乎真的在思考這個問題,若有所思的淡淡道:“而且,這種事情向來沒有道理可說不是麼?”
李秋元不知該說什麼,“哦……”
兩人又站了一會兒了,他同她告別,靜靜一笑,“我得走了。”
李秋元問了一個打死她都想不到的問題,“你什麼時候會再來?”
“兩日後。”他說:“兩日後我來娶你。”
李秋元問完那句話便後悔的想死的心都有,她生平頭一次被一個溫柔的人求婚,果然竟昏了頭。
之前她並沒怎麼將婚事放在心上,因為畢竟是李紀宛成婚,她頂多是占著她的殼子幫她走個過場,如今竟也有點緊張。
伺候她的小菊說原本她生母留下的嫁妝被李妙儀帶走了一大半,如今只有幾個虧錢的鋪子和莊子,幸而李少卿是個要臉面的,總不會讓她寒酸的嫁人,已經差人替她去置辦了,因此嫁妝倒也不用很擔心。
李秋元點點頭,小菊又說今日請了裁縫,要為她量身做嫁衣,便是現做還得熬夜趕工呢,她也一一應了,該她配合的都十分配合,也沒有像前兩天嫁馮將軍時麻木的死人臉。
小菊看起來很高興,說:“宛娘子,你一夜沒睡竟是想通了。”
李秋元有點出神道:“我只是覺得比起那傅子瑜,梵公子看起來倒更像是良人。”
小菊正在歸置紅燭和喜餅,聞言激動道:“這就對了!”
李秋元暗暗嘆氣,她現在也不知走的這路對不對,但時之神並沒有說李紀宛的真命天子是誰。只是就目前來看,這位相信謠言也不相信她的傅子瑜,絕對不像是時之神說的那一號能給李紀宛幸福的人物。
之後的兩日裡,李家像打仗一樣兵荒馬亂的準備第二個新娘的婚禮。
其實在七夕之後的第二日,整個長安便傳遍了李家那一場文試招親,不過這次的焦點卻不是李紀宛,而是那位自江南而來,文采和相貌皆驚為天人的青衣書生。
街頭巷尾紛紛議論的是,李家可能會出一位摘得明年春闈前三甲的女婿。
剩餘議論最多的便是那位禮部侍郎的千金,議論到這位時,李紀宛連帶著被狠狠黑了一波,因為長安的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青衣書生的眼神有問題,推掉了侍郎千金去娶一個不清白的女人。
當然難聽些的話不外乎是從侍郎府的那些丫鬟下人們的口中傳出來的。
誰都知道侍郎府只有一位寶貝千金,娶了她便相當於得到整個侍郎府的支持,而李紀宛自小便不知書達理,在家中也無甚地位,娶了她實在看不出有哪點比得上娶侍郎千金。
又有自稱當時在場的人放出話來,“人家那位青衣書生壓根就瞧不上你們侍郎千金,人家說了你們家小娘子家教不好,這樣的娘子娶回家怎麼了得,若不孝公婆,不尊長輩豈不是頭疼。”
“那娶個不清白的女人進家門就好了?”
“嘖,人家說了,區區謠言,若無親眼所見,便是敗壞女兒家的聲譽。依我看,這位青衣書生倒是個令人敬佩的君子。清不清白的,人家新婚夜不就知道了嘛,要你們管那麼多呢……”
閒言碎語傳進了宮裡,玄宗皇帝也聽了這件雅事,但他關注的重點可不是這個,朝會後將李少卿留在了宮中打趣,“聽聞你為你們家大女兒辦了場比文招親?”
李少卿謹小慎微的說:“小女喜歡文人,微臣這也全是瞎胡鬧罷了。”
玄宗說:“滿長安的人都說你這位新婿才高八斗,斬獲明年春闈前三甲的寶座絕無問題,朕十分想知道是什麼樣的文章能令眾人夸下如此海口。”
李少卿不敢張揚冒尖,為難再三道:“這句話是胡侍郎看過文章後說的,但那文章染了墨滴,已經被揉成一團了。不過依微臣看,那文章不過是些淺陋拙見,實在不值陛下親眼一睹。”
玄宗笑道:“那麼朕便等著明年春闈了。”
李少卿擦了擦額上的汗,點頭說是。
夜裡武惠妃在御花園中擺了酒桌香案,玄宗召來了身在長安的幾位心腹術士,不過張果外出雲遊,不空三藏去了域外講經,一時間應召的便只有葉法善和羅公遠。
席上還有幾位頗受天子寵信的重臣。
飲酒賞月的間隙,天子請兩位術士相看廢除皇后王氏為庶人的具體日子,葉法善道:“待到七月十五之後,月蝕已盡,陛下可在十五後擇選時日。”
天子擬擇了七月二十二日廢后。
之後席上又有大臣說到河北郡大旱,再不降雨,秋收之時河北大片莊稼便會顆粒無收,玄宗皺了會兒眉後便問座下的兩位術士道:“兩位仙師可有法子求雨?”
葉法善道:“求雨需得在河北當地的山上設台祭祀,祈求真龍,應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緩衝了半天,她覺得渾身血液不再上頭了,才支支吾吾道:“我一直沒想明白,我名聲並不好,也不夠知書識禮,更不溫柔賢惠,實在稱得上一無是處……一見鍾情實在有些困難,你為什麼會瞧上我?”
“這世上沒有人一無是處,”他似乎真的在思考這個問題,若有所思的淡淡道:“而且,這種事情向來沒有道理可說不是麼?”
李秋元不知該說什麼,“哦……”
兩人又站了一會兒了,他同她告別,靜靜一笑,“我得走了。”
李秋元問了一個打死她都想不到的問題,“你什麼時候會再來?”
“兩日後。”他說:“兩日後我來娶你。”
李秋元問完那句話便後悔的想死的心都有,她生平頭一次被一個溫柔的人求婚,果然竟昏了頭。
之前她並沒怎麼將婚事放在心上,因為畢竟是李紀宛成婚,她頂多是占著她的殼子幫她走個過場,如今竟也有點緊張。
伺候她的小菊說原本她生母留下的嫁妝被李妙儀帶走了一大半,如今只有幾個虧錢的鋪子和莊子,幸而李少卿是個要臉面的,總不會讓她寒酸的嫁人,已經差人替她去置辦了,因此嫁妝倒也不用很擔心。
李秋元點點頭,小菊又說今日請了裁縫,要為她量身做嫁衣,便是現做還得熬夜趕工呢,她也一一應了,該她配合的都十分配合,也沒有像前兩天嫁馮將軍時麻木的死人臉。
小菊看起來很高興,說:“宛娘子,你一夜沒睡竟是想通了。”
李秋元有點出神道:“我只是覺得比起那傅子瑜,梵公子看起來倒更像是良人。”
小菊正在歸置紅燭和喜餅,聞言激動道:“這就對了!”
李秋元暗暗嘆氣,她現在也不知走的這路對不對,但時之神並沒有說李紀宛的真命天子是誰。只是就目前來看,這位相信謠言也不相信她的傅子瑜,絕對不像是時之神說的那一號能給李紀宛幸福的人物。
之後的兩日裡,李家像打仗一樣兵荒馬亂的準備第二個新娘的婚禮。
其實在七夕之後的第二日,整個長安便傳遍了李家那一場文試招親,不過這次的焦點卻不是李紀宛,而是那位自江南而來,文采和相貌皆驚為天人的青衣書生。
街頭巷尾紛紛議論的是,李家可能會出一位摘得明年春闈前三甲的女婿。
剩餘議論最多的便是那位禮部侍郎的千金,議論到這位時,李紀宛連帶著被狠狠黑了一波,因為長安的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青衣書生的眼神有問題,推掉了侍郎千金去娶一個不清白的女人。
當然難聽些的話不外乎是從侍郎府的那些丫鬟下人們的口中傳出來的。
誰都知道侍郎府只有一位寶貝千金,娶了她便相當於得到整個侍郎府的支持,而李紀宛自小便不知書達理,在家中也無甚地位,娶了她實在看不出有哪點比得上娶侍郎千金。
又有自稱當時在場的人放出話來,“人家那位青衣書生壓根就瞧不上你們侍郎千金,人家說了你們家小娘子家教不好,這樣的娘子娶回家怎麼了得,若不孝公婆,不尊長輩豈不是頭疼。”
“那娶個不清白的女人進家門就好了?”
“嘖,人家說了,區區謠言,若無親眼所見,便是敗壞女兒家的聲譽。依我看,這位青衣書生倒是個令人敬佩的君子。清不清白的,人家新婚夜不就知道了嘛,要你們管那麼多呢……”
閒言碎語傳進了宮裡,玄宗皇帝也聽了這件雅事,但他關注的重點可不是這個,朝會後將李少卿留在了宮中打趣,“聽聞你為你們家大女兒辦了場比文招親?”
李少卿謹小慎微的說:“小女喜歡文人,微臣這也全是瞎胡鬧罷了。”
玄宗說:“滿長安的人都說你這位新婿才高八斗,斬獲明年春闈前三甲的寶座絕無問題,朕十分想知道是什麼樣的文章能令眾人夸下如此海口。”
李少卿不敢張揚冒尖,為難再三道:“這句話是胡侍郎看過文章後說的,但那文章染了墨滴,已經被揉成一團了。不過依微臣看,那文章不過是些淺陋拙見,實在不值陛下親眼一睹。”
玄宗笑道:“那麼朕便等著明年春闈了。”
李少卿擦了擦額上的汗,點頭說是。
夜裡武惠妃在御花園中擺了酒桌香案,玄宗召來了身在長安的幾位心腹術士,不過張果外出雲遊,不空三藏去了域外講經,一時間應召的便只有葉法善和羅公遠。
席上還有幾位頗受天子寵信的重臣。
飲酒賞月的間隙,天子請兩位術士相看廢除皇后王氏為庶人的具體日子,葉法善道:“待到七月十五之後,月蝕已盡,陛下可在十五後擇選時日。”
天子擬擇了七月二十二日廢后。
之後席上又有大臣說到河北郡大旱,再不降雨,秋收之時河北大片莊稼便會顆粒無收,玄宗皺了會兒眉後便問座下的兩位術士道:“兩位仙師可有法子求雨?”
葉法善道:“求雨需得在河北當地的山上設台祭祀,祈求真龍,應是沒什麼大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