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田豐,沮授二人兩人留下,阻擋華雄,一個照面,全部被華雄斬殺,這一瞬間被袁紹給跑了。

  袁紹一路狂奔,帶著幾千兵馬,跑到信都,對著城上的衛兵喊道:“快開城門!”信都城門吱嘎一聲打開。

  但是迎接的確是刀槍,原來這信都城竟然被從黃河過來地幽州海軍,蔣欽周泰給拿下了,袁紹見此,滿眼悲愴。

  想到自己一萬種失敗的方式,但最起碼都是一個悲壯的結局,但是眼下,只一戰,自己就被殺的全軍覆沒。

  此時正好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讓袁紹十分的悽慘,拿起手中的劍,對著自己的脖子,抹了上去。

  一代梟雄袁紹至此滅亡。

  劉信帶大軍追殺袁紹敗軍三十里,死者無數,血流成河,收降二十萬,估計有十萬大軍死在了鐵蹄之下。

  借著勝勢,幽州大軍迅速收降冀州各地,冀州歸在了劉信治下,至此,劉信占據冀州,司州,兗州,并州,幽州,蒙古,丁零,倭島,南看天下。

  當劉信戰敗袁紹,占領冀州的消息傳到曹操的耳朵里地時候,曹操知道,大局已經無法阻擋,現在劉信手下,有百萬大軍,而且兵強馬壯,手裡又有皇帝在手,天下已經左右在劉信的手裡。

  此時劉備也收到了消息,看著手裡的消息劉備感覺心都失落到了極點,這劉信竟然如此之快,自己準備地一切,不知道還有什麼意思,現在劉信手裡的實力太強了,袁紹甚至沒有頂得住一個回合。元直,你看眼下我們該怎麼辦。”聲音說不出的沒落,劉備呆呆的坐著。

  徐庶知道主公心中志向,但是天命不可違,現在主公只有青州之地,大軍不過二十萬,那劉信可是百萬大軍,而且成名在外。

  “於今之際,只有兩人可以讓主公還有一絲勝算.只是這兩人都不是輕易能請的動的人。”

  徐庶想起自己地兩個同窗好友,道。

  聽徐庶說起,劉備趕忙問道:“不知道元直所指何人,速帶備去請啊。”

  “正是臥龍,鳳雛二人,我師傅曾經說過,得其一便可得天下。”徐庶恭敬的答道。

  劉備,帶著關羽,太史慈,跟隨徐庶,化身商賈,拜訪諸葛亮,跟鳳雛,不料二人都是一句話:“明知必敗而戰,非聖人也,大勢所趨,即使有我等幫助玄德公,也無法逆轉。天命不可違。”

  二人遂不出山,第二年年初,抵擋不住糧草匱乏的曹操,向劉信臣服,劉收曹操近三十萬大軍。

  同年末,獻帝退位,禪讓給劉信,劉信正式登基,國號依然為大漢,戲志才為大司馬,荀攸為大司徒,郭嘉為大司空。陳宮為太傅,曹操為尚書,封呂萍兒為皇后,為後宮之首。設十虎大將,周瑜,典韋,趙雲,晏明,張飛,呂布,華雄,許諸,蔣欽,周泰。其他各有封賞,定道家為國教,封左慈為教皇。

  定都漁陽,改為燕京,詔告天下,令各州州牧進京朝拜,凡不來者,皆討伐之。

  除去袁術,劉備二人,其他盡皆進京面聖,當年,劉信派大軍征伐劉備,劉備請出了南華老仙,幾戰而下,使劉信折損士兵不少。

  後,劉信派出左慈,帶教廷大軍,斬殺南華老仙於泰山腳下,第二年,破劉備於東萊,斬殺關羽,劉備,徐庶等,收降太史慈等將。

  當年,袁術在壽春,被周瑜活捉,三個月後,燕京菜市口斬首。

  大漢一統,劉信,又召集,諸葛亮,龐統,馬超等年輕俊傑,入朝為官,出現千年難得一見的大治。

  公元二零四年,劉信親自帶大軍在西域都護府,斬殺羅馬戰神,阿喀琉斯,坑殺羅馬士兵四十萬。

  次年,派周瑜,帶趙雲,馬超,太史慈,諸葛亮,鳳雛,賈詡,典韋,張飛,張,許諸等人西征羅馬。

  又派蔣欽,周泰,鄭和,無雙等人跨越大洋,東去美洲等地。

  (大結局)

  寫在結束的話,呃,對不住了,有人說寧可太監不爛尾,我的原則是寧可爛尾,不太監。希望看過兵鋒的人都開開心心,永世平安幸福,有對小龍有意見的,就到書評區罵罵,開心就好。

  這本書,還是那番話,只是練筆,情節構思,小龍感覺比較菜,初寫歷史,歷史要求功底深厚,這次算曆練吧。小龍從中成長許多,感謝諸位陪伴,再次感謝,哈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