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島上有沒有人居住?或者說,災害發生後,有沒有人逃到那裡去安生?這是兩位軍官在下棋的間隙時時考慮的問題。他們對該島十分重視,一天,天氣晴朗,他們倆乘了那條小船,越過海面,去走了一趟,在那裡呆了一天半之後方才回來。

  他們到那裡去是受人道主義的驅使還是出於其它目的?誰也無法知道。他們倆獨往獨來。回來後,對那裡的情況一直守口如瓶,連皮姆下士也沒告訴。雖然如此,皮姆下土仍從一些跡象中看出,他們對這次小島之行是滿意的。奧利方少校還起草了一封信,信寫好後,由莫爾菲准將簽了名,井蓋了第三十三團的圖章,打算一有船從此經過,更請他們捎走。信封上寫的地址是。

  聯合王國

  海軍大臣

  費爾法克斯海軍上將

  可是附近的海面上始終沒有船隻出現,直到2月18日,那封信仍未發出。

  這天早晨,莫爾菲准將醒來後問奧利方少校:

  “今天是我們英國人的大喜日子。”

  “是的,今天是國王陛下的誕辰。”

  “我覺得,”莫爾菲准將又說,“我們目前的環境雖然很特殊,但仍應舉行一點慶祝儀式。”

  “我也這樣想。”奧利方少校說。

  “國王陛下至今未派人來,一定有什麼道理。”

  “是的。”

  “你要不要喝一點波爾圖酒,奧利方少校?”

  “很好,莫爾菲准將。”

  “現在我們就來準備慶祝儀式吧!”准將說。

  不久,皮姆下士被叫了來,他心中還留戀著剛剛打開的那瓶白蘭地。

  “皮姆下士,”准將向他說,“按照舊曆,今天是2月18日。”

  “是的,長官。”

  “也就是國王陛下的誕辰。”

  下土立刻來了個立正。

  “皮姆下土,”准將又說道,“按照慣例,你去準備一下。鳴放二十一響禮炮。”

  “是,長官!”

  “要儘量留心,不要誤傷炮手。”

  “是!”

  炮台里原有的許多門大炮,如今只剩下一門二十七毫米的大口徑炮了。鳴放禮炮,通常使用的是口徑較小的炮,但現在只有這一門,只好用它了。

  皮姆下士通知了全體士兵,然後走到放著那門炮的掩體內,把炮筒從掩體上的射擊孔伸了出來。士兵們搬來了鳴放禮炮所需的炮彈。當然,鳴放之前,需把彈頭取下。

  莫爾菲准將和奧利方少校穿著節日的禮服,帶著飾有羽毛的帽子來到這裡。

  炮手們按照《炮兵手冊》的各項規定,把彈藥放進炮膛。說著,令人心花怒放的轟鳴聲便開始了。

  每放一炮,下士都遵循准將的命令,嚴防從他膛噴出的烈焰將炮手燒傷——這樣的事故,過去在鳴放禮炮時是經常發生的。可是這一次,卻未發生任何意外。

  不過,自從天地間發生大變動以來,空氣已變得相當稀薄,火藥燃燒後所噴發的熱浪,並未造成振耳欲聾的轟鳴。以前常見的那種在山谷中迴蕩的、由遠而近、氣派宏偉的隆隆聲再也聽不到了。這真使准將和少校覺得大煞風景,他們的自尊心因而受到了嚴重的挫傷。

  禮炮已經放了二十響,正要放第二十一響的時候,莫爾菲准將忽然打了個手勢,讓炮手停下來。他說:

  “這最後一發,請放上彈頭,我想看看這門大炮現在究竟能射多遠。”

  “是可以試一試,”少校附和道。“下士,你聽到沒有?”

  “是,長官!”皮姆答道。

  只見一個炮手拉來一輛小車,車上放著一髮帶有彈頭的炮彈,炮彈重約一百公斤,射程通常為四公里。如果用望遠鏡追蹤,完全可以看到彈頭在海中墜落的地方,並因而估量出該炮的射程。

  炮彈推上膛後,炮手把炮筒對準四十二度角,以便達到最大的射程。少校一聲令下,炮彈飛了出去。

  准將和少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個個目瞪口呆地站在那裡。

  地心引力對於空中飛行物所起的作用要小得多,炮彈已無影無蹤,似乎已飛到地平線那邊去了,因此即使有望遠鏡也無法追蹤到底。

  “射程超過了六公里,”准將說。

  “是的。足有六公里,”少校說。

  可是,這發炮彈的呼嘯聲剛一停息,大海那邊也傳來了微弱的炮聲。

  這真叫人摸不著頭腦。隨後,那邊又傳來了三聲隆隆的炮聲。

  “一艘船!”准將說。“果真如此,那一定是我們英國的船。”

  半小時後,水天一色的地平線上果然出現了兩根桅杆。

  “國內派人來了,”莫爾菲准將說,語氣十分肯定。

  “船上的人一定聽出了我們的炮聲。”奧利方少校說.

  “但願我們的炮彈不要打到那艘船上去,”皮姆下士也嘀咕了一聲。

  過了一會兒,船身已看得十分清晰。船上的煙囪冒出的黑煙在天空飄浮著。這是一艘雙振機帆船,正在全速向這邊駛來。船首飄揚著一面旗幟,旗幟上所標明的國籍,還無法看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