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天,1月2日——按照舊曆,現在正是1日天剛斷黑的時候——上尉塞爾瓦達克和本一佐夫又跨上馬,繼續沿著原來的河岸向前跋涉。這一天,他們在六個小時中走了七十公里。

  河岸的外貌依然如故。只是從米納河口走出二十公里後,謝利夫河的一大段河岸,突然消失了。離河岸不遠的蘇爾克來圍城的城郊及其八百名居民已被海水吞噬。不知道阿爾及利亞這一帶的一些大城鎮,如馬扎格蘭、莫斯塔加內姆和奧爾良,是否也已遭到了同樣的命運?

  塞爾瓦達克繞過這個缺口,又登上原來的河岸。河岸的對面原是穆斯林和基督徒混居的阿密莫薩鎮。此鎮以前是貝尼烏拉人的首府,如今電蹤影全無,連鎮後面的高達一千一百二十六米的芒庫拉山也不知去向了。

  這天晚上,他們在河岸的一個拐角處停下來過夜,這一塊新的天地到這裡便突然終止了。這地方原是莫門圖諾鎮的所在地,可是現在也一點痕跡沒有了。

  “我本想今天晚上到奧爾良市去過夜,順便吃一頓美餐的。”塞爾瓦達克看著眼前一片汪洋的海水,心中不禁茫然若失。

  “這根本不可能,上尉。”本一佐夫說。“除非你乘船去。”

  “本一佐夫,你想到沒有,我們兩人真是萬幸。”

  “是的,上尉。逢凶化吉正是我們的一生中司空見慣的事。你看吧,我們最後一定會有辦法,越過這一片汪洋的大海,到莫斯塔加內姆那邊去看看的。”

  “不見得吧!要是這一塊新的天地是個半島,那倒有可能到特內斯去打聽打聽消息。”

  “不如說由我們來向他們提供一點情況吧。”本一佐夫說。他的話也不無道理。

  六個小時後,太陽出來了。上尉塞爾瓦達克對這一帶的地形進行了仔細的觀察。

  海岸從他們昨天晚上過夜的地方,轉了個彎,由南向北而去。這邊的海岸是一條剛剛形成的斷裂帶,不象那一邊,是借用謝利夫河原來的河岸。上文已述,離這個拐角處不遠的地方,原是莫門圖譜鎮。這時,本一佐夫已爬到附近的一個山坡上向海中眺望,但海那邊茫茫一片,什麼也沒有。位於東南方十公里左右的奧爾良市,連一點影子也沒有。

  上尉塞爾瓦達克和本一佐夫子是離開過夜的地方,沿著新的海岸,向北走去。海岸上到處是斷裂的田園和東倒西歪的樹木,樹枝一直垂到水面。有幾棵千年古樹象是用斧頭砍倒似的。

  他們騎著馬,走得很慢,因為海岸上到處是大的裂縫和小的海灣,只有繞過去,方能繼續前進。太陽落山的時候,他們才走了三十五公里,到達邁爾吉查山的山腳下。邁爾吉查原是小阿特拉斯山脈延伸到這一帶來的余脈.

  山脈在這兒突然被攔腰截斷,一個個奇峰突起,屹立在岸邊。

  第二夫早上,他們騎著馬越過一個山口,然後徒步登上了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站在山頂,俯瞰四周,他們終於弄清了阿爾及利亞的這一塊狹長地帶所經歷的滄海桑田的變遷。

  一條新的海岸從邁爾吉查山的山腳下一直伸展到北邊的大中海,海岸全長約三十公里。他們原先以為可從這一邊到特內斯去,但根本不可能了,特阿斯地區已不復存在,他們這兩天所探索的這塊新天地根本不是什么半島,而是一個道道地地的孤島。塞爾瓦達克從山頂向四周瞭望,到處是水天一色,沒有一塊陸地的影子。

  在阿爾及利亞土地上新形成的這個島嶼呈不規則四邊形,但也可以說就是一個三角形。其它各條邊的邊長為:原謝利夭河河岸一百二十公里,由南向北到小阿特拉斯山為三十五公里,由小阿特拉斯山到地中海為三十公里,原地中海海岸為一百公里。因此,島的周長共有二百八十五公里。

  “真有意思!”上尉塞爾瓦達克說。“可是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個島嶼呢?”

  “這有什麼奇怪的?”本一佐夫說。“這是造物主的意思,上尉。上帝願意怎樣,就會怎樣。”

  他門走下山坡,跨上馬,繼續北上。這一天,他們一直走到地中海海岸。濱海小城蒙特諾特已同特內斯一樣從地圖上消失了,蹤影全無。

  第二天,一月五號,他們開始沿著地中海岸向西進發。出乎上尉所料,海岸的景物並沒有完整地保存下來。四個村莊:卡拉阿特一齊瑪,阿米斯,馬拉布和龐特-巴斯已經無影無蹤,連一些海岬也不知何處去了。上尉塞爾瓦達克和本一佐夫發現,這個島上除他們兩人外,其他什麼人也沒有,不過平原上偶爾可以看到一群群牛羊。

  後來,他們回到了自己的住地。他們用了五天——也就是舊曆兩天半—一的時間在島上兜了一圈。換句話說,他們離開倒塌的茅屋以來,已經是整整六十小時了。

  “上尉!”本一佐夫說。

  “什麼事?”

  “你現在成為阿爾及利亞的總督了!”

  “沒有一個居民,我這個總督有什麼意思?”

  “我不就是嗎?”

  “好,你可算作……”

  “你的臣民。”

  “我的十三行詩怎麼樣了?”上尉就寢時嘀咕道。“現在看來當初花那麼多功夫寫這首詩倒是很值得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