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伊萬·奧加萊夫的行動是完全自由的。他開始研究伊爾庫茨克的城防系統,找出其中的弱點,以後在形勢需要時這些情報會派上用場,他尤其注意他計劃打開的波爾卡亞城門。
傍晚,他兩次來到城門前的寬闊地帶,這裡距圍城者的第一道防線不到一俄里。他悠閒地散著步,知道韃靼人認識自己,因此不會有任何危險,忽然,他瞅見一個黑影正向城牆根溜來。
那是桑珈,她冒著生命危險來和伊萬·奧加萊夫接頭。
這時,守城的軍士由於敵人自兵臨城下以來首次接連兩天停止進攻,對這種寧靜的氣氛反而不習慣,不免有些懈怠。
這一切都是伊萬·奧加萊夫的命令。這位費奧法-可汗的參謀要求暫停一切強攻行動;自從他入城以後,韃靼人的炮兵也停止了射擊,也許——至少他如此希望——守軍會放鬆警惕,而埋伏在陣地前沿的幾千名韃靼兵只待伊萬·奧加萊夫設法轉移走城門上的守軍,就會在約定的時候蜂擁而至,奪取城門。
然而這些行動都必須搶在俄國援軍趕到伊爾庫茨克附近以前進行,伊萬·奧加萊夫終於下定了決心,這天晚上,從城牆上飄下一張紙條,牆下守候著的正是桑珈。
伊萬·奧加萊夫決定在第二天,也就是十月六日的凌晨兩點,打開進入伊爾庫茨克城的通道。
第十四章 從十月五日到六日的夜晚
伊萬·奧加萊夫的計策經過了一番周密的謀劃,倘若不出現意外,大有成功的希望。重要的一點在於,當他打開波爾卡亞城門時,守軍的力量必須被城裡別的地點所牽制,造成城門空虛。因此,他必須和埃米爾約定一次配合行動。
這次佯攻的地點選在伊爾庫茨克城外安加拉河右岸的上游和下游兩段。進攻必須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同時還要在左岸組織聲東擊西的渡河行動。在這樣的局面下,再加上看見本已後撤的敵軍前鋒突然從天而降,守軍很可能將波爾卡亞城門棄之不顧。
這時已是十月五日了。在二十四小時以內,東西伯利亞的首府將要落入埃米爾的手中,而大公也逃不出伊萬·奧加萊夫的手心。
在白天裡,安加拉河邊的韃靼軍營里一反常態。從總督府的窗子裡和右岸的房屋中可以清楚地望見對岸正在大舉調兵。一批又一批的韃靼兵陸續向大營開來,加強埃米爾的力量,這個不加掩飾的場面正是按照約定進行的。
伊萬·奧加萊夫也特意向大公指出,對岸將要發動的進攻令人擔憂。他告訴大公,他判斷進攻會在城市的上游和下游發起,因此應該加強這兩處受到直接威脅的地方的防禦力量。
對敵情的偵察證實了伊萬·奧加萊夫的說法,現在必須重視他的建議了。在總督府的作戰會議上,大公下令將守軍集中到安加拉河右岸和城市的兩端,那裡的城牆一直修到河邊。
這正中了伊萬·奧加萊夫的下懷。他並不指望波爾卡亞城門的守軍全部調走,只希望減少守軍的數目。再說,他可以讓佯攻變得更加猛烈,迫使大公把可以調集的全部兵力都用來對付正面的敵軍。
他還想出了一起意想不到的嚴重事件來保證計劃的成功。即使沒有佯攻行動,這件事也足以讓城中的所有守軍受他的意願驅使,他將製造的是一場恐怖的災難。
這樣,對於埋伏在城東茂密的樹林中的幾千名韃靼兵來講,已經萬事俱備,只待到時衝進空虛的城門。
整整一天,伊爾庫茨克的軍民一直保持著警惕。為了對付敵軍在兩個地段首次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們採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大公和沃倫佐夫將軍視察了按照他們的命令得到加強的陣地。華西里·菲多爾的突擊隊守在城北,他們只要接到命令就會去增援最危急的地方。為數不多的大炮也都拉到了安加拉河右岸,多虧了伊萬·奧加萊夫的及時建議,城裡的軍民迅速地完成了這些準備,然後他們都相信敵人的進攻將被擊退。敵人一旦攻城失敗,經過短暫的沮喪一定會在隨後的幾天裡採取新的攻勢;不過到那時,援軍也可能會趕到,伊爾庫茨克的命運,就懸於這一線之上。
這一天,太陽早上六點二十分升起,下午五點四十分落山,從東到西在天空上用十一個小時完成了它的軌跡。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裡,黃昏和黑夜相互爭奪。再往後,大地將是一片黑暗,天上的重重積雲會遮住月光。
這種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最有利於伊萬·奧加萊夫的計劃。
幾天來,一股強大的寒流揭開了西伯利亞嚴酷的冬天的序幕。這一個傍晚,天氣愈發地寒冷。右岸的守軍因為必須隱蔽,沒有點火取暖,只能忍受著寒氣的可怕折磨。在他們下面幾尺的地方,流水依然沖挾著河中的浮冰;在白天裡,人們可以看見河道中密布的冰塊在快速漂走。大公和他的守軍們認為,這種情況對他們是有利的;河道如果被堵塞,韃靼人自然無法使用舟筏渡河,而他們也不可能踩著冰面過河,因為剛剛封凍的河道不夠堅實,承受不住大隊人馬的踩踏。
這種地勢雖然讓守城者們暗暗高興,卻會使伊萬·奧加萊夫感到懊喪。他知道韃靼人不會真的渡河,可是這樣一來,俄國人就會看出佯攻不過是一場騙局。
傍晚,他兩次來到城門前的寬闊地帶,這裡距圍城者的第一道防線不到一俄里。他悠閒地散著步,知道韃靼人認識自己,因此不會有任何危險,忽然,他瞅見一個黑影正向城牆根溜來。
那是桑珈,她冒著生命危險來和伊萬·奧加萊夫接頭。
這時,守城的軍士由於敵人自兵臨城下以來首次接連兩天停止進攻,對這種寧靜的氣氛反而不習慣,不免有些懈怠。
這一切都是伊萬·奧加萊夫的命令。這位費奧法-可汗的參謀要求暫停一切強攻行動;自從他入城以後,韃靼人的炮兵也停止了射擊,也許——至少他如此希望——守軍會放鬆警惕,而埋伏在陣地前沿的幾千名韃靼兵只待伊萬·奧加萊夫設法轉移走城門上的守軍,就會在約定的時候蜂擁而至,奪取城門。
然而這些行動都必須搶在俄國援軍趕到伊爾庫茨克附近以前進行,伊萬·奧加萊夫終於下定了決心,這天晚上,從城牆上飄下一張紙條,牆下守候著的正是桑珈。
伊萬·奧加萊夫決定在第二天,也就是十月六日的凌晨兩點,打開進入伊爾庫茨克城的通道。
第十四章 從十月五日到六日的夜晚
伊萬·奧加萊夫的計策經過了一番周密的謀劃,倘若不出現意外,大有成功的希望。重要的一點在於,當他打開波爾卡亞城門時,守軍的力量必須被城裡別的地點所牽制,造成城門空虛。因此,他必須和埃米爾約定一次配合行動。
這次佯攻的地點選在伊爾庫茨克城外安加拉河右岸的上游和下游兩段。進攻必須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同時還要在左岸組織聲東擊西的渡河行動。在這樣的局面下,再加上看見本已後撤的敵軍前鋒突然從天而降,守軍很可能將波爾卡亞城門棄之不顧。
這時已是十月五日了。在二十四小時以內,東西伯利亞的首府將要落入埃米爾的手中,而大公也逃不出伊萬·奧加萊夫的手心。
在白天裡,安加拉河邊的韃靼軍營里一反常態。從總督府的窗子裡和右岸的房屋中可以清楚地望見對岸正在大舉調兵。一批又一批的韃靼兵陸續向大營開來,加強埃米爾的力量,這個不加掩飾的場面正是按照約定進行的。
伊萬·奧加萊夫也特意向大公指出,對岸將要發動的進攻令人擔憂。他告訴大公,他判斷進攻會在城市的上游和下游發起,因此應該加強這兩處受到直接威脅的地方的防禦力量。
對敵情的偵察證實了伊萬·奧加萊夫的說法,現在必須重視他的建議了。在總督府的作戰會議上,大公下令將守軍集中到安加拉河右岸和城市的兩端,那裡的城牆一直修到河邊。
這正中了伊萬·奧加萊夫的下懷。他並不指望波爾卡亞城門的守軍全部調走,只希望減少守軍的數目。再說,他可以讓佯攻變得更加猛烈,迫使大公把可以調集的全部兵力都用來對付正面的敵軍。
他還想出了一起意想不到的嚴重事件來保證計劃的成功。即使沒有佯攻行動,這件事也足以讓城中的所有守軍受他的意願驅使,他將製造的是一場恐怖的災難。
這樣,對於埋伏在城東茂密的樹林中的幾千名韃靼兵來講,已經萬事俱備,只待到時衝進空虛的城門。
整整一天,伊爾庫茨克的軍民一直保持著警惕。為了對付敵軍在兩個地段首次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們採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大公和沃倫佐夫將軍視察了按照他們的命令得到加強的陣地。華西里·菲多爾的突擊隊守在城北,他們只要接到命令就會去增援最危急的地方。為數不多的大炮也都拉到了安加拉河右岸,多虧了伊萬·奧加萊夫的及時建議,城裡的軍民迅速地完成了這些準備,然後他們都相信敵人的進攻將被擊退。敵人一旦攻城失敗,經過短暫的沮喪一定會在隨後的幾天裡採取新的攻勢;不過到那時,援軍也可能會趕到,伊爾庫茨克的命運,就懸於這一線之上。
這一天,太陽早上六點二十分升起,下午五點四十分落山,從東到西在天空上用十一個小時完成了它的軌跡。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裡,黃昏和黑夜相互爭奪。再往後,大地將是一片黑暗,天上的重重積雲會遮住月光。
這種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最有利於伊萬·奧加萊夫的計劃。
幾天來,一股強大的寒流揭開了西伯利亞嚴酷的冬天的序幕。這一個傍晚,天氣愈發地寒冷。右岸的守軍因為必須隱蔽,沒有點火取暖,只能忍受著寒氣的可怕折磨。在他們下面幾尺的地方,流水依然沖挾著河中的浮冰;在白天裡,人們可以看見河道中密布的冰塊在快速漂走。大公和他的守軍們認為,這種情況對他們是有利的;河道如果被堵塞,韃靼人自然無法使用舟筏渡河,而他們也不可能踩著冰面過河,因為剛剛封凍的河道不夠堅實,承受不住大隊人馬的踩踏。
這種地勢雖然讓守城者們暗暗高興,卻會使伊萬·奧加萊夫感到懊喪。他知道韃靼人不會真的渡河,可是這樣一來,俄國人就會看出佯攻不過是一場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