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認真講起來,和秦北辰對戰沒什麼危險,主動練拳擊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好鬥,一時熱血上頭都是難免的,但秦北辰是趙老師教過最理智的學生,秦北辰從來沒有打到失控過,有一次趙老師因為別人的呼喊晃神,秦北辰居然能把就要打中趙老師側臉的拳半路強行守勢,為此還擰了手筋。

  什麼樣的家庭能把小孩養成這樣,趙老師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難得秦北辰想做對打訓練,訓練結束,趙老師又是一頭汗。

  秦北辰照例冷淡話別,沖澡走人。

  唯一的不同是,秦北辰今天沒把手機鎖柜子里,訓練中還看了幾眼。

  趙老師自得其樂地想,難道是談了戀愛。

  *

  從訓練館回到住處,秦北辰把第二天上午的日程全都取消。

  他沒電了。

  而且,唐晉有三天沒理他。

  這倒不算是完全的壞事,秦北辰面無表情地躺在沙發上,在只有他一個人存在的空間裡,達到了放鬆的狀態。

  秦北辰想,他人生中所有的一切都像個悖論。

  或許它們本來就是悖論,或許是因為他是一個太徹底的旁觀者,所以無論任何事情,他都能為正反面找出論點,沒有信仰,沒有堅持。

  活像一個漂浮於世的幽靈。

  長期相處的人,多多少少都能發覺他的與眾不同之處。

  只是他樣樣出眾,所以在世俗眼神中擁有被優待的權利,他無需開口,就有人為他從性格等方面找出理由來解釋。

  而這齣眾的來由,很多人願意解釋為秦家父母的悉心培養,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

  如果說程乘是自由到自私的人,秦望川在這一點上,完全與妻子是同心同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程乘只顧她自己的事業,秦望川也是一樣。

  只是程乘自私得毫不掩飾,秦望川則將自私標榜為魏晉風骨,他愛著為愛情如痴如狂的那個自己,程乘的任何冷待,他都甘之如飴,因為那能證明他的深情。

  而秦北辰,在大多數時候只是一個證明他們愛情的副產品。秦北辰優秀,那證明他們夫妻優秀,如果秦北辰不優秀,那就證明他們夫妻優秀得無法遺傳。

  幼小的秦北辰,一次次努力獲得父母的愛,一次次被忽視被拒絕。

  所以,秦北辰的優秀,其實不曾受過秦家父母的培養,除了他自己的自律,如果說誰「培養」過他,那個人其實是唐晉。

  想到唐晉,秦北辰雖然累到無法勾起嘴角,眼睛裡還是閃過一絲笑意。

  有些人註定是溫暖他人的陽光。

  是因為被年幼唐晉那樣崇拜地注視著,只不過是湊巧回答出了唐晉天馬行空的問題,就被唐晉誇獎為無所不能,讓秦北辰為了留住小夥伴的崇拜而瘋狂學習。

  獲得知識的愉快感受,又促進了秦北辰將良好的主動學習習慣保持了下來,早早形成了良性循環。

  然而即使如此,因為他自身的不正常,這又成為了另一個悖論。

  他在知識中獲得滿足,也因為過於明察而更加疏離。

  他也曾試圖尋找信仰。

  《傳道書》說:而我又專心明察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因為多有智慧的,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必加增憂傷。

  他無法崇拜任何人事,最終是不了了之。

  他也看過很多電影,演員模擬出角色的喜怒哀樂,恰似他的日常生活。

  他發現在日本電影裡,社會中最嚴厲的排斥,不是對惡,而是對「不正常」,但凡是與眾不同的,但凡是不能融入群體中的,即使只是不打擾他人地生活著,也必然招致最強烈的排斥與憎恨。

  排斥不合格的下一代繁衍者,是每一個動物群體為了生存下去刻在骨血里的潛意識。

  說到底,人也是動物世界的一員。

  在無窮無盡地正反思考中,秦北辰在自傲和自厭中,達到了理智的平衡。

  他有時候想,也許他真的像他的母親,看似什麼都不要,其實已經將最好的結果抓在了手上,這到底是本能還是自私,秦北辰還沒想明白。

  就比如他明知自己離開是對唐晉最好的結果,一找到說服自己的理由,他還是立刻回到了唐晉身邊。

  秦北辰看著天花板,眼睛裡盛滿對自己的嘲笑。

  唐晉對於他,是陽光。

  是盛夏讓萬物不堪負荷的陽光。

  是隆冬讓萬物死裡逃生的陽光。

  遠離唐晉的那三年,他很少沒電,因為他幾乎不會去體會他人的情緒,但一旦沒電,恢復起來也更困難。

  在唐晉身邊,他無法袖手旁觀唐晉的喜怒哀樂,唐晉如同他的半_身,他感同身受地接收唐晉的情緒,這讓情緒稀薄的他難以負荷,更容易「沒電」。

  但也因為有唐晉的陪伴,他能夠體會很多正面情緒,只要唐晉陪著他,他能恢復得更快。

  他不願意唐晉愛上他這樣不正常的人,卻也自負地認為,這世上不會有人比他對唐晉的感情更深刻。

  然而,不是說更濃烈的感情就是好的。

  他記得那年暑假,春來婆婆去世後,他們茫然地牽著手,在村中亂走,走進了忠順公的庭院。那個院子種滿了花草,古樸雅致,白須老者坐在院中石凳上,請他們喝茶吃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