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記得。”

  老人點著頭,看著謝惠仁,說:“當時,印宗大師在講經,風吹動了佛幡,有僧人就說,是風在動,可有僧人說,是幡在動。那麼,慧能大師說了什麼?”

  謝惠仁知道這個故事,他想都沒想,立刻回答出,“他說,是‘仁者心動’。”

  “惠仁,你還不明白嗎?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可現在,是你的心在動!”

  謝惠仁猛然抬起頭來,注視著老人,半晌,他說,“師父,我去見他。”

  老人頷首微笑,滿意地說,“好,惠仁,我很高興。我現在想問你,知道這個地方,以前是什麼殿嗎?”

  謝惠仁向四周看了看,光孝寺古時候的建制已經改變了,很多殿堂都被毀棄了,現在他們所在的角落,如果不是研究光孝寺的專家,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他無奈地看著老師父,搖了搖頭。

  老人幽幽地說,“是太子殿。”

  太子?就在前一天,在普陀山,他還接觸了這個詞,多寶佛塔,被俗稱為太子塔。當時,他還心中納悶,為什麼佛家和這個皇家的詞彙聯繫在一起,不過,現在,謝惠仁立刻反應過來,“悉達多太子。”

  “是的。惠仁,剛才說,‘仁者心動’,你可知道,有一個家族的人,名字里一定帶著‘仁’字?”

  這是什麼意思?謝惠仁只能搖了搖頭,他不明白師父問的這些問題。看起來,他是有話要說。

  師父長舒了一口氣,幽幽地說,“日本天皇的皇子,名字中一定要帶著‘仁’,這個傳統起源於9世紀的第56代清和天皇惟仁,後來大部分的皇子都延續了這個傳統。到了第122代明治天皇,頒布了《皇子女降誕諸式》,這才明文規定,皇子的名字均帶“仁”字。大概,是要求天皇施仁政的意思。可‘仁’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師父,您說的,我不太明白。”

  “好了,你會明白的,我想,你爺爺會有話想跟你說。即使他跟你說了什麼讓你難以置信的話,那也只有靠你自己去理解了,不要再追問他什麼。如果,你能知道‘四大’的真實含義,你就會領悟到的。”

  “師父!”謝惠仁急切地說,“‘四大’不是指‘四大菩薩’?”

  “不,不是,雖然藤原家族的四個分支用四大菩薩作為標記,可是,藤原家本宗的花押字會有更深的含義。這要靠你自己去領悟。”老人柔和的目光注視著謝惠仁,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惠仁,去吧,去日本看看你爺爺吧。”

  50

  窗外已是一片暮色,透過薄薄的雲層,謝惠仁從飛機舷窗往下望著。那是夜晚來臨前的東京,俯視下去,整座城市被籠罩著白蒙蒙的顏色,寂靜而且陰沉,絲毫不像電視節目裡的霓虹閃爍。

  謝惠仁摸了摸口袋,三隻銀鐲靜靜地在口袋中,提醒著他,這是代表著家族秘密的三個密碼。

  可是,“四大”是什麼意思呢?

  正文 第83節:(83)

  謝惠仁的頭靠著窗,呆呆地望著下面,這個島國,這個在戰後重建的城市,現在,已經發展為國際化的大都市了,可是,它的繁華掩埋著一段不可更改的罪惡歷史。

  謝惠仁記得,他看過一本類似於“老照片”一樣的書,其中有大量的日本在二戰時期的照片。當時他感到十分震驚,在他的意識中,戰爭在中國大地上留下了一片瘡疤,卻沒想到,當時的日本也是滿目瘡痍,很多城市被美軍夷為平地,就拿東京來說,實在難以想像,當時竟然是戰火、廢墟和死屍組成的一片空地,和眼前這個大都市完全對不上號。

  他繼續望著窗外,地面越來越近,很多高樓已經可以看到隱約的模樣。

  他笑了笑,繁華和廢墟又能怎麼樣呢。這只不過說明日本在戰後發展得很好、很快,無論是燈紅酒綠還是瓦礫,都僅僅是它的外表而已。在佛家的觀念里,它們只是個形式,或許若干年後,這城市又成了廢墟,可它依然存在著,因為無論如何,它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不過,回復到自然原本的樣子罷了。

  飛機突然抖動了一下,謝惠仁一驚,從剛才的遐想中醒了過來,他告訴自己,也許是遇到強氣流了。也就是一轉念的工夫,他感覺腦子一片澄明,“四大”,原來可以有這麼簡單的解釋。他笑了笑,為自己以前的愚鈍自嘲,要知道,“四大”,這可是佛教教義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謝惠仁轉頭,問坐在他後面的鈴木,“鈴木先生,您知道一休宗純大師的遺言嗎?”

  鈴木往前探著身子,想了想,說:“大概還能背出來吧,不過記不太清楚了。”

  “您能給翻譯出來嗎?”

  “這——”鈴木有些尷尬地笑了笑,“那段文字太難懂了,說實在的,很多日本人能背出來,可卻不明白。有點兒,嗯,有點兒像是中國用了很多典故的古詩。”

  這傢伙的比喻還真挺貼切,設身處地地想,即使是現代中國人看古詩,大部分人也會一頭霧水。他笑了笑,說:“哦,我也不要那麼明白,我就是想知道,遺言裡有沒有說四種東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