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陸敏則告訴我們,孫洋皮包、錢夾等物品上均未提取到他人指紋,說明兇手在行兇時戴著手套。

  看到基本上都是些無用線索,肖天明皺皺眉,說:“都別回家了,翻翻過去的受案記錄,看看有沒有類似案件,困了就躺會兒,明天一早接著查。”當晚,刑警隊燈火通明,所有民警都在辦公室湊合了半宿。

  第二章 密集型犯罪

  第二天早上6時11分,值班室的電話突然響起,某小區樓道內再次發生刨錛命案,死者是一名趕早上學的高中男生。

  報案人是一名去早市買菜歸來的老太太,看見死者的慘狀當時就嚇得腿肚子轉筋不會動彈了,一屁股坐在地上使勁號了幾嗓子,驚動了他人報警。

  這個現場與第一個基本同出一轍,死者頭下腳上,俯身趴在二樓樓梯上。後腦勺正中有一個明顯的擊打凹坑,少量血液和腦組織從骨損面溢出,體表沒有檢測出其他傷痕,身上財物也被劫掠一空。除此之外,我們未在現場提取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死者的父母悲痛欲絕,母親幾度哭暈過去。同樣作為媽媽,我心裡也不好受,一邊安慰著他們,一邊做詢問筆錄。

  根據他們的描述,兒子現在上高三,每天都會起早去學校上自習,今天是5點50分走出家門的。男孩平時乖巧老實,學習刻苦,始終都是百人榜的前幾名,有可能被保送上清華。

  問到這裡,我恨得直咬牙,兇手怎麼能忍心對一個孩子下手呢。

  案發居民樓共有七層,考慮到死者居住在五樓,遇害時又是頭下腳上趴在樓梯上,我們推測因該是下樓時從後面遭到兇手偷襲的。

  想到這裡,我和陸敏立即帶人逐層搜尋。各樓層均毫無異常,我們一直爬到了七層。

  這一層樓道沒有窗戶,緩步台又高出半截,正中是一個天台,外門鎖早已脫落。剛一推門進去,我們就看到靠近門邊的雪地里有很多新鮮凌亂的足跡。

  此時天寒地凍,如果沒有特殊原因,正常人不可能無緣無故跑到這裡。有極大的可能,兇手預先躥到天台蹲守,聽到有人小樓,尾隨行兇。

  陸敏馬上噴射固體石蠟進行保護,然後反覆噴膠,加固支撐材料,提取了幾枚相對完整的腳印。好在當時氣溫極低,腳印邊緣沒有發生融化擴散現象。根據其大小、形狀和陷入雪層深度判斷,兇手應為男性,體重不會低於80公斤。

  下樓後,我將這一情況跟肖天明匯報。他狠狠罵了句:“媽的,這兇手真有忍勁兒,天沒亮就跑樓頂蹲著去了。”

  一夜之間接連發生兩起手段殘忍的刨錛搶劫案,並導致兩人死亡,這樣轟動性的案件立刻成了街談巷議的熱點話題。人們奔走相告,激烈討論,再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謠言如長了翅膀一樣四處亂飛。

  有人說年輕少婦與高中男生苟合,少婦丈夫惱羞成怒,先是刨錛妻子,第二天又刨錛男生。還有人說,樓道惡魔現身,隨身帶著一把大榔頭四處敲人……反正什麼說法都有。至於死者的慘狀,也被描述得無比恐怖,引發的恐慌不亞於當年愛滋病針案件。

  來自上級和社會面的壓力十分巨大,全隊民警自第二起案件發生後一律取消休假,全力投入偵破中。可不論是蹲守布控,還是串聯類似案件,嫌疑人押回來幾大筐,倒是捎帶腳兒把一些搶劫、強姦的積案破了。刨錛兇手跟人間蒸發了似的,此後一個多月再也沒有作案。

  由於案件一直沒有眉目,上頭命令誰也不能休假。大家春節都沒過好,年三十僅僅回家吃個晚飯,弄的每個人都急赤白臉的,恨不得立刻逮住兇手就地處斬。

  消停了近兩個月,大年初六那天,第三起刨錛案發生了。

  第三名受害人為女性,名叫唐亞琳,現年29歲,在我市地下商場租賃攤床買皮鞋,丈夫勞務輸出,去了韓國洗碗刷盤子。當晚10時左右,唐亞琳從婆婆家吃過晚飯回來,依舊是在自家一樓樓道遭遇刨錛。

  發現者是兩個下樓放鞭炮的小男孩,看見死人嚇得當場尿了褲子。直到我們趕來,他們仍摟住父母的脖子又哭又喊,幾乎無法正常接受詢問,估計以後要接受心理干預治療了。

  現場就是第一起案件的翻版,同樣的死者仰面朝天,同樣的顱骨破損嚴重,同樣的財物俱失,也同樣的毫無線索。

  第三章 一夜兩案

  此系列案件驚動了省廳,刑偵、技偵總隊相繼派出精幹警力協助我們,並將其列為重點督辦專案。可弄了一六十三招,還是什麼有用的線索都沒撈出來,讓我們備感頭痛。

  “兩節”、“兩會”期間,相繼發生三起命案,影響非常惡劣,群眾人心惶惶。大正月的,天剛擦黑,街面上就幾乎看不到人影。市里有關領導多次打來電話過問,語氣也一次比一次嚴厲。

  大局長急眼了,一聲令下,全局除指揮中心、交通堵卡點、戶籍辦證大廳等特殊崗位,全體民警一律抽調專案組,實行24小時不間斷的摸排偵查。發現擅自脫崗的,立刻交由紀檢督察部門嚴肅處理。

  從那天起,每晚路面警燈閃爍,著裝民警步行巡邏,便衣民警整宿埋伏在各開放式小區等重點部位等著魚兒上鉤,一個個凍得直跺腳。可一直折騰到元宵節過後,案件還是毫無進展。連續多日的高負荷高強度工作,大家都有些扛不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