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靜了一會兒,捷達里傳出一個聲音:“牆後面。”

  然後,呼隆隆一陣響,捷達繞過土牆,歪歪斜斜地上了國道,一路向遠方駛去。

  藍天,草原,灰色的車身猶如浮在綠波上滑動一般,漸漸變成了一個小點,終於消失不見。

  胖胖的影子依舊印在地上,很久很久,終於動了一動,一道長長的水線澆在了土牆上,牆體騰起一股不知道是土煙還是水煙的東西,還有些枯枝斷裂時發出的清脆的噼啪聲。

  水線越來越短,終於停止了。影子抖了一下,嘶啦一聲,拉上了拉鏈。

  胖刑技繞過土牆,在牆根下那片荒草中摸索了半天,摸出一個信封,撣了撣上面的土,打開掃了一眼,迅速塞進上衣的內兜里。

  一個字一萬元。說到做到。

  值!尋找罪行的受益者。

  二:紅豆

  1.

  北京。

  10月27日中午,漢諾酒店。

  巧克力色的玻璃窗旁,一排深紅色的橡木餐桌,大都是空的。只有一個留著披肩鬈髮的漂亮女孩,坐在一張餐桌前,一邊用精鋼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紅豆冰吃,一邊用手指在筆記本電腦的屏幕上滑動。屏幕上,是關於“10·24特大密室殺人案”的專題網頁。

  琴聲潺潺,在酒店一樓這家“冷酷甜點坊”里低回著,似乎是馬克西姆的“still water”。

  “事情鬧大了!”郭小芬心裡一聲長嘆,就連平時最愛的紅豆冰,此刻也全然食不知味。

  此案的最早一篇報導,是發表在10月25日《北方都市報》上的,記者署名“郝文章”——這個名字頗有個性,所以郭小芬一下子就記住了。《北方都市報》是在一家北方地區發行量很大的晚報,稿子又發在2版的頭條位置,所以引起了強烈關注。

  作為《法制時報》的著名記者,郭小芬看新聞比普通讀者自然多了一分專業的眼光,所以從一開始就看出了些蹊蹺。

  一般而言,案件類報導——尤其是涉及命案的報導,為了避免犯罪分子掌握警方的刑偵動態,在偵破前,警方都會儘量嚴密封鎖信息。以“10·24大案”為例,在10月25日中午初偵報告結束後,面對大批擁到狐領子鄉派出所的記者,楚天瑛僅僅以書面形式公布了兩點:

  一、命案發生地點在狐領子鄉;

  二、死亡六人。

  此外,其他細節一個字都沒有提,所以,其他各家媒體的報導自然也到此為止。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郝文章那篇報導,除楚天瑛提供的內容外,還多了至關重要的兩點——

  “據知情人證實,該案發生在一個門窗反鎖的房間裡,系一起極其罕見的特大密室慘案!”

  “在封閉的犯罪現場內,警方發現了一面國內知名保健品生產廠家——健一保健品公司生產的五行陰陽鏡。眾所周知,該公司一向宣稱:用其定期照射人體可以治療多種慢性病、疑難病。那麼,這一慘案中諸多死者的死因是否與該鏡的輻射有關,目前尚不得而知……”

  經警方內部詳細核查,這兩點消息沒有人承認向媒體透露過,至於本案的兩名知情人——陳少玲和張大山,他們尚在警方的嚴密監控中,絕無外泄消息的可能。

  楚天瑛看到報導後勃然大怒,當即給《北方都市報》打了電話,要求郝文章說明是從哪個渠道得到這兩條消息的,報社方面很客氣卻也很冷漠地予以了拒絕。

  郝文章的這篇“好文章”,引起了全國各大媒體發瘋一樣的跟進。10月26日全天,狐領子鄉派出所的座機、李闊海和楚天瑛的手機都險些被記者打爆了,記者們只求證實兩件事:案件到底是不是真的發生在密室、密室里是不是真的有一面五行陰陽鏡。對此,楚天瑛等人只能一概答以“無可奉告”。

  一時之間,輿論甚囂塵上,但“10·24特大殺人案”專案組卻保持了驚人的冷靜與克制,不再發表任何與案件有關的消息,並嚴禁外來人員接近湖畔樓。因此,儘管各大主流網站都做了和此案相關的專題網頁,但真正有價值的信息乏善可陳。

  今年二十四歲的郭小芬,參加工作雖然只有兩年時間,但在圈內已經小有名氣。

  這個容貌嬌媚的女記者不僅獨立報導過多起重大刑事犯罪案件,而且憑藉敏銳的觀察力,經常在稿件中加入自己的一些分析和推理,有幾次居然給走進死胡同的辦案刑警“指點迷津”,使案件順利偵破。可以想像,她對“10·24特大殺人案”的興趣比其他記者要更濃厚。因此,《法制時報》生活版的主編接到健一保健品公司今天中午召開記者招待會的邀請簡訊後,便直接轉發給了她。

  記者招待會的地點在漢諾酒店三樓的會議廳,她來得早,就在一樓的冷酷甜點坊里點了份紅豆冰。

  目光穿過落地窗,她忽然發現街對面的健一大廈——健一保健品公司總部所在地——門前,聚集了很多頭髮花白的老年人。他們一個個神情激動,似乎吵著要往樓里闖。十幾個身穿灰色制服的健一保健品公司的保安排成一條線,防洪堤似的攔著他們。雙方你進我堵地糾纏在一起很長時間,最後膠著成一團。

  那些老人要幹什麼?郭小芬不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