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阮思聰忙上前將張珏扶起來,低聲道:“大帥正在氣頭上,他看見你就冒火。張將軍還是趕緊去飛舄樓待罪,一切等大帥火氣消了再說。”低聲囑咐一番,又大聲下令道:“來人,押張珏上飛舄樓,讓他在樓上吹吹冷風,好好反省。”
幾名兵士忙擁了張珏出來,離開議事廳好遠,才各自長舒一口氣。
一名兵士吐舌道:“張將軍,你這次可是徹底惹惱王大帥了。小的跟了他十幾年,從來沒見他這樣發過火。”張珏搖搖頭,道:“是我不好。”遂盤旋上來飛舄樓。
當日沒有太陽,薄陰下的釣魚城秀削天然,自有一番美景——遠處有大河東注,汪洋滂沛,一瀉千里;近處有魚山諸峰,抑揚起伏,層巒疊出,正所謂“台倚層巒萬仞高,魚龍面面勇驚濤”;腳下則有壁立千仞,翠插天半,山嵐煙波,溟濛浩渺。振衣臨淵,倚欄而望,張珏一時腦中空空蕩蕩起來。這幾天所發生的各種變故,因之而帶來的各種煩憂,瞬間被強行從腦海中抽走,眼前只有這旖旎風景,如畫江山。
這時候,他突然明白那些高人隱士為什麼都愛選擇名山大川隱居修行,大自然的美景承接天地之靈氣,確實能滌盪淨化人的心靈。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有人叫道:“王大帥到了。”
張珏忙上前幾步,單膝跪下行禮,道:“大帥。”王堅道:“你知道錯了嗎?”張珏道:“知道。”
王堅道:“那你倒說說看,你錯在哪裡?”張珏道:“下官不該為私心隱瞞實情不報。”
王堅臉色和緩多了,點頭道:“嗯。本帥詳細問過阮先生,你這幾日所斷事務,包括吳知古和余公子這兩件事,都處置得極好,並無任何不妥。唯有今早你當眾承認射殺吳知古這件事,我很生氣。”張珏道:“是,下官自知有罪。不過如果重頭再來的話,我還會那麼做。”
阮思聰等人好不容易勸平王堅,張珏卻如此執拗,稱願意為妹妹再撒謊頂罪一次,旁人聽在耳中,無不驚然變色,生怕他再次觸怒主帥,均為他捏了把冷汗。
不想王堅只是重重嘆了口氣,親手將張珏扶了起來,道:“心冷如鐵,未必就是真豪傑真丈夫。你愛惜妹妹,這也是人之常情。眼下是多事之秋,這件事,本帥也不想過多追究了。本帥有話問你,按照你的說法,如意一開始就往豆腐中下了蒙汗藥,表明她已存離開釣魚城之心,下藥是令你無法阻止她。如意跟吳知古無冤無仇,多半是因為吳氏當眾侮辱了你,所以替你這個兄長出頭殺了她。這一點,你自己已經猜到,所以你才極力為如意掩蓋,你覺得如意是為你才當了回殺人兇手。”張珏道:“是。大帥料事如神,什麼都猜到了。”
王堅道:“但阮先生提出了一個疑問,本帥覺得很有意味。吳知古昨晚留宿在藥師殿中,除了王立等寥寥幾人,外人並不知道。而且更沒有人能事先預料到她因為晚上睡不著覺,而在庭院中散步。”
張珏猛然醒悟,道:“將軍是說,如意射殺吳知古只是偶然事件,她是出門時,聽到隔壁吳知古和若冰娘子在說話,才臨時起的意?”這才恍然大悟,難怪他會聽到如意離開家後又折返回來一次。
王堅道:“正是這個意思。如意本來就預備離開,射殺吳知古不過是順手一擊,這並不是她要離開釣魚城的真正原因。本帥想問問你,到底出了什麼事,能令她不惜下藥迷倒你這個當哥哥的,還要偷走你的令牌?”
阮思聰也道:“這一點,我和王大帥反覆商議過,均是百思不得其解。
說起來,是如意秦州之行才帶回了關於闊端與汪紅蓼育有一子的訊息,她是大大的功臣才對。”
張珏道:“這個我大概能猜到。如意家人盡死於會州之戰中,而當年攻破會州的主帥正是闊端,自從她知道自己是郭斌之女後,便有意向闊端復仇。她將汪紅蓼母子藏在大理告知余公子,本意是想藉助余相公之手來對付闊端。照她看來,余相公會再用昔日行刺之計,利用汪紅蓼母子來刺殺闊端,卻不想是招降闊端,她應該是心生失望,自己去向闊端復仇了。”
阮思聰道:“如意雖是女子,卻不是無知之人。她該知道孤身前往敵營,根本沒有機會。”
張珏道:“那麼阮先生以為如意為什麼會離開釣魚城?”阮思聰道:“這正是困惑我的問題。不如這麼來考慮,如果張將軍是如意,你想要向闊端復仇,你也知道余相公這邊指望不上了,你必須得另謀出路,你會怎麼做?”
張珏想了想,道:“當然要等余相公招降闊端之後。那時闊端是大宋臣子,不會再對宋人設防,行刺他的機會要大得多。即使招降不成,余相公定會使用離間計,蒙古大汗知道闊端與我大宋通信往來後,也不會饒他性命。”
阮思聰道:“這就是了,常人都會這麼想,如意也會想到。為什麼她寧可捨棄你這位兄長,決然出走呢?”
張珏心頭登時疑雲大起。他昨晚與妹妹深談前,先吃了迷藥,神志已不似平日清晰,許多話未聽得明白。早上醒來後,還沒有來得及多想,便因吳知古命案而成為首要嫌犯,更沒有絲毫閒暇了。忽想到妹妹一些怪異的話語,忙道:“昨晚如意給我下藥後,我問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她說我聽完她的話後,就會想明白許多事情。那時候,我就會很為難,不知是該捉她,還是該放她。她給我下藥,其實是為我好。”
幾名兵士忙擁了張珏出來,離開議事廳好遠,才各自長舒一口氣。
一名兵士吐舌道:“張將軍,你這次可是徹底惹惱王大帥了。小的跟了他十幾年,從來沒見他這樣發過火。”張珏搖搖頭,道:“是我不好。”遂盤旋上來飛舄樓。
當日沒有太陽,薄陰下的釣魚城秀削天然,自有一番美景——遠處有大河東注,汪洋滂沛,一瀉千里;近處有魚山諸峰,抑揚起伏,層巒疊出,正所謂“台倚層巒萬仞高,魚龍面面勇驚濤”;腳下則有壁立千仞,翠插天半,山嵐煙波,溟濛浩渺。振衣臨淵,倚欄而望,張珏一時腦中空空蕩蕩起來。這幾天所發生的各種變故,因之而帶來的各種煩憂,瞬間被強行從腦海中抽走,眼前只有這旖旎風景,如畫江山。
這時候,他突然明白那些高人隱士為什麼都愛選擇名山大川隱居修行,大自然的美景承接天地之靈氣,確實能滌盪淨化人的心靈。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有人叫道:“王大帥到了。”
張珏忙上前幾步,單膝跪下行禮,道:“大帥。”王堅道:“你知道錯了嗎?”張珏道:“知道。”
王堅道:“那你倒說說看,你錯在哪裡?”張珏道:“下官不該為私心隱瞞實情不報。”
王堅臉色和緩多了,點頭道:“嗯。本帥詳細問過阮先生,你這幾日所斷事務,包括吳知古和余公子這兩件事,都處置得極好,並無任何不妥。唯有今早你當眾承認射殺吳知古這件事,我很生氣。”張珏道:“是,下官自知有罪。不過如果重頭再來的話,我還會那麼做。”
阮思聰等人好不容易勸平王堅,張珏卻如此執拗,稱願意為妹妹再撒謊頂罪一次,旁人聽在耳中,無不驚然變色,生怕他再次觸怒主帥,均為他捏了把冷汗。
不想王堅只是重重嘆了口氣,親手將張珏扶了起來,道:“心冷如鐵,未必就是真豪傑真丈夫。你愛惜妹妹,這也是人之常情。眼下是多事之秋,這件事,本帥也不想過多追究了。本帥有話問你,按照你的說法,如意一開始就往豆腐中下了蒙汗藥,表明她已存離開釣魚城之心,下藥是令你無法阻止她。如意跟吳知古無冤無仇,多半是因為吳氏當眾侮辱了你,所以替你這個兄長出頭殺了她。這一點,你自己已經猜到,所以你才極力為如意掩蓋,你覺得如意是為你才當了回殺人兇手。”張珏道:“是。大帥料事如神,什麼都猜到了。”
王堅道:“但阮先生提出了一個疑問,本帥覺得很有意味。吳知古昨晚留宿在藥師殿中,除了王立等寥寥幾人,外人並不知道。而且更沒有人能事先預料到她因為晚上睡不著覺,而在庭院中散步。”
張珏猛然醒悟,道:“將軍是說,如意射殺吳知古只是偶然事件,她是出門時,聽到隔壁吳知古和若冰娘子在說話,才臨時起的意?”這才恍然大悟,難怪他會聽到如意離開家後又折返回來一次。
王堅道:“正是這個意思。如意本來就預備離開,射殺吳知古不過是順手一擊,這並不是她要離開釣魚城的真正原因。本帥想問問你,到底出了什麼事,能令她不惜下藥迷倒你這個當哥哥的,還要偷走你的令牌?”
阮思聰也道:“這一點,我和王大帥反覆商議過,均是百思不得其解。
說起來,是如意秦州之行才帶回了關於闊端與汪紅蓼育有一子的訊息,她是大大的功臣才對。”
張珏道:“這個我大概能猜到。如意家人盡死於會州之戰中,而當年攻破會州的主帥正是闊端,自從她知道自己是郭斌之女後,便有意向闊端復仇。她將汪紅蓼母子藏在大理告知余公子,本意是想藉助余相公之手來對付闊端。照她看來,余相公會再用昔日行刺之計,利用汪紅蓼母子來刺殺闊端,卻不想是招降闊端,她應該是心生失望,自己去向闊端復仇了。”
阮思聰道:“如意雖是女子,卻不是無知之人。她該知道孤身前往敵營,根本沒有機會。”
張珏道:“那麼阮先生以為如意為什麼會離開釣魚城?”阮思聰道:“這正是困惑我的問題。不如這麼來考慮,如果張將軍是如意,你想要向闊端復仇,你也知道余相公這邊指望不上了,你必須得另謀出路,你會怎麼做?”
張珏想了想,道:“當然要等余相公招降闊端之後。那時闊端是大宋臣子,不會再對宋人設防,行刺他的機會要大得多。即使招降不成,余相公定會使用離間計,蒙古大汗知道闊端與我大宋通信往來後,也不會饒他性命。”
阮思聰道:“這就是了,常人都會這麼想,如意也會想到。為什麼她寧可捨棄你這位兄長,決然出走呢?”
張珏心頭登時疑雲大起。他昨晚與妹妹深談前,先吃了迷藥,神志已不似平日清晰,許多話未聽得明白。早上醒來後,還沒有來得及多想,便因吳知古命案而成為首要嫌犯,更沒有絲毫閒暇了。忽想到妹妹一些怪異的話語,忙道:“昨晚如意給我下藥後,我問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她說我聽完她的話後,就會想明白許多事情。那時候,我就會很為難,不知是該捉她,還是該放她。她給我下藥,其實是為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