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今的世界正在以每分鐘二十公頃的速度沙漠化。人口增長過速、家畜飼養過多,砍伐樹木充作燃料,焚毀山林開荒造田,這種使生態環境惡性循環的勢頭越來越煞不住。森林面積縮小導致氣候條件惡化。據推測,到了2400年,南北回歸線之間的陸地將全部沙漠化,這些地方的國家將不復存在。

  一旦導致沙漠化,就再也不能恢復森林狀態。沙漠的擴大化,如同阿米巴菌細胞分裂增殖的速度,驚人而又可怕。

  公元前二、三千年之際,沿絲綢之路的大地還是連綿不斷的綠色森林。

  一個王子正在狩獵的時候,有一家老少五口遠道跋涉而來。他們是一對夫婦、一個男孩、兩個女孩。他們被惡人緊緊追趕著。

  王子率領親兵見義勇為,拔刀相助,終於打退了惡人。

  一家人無限感激王子的救命之恩,而王子被他們的大女兒的美貌天姿所深深打動。

  王子向白膚碧眼、婀娜修長的姑娘求婚。老夫婦雙雙匍伏在地,懇求王子收回厚意,並獻上一塊美麗的織物作為報答。他們祝願說,願持這塊織物的人成為一代最偉大的君王。

  王子睿智大度、英明仁慈,立即打消了求婚的念頭,送他們重新上路。一家五口向著太陽升起的東方,攜老扶幼,穿越森林而去。

  不久,王子果然繼承父位,君臨國家,統治了大片疆土。

  一定是這塊吉祥織物的護佑。

  王子曾聽那家夫婦訴說,他們居住在西方大海邊的阿拉克之丘。王子即位後仍然時刻縈懷那位美麗的姑娘,特遣使臣前往阿拉克之丘,切望姑娘應允做一名王妃,日夜陪伴身旁。可是,當使臣來到阿拉克之丘的時候,那裡早已荒無人跡了。

  堂本抓住了路易把在方向盤上的那隻手,路易嚇得大叫:“喂,不要碰我!”

  堂本激動得臉色都變了:“停車!快停一停!”

  “到底想幹什麼!”

  “請你停車!那個阿拉克之丘,在什麼地方?”

  “在裏海沿岸。你到底想幹什麼嗎!”怯於堂本的蠻橫,路易停住了車。

  第四章 峽灣諜影

  一 進軍挪威

  挪威占據著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西北部。它的東部從北往南依次和蘇聯、芬蘭、瑞典接壤,西面瀕臨挪威海和北海,國土東西狹窄、南北細長。

  挪威海岸線呈著名的峽灣地貌。冰河時期冰川刨劃的無數爪痕把海水深深引入內陸,造成了極其複雜的地形。

  83%的國土為山嶽地帶,可耕地僅占3%。

  歷史上,挪威曾經是一個海盜出沒的貧窮國家。它的首都是奧斯陸。

  拜鄉樺介一行登上了法航巴黎——奧斯陸56號航班。

  退休的索幫大學人類學教授夏爾·路易加入了進軍挪威的行列。

  這個夏爾和堂本常久坐在拜鄉前排的座席上。堂本一邊呷著威士忌,一邊用沙啞的聲音專心地和夏爾爭論研討著學術問題。洛克菲爾德在閉目養神。

  拜鄉注視著映在雲塊上的機影。落在雲壁上的機影清晰可辨,注視著它,拜鄉的思緒漸漸超越了浩渺時空,飄向遙遠、遙遠的阿拉克之丘。

  臨近裏海的阿拉克之丘曾經居住過一個白膚碧眼的部族。多少年前,這個部族不知為何發生了內亂。部族中有一家五口,捨棄了阿拉克之丘,沿著絲綢之路逃向遙遠的東方。

  一般公認,古代絲綢之路是在公元前七、八世紀開通的。

  堂本大唱反調。他向學術界宣戰:公元前三、四千年之際,絲綢之路業已存在了。

  公元前六千年已有紡織品出現。裏海東岸洞窟中有剪毛的綿羊和山羊的遺骸就是明證。

  而公元前五千年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和古代波斯地區開始了織物織造。紡織技術正是經由絲綢之路傳播到這兩個地區的。

  夏爾也持相同意見。他一直在潛心研究公元前三、四千年前的絲綢之路立體地圖的製作。夏爾的主要論據之一是當時的絲綢之路沿途都生長著大片綠色森林。當然,如今的絲綢之路大半經過沙漠,還有戈壁和為數不多的草原綠洲。然而,如果歷史上也是這般荒涼,就不可能成為東西方貿易之路,因為旅行太艱難。

  夏爾綜合地質學、植物學、氣象學、地球物理學以及考古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知識。即將製成一幅公元前三、四千年時期的絲綢之路立體地圖。這幅立體地圖特別以考古發現為依據。例如,標示如今的大沙漠曾經是茂密森林的地方,是由發掘出土的巨大宮殿木柱佐證的。

  夏樂給拜鄉等人看過這幅即將完成的立體地圖。這幅古代地圖遠遠超越了人們的想像能力,而它又是實實在在,具有充分科學依據的!

  絲綢之路始於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它橫穿土耳其,繞過裏海南岸,從阿富汗開始一分為二,一條繼續向東進入帕米爾高原;另一條南下印度。

  向東的路段再從塔什干翻越天山山脈,通過河西走廊,直達古代長安。

  當年這條道路沿途處處是森林草原,河流縱橫交錯,根本不存在沙漠戈壁。

  拜鄉的目光很快被吸引在這幅立體地圖的一個點上。這個裡海南岸附近的點,夏爾標示出一個地名——阿拉克之丘。它位於今天的伊朗和蘇聯土厙曼共和國邊境線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