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他繼續衝著大友說:“這次說啥也不能留著你再耍戲我了。你放心,我們會把你處理得一乾二淨,挖地三尺也翻不出一塊骨頭渣兒的。警察還以為你是潛逃了呢。”說到這裡,他的語氣稍微緩和了一點,“當然嘍,如果你肯把錢還給我,不是不可以重新考慮。”
大友一動未動,臉色變得煞白。
小野原有意地把槍口向上翹翹,作出寬宏的姿態。
“我……”
大友冷不防一躍而起,和小野原扭結成一團……
噗哧!一聲陰森森的槍響,大友的身軀軟綿綿地坍倒在地板上。
小野原看看握在手中的槍,藉以掩飾親手殺人的慌亂不安,“混蛋,到底叫我給收拾了……”
他挺挺胸,裝作若無其事,可兩眼怎麼也離不開倒在腳下的大友的屍身,兩條腿就象灌了鉛,寸步難移。而地板上粘稠的血,由大友身下正向他的腳端蠕動過來。一股寒氣順著他的脊骨往上升,嗓子眼裡干嗆嗆的……
好象是耳鳴,又好象室內靜得出奇,小野原運足氣力才向後挪動了腳步。他撞著了一個人,扭頭一瞧,竟然夢魘般地見到了一個最可怕的形象——水澤警部!
他使勁搖搖頭,定睛再瞧:千真萬確,水澤一動不動,冷峻威嚴地站在他的背後。
頓時,小野原魂不守舍,忽忽悠悠地只覺得室內有許多人影在晃動。
“報告!子彈打穿了心臟,立即死亡。”
聽到有人向水澤警部報告檢查結果時,小野原的意識才恢復過來。一看滿屋子全是便衣警察,自己的幾名部下早被繳了械,乖乖地雙手抱頭,面對牆壁站著。‘
“想不到在這種場合,以這種方式和你見面,小野原先生。”始終默默地盯著他的水澤警部,這時才開口。
小野原驚魂甫定,無言以對。
“用法網打住你是不容易的,這次總算抓住了你確鑿的犯罪證據。”水澤一下子變得極其嚴厲,“按現行殺人犯,執行緊急逮捕!”
“我什麼也沒幹,也許是我的部下……”小野原心慌意亂,仍想開脫罪責。
“哼,由別人替你承當殺人罪,這次辦不到!看看你的手上吧!”
小野原低頭瞄了一眼——自己的右手還緊攥著那支打死了大友的無聲手槍。
“並且,你的手上也留下了開槍時的硝酸反應。”
一個便衣繳下小野原的手槍,給他戴上了手銬。
水澤警部一行並非從天而降。
自從確定了間接作戰方案後,搜查本部便加強監視城木以及和城木關係密切的水沼的活動。
水沼驅車前往小野原那須山莊,水澤聞訊後迅即命令兩名警探跟蹤監視。
二人目睹了雪原上的追擊及水沼的駕車馳救,並按照水澤的指令尾隨花冠來到大洗海岸後藤田的夏季別墅,繼續潛伏待命。
與此同時,水澤兵分兩路,一路馳赴小野原那須山莊;一路由他率領直取大洗海岸。
意外的是,小野原一夥搶先趕到,造成了大友的死亡。
在大洗昏黃的天暮下,小野原等被押上警車。同樣戴上了手銬的本鄉,心情卻分外的坦然。
——雖然自己將開始鐵窗生涯,但終究使城木在走向深淵的最後一刻停步了。
——大友死得很高尚,他是故意讓小野原打死的。從整個情勢估計,為洗刷自身的罪愆,為造成小野原的直接殺人罪,他毅然拚出了自己的年輕生命。
“我就要下獄了,但只要你完好無恙,我在這個世界上就不會孤獨,就有人生的寄託。我的心和你在一起……”
本鄉被推入警車的時候,回頭凝望著佇立在那兒的城木,投以深情的微笑。
數輛警車隱沒在了公路的盡頭。車頂上警報器的嗚嗚聲也被悽厲的海風吹去。
沉沉暮色中,唯剩城木獨自兀立在傍海的公路上。
他四顧茫茫,如凌太虛,忘卻了自己的存在,忘卻了嚴酷的人生。大海在他的一邊捲來永無窮盡的白浪,傳送出亘古如一的,有節律的濤聲。
倏倏忽忽的,公路的那一端,閃亮起一對車燈,慘慘澹淡地朝著他馳來。那是水沼吧?車上滿載著藥物和食品,自己卻還忍受著飢腸轆轆…“
然而,這憨厚的人哪兒曉得,此地已是曲終人散,人事俱非,僅憑他的一掬忠誠,怎能填得滿這碩大蒼涼的欲望空間呢?
(全文完)
罪惡的淵藪——譯後記
由於不是專門從事日本文學研究或翻譯的緣故,譯者最初接觸日本當代知名作家大谷羊太郎的近著《黑色協奏曲》(以下簡稱《黑色》)的時候,是八小時之外在日本的《經濟界》雜誌中信手翻閱了連載的幾章的。但閱過幾章爾後,遂有盡窺全豹的欲望,及至讀完了全部連載,竟又生出了翻譯的衝動。它在為數龐多,層出不窮的日本大眾文學中,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據悉,《黑色》連載完後,又經作者整理,於1981年印行了單行本,更名《惡的協奏曲》,被譽為大谷羊太郎的一部力著。
《黑色》的可貴之處,首先在於對高度發達的日本資本主義社會,有著深刻的揭露與批判。戰後的日本,資本主義經濟高速增長,按國民生產總值計算,如今已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是,隨著西方經濟危機的愈益深刻化,日本經濟也是困厄重重,步履維艱,經受著危機浪潮的不斷衝擊。作者提取的故事背景,正是七十年代末日本陷於戰後最為長期化也最為深重的經濟大衰退時期,資本競爭和社會矛盾分外尖銳、激烈。書中通過一場詐騙事件的始末,淋漓盡致地描述、揭示了普遍存在於當今日本社會各個方面的醜行及人與入之間的高度商品化關係。陰謀、欺詐、仇恨、殺戳糾葛在一起,集中地展現了繁榮、富庶的表象下難以透視的日本社會生活的底蘊。
大友一動未動,臉色變得煞白。
小野原有意地把槍口向上翹翹,作出寬宏的姿態。
“我……”
大友冷不防一躍而起,和小野原扭結成一團……
噗哧!一聲陰森森的槍響,大友的身軀軟綿綿地坍倒在地板上。
小野原看看握在手中的槍,藉以掩飾親手殺人的慌亂不安,“混蛋,到底叫我給收拾了……”
他挺挺胸,裝作若無其事,可兩眼怎麼也離不開倒在腳下的大友的屍身,兩條腿就象灌了鉛,寸步難移。而地板上粘稠的血,由大友身下正向他的腳端蠕動過來。一股寒氣順著他的脊骨往上升,嗓子眼裡干嗆嗆的……
好象是耳鳴,又好象室內靜得出奇,小野原運足氣力才向後挪動了腳步。他撞著了一個人,扭頭一瞧,竟然夢魘般地見到了一個最可怕的形象——水澤警部!
他使勁搖搖頭,定睛再瞧:千真萬確,水澤一動不動,冷峻威嚴地站在他的背後。
頓時,小野原魂不守舍,忽忽悠悠地只覺得室內有許多人影在晃動。
“報告!子彈打穿了心臟,立即死亡。”
聽到有人向水澤警部報告檢查結果時,小野原的意識才恢復過來。一看滿屋子全是便衣警察,自己的幾名部下早被繳了械,乖乖地雙手抱頭,面對牆壁站著。‘
“想不到在這種場合,以這種方式和你見面,小野原先生。”始終默默地盯著他的水澤警部,這時才開口。
小野原驚魂甫定,無言以對。
“用法網打住你是不容易的,這次總算抓住了你確鑿的犯罪證據。”水澤一下子變得極其嚴厲,“按現行殺人犯,執行緊急逮捕!”
“我什麼也沒幹,也許是我的部下……”小野原心慌意亂,仍想開脫罪責。
“哼,由別人替你承當殺人罪,這次辦不到!看看你的手上吧!”
小野原低頭瞄了一眼——自己的右手還緊攥著那支打死了大友的無聲手槍。
“並且,你的手上也留下了開槍時的硝酸反應。”
一個便衣繳下小野原的手槍,給他戴上了手銬。
水澤警部一行並非從天而降。
自從確定了間接作戰方案後,搜查本部便加強監視城木以及和城木關係密切的水沼的活動。
水沼驅車前往小野原那須山莊,水澤聞訊後迅即命令兩名警探跟蹤監視。
二人目睹了雪原上的追擊及水沼的駕車馳救,並按照水澤的指令尾隨花冠來到大洗海岸後藤田的夏季別墅,繼續潛伏待命。
與此同時,水澤兵分兩路,一路馳赴小野原那須山莊;一路由他率領直取大洗海岸。
意外的是,小野原一夥搶先趕到,造成了大友的死亡。
在大洗昏黃的天暮下,小野原等被押上警車。同樣戴上了手銬的本鄉,心情卻分外的坦然。
——雖然自己將開始鐵窗生涯,但終究使城木在走向深淵的最後一刻停步了。
——大友死得很高尚,他是故意讓小野原打死的。從整個情勢估計,為洗刷自身的罪愆,為造成小野原的直接殺人罪,他毅然拚出了自己的年輕生命。
“我就要下獄了,但只要你完好無恙,我在這個世界上就不會孤獨,就有人生的寄託。我的心和你在一起……”
本鄉被推入警車的時候,回頭凝望著佇立在那兒的城木,投以深情的微笑。
數輛警車隱沒在了公路的盡頭。車頂上警報器的嗚嗚聲也被悽厲的海風吹去。
沉沉暮色中,唯剩城木獨自兀立在傍海的公路上。
他四顧茫茫,如凌太虛,忘卻了自己的存在,忘卻了嚴酷的人生。大海在他的一邊捲來永無窮盡的白浪,傳送出亘古如一的,有節律的濤聲。
倏倏忽忽的,公路的那一端,閃亮起一對車燈,慘慘澹淡地朝著他馳來。那是水沼吧?車上滿載著藥物和食品,自己卻還忍受著飢腸轆轆…“
然而,這憨厚的人哪兒曉得,此地已是曲終人散,人事俱非,僅憑他的一掬忠誠,怎能填得滿這碩大蒼涼的欲望空間呢?
(全文完)
罪惡的淵藪——譯後記
由於不是專門從事日本文學研究或翻譯的緣故,譯者最初接觸日本當代知名作家大谷羊太郎的近著《黑色協奏曲》(以下簡稱《黑色》)的時候,是八小時之外在日本的《經濟界》雜誌中信手翻閱了連載的幾章的。但閱過幾章爾後,遂有盡窺全豹的欲望,及至讀完了全部連載,竟又生出了翻譯的衝動。它在為數龐多,層出不窮的日本大眾文學中,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據悉,《黑色》連載完後,又經作者整理,於1981年印行了單行本,更名《惡的協奏曲》,被譽為大谷羊太郎的一部力著。
《黑色》的可貴之處,首先在於對高度發達的日本資本主義社會,有著深刻的揭露與批判。戰後的日本,資本主義經濟高速增長,按國民生產總值計算,如今已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是,隨著西方經濟危機的愈益深刻化,日本經濟也是困厄重重,步履維艱,經受著危機浪潮的不斷衝擊。作者提取的故事背景,正是七十年代末日本陷於戰後最為長期化也最為深重的經濟大衰退時期,資本競爭和社會矛盾分外尖銳、激烈。書中通過一場詐騙事件的始末,淋漓盡致地描述、揭示了普遍存在於當今日本社會各個方面的醜行及人與入之間的高度商品化關係。陰謀、欺詐、仇恨、殺戳糾葛在一起,集中地展現了繁榮、富庶的表象下難以透視的日本社會生活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