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蓋倫擦著眼淚說:“以後有機會,你們一定要到英國看我!”

  我不敢留他們下來玩,因為我擔心打漁子的人會追到河口村。

  另一方面,我的心裡記掛著土系巫師的墓冢,所以損友們前腳剛走,我們後腳便動身前往酉陽龍潭古鎮。

  蔡四喜現在沒地兒可去,所以只好加入我們的隊伍。跟我們同行。

  在得知女媧之魂可以打敗九流派以後,四喜也顯得很激動,表示會拼盡全力幫助我們。

  為了節省腳程,我們在宜賓港上船,乘坐遊輪前往酉陽。

  酉陽全稱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位於重慶市渝東南,是出渝達鄂湘黔的重要門戶,素有“渝東南門戶、湘黔咽喉”之稱。

  我、四喜、張夢雪以及顏蘇,都是長江邊上長大的孩子,一路上也無暇欣賞長江風光,一顆心早已插上翅膀飛往酉陽。如果這次能夠順利找到土系巫師法杖。那我們就已經湊齊三支法杖了,開啟巫國神宮將不再是夢。

  我們下了船,乘車趕往龍潭古鎮。

  路上的時候,司機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跟大家嘮嗑,吹得那叫一個玄乎其神:“你們知道這裡為什麼叫龍潭古鎮嗎?我告訴你們,在很多年前。這裡有一個大水潭,在一次暴風雨過後,從水潭裡面真的飛出了一條龍!當時很多村民都目睹了這個壯觀景象,那是一條黑色的龍,在空中盤旋飛舞,而後撕裂開烏雲,仰頸沖向九天之巔!”

  那司機還有些文采,也不知道是從哪裡聽來的評書段子,說的唾沫四濺,乘客們紛紛鼓掌吆喝。

  但也有乘客提出了質疑:“司機大哥,這世上真的有龍?”

  司機呸地吐了口瓜子殼:“有!怎麼沒有?!龍是有緣人才能看見的。你等凡夫俗子當然看不見!回到剛才那個話題,自從那個大水潭飛出真龍以後,那裡就叫做龍潭。附近有許多村民聽說了這件事情,都從四面八方趕來朝拜神龍。這裡變得越來越熱鬧,人口也越來越多。後來逐漸從過去的小村落慢慢發展成了一個集鎮,取名叫做龍潭鎮。

  你們還別說,大概是得益於真龍庇護,龍潭鎮千百年來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據說在明清兩代的時候,龍潭鎮還出了好幾個狀元呢!”

  張夢雪搖搖頭:“這傢伙可真會吹牛皮!”

  我說:“不一定!也許這確實是件真事兒!龍潭鎮風水不錯,也是個藏龍臥虎之地。你忘記我們在金娃娃沱遇見的黑蛟嗎?司機大哥剛才說的也有可能是蛟,不過這條蛟修煉得道,最後飛升成為了真正的龍!”

  司機蹦嚓蹦嚓的咬著瓜子:“呸!呸!我給你們說啊,你們別以為我在吹牛,在龍潭古鎮東面有座龍王廟,你們不信可以去看看,那座龍王廟的廟頂就是用龍鱗築成的!全是黑乎乎的龍鱗,每個都有臉盆那麼大,太陽光下鱗光閃閃,非常壯觀。據說那些龍鱗呀,就是當年那條黑龍飛升時候落下的。人們把龍鱗拾起來,建了一座龍王廟,裡面供奉著龍神雕像,香火一直很旺,而且特別靈驗!”

  “真的嗎?能保佑我發大財嗎?”一個胖乘客問。

  “能!”

  “能保佑我考上大學嗎?”一個學生模樣的少年問。

  “當然能!”

  “那……那能保佑我生個兒子嗎?”一個年輕孕婦摸著肚子說。

  “也能!別說生兒子,就是你想生龍鳳胎也行啊!哈哈哈!”

  在司機大哥爽朗的笑聲中,龍潭古鎮到了。

  一下車,我們就被龍潭古鎮的迤邐風光迷住了。

  這裡山清水秀,空氣宜人。

  古鎮自水潭上穿過,以明清兩代的建築為主,古色古香,濃濃的古韻撲面而來。

  古鎮的大街小巷均為石板路,其多梯坎。如禹王宮、廟宇、天主教堂、經院、書院等,公共建築均以巨木作樑柱,院落間常見青磚花牆蓋瓦,以石灰粉檐。

  沿街一面全為店鋪,開間大小不等,但庭院幽深,內有二、三重天井,後面作主宅或倉庫,部份富裕商家內設亭閣花園,水榭戲台,廊廊迴環,很有氣派。

  而且鎮上還有多座極具土家族風情的民居建築--吊樓。

  這些吊樓形態美觀,翹角飛檐,環繞成一個又一個大圓圈,就像一個個巨大的缽盂,跟明清古建築交相輝映,讓古鎮更加充滿了民族風情。

  方教授他們還沒有抵達,我們四人在古鎮裡面閒逛。

  街道兩旁商鋪林立,有很多販賣紀念品和小飾品的特色商店,裡面的東西非常招人喜愛,張夢雪和顏蘇兩個小女生逛得不亦樂乎。

  臨近黃昏的時候,方教授他們終於到了,大家碰了個頭,感覺肚子餓得咕咕叫,於是在好心人的推薦下,找到了龍潭古鎮的一家名小吃:李正元羊肉麵。

  麵館不大,裝修的很精緻,很有古風,食客絡繹不絕,空氣中飄蕩著濃濃的羊肉味,饞得人口水長流。

  這道名小吃是店主李正元用其一生的心血,在三十年代期間所創,主料是武陵當地的山羊肉,肉用山泉水浸透,切片後入鍋、旺火炒,加土酒燒,放入辣椒、八角、茴香等摻水煮沸成臊子。待麵條煮熟,將臊子舀於麵條上,再加以香菜即可入口。特點是毫無羊肉腥味,肉質鮮嫩爽滑。其品牌在當時名躁一時,聞名於渝鄂湘黔四省邊區,其孫李國權得其真傳,並將其手藝一直保留至今。狀向役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