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呀!

  如果能夠每天都生活在畫卷裡面,沒有塵世煩惱。那該有多好,神仙過的日子也不過如此吧!

  休息了一會兒,八字鬍掌柜叫我們下樓吃飯。

  客棧底樓是個小餐館,零星地擺著幾張小桌子。

  我們把兩張桌子拼在一起,圍坐下來吃飯。

  不知道是不是阿龍多加了一百塊的緣故,晚飯很豐盛,全是地道的農家菜。

  燒的土雞,風吹的老臘肉,還有山中特有的野菜,帶著淡淡的清香。

  八字鬍抱來一壇自己釀造的米酒請我們喝,揭開封口,酒香清冽,沁人心脾。

  八字鬍得意地說:“釀酒可是我的獨門絕技,這水可是取自山里純天然的山泉水,所以口感非常清涼舒爽!”冬醫丸技。

  天色漸漸黑沉下來,山道上靜悄悄的,偶爾傳來一兩聲鳥叫。

  八字鬍給我們點亮兩盞油燈,昏黃的光亮映照著客棧,仿佛在訴說歲月的滄桑。

  吃著燭光晚餐,聆聽蟲鳴蛙叫,也算是一種享受。

  這種愜意之感讓我們暫時忘卻了煩惱,忘卻了苦痛,靈台一片清亮透徹。

  客棧除了掌柜以外,還有一個小夥計,也就沒其他人了。

  八字鬍和小夥計坐在隔壁桌子上,兩個山野小菜,再加上一碟花生米和一碟亮晶晶的老臘肉,還有一壺清酒,這就是他們的晚餐。

  阿龍熱情地招呼掌柜和夥計一塊兒過來喝酒,大概這裡也很久沒有來過人了,掌柜也很高興,挨著我們坐下,嘰嘰喳喳跟我們吹起牛皮。

  掌柜姓賓,一個很罕見的姓氏,名賓歡。

  人如其名,做人就要歡樂才對嘛!

  賓歡今年四十有餘,早年喪妻,沒有留下一兒一女,原本看破紅塵,想要去青城山修道,或者進山去泰安寺出家為僧。結果在路過此地的時候,貪戀此地美景,一時性起,決定在此居住下來,安度後半生。

  賓歡心地也善良,這個小夥計是他收養的流浪孩子,當初流浪到這裡來,賓歡就把他留下了,這小子看著傻乎乎的,做菜的手藝還不錯。

  這兩人在這幽靜的山谷里相依為命,過上了半隱居的休閒生活,有生意的時候就順帶做點生意,沒生意的時候他們也不會餓死。後面有一畝三分地,種點瓜果蔬菜,還放養了一些雞鴨。

  在座的人全部聽得心曠神怡,都沉浸在了賓歡描述的美妙世界裡面。

  真的,有時候幸福不一定是腰纏萬貫,榮華富貴,有時候兩碟小菜,一壺清酒,沒有人世煩惱,閒看朝升日暮,也是幸福的另一種境界。

  講到高興處,賓歡還取出一支長笛,給我們吹了一曲。

  笛聲悠揚,在寂靜的山谷間幽幽迴蕩。

  一曲唱罷,賓歡問我們:“看你們的樣子不像是普通遊客,這是要去山裡做啥?”

  “隨便走走!”阿龍放下酒碗,微微一笑。

  賓歡知道我們不肯透露行蹤,也沒有多問,只是擺擺手:“諸位不要誤會,難得大家這麼有緣,我是想好心提醒你們,再往前走就是泰安寺,可是最近泰安寺卻很不太平,如果你們執意進山,恐怕得小心為妙!”

  “哦?泰安寺不太平?”赫軒聞言,濃眉不由得微微一揚:“可否說來聽聽!”

  賓歡吱溜喝了口米酒:“泰安古寺興建於唐朝,取其‘國泰民安’之意。自唐宋以來,一直為佛教禪宗弟子嚮往的聖地,長時期都為川西地區佛教的講習之所。依當時學修的傳統,僧人在此學養完滿,行持堅固之後,方可到數十里外高山中的白雲洞去閉關修行,因此泰安寺、白雲一帶名僧輩出。

  前些日子,泰安寺的水清方丈圓寂,而後泰安寺就變得不太平起來,據說寺廟裡面出了一個……樹妖!”

  賓歡還挺有講故事的天賦,說到這裡的時候,語氣一下子低沉下來,火光照耀著他的臉,忽明忽暗,客棧里的氛圍還著實有些恐怖。

  樹妖?!

  佛門聖地裡面怎麼會出了樹妖呢?

  就聽賓歡慢慢講了下去:“水清方丈圓寂過後,附近有些村民就去泰安寺拜祭。有些路途遙遠的香客,寺廟就會安排房間給他們住宿。

  那日夜晚,有兩個從外地來的香客留在寺廟裡過夜。

  翌日天明,寺里的僧人去通知那兩個香客起床吃早飯,卻發現房門大開,廂房裡沒有人影,但是行李卻還在,說明並沒有離開,僧人還以為那兩個香客外出鍛鍊去了,也沒有在意。

  而後一直到夜間,依然不見那兩個香客的蹤影,任誰都知道有點不太對勁了。

  於是全寺的僧人舉著火把到處尋人,最後你們猜怎麼著?”

  賓歡賣了個關子,等把我們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調動起來以後,這才緩緩說道:“兩個香客的屍體最後在寺廟門口的紅豆古樹上發現了,他們的身體直接被樹根貫穿而過,懸掛在樹冠上面!令人極其震驚的是,這兩個香客的屍體竟然被吸乾了養分,變成兩具懸掛在空中的乾屍!”

  嘶!

  我們集體倒吸了一口涼氣。

  兩個香客的屍體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出現在紅豆古樹上面?他們的身體又怎麼會被樹根穿透?他們體內的養分又為何會被吸乾?這一切詭異的事情,難道真的是樹妖作祟?莫非那是一棵吃人樹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