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嗎?他的母親想必是個很脫俗的人。”

  “所以我說他像端兒。”

  我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仔細想了想才明白他的意思,那人有一個像我一樣的母親,而我跟脫俗不沾關係,也就是說我俗氣。

  我乾笑了兩聲,表面的恭維一下燕洵的幽默,可燕洵卻來了勁。

  “你們若是認識就好了,你和他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相處起來一定會很有意思。”

  我在心裡翻了個白眼,若是我真遇到這樣的人,我才不想跟他深交,難不成要我看他如何光明磊落,然後不停的進行自我批判嗎?

  不過這話我沒說出來,我是什麼樣的人燕洵也清楚,不用我使勁兒強調。

  我本來覺得生活就這樣過下去也還可以,我可以和燕洵始終客客氣氣的,然後看著端兒長大,看著他娶妻生子,那我應該就可以完成做一個好母親這個任務了。

  但是後來,連娘逝世了。

  我那天早上帶著端兒去了獵場,還在跟她說會幫她打幾隻狐狸回來給她做件皮襖,結果晚上回來時,就看到她躺在床上冰冷的樣子。

  我坐在她的床邊,看著她蒼白的面孔,覺得這一切都沒意思透了。

  後來那些天我都一個人呆在小亭子裡發呆,我很想大梁,長安不是我的家,這裡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連同天上的雲和飛過的鳥,都不是我的。

  我想回大梁,那裡哪一個宮裡的那一塊青磚被我用小木棍扣過,那裡哪一座池塘邊有我埋下的一袋桃核,我都清清楚楚,不像這裡,讓我陌生又害怕。

  上天沒有讓我等很久,燕洵抓到了大梁的諜者,把我曾經做過的事抖得乾乾淨淨。

  那晚,燕洵召我去他宮裡,我安靜的梳洗打扮,給了端兒最後一個擁抱,然後挺直了身板,一步步地走向那條路。

  “是你做的?”

  “是。”

  “你知道該怎麼辦。”

  “別為難端兒。”

  “我不會。”

  我看著大監手上托盤的那一杯毒酒,冷靜地拿起來,準備喝的時候,突然想要和燕洵吵一架。

  “燕洵,你知道元淳的母妃是怎麼死的嗎?”

  燕洵看著我沒有說話。

  “你跟魏皇真是越來越像,不知元淳會是什麼心情。”

  我笑著飲下酒,沒有忽略燕洵皺起的眉頭。

  燕洵以為自己只愛楚喬,世人也都以為他只愛楚喬,但大概只有我知道,冷血無情的燕皇在這處處存著元淳痕跡的長安宮殿裡,是如何的一日一日追憶,一日一日後悔。

  人啊,有著漫長的一生,你以為一切的悲傷苦痛歡欣快樂都會在流年中消散如煙,卻不知道那些記憶,總會在晨起晚歇,一人獨坐時點點滴滴纏上心頭。

  有些事情,隔的越久,就越想念。

  □□的藥效不快,足夠我回到殿裡在床榻上躺好。

  昏暗的宮殿,冰冷的床榻,這一切都像極了我十歲那年的黃昏。

  我看著頭頂床帳的花紋,意識漸漸的渙散,這一生走馬燈似的在眼前晃,我有點難過,我這一生,到底在做什麼吶?

  連娘在很久以前和我說,有些東西不要碰,不碰就不會留戀,不留戀就不會想念,不想念就不會受傷。

  這些年來,我都恪守著這個原則,可現在想想,好像也不是這樣的。

  那些東西,即使不能擁有,曾靠近過,存個念想,也是好的。

  ――――――

  寫蕭玉的番外主要是因為在上一世,蕭玉應該是這些人里離最後的燕洵最近也最久的人了,想要從她的角度來看一看後來的燕洵回憶故人這一類的。

  雖然蕭玉挺討人嫌的,離原型納蘭紅葉遠了去了,不過她也算是慘澹人生了。

  其實寫她和元嵩,主要是出於我的私心,元嵩是一個多麼可愛的小天使啊,太適合去拯救蒼生了哈哈哈,大家可以去聽一下《浮木》哦。

  97-104

  97.

  燕洵記得上一世時,是楚喬一個人護送著元嵩和元淳回了大魏。楚喬後來跟他提起這件事,說元淳一路都很安靜,安靜地吃飯,安靜地休息,安靜地坐在馬車上,好像整個人都已經游離在這紅塵之外。

  那時的燕洵鬢邊已經有了白髮,和楚喬宇文玥也不再你死我活,而是可以大度的互相打招呼的關係。長年的征戰讓他腰腿酸痛,還有不時出現的隨著時間增長越發嚴重的頭痛,這些都讓他意識到自己正在逐漸老去。燕洵之前聽人說變得年老的話,幼時的事情會越來越清晰,可不知為什麼,在他這兒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

  他夜夜做夢,夢到九幽台上飛濺的鮮血,夢到朱雀街上猛烈的大火,夢到家人死不瞑目和百姓屍橫遍野。這些夢有時伴著母親在他耳邊的呢喃,有時伴著百姓的哭嚎,還有的時候,是整夜整夜的元淳喚他燕洵哥哥的聲音。

  有一次最離譜,他做夢夢到昏暗的山洞,腐爛的枯草,髒水滴下和元嵩的鮮血混在一起,元淳被黑影包圍著,聲嘶力竭的哭喊,燕洵哥哥,燕洵哥哥,燕洵哥哥……

  那一次燕洵從夢中驚醒後,連著三天再沒敢上榻休息,用不下膳,睡不著覺,卻還是以一股旺盛的怒火支撐著自己收拾了幾個暗地裡做小動作的大臣。

  那一次後燕洵突然明白了元淳與他最後一面的時候說的話,有的人一生,一眼就能看見盡頭。

  他也看到了自己這一生的盡頭,如此清楚又絕望的。原來當一個人能把萬物盡收眼底之時,他就已經死了。

  可是淳兒啊,如果我依舊能看清這一世,我希望到了盡頭仍是與你一起。

  98.

  從青海到大魏,不長不短,三天的時間,可元淳卻覺得這三天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她有許多事要做,人心難測,唯恐自己還沒有回到大魏就已經突生變故。可是元淳沒有想到的是,她的父皇兄長還沒來的及搞事情,燕洵就自己蹦了出來,大搖大擺地進了大魏。

  元淳不是不知道燕洵混在護送她的隊伍里,他是為了什麼她大概猜到卻強迫自己裝不知道。過去的事了,不必再提了。

  他們一行人到了大魏邊界上的時候,元嵩和三皇子已經帶了人在那裡等著。元淳掀開帘子看騎在馬上意氣風發的元嵩,想笑又想哭,好在走到了現在,彎彎繞繞中還是保住了哥哥你。

  元淳正想下車,卻看到面前伸來的一隻要扶她下車的手。骨節修長,白淨勻稱,許多年前她的父皇曾經誇過這一雙手是適合拉弓射箭的手。

  元淳心中顫顫的抬頭去看眼前的人,眉豐俊朗的人神色淡若的沖她笑,下一秒,就被蜂擁而來的官兵壓倒在地。

  元淳伸出去的手還未來得及收回,她愣愣地看著被壓在地上卻還是抬頭沖她笑的燕洵,滿耳都是三皇子大叫逆賊和元嵩喊著住手還有那些官兵發出的嘈雜聲音。這世間太吵,像極了許多年前她跪在朱雀街上去拉燕洵衣擺的時候,那些人說了什麼她都聽不清,只聽到燕洵的一句:淳兒,你的厚愛我擔不起了。正如同此刻,在這混亂的場景中,她也只看得見燕洵沖她露出的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