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相濡以沫,不相忘於江湖。

  ☆、後記之守墓人

  爹,我來給你送飯了,爹,你為何要守著這個墓園子。

  “因為啊,這個墓園子裡埋的都是你爹爹很重要的人,還有你楊爺爺都會來這墓園子的”,老者對著一個孩子說到。

  “楊爺爺,是那個開酒館的楊老倌麼”那孩子仰著頭,天真地問道。

  你楊爺爺可是咱萬城的大善人,你可記住了,你自己去玩吧。

  爹爹,給柱子買糖吃好不好。

  “你和你爹一樣,貪糖吃,你瞧瞧你爹的牙就知道了”,人未到,聲先到。

  楊爺爺,您也是老不正經的,我要去告訴司馬奶奶。

  臭小子,你給我回來,你和你爹一個模子裡出來的,一個德行。

  “走嘍,玩去了”,一溜煙的功夫,不見了人影,徒留下兩位老人嘆氣。

  阿寶,這麼多年了,你還堅守著墓園子,不容易。

  我這輩子就守著墓園子,爹、娘他們在裡面,爺爺、陳府小姐、溪寧姑姑、少東家、執香姑姑,知丞大人、師傅、還有柳哥哥,他們都已經埋在了這黃土之下。

  是啊,他們都已經是黃土之下的人了,我們也快了,我帶了一瓶好酒,你要不要……

  要的,我阿寶這輩子除了墓園子,便是酒,哈哈哈哈,來,喝。

  你這個酒鬼。

  那你是一個老酒鬼,真不知道這麼多年,五小姐怎受得了你。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生活還在繼續,無論經歷幾個春夏秋冬,城中的故事還在繼續,那些人,那些事早已遠去,留下的也許是佳話,也許是故事,也許很平淡,很平常。

  在這個地方,有這麼一群人,一起生活,我們共同分擔風風雨雨,很知足,很幸福了。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陳家大院(上)

  今日是除夕,一大早,陳府的管家便來告訴我,晚間去陳府過除夕,我當時驚了,為何今夜請我去,我又、、、、、。

  原來,除夕之夜,陳府一貫如此,誰家賞個臉去吃個飯,聊個天,品個茶,陳府都是歡迎的,這是我搬來陳府的第一個年頭,既然人家請了,那就去吧。

  當夜幕降臨時,我買了些東西,去陳府,總得表達心意吧,畢竟兩手空空的,不太好的,大過節的,誰都不容易。

  等到了陳府門前,車水馬龍,好不熱鬧的場面,我不得不開始有些敬佩了陳府的威望了,我走進去,管家見了我,便道:“柳小哥來啦,快些進來吧,天寒地凍的,去屋裡暖和”,他好似看到了我手裡的東西,便又道:“小哥,你來就來吧,幹什麼拿東西,讓當家的知道了,非訓我不可,除夕之夜,就是來湊個熱鬧的”。

  對,湊熱鬧,過個節就是湊個熱鬧,聽了管家的話,我頓時把來陳府之前的憂慮和不安忘得一乾二淨。

  我入廳中的大堂,便看見擺滿了一屋子,一,二,三、、、、、、三十,好傢夥,整整擺了三十大桌。

  “小哥,你也來了”。我剛進入廳中,後背便被人拍了一下。

  我回過頭去,見到了人,便說道“原來是楊哥兒”。

  他點了點頭,我又望去,便看見他們一家子都來了,我便問了一句:“你們一家子都來過除夕了”。

  “哈哈哈哈”,他聽了我的話,捂著肚子,哈哈大笑,我不解,便連忙問道:“你笑什麼”。

  他告訴我道:“小哥,你不會真的以為光是除夕,這你就大錯特錯了,除夕之夜,正是陳大善人的的壽誕”。

  “壽誕”,我這才恍然大悟,又問道:“那今年陳大善人多少大壽”。

  “六十大壽,反正酒館也沒事,去年因外婆家有些事,沒有過來,今年得來,我告訴你,陳府家的廚子做的菜那是一絕,什麼四喜丸子,麻婆豆腐,紅燒鯉魚,燒雞、、、、,你還沒吃過吧,待會你嘗過了就知道了,包你百吃不厭,還有那甜品更是一絕”。

  聽著他的話,我肚子裡的饞蟲也開始作祟了起來,果然,大戶人家不愧是大戶人家,我便道:“小哥,等開宴的時候,我能不能和你湊一桌”。

  “好啊,我巴不得呢,這些年都是我坐在先生旁,好不自在的,有你在,我還能舒服些”。

  “先生也在?”我問道。

  說著,他指了指前面不遠處,果然,先生早已在靠前的位置上坐著,旁邊還有執香、李氏等人,他又說道:“先生是一個老學究,總是不停的說著他那長篇大論的,耳朵都磨出繭子來了”。

  “先生這是為你好,你就知足吧,知足吧”。我說著他,他還不樂意。

  我被他拉著走向桌旁,順道的功夫,我見到了那些熟悉的面孔,有綢緞莊的掌柜、有圍著滿屋裡跑的宋爺和幫忙的小四哥,還有貪玩的寶兒,他們,都是我熟悉的人,他們,都是可愛的人。

  萬城真好。

  作者有話要說:  這篇文馬上就要完結了,所有的一切,都會在這連續的三章內容中中說明一切,另外的會在番外里寫到。

  ☆、陳家大院(中)

  等我入了座,便在前桌看到了李氏,我便上前拱了拱說道:“嫂子好”。

  她見到我,先是一驚,便問道:“小哥,我們認識麼”。

  “不認識”我搖了搖頭又說道:“我姓柳,嫂子不認識我,我倒是認識嫂子的,我有幸與將軍同朝為官,打心眼裡佩服將軍的”。

  她上下打量著我,說道:“倒是我的不是了,竟不識小哥,小哥,現在、、、”。

  孑然一身。

  她又說道:“日後小哥有什麼事,找妾身即可”。

  “不敢,不敢”。

  不是是什麼的緣故,我與李氏的談話,招來了他的不滿,道:“我生平最受不了你們這些文人了,說話文縐縐的,還不如那些屠夫來的爽快”。

  他的話,弄得我們哈哈大笑,此時,卻有一人給了他一腦袋瓜子,我連忙說道:“先生,童言無忌,童言無忌”。就連執香在一旁也勸道。

  先生這才不與他計較,就在此時,從遠處來了一個人,朝我這方向走來,待我定眼一看,這一看不要緊,我立馬便叫出了口:“阿淼”。

  她欠了欠身子,說道:“兄長安好”。

  我說道:“當年你不辭而別,讓我一番好找”。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讓兄長掛念了”。

  阿淼是我從崖邊救的女子,她醒來後,便失去了記憶,我為她取名為阿淼,家裡人讓我考個一官半職,我便上了京,安心備考,可是,半個月後,等我回了家,便聽到她被家人接走的消息,當時我還擔心了幾日,直到五日後的一封書信,讓我安了心,只是我不明白,阿淼為何在此。

  ☆、陳家大院(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