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頁
這些人跟掌柜說了幾次,掌柜都花言巧語糊弄過去了,只是有人信,有人卻不信,最後這件事被人告到了宣家食肆去了。
吳伯詢問了暗中檢查的人,不過那人也沒吃出過。後來還是羅中大叔提醒他,很可能派過去的人和對方暗中有串聯,或者是對方認得他們派出去的人,給他吃的東西是沒有問題的。
吳伯恍然大悟,另派了人去。也不是別人,就是後院裡的幾個孩子,黃杉、何殊兩兄弟。
這倆孩子一直都在後面忙活,後來被吳伯收為弟子開始修煉後,更是深居簡出。白天在廚房幫忙,晚上跟著吳伯修煉,現在已經小有成就。
他們倆人年紀小又臉生,不聲不響地去吃了一頓,回來後就和吳伯如實說了,那家店果然是有問題的。
後來再私下派人調查,原來那家店生意十分好,每天可以說日進斗金。這其中有他們自己本來就是做食肆的手藝不錯,再加上宣家食肆的調味料和菜譜,更讓店裡生意更上一層樓。
一般人本該愛惜羽毛更加嚴把食材這一關,沒想到這一家人表面忠厚老實,實則奸詐小人。竟然為了賺的更多私底下買來低劣變質食材混在好食材之中。
這是個不好發現的,偶爾在菜里吃到幾塊不好的,也只以為自己運氣不好而已。
吳伯當下派人要摘了這家店的牌匾。
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沒想到對方卻是先一步嚷嚷起來,說宣家食肆欺人太甚,明著是傳播廚藝,實際上卻是為了打壓他們。
這家店以前也開了多少年了,這一鬧騰還真有人遲疑起來,這店裡的生意竟然留住了不少。這家店父子倆洋洋得意,大言不慚地說宣家食肆也不過如此,反正他們學會了宣家食肆的菜,沒牌匾也沒什麼區別。
吳伯也不是吃素的,並不因為這件事就鬆口,依然取了他的牌匾。倒是玉山子經常回來看吳伯,知道這件事直接出了個主意。
另外安排了兩家加盟店,就在這家店的左右,都不過距離幾百步之遠,菜色不但有之前他們的菜色,還添加了新的。
這一招一出,客流頓時被分走了。
斷絕了宣家提供的醬油、豆瓣醬等各種調料,這些菜的味道差了不少,更沒有半點靈氣,能去吃的基本都是附近的一些老客了。
現在左右兩邊不遠就有了新的加盟店,味道好,有靈氣,並且開始大促銷,全部折扣出售,頓時將這家店擠兌的入不敷出,連個客人的影子都沒有了。
而原本每日還有不少的外賣點餐,現在外賣的小哥們對這家店嗤之以鼻,根本就不來這一家,甚至有住的遠的不知情的客人,這些小哥們還會主動講解一些。
宣家食肆口碑極好,宣慕之小聖子的名頭也不是隨便說說的,這些客人聽了這些解釋立馬打消從這家點餐的打算,另外換一家。
反正都是外賣小哥們取餐,價格也差不多,他們樂得選更好的。
至於那兩家餐廳每日促銷打折,也不是什麼大事,吳伯早就開口讓他們儘管打折,他來補這筆錢。
宣家食肆日進斗金,自然不在乎這一點點的補貼,隨便拿出一點來都夠補償那幾家店的。不過那兩家店拒絕了吳伯的補償。他們說的也很明白,雖然售價略便宜了幾分,但是這麼多的客人,賺回來的錢早就比原本想的多了數倍。
這根本就是丟了個芝麻,卻撿起個大西瓜的好事。他們甚至想好了,等那家店倒閉後,他們也要隔三差五搞點活動。
那家店不出一個月就倒閉了。苦苦捱著的那個月,將之前賺的錢陪進去不少,只能關門大吉。
這時候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前面一家違規的店雖然艱難,但是還能再次申請加盟。但是他們這一家,吳伯早就下令列入黑名單。
這父子倆腸子都要悔青了,想要拿出積攢多年的錢財到別的區生活再開店,卻別每個區的管理局直接拒絕。
對方臉帶蔑視地看著他們父子倆,「你們這種將變質食物給鄉鄰吃的無德之人,還想到別的區?做什麼夢!」
父子倆這才知道一切都沒希望了,只能遠離原本的住處,在偏僻之地開了一家小小店面賣面,熬了多月才漸漸有了些客人。哪怕日子再艱難,也不敢再賣宣家食肆的菜色,更不敢以次充好了。
將這件事從頭到尾看在眼裡的眾人,或驚或喜。
驚的是那些同為加盟商的人,都越發的小心起來,選材選料越發謹慎,絲毫不敢做違背加盟條約的事情。這樣良性循環,生意反而越發好了,這口忐忑的氣才舒了出來。
喜的則是眾多客人,有這樣嚴謹的總店,他們才能吃到健康的好食材。一時間宣家食肆的口碑越發的好了起來。
第223章 準備喜事
依託宣家食肆, 興起了不少產業。
也有大酒樓斥資組建自己的外賣團隊,雖然和宣家的沒法比, 可顧著自己店裡的生意是沒問題的。
另外因為伯曼島幾個區域各種小食肆如同雨後春筍一般興起, 北區的貧民們開始大肆種植糧食蔬菜,送貨上門。越是品質好的, 價格越是賣的好,也讓所有人都有了動力, 出海捕魚不再是主要的工作。
糧食蔬菜種植的多了,價格自然慢慢就下來了,但是收入卻也在緩緩地增加。普通民眾的生活漸漸變得平和富足, 伯曼島一派生機勃勃之像。
吳伯詢問了暗中檢查的人,不過那人也沒吃出過。後來還是羅中大叔提醒他,很可能派過去的人和對方暗中有串聯,或者是對方認得他們派出去的人,給他吃的東西是沒有問題的。
吳伯恍然大悟,另派了人去。也不是別人,就是後院裡的幾個孩子,黃杉、何殊兩兄弟。
這倆孩子一直都在後面忙活,後來被吳伯收為弟子開始修煉後,更是深居簡出。白天在廚房幫忙,晚上跟著吳伯修煉,現在已經小有成就。
他們倆人年紀小又臉生,不聲不響地去吃了一頓,回來後就和吳伯如實說了,那家店果然是有問題的。
後來再私下派人調查,原來那家店生意十分好,每天可以說日進斗金。這其中有他們自己本來就是做食肆的手藝不錯,再加上宣家食肆的調味料和菜譜,更讓店裡生意更上一層樓。
一般人本該愛惜羽毛更加嚴把食材這一關,沒想到這一家人表面忠厚老實,實則奸詐小人。竟然為了賺的更多私底下買來低劣變質食材混在好食材之中。
這是個不好發現的,偶爾在菜里吃到幾塊不好的,也只以為自己運氣不好而已。
吳伯當下派人要摘了這家店的牌匾。
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沒想到對方卻是先一步嚷嚷起來,說宣家食肆欺人太甚,明著是傳播廚藝,實際上卻是為了打壓他們。
這家店以前也開了多少年了,這一鬧騰還真有人遲疑起來,這店裡的生意竟然留住了不少。這家店父子倆洋洋得意,大言不慚地說宣家食肆也不過如此,反正他們學會了宣家食肆的菜,沒牌匾也沒什麼區別。
吳伯也不是吃素的,並不因為這件事就鬆口,依然取了他的牌匾。倒是玉山子經常回來看吳伯,知道這件事直接出了個主意。
另外安排了兩家加盟店,就在這家店的左右,都不過距離幾百步之遠,菜色不但有之前他們的菜色,還添加了新的。
這一招一出,客流頓時被分走了。
斷絕了宣家提供的醬油、豆瓣醬等各種調料,這些菜的味道差了不少,更沒有半點靈氣,能去吃的基本都是附近的一些老客了。
現在左右兩邊不遠就有了新的加盟店,味道好,有靈氣,並且開始大促銷,全部折扣出售,頓時將這家店擠兌的入不敷出,連個客人的影子都沒有了。
而原本每日還有不少的外賣點餐,現在外賣的小哥們對這家店嗤之以鼻,根本就不來這一家,甚至有住的遠的不知情的客人,這些小哥們還會主動講解一些。
宣家食肆口碑極好,宣慕之小聖子的名頭也不是隨便說說的,這些客人聽了這些解釋立馬打消從這家點餐的打算,另外換一家。
反正都是外賣小哥們取餐,價格也差不多,他們樂得選更好的。
至於那兩家餐廳每日促銷打折,也不是什麼大事,吳伯早就開口讓他們儘管打折,他來補這筆錢。
宣家食肆日進斗金,自然不在乎這一點點的補貼,隨便拿出一點來都夠補償那幾家店的。不過那兩家店拒絕了吳伯的補償。他們說的也很明白,雖然售價略便宜了幾分,但是這麼多的客人,賺回來的錢早就比原本想的多了數倍。
這根本就是丟了個芝麻,卻撿起個大西瓜的好事。他們甚至想好了,等那家店倒閉後,他們也要隔三差五搞點活動。
那家店不出一個月就倒閉了。苦苦捱著的那個月,將之前賺的錢陪進去不少,只能關門大吉。
這時候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前面一家違規的店雖然艱難,但是還能再次申請加盟。但是他們這一家,吳伯早就下令列入黑名單。
這父子倆腸子都要悔青了,想要拿出積攢多年的錢財到別的區生活再開店,卻別每個區的管理局直接拒絕。
對方臉帶蔑視地看著他們父子倆,「你們這種將變質食物給鄉鄰吃的無德之人,還想到別的區?做什麼夢!」
父子倆這才知道一切都沒希望了,只能遠離原本的住處,在偏僻之地開了一家小小店面賣面,熬了多月才漸漸有了些客人。哪怕日子再艱難,也不敢再賣宣家食肆的菜色,更不敢以次充好了。
將這件事從頭到尾看在眼裡的眾人,或驚或喜。
驚的是那些同為加盟商的人,都越發的小心起來,選材選料越發謹慎,絲毫不敢做違背加盟條約的事情。這樣良性循環,生意反而越發好了,這口忐忑的氣才舒了出來。
喜的則是眾多客人,有這樣嚴謹的總店,他們才能吃到健康的好食材。一時間宣家食肆的口碑越發的好了起來。
第223章 準備喜事
依託宣家食肆, 興起了不少產業。
也有大酒樓斥資組建自己的外賣團隊,雖然和宣家的沒法比, 可顧著自己店裡的生意是沒問題的。
另外因為伯曼島幾個區域各種小食肆如同雨後春筍一般興起, 北區的貧民們開始大肆種植糧食蔬菜,送貨上門。越是品質好的, 價格越是賣的好,也讓所有人都有了動力, 出海捕魚不再是主要的工作。
糧食蔬菜種植的多了,價格自然慢慢就下來了,但是收入卻也在緩緩地增加。普通民眾的生活漸漸變得平和富足, 伯曼島一派生機勃勃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