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正因如此,每個孩子日後想要做出成績,都少不了要打點關係,建立各種人脈,同時不斷找自己應該站的高度和距離。
與此同時,其他的官員們也同樣會調整自己和皇族的關係。
——一共有三個人,誰都可能是最後的贏家,更何況自己這邊會明確聲明,不是政績越好就勝率最高,所有結算方式都由錦衣衛保管守密,考核角度也全程不會泄露一個字。
這無疑是對朝廷的再次調和和制衡。
第二,是為了讓他們能夠犯錯。
朱厚熜最怕的,就是這些孩子們為了贏,把所有的過失和錯誤全部都掩蓋起來。
一旦把他們放到外地去,沒有即時通訊沒有攝像頭,所有的事情都要經過幾道才能傳遞到自己這兒,幾乎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他要的,是在自己還在位,或者說父親這個角色還在的時候,給予足夠多的引導和教育。
做一個成熟的人都何其難,更何況是做一個領導者。
整個繼承人選拔制度,其實是他,虞璁,沈如婉三人一起完成的。
虞璁做了整體的目標、考核角度和計分構成的設計。
沈如婉調整了他設立的項目,同時給予了細節的填補和深層次的要求。
而朱厚熜,作為最後接手的人物,上調了競爭的難度。
——他最清楚,大明朝需要怎樣的帝王。
“計時開始,請吧。”
三個孩子顏色一變,同時往外跑去。
他們誰都沒有想到,父皇他們居然會來這一出——更何況還要臨時去找輔臣!
這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找輔臣,意味著要找一個足夠信任自己,甚至肯為自己背書的人。
一炷香的功夫,算上往來時間和遊說的時間,其實根本不夠!
三人同時翻身上了馬,非常有默契的分開行路,沒有一個人走同一條道。
沈如婉站在殿中,看著那緩緩燃燒的線香,只轉身看向朱厚熜,低聲道:“陛下,微臣怎麼覺得……您最近的狀態不太對。”
從前的陛下猶如溫潤清雅的竹,而如今的陛下則如水中沉下的石,讓她感覺不太對勁。
朱厚熜正想開口,卻聽見了遠處有馬蹄的疾馳聲。
朱載圳出現在了養心殿前。
“圳兒?”朱厚熜愣了下,看著他逕自自己這個方向走來,直接在沈如婉的身前站定。
這小子居然——
沈如婉也很快反應了過來他想要做什麼,只皺眉道:“景王陛下。”
“沈大人。”朱載圳沒有抬頭,行禮道:“您教育本王數年,亦對本王知根知底。”
“無論才學能力,還是韜光養晦的心性,一切都不必本王如何渲染。"
他語氣一頓,連猶豫都沒有,只加重聲音道:“如果日後可堪大用,本王亦將重視女子考學入仕之事,跟著父王的旨意和教誨一直走下去。”
這句話說得,就已經是毫不隱晦了。
就連朱厚熜也跟著愣了一下。
自己還活著呢,他就敢說這個?
沈如婉也完全沒有預料到,這孩子竟然會把話說到這個地步。
她半天沒有吭聲,那年輕的景王也不曾抬頭,只靜靜的站在那裡。
他就不怕自己拒絕嗎?
要知道,半柱香的時間,其實是只堪堪夠給一個人用的。
如果自己拒絕,他完全不夠時間再出去另尋他人,一切就都前功盡棄了。
沈如婉並沒有去觀察朱厚熜的神色,只深呼吸清空腦子裡的雜念,開口問道:“為什麼是我?”
因為我是首輔的身份?還是因為我在眾人眼裡受盡了帝王的榮寵?
因為我得道成仙的謠傳,還是因為我曾經拿下了雙科狀元和尋仙考第一的功名?
朱載圳緩緩的抬起頭來,只看著她的雙眼道:“因為,為君為臣,都應靜水流深。”
單純論才學,這朝中有太多的人光彩奪目。
無論是大智若愚的徐階、少年英才的徐渭、全能而無所不知的楊慎,還有遠在海外的鬼才嚴世藩,新的舊的人才濟濟一堂,誰都可以做上佳的謀士。
可是,單純論心性,能有輔佐帝王之才的,當真很少。
朱載圳知道徐階在王守仁故去以後深受打擊,已經在料理完二大諸項議程以後告老還鄉,就此歸隱田園。
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想要把他請出來,都很難。
靜水流深四個字,有三個字都需要極深的功夫。
靜,要在風雲詭譎的朝堂里,難以感測的人心之間,還能泰然處之,寵辱不驚。
流,要左右逢源,要如水一般包容而兼和,有水的溫潤和無形化力的能力。
深,是成績,是能力,更是野心。
養心殿中一片靜寂。
沈如婉只沉默了許久,側身看了眼那依舊在緩緩燃燒的線香,低聲道:“好。”
朱載圳抬起頭來,略有些詫異的神情還是不小心流露了出來。
他竟然賭贏了。
剛才的一片寂靜之中,他心跳快的幾乎要蹦出來,
看起來沉穩不迫,其實是因為這是最冒險,也是最回報最大的賭局。
如果他能夠把沈如婉拉入自己的陣營,那麼她這一路走來,成為首輔路上收復的無數信徒,都會尾隨身後。
朱厚熜看著那黃毛小子略有些劫後餘生的神情,忍不住笑了起來。
朱福媛猛地一夾馬肚子,就往宮城外匆匆行去。
有人在那裡等她。
張居正站在那紅牆旁邊,一身宮袍襯的身段頎長,氣態清雅。
“太岳。”她匆匆下馬,直言不諱道:“隨我入宮一趟。”
“你那邊一切都好嗎?”張居正任由她牽了自己的手,略有些驚訝的走向那匹馬:“直接同乘過去?”
“不用避諱太多。”朱福媛只坐穩之後讓他上馬,握緊韁繩道:“父皇讓我們三人爭儲君,一炷香的時間裡要帶回去輔臣。”
“我不清楚姐姐他們選的是誰,”
“可是,我選擇你,張白圭。”
張居正第一次靠她如此之近,可注意力全在那幾句話上。
“殿下,這可不是能夠兒戲的事情。”
無論是品階還是在朝中的聲譽,他現在都只是個普通的五品小員,雖然已經算得上少年得志,可比起前面的那些無數俊秀,也算不上什麼。
至少在眾人眼裡,他算不上什麼。
朱福媛本來都要策馬疾行了,此刻猛地回過頭來,看向他道:“你準備好了嗎。”
我信任你。也懂得你。
我和你共事多年,與你在發改委面對過種種的詰難和質疑。
正因如此,我才想到要選擇你。
張居正任由她凝視著自己,只微微點了點頭。
“好。”
朱載壡坐在暖閣內,正低頭翻著書。
他並不關心下一任帝王是誰,也不關心父親是否會因為自己的退出而發怒。
與此同時,其他的官員們也同樣會調整自己和皇族的關係。
——一共有三個人,誰都可能是最後的贏家,更何況自己這邊會明確聲明,不是政績越好就勝率最高,所有結算方式都由錦衣衛保管守密,考核角度也全程不會泄露一個字。
這無疑是對朝廷的再次調和和制衡。
第二,是為了讓他們能夠犯錯。
朱厚熜最怕的,就是這些孩子們為了贏,把所有的過失和錯誤全部都掩蓋起來。
一旦把他們放到外地去,沒有即時通訊沒有攝像頭,所有的事情都要經過幾道才能傳遞到自己這兒,幾乎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他要的,是在自己還在位,或者說父親這個角色還在的時候,給予足夠多的引導和教育。
做一個成熟的人都何其難,更何況是做一個領導者。
整個繼承人選拔制度,其實是他,虞璁,沈如婉三人一起完成的。
虞璁做了整體的目標、考核角度和計分構成的設計。
沈如婉調整了他設立的項目,同時給予了細節的填補和深層次的要求。
而朱厚熜,作為最後接手的人物,上調了競爭的難度。
——他最清楚,大明朝需要怎樣的帝王。
“計時開始,請吧。”
三個孩子顏色一變,同時往外跑去。
他們誰都沒有想到,父皇他們居然會來這一出——更何況還要臨時去找輔臣!
這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找輔臣,意味著要找一個足夠信任自己,甚至肯為自己背書的人。
一炷香的功夫,算上往來時間和遊說的時間,其實根本不夠!
三人同時翻身上了馬,非常有默契的分開行路,沒有一個人走同一條道。
沈如婉站在殿中,看著那緩緩燃燒的線香,只轉身看向朱厚熜,低聲道:“陛下,微臣怎麼覺得……您最近的狀態不太對。”
從前的陛下猶如溫潤清雅的竹,而如今的陛下則如水中沉下的石,讓她感覺不太對勁。
朱厚熜正想開口,卻聽見了遠處有馬蹄的疾馳聲。
朱載圳出現在了養心殿前。
“圳兒?”朱厚熜愣了下,看著他逕自自己這個方向走來,直接在沈如婉的身前站定。
這小子居然——
沈如婉也很快反應了過來他想要做什麼,只皺眉道:“景王陛下。”
“沈大人。”朱載圳沒有抬頭,行禮道:“您教育本王數年,亦對本王知根知底。”
“無論才學能力,還是韜光養晦的心性,一切都不必本王如何渲染。"
他語氣一頓,連猶豫都沒有,只加重聲音道:“如果日後可堪大用,本王亦將重視女子考學入仕之事,跟著父王的旨意和教誨一直走下去。”
這句話說得,就已經是毫不隱晦了。
就連朱厚熜也跟著愣了一下。
自己還活著呢,他就敢說這個?
沈如婉也完全沒有預料到,這孩子竟然會把話說到這個地步。
她半天沒有吭聲,那年輕的景王也不曾抬頭,只靜靜的站在那裡。
他就不怕自己拒絕嗎?
要知道,半柱香的時間,其實是只堪堪夠給一個人用的。
如果自己拒絕,他完全不夠時間再出去另尋他人,一切就都前功盡棄了。
沈如婉並沒有去觀察朱厚熜的神色,只深呼吸清空腦子裡的雜念,開口問道:“為什麼是我?”
因為我是首輔的身份?還是因為我在眾人眼裡受盡了帝王的榮寵?
因為我得道成仙的謠傳,還是因為我曾經拿下了雙科狀元和尋仙考第一的功名?
朱載圳緩緩的抬起頭來,只看著她的雙眼道:“因為,為君為臣,都應靜水流深。”
單純論才學,這朝中有太多的人光彩奪目。
無論是大智若愚的徐階、少年英才的徐渭、全能而無所不知的楊慎,還有遠在海外的鬼才嚴世藩,新的舊的人才濟濟一堂,誰都可以做上佳的謀士。
可是,單純論心性,能有輔佐帝王之才的,當真很少。
朱載圳知道徐階在王守仁故去以後深受打擊,已經在料理完二大諸項議程以後告老還鄉,就此歸隱田園。
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想要把他請出來,都很難。
靜水流深四個字,有三個字都需要極深的功夫。
靜,要在風雲詭譎的朝堂里,難以感測的人心之間,還能泰然處之,寵辱不驚。
流,要左右逢源,要如水一般包容而兼和,有水的溫潤和無形化力的能力。
深,是成績,是能力,更是野心。
養心殿中一片靜寂。
沈如婉只沉默了許久,側身看了眼那依舊在緩緩燃燒的線香,低聲道:“好。”
朱載圳抬起頭來,略有些詫異的神情還是不小心流露了出來。
他竟然賭贏了。
剛才的一片寂靜之中,他心跳快的幾乎要蹦出來,
看起來沉穩不迫,其實是因為這是最冒險,也是最回報最大的賭局。
如果他能夠把沈如婉拉入自己的陣營,那麼她這一路走來,成為首輔路上收復的無數信徒,都會尾隨身後。
朱厚熜看著那黃毛小子略有些劫後餘生的神情,忍不住笑了起來。
朱福媛猛地一夾馬肚子,就往宮城外匆匆行去。
有人在那裡等她。
張居正站在那紅牆旁邊,一身宮袍襯的身段頎長,氣態清雅。
“太岳。”她匆匆下馬,直言不諱道:“隨我入宮一趟。”
“你那邊一切都好嗎?”張居正任由她牽了自己的手,略有些驚訝的走向那匹馬:“直接同乘過去?”
“不用避諱太多。”朱福媛只坐穩之後讓他上馬,握緊韁繩道:“父皇讓我們三人爭儲君,一炷香的時間裡要帶回去輔臣。”
“我不清楚姐姐他們選的是誰,”
“可是,我選擇你,張白圭。”
張居正第一次靠她如此之近,可注意力全在那幾句話上。
“殿下,這可不是能夠兒戲的事情。”
無論是品階還是在朝中的聲譽,他現在都只是個普通的五品小員,雖然已經算得上少年得志,可比起前面的那些無數俊秀,也算不上什麼。
至少在眾人眼裡,他算不上什麼。
朱福媛本來都要策馬疾行了,此刻猛地回過頭來,看向他道:“你準備好了嗎。”
我信任你。也懂得你。
我和你共事多年,與你在發改委面對過種種的詰難和質疑。
正因如此,我才想到要選擇你。
張居正任由她凝視著自己,只微微點了點頭。
“好。”
朱載壡坐在暖閣內,正低頭翻著書。
他並不關心下一任帝王是誰,也不關心父親是否會因為自己的退出而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