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兩人商量好後便辭別了俞蓮舟等人,說等應天事了後便回武當山見太師父。
明教眾人離開少林寺後不久,就聽說了龍鳳皇帝韓林兒溺死於長江中的消息。無忌聽說此事,大吃一驚。在蝴蝶谷起事時,她曾見過韓林兒一面,依稀記得是個仁厚忠義的少年,好像還比她小一兩歲,沒想到竟然就這樣死了。
無忌聽彭瑩玉說韓林兒是被朱元璋暗害之後,對爭權奪利之事越發厭惡起來。
周顛、張中等人均主張嚴懲朱元璋,但他在軍中勢力極大,手下又有一大批對他忠心耿耿的將士。若是不動這些人,必不能如願處置朱元璋。若是將這些人與朱元璋一起處置了,一來違反明教不得自相殘殺的教規,二來除去大批將領,必有礙抗元大業。
楊逍說道:“不管兵革戰陣,明教光明乾淨。”意思是說義軍聲勢盛大,他們不能以明教教規約束他們,但決不能由他們來爭教主之位,指揮明教。
范遙道:“不錯,咱們今後要使明教光明乾淨,熊熊聖火長燃不滅。咱們手持屠龍寶刀,朱元璋這傢伙若善待百姓,就隨他去。否則咱們屠龍寶刀一揮,咱們砍了他的腦袋。”
大家齊呼:“明教正直光明,永保黎民百姓!”他們都認為,與漢家江山相比,明教為輕;與漢家千萬百姓相比,明教教眾為輕。明教敗後可再興,但值比從蒙古人手中奪回大漢江山的要緊關頭,若再起內訌,使抗元大業功虧一簣,那大家可真是百死莫贖。他們達成一致,朱元璋想當皇帝,他們管不著,但他若想爭明教教主,那便萬萬不能。
周顛看著無忌遺憾道:“難道咱們便任由朱元璋這個奸險小人奪了咱們的基業?可惜教主是女子,要不然咱們便立教主為,對了,為‘明王’,趕走蒙古人後便登基為帝,看那些各地首領還敢不敢動歪心思。”
周顛本是開玩笑,范遙卻大為意動,道:“不錯!此計甚好!說到我教正統,誰能正統過教主本人。”
無忌見楊逍、殷天正等人都若有所思,顯是在認真思考這個建議,哭笑不得道:“外公,楊左使,你們別跟著周顛一起胡鬧。”
周顛不服道:“我怎麼胡鬧了?”
殷天正吹鬍子瞪眼道:“古有女皇武則天,我殷天正的外孫女怎麼就不能稱王了?”
無忌無奈道:“我生性懶散,讀書也不多,又無政治治國才幹,怎能承擔如此重任?你們行行好,饒了我,待驅除韃虜後,便讓我功成身退吧!”
無忌趁此機會提出辭去明教教主之位一事。眾人大驚,急忙挽留她。但她心意已決,眾人苦勸無用,只能同意她的辭行,不過卻提出為免教中產生動盪,在未找到新教主之前,仍保留她的教主之名。
無忌將教中事務交給楊逍、范遙、殷天正、韋一笑、彭瑩玉五人處理,自己換了女裝和令狐沖一起離開。因附近從少林寺中出來的武林中人甚多,為免讓人看到明教教主張無忌穿了女裝,無忌又戴了面紗,遮住了相貌。
作者有話要說: 為了交代玄冥二老的下場,又給趙敏加了一場戲。
想不到少林三渡出場的理由,就讓空聞代空見收徒了,哈哈謝遜成成昆師弟了。
越寫金庸武俠同人越佩服金老先生。以前看他的小說,側重點在劇情,覺得劇情好精彩,設置好精妙。現在再看,重點看描寫,發現他功力真深,以他文中出現過很多次的大會為例,比如神鵰中的大勝關英雄大會,倚天中的屠獅英雄大會,天龍中的少林認爹大會等等,出場人物幾千人,主要登台人物幾十個,他竟然能兼顧到這麼多人的心理、動作、表現等等,人物寫出來鮮活、不臉譜化,真是太讓人佩服了。反觀我,場景只能寫兩三個人的小場景,人一多,大部分人都是背景板,劇情走到誰哪裡,誰才有描寫,其他時候都仿佛不存在,經常寫著寫著發現前面有個人寫丟了,男主也經常被背景板,慚愧!
☆、第三十章 峨眉
辭別明教眾人後,無忌和令狐沖往武當山而來。這日,兩人行到觀音鎮附近,忽然聽到遠處傳來兵刃相交之聲,間或還有“砰砰砰”的爆炸之聲。兩人對視一眼,運起輕功,趕了過去。
面前的景色讓兩人大吃一驚,原來正在與人動手的是之前提前離開少林寺的峨眉派眾人。
只見滅絕師太正與一灰衣中年婦人相鬥,兩人形象慘烈。滅絕師太雙目緊閉,眼中流出兩行血淚,右臂處空蕩蕩的,左手持劍,劍法絲毫不亂,威力不減。那灰衣婦人胸前被砍了一劍,傷口中不斷滲出血來,臉上神色狠厲,讓人看了瘮的慌。
不遠處,一綠衣少女正與峨眉派眾弟子游斗。那綠衣少女身法靈動,功力不弱,比峨眉派眾弟子的武功要高出不少,但峨眉劍陣精妙非常,那少女畢竟年紀甚輕,經驗不足,被逼得左支右絀。不過她覷機時不時將一種黑色小球射至峨眉弟子身上,那小球遇人體即炸,只要被她射中,便決無生路。她便靠著這叫做“霹靂雷火彈”的厲害暗器支撐了下來。
令狐沖看了那灰衣婦人幾眼,輕咦一聲道:“原來是她!”無忌問道:“師兄,你知道她是誰?”令狐沖道:“她便是我跟你說過的南晴。”九年前,南晴擄走阿離與周芷若,令狐沖、殷梨亭、楊慧安與她動過手,最後雖然搶回了阿離,周芷若卻被她帶走了。想到此處,令狐沖再去看那綠衣少女,便覺得她面目十分熟悉,從她臉上依稀能看出當年曾在武當山住過一段時間的漢水少女的影子。無忌也想到了此節,看著那綠衣少女道:“原來是周姑娘。”十年前兩人曾在漢水河畔有過一面之緣,之後她被常遇春帶去蝴蝶谷求醫,周芷若被張三丰帶回了武當山。
明教眾人離開少林寺後不久,就聽說了龍鳳皇帝韓林兒溺死於長江中的消息。無忌聽說此事,大吃一驚。在蝴蝶谷起事時,她曾見過韓林兒一面,依稀記得是個仁厚忠義的少年,好像還比她小一兩歲,沒想到竟然就這樣死了。
無忌聽彭瑩玉說韓林兒是被朱元璋暗害之後,對爭權奪利之事越發厭惡起來。
周顛、張中等人均主張嚴懲朱元璋,但他在軍中勢力極大,手下又有一大批對他忠心耿耿的將士。若是不動這些人,必不能如願處置朱元璋。若是將這些人與朱元璋一起處置了,一來違反明教不得自相殘殺的教規,二來除去大批將領,必有礙抗元大業。
楊逍說道:“不管兵革戰陣,明教光明乾淨。”意思是說義軍聲勢盛大,他們不能以明教教規約束他們,但決不能由他們來爭教主之位,指揮明教。
范遙道:“不錯,咱們今後要使明教光明乾淨,熊熊聖火長燃不滅。咱們手持屠龍寶刀,朱元璋這傢伙若善待百姓,就隨他去。否則咱們屠龍寶刀一揮,咱們砍了他的腦袋。”
大家齊呼:“明教正直光明,永保黎民百姓!”他們都認為,與漢家江山相比,明教為輕;與漢家千萬百姓相比,明教教眾為輕。明教敗後可再興,但值比從蒙古人手中奪回大漢江山的要緊關頭,若再起內訌,使抗元大業功虧一簣,那大家可真是百死莫贖。他們達成一致,朱元璋想當皇帝,他們管不著,但他若想爭明教教主,那便萬萬不能。
周顛看著無忌遺憾道:“難道咱們便任由朱元璋這個奸險小人奪了咱們的基業?可惜教主是女子,要不然咱們便立教主為,對了,為‘明王’,趕走蒙古人後便登基為帝,看那些各地首領還敢不敢動歪心思。”
周顛本是開玩笑,范遙卻大為意動,道:“不錯!此計甚好!說到我教正統,誰能正統過教主本人。”
無忌見楊逍、殷天正等人都若有所思,顯是在認真思考這個建議,哭笑不得道:“外公,楊左使,你們別跟著周顛一起胡鬧。”
周顛不服道:“我怎麼胡鬧了?”
殷天正吹鬍子瞪眼道:“古有女皇武則天,我殷天正的外孫女怎麼就不能稱王了?”
無忌無奈道:“我生性懶散,讀書也不多,又無政治治國才幹,怎能承擔如此重任?你們行行好,饒了我,待驅除韃虜後,便讓我功成身退吧!”
無忌趁此機會提出辭去明教教主之位一事。眾人大驚,急忙挽留她。但她心意已決,眾人苦勸無用,只能同意她的辭行,不過卻提出為免教中產生動盪,在未找到新教主之前,仍保留她的教主之名。
無忌將教中事務交給楊逍、范遙、殷天正、韋一笑、彭瑩玉五人處理,自己換了女裝和令狐沖一起離開。因附近從少林寺中出來的武林中人甚多,為免讓人看到明教教主張無忌穿了女裝,無忌又戴了面紗,遮住了相貌。
作者有話要說: 為了交代玄冥二老的下場,又給趙敏加了一場戲。
想不到少林三渡出場的理由,就讓空聞代空見收徒了,哈哈謝遜成成昆師弟了。
越寫金庸武俠同人越佩服金老先生。以前看他的小說,側重點在劇情,覺得劇情好精彩,設置好精妙。現在再看,重點看描寫,發現他功力真深,以他文中出現過很多次的大會為例,比如神鵰中的大勝關英雄大會,倚天中的屠獅英雄大會,天龍中的少林認爹大會等等,出場人物幾千人,主要登台人物幾十個,他竟然能兼顧到這麼多人的心理、動作、表現等等,人物寫出來鮮活、不臉譜化,真是太讓人佩服了。反觀我,場景只能寫兩三個人的小場景,人一多,大部分人都是背景板,劇情走到誰哪裡,誰才有描寫,其他時候都仿佛不存在,經常寫著寫著發現前面有個人寫丟了,男主也經常被背景板,慚愧!
☆、第三十章 峨眉
辭別明教眾人後,無忌和令狐沖往武當山而來。這日,兩人行到觀音鎮附近,忽然聽到遠處傳來兵刃相交之聲,間或還有“砰砰砰”的爆炸之聲。兩人對視一眼,運起輕功,趕了過去。
面前的景色讓兩人大吃一驚,原來正在與人動手的是之前提前離開少林寺的峨眉派眾人。
只見滅絕師太正與一灰衣中年婦人相鬥,兩人形象慘烈。滅絕師太雙目緊閉,眼中流出兩行血淚,右臂處空蕩蕩的,左手持劍,劍法絲毫不亂,威力不減。那灰衣婦人胸前被砍了一劍,傷口中不斷滲出血來,臉上神色狠厲,讓人看了瘮的慌。
不遠處,一綠衣少女正與峨眉派眾弟子游斗。那綠衣少女身法靈動,功力不弱,比峨眉派眾弟子的武功要高出不少,但峨眉劍陣精妙非常,那少女畢竟年紀甚輕,經驗不足,被逼得左支右絀。不過她覷機時不時將一種黑色小球射至峨眉弟子身上,那小球遇人體即炸,只要被她射中,便決無生路。她便靠著這叫做“霹靂雷火彈”的厲害暗器支撐了下來。
令狐沖看了那灰衣婦人幾眼,輕咦一聲道:“原來是她!”無忌問道:“師兄,你知道她是誰?”令狐沖道:“她便是我跟你說過的南晴。”九年前,南晴擄走阿離與周芷若,令狐沖、殷梨亭、楊慧安與她動過手,最後雖然搶回了阿離,周芷若卻被她帶走了。想到此處,令狐沖再去看那綠衣少女,便覺得她面目十分熟悉,從她臉上依稀能看出當年曾在武當山住過一段時間的漢水少女的影子。無忌也想到了此節,看著那綠衣少女道:“原來是周姑娘。”十年前兩人曾在漢水河畔有過一面之緣,之後她被常遇春帶去蝴蝶谷求醫,周芷若被張三丰帶回了武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