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師從武術大家的張繡,如今正屯兵在南陽宛城,叔父死在了劉表手中,這時候去走一趟,這人還不是手到擒來?

  不愧是錦書,若不是這一提醒,怕是等到攻打南陽的時候,他們才能想的起來還有這麼一號人物的存在。

  在場唯一和張繡有交情的賈詡朝著荀彧笑了笑,說到最後,這不還是得讓他出馬?

  第121章

  沒有賈詡在身邊勸說, 張繡如今還沒有與劉表達成同盟, 不得不說, 這是一個很好的招攬時機。

  畢竟,如今的賈詡在呂布這邊,他能憑藉一張嘴讓張繡和有殺叔之仇的劉表合作, 自然能讓他投靠到呂布這邊兒來。

  更何況,兩者比較起來, 明顯是後者的操作難度更小。

  不多時, 幾人便敲定了方案, 由賈詡去一趟宛城,說服張繡投靠呂布, 而後共同打擊劉表以報大仇。

  張濟是因為缺糧才鋌而走險攻打穰城,所以,接收了他部眾的張繡現在也絕對處於缺糧的地步,不管怎麼想, 投奔呂布都是最好的主意。

  獨自守著南陽也是一個辦法, 但是, 張繡沒有充足的糧糙支撐, 為了讓手底下的士兵們不餓肚子,他現在必須選擇一個合作夥伴。

  自然, 賈詡不會是孤身前往, 他也不會這麼不拿自己的小命當回事兒,從下邳出發,到豫州之後, 自有趙雲在那兒接應,而後他們會一同前往宛城。

  因為雜書看的比較多,顧祁對趙雲和張繡的關係還是挺好奇的,畢竟不少書上都說他們倆是師兄弟,如果是真的的話,那這事情可就好辦多了。

  然而,這些故事也就只能聽聽了,特意寫信問了趙雲,人家和張繡根本就不認識,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顧祁放棄了打親情牌的想法。

  反正有賈詡在,他們也不用擔心會出什麼問題。

  老規矩,戲志才留在下邳主持大局,順便好好敲打敲打在小皇帝面前亂說的人,而其他人則被派出去的差不多了。

  不過這回,跟在呂布身邊的卻不是郭嘉,而是全能的荀彧荀先生。

  孫策帶兵從揚州出發直擊長沙,還在豫州的高順張遼等人接到命令後直接從豫州出發,一路去南陽和即將成為同僚的張繡回合,而另一路則去江夏一帶,如此聲勢,明顯是抱著一舉將荊州拿下的決心。

  不,或者不只是荊州,荊益交三州,只要益州失手,剩下兩地自然輕而易舉收入囊中,一舉多得啊!

  和顧祁交流了一番感情之後,顧雍便回了江東,他出來的時間夠長了,再不回去那邊怕是會出現什麼亂子。

  伯符馬上又要帶兵出征,若是再不將壓在公瑾身上的擔子放下來,他接下來恐怕會被兩個人埋怨個不停。

  更何況,他終於找到了阿錦,回去也好給家裡一個交代,若不是現在不是將人帶走的時候,他更想直接將人帶回江東。

  他們找了這麼多年,現在終於將人找到了,他也終於能給父親以及已經去世的母親一個交代了。

  將顧雍送走,徐州周圍蟄伏了大半年的軍隊終於再度亮出了鋒利的刀刃,刀尖指向的位置自然是那物資豐饒的荊州。

  清楚的知道顧祁和呂布都不是什麼穩重的人,即便他們倆看上去都非常靠譜,所以,為了避免郭嘉跟著他們再搞出什麼不可預知的事情,戲志才果斷選擇讓荀彧跟著他們。

  有文若跟著,他也好放心,至於錦書……他還是老老實實的待在軍營中吧!

  似乎是看透了溫潤表象下的實質,戲志才如今最擔心的不是向來喜歡出奇招的郭嘉,而是這不動則以一動就能驚的人半晌回不來神的顧錦書。

  不過,讓郭嘉和孫策湊在一起,這或許是一個更壞的想法,還好,孫策出征的時候他們家小夥伴已經解放了,不然,兩個慣會搞事兒的人湊在一起,還指不定搞出什麼事情呢。

  畢竟,郭嘉一直想的都是直接將荊益兩州同時拿下,既然已經開打了,怎麼可能只打一個荊州呢?

  如今劉璋剛接手益州不久,先前剛和劉表起過衝突,將領被劉表忽悠走不少,如今正是互相提防的時候,現在不下手,等著讓他看笑話嗎?

  不過,在正事兒上郭嘉還是能拎得清的,不打報告就擅自行動什麼的,他才不想幹這種蠢事兒。

  他又不是錦書,萬一出了什麼問題連跑都沒有辦法跑好吧!

  再說了,不和大部隊商量好,他直接就擅自行動豈不是連個後援都沒有,伯符也不會讓他手下的兵跟著自己去送死啊!

  所以,即便心中蠢蠢欲動,郭嘉也還是等著荊州事了再打益州的主意,他可不想辛辛苦苦幹完了回去還要挨罵。

  下邳城中,留守的除了戲志才以及一眾將領之外,還有一個裴元大師兄。

  除了顧祁的事情,這裡發生的任何事情裴元都不會插手,當然,他也不能插手,畢竟他不是顧祁,一個外來人士忽然插手這個世界的事情,這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裴元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

  只要錦書沒事兒就行,其他的他不想管那麼多。

  而且,錦書身邊那個將人看的比誰都緊的情緣也不會讓錦書陷入危險之中,那他還有什麼需要擔心的,還不如趕緊趁這點兒時間和神醫華佗好好交流,畢竟離開了之後就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一路暢通無阻,不過半月,顧祁便跟著呂布的大軍到了荊州邊境,沒有即刻開始攻城,大軍在邊界駐紮著,更是讓荊州的人心驚膽戰。

  但是,好歹是將把持了荊州那麼多年的人,除了偶爾有些犯渾之外,大多數時間劉表都是那個儀表堂堂的荊州牧,不過,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這個時間也變得越來越短。

  張繡據守宛城,如今整個南陽都不在劉表的控制下,只要賈詡說服他歸順呂布,荊州八郡就只剩下七郡了,而賈詡的能力有目共睹,說服張繡也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再不濟,如果張繡鐵了心非要和劉表綁在一起,那沒辦法了,他們也不是打不過,沒有看得過去的謀士,他也撐不了幾天。

  看著剛從荀彧手中傳過來的紙條上面寫的東西,顧祁心跳加速了幾分,他好像挖人挖上癮了,這可怎麼辦?

  紙條上寫著劉表手下的眾多將領以及謀士的名字以及劉表對他們的安排,不要問這東西是怎麼來的,呂布麾下的兵多有能耐,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不是用竹簡傳過來,那就證明這上面寫的絕對不是那些人盡皆知的消息,而那些訓練有素的斥候們能扒出來什麼消息,在沒有看到之前你永遠也猜不到。

  看著紙條角落裡寫著的甘興霸三個字,顧祁提筆在上面畫了個圈,甘寧甘興霸,來了還能放走嗎?

  當然不能!

  甘寧能隨孫權破黃祖據楚關,隨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率百餘人夜襲曹營,怎麼可能甘心在劉表手下默默無聞?

  ——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

  能得到孫權如此評價,這般人物,想不起來還好說,既然現在看到了,那就絕對不可能放過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