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秋葉喚哨羽細細排查,最終得到確切消息,上京城破日,蕭拓披戰甲堅守到最後,被流矢射中咽喉,栽倒於內城門下。銀光隨後作證,當他騎馬搶進門時,還曾提槍扎進蕭拓胸口,縱馬踏過他的身軀……

  秋葉細細問:「蕭二未曾穿地坤衣?」

  銀光仔細回想,答覆道:「似乎穿了一件銀鎧,槍尖刺中他胸口時,一度不能貫力。」

  秋葉冷了眼光,又問:「倒地者手持什麼武器?」

  「戰刀。」

  「那人恐怕是蕭政。」在秋葉的印象中,蕭拓向來手持逆天衝擊,用以表明冷雙成贈送之物的厲害。

  銀光隨後再查,得到消息,遼國確實只有一個蕭氏侯爺坐鎮宮裡,缺少另一人的蹤跡,有傳言說,已戰死。

  秋葉相信,栽倒在城下的那個蕭家男人,一定沒有死,只是隱沒了蹤跡,不知去了哪裡。

  他趁著接受遼皇損儀詔書的便利,進到宮裡親自會見了定國公,與對方簡短對答幾句,終能肯定,坐在御座之旁攝政的蕭家兄弟是誰。

  蕭拓。

  而蕭政竟然趁著戰敗倒地的機會,從生死關口逃了出去,將一身的榮華富貴推到蕭拓頭上,再也不見歸還。

  秋葉留下附加提議的文書在蕭家,聲稱不會斷絕追究之心,如一道無形的鐵索,牢牢捆綁了蕭拓的手腳。

  蕭拓知道,蕭政以後都不能再回來。一旦他回來了,倆人里必須送出一人去葉府做奴僕,應了秋葉的要求,才能保住議和條約的實行。

  他馴養了一批衛士,喚作為「風馳」,散到塞外四處打聽蕭政的下落,一直未得回音。

  逐漸的,他明白了過來,蕭政去了哪裡,做了什麼事。

  只因他也表述過,「是生是死,蕭政都會與簡蒼捆綁在一起,哪怕毀天滅地。」

  但他仍未想到,近三個月的戰爭,迫使中原、邊關、域外走失了蕭政的影子,除去蕭政之外,還有一些躲避戰亂的人,亦然走得不見蹤影。

  連城鎮外原野上,春意盎然,百花綻放。

  烏爾特族新遷入擁有五百年歷史的古樸巨城,全族上下充滿喜氣。他們刀耕火種,牧馬放羊,很快就安定了下來。

  二月底,烏族迎來了第一批貴客。

  秋葉帶著雪影營凱旋時,有意取道邊境,先去了連城,隨行的還有督促議和之事成功的公主團。

  親王帶著全族人殷勤迎候秋葉一行人。

  秋葉下了驊龍,掃了一眼城樓及原野的動靜,徑直問親王:「怎不見內子?」

  親王迎上秋葉的目光,打了個激靈,賠笑道:「世子妃沒有跟過來……我叫小的們去找了……還在找……」

  秋葉冷冷道:「我怎樣囑託你的?」

  親王有口難辯,當初墨紱催他發兵,他想都沒想,盡數提了騎兵出來,拖住了蕭政親隨兵的火力。待他回頭找時,墨紱、世子妃、小簡妹、木先生都離開了冰谷,據說一行人坐著獵犬車拖走了滿室的藏書,就沒了後續的下落傳來。

  現在,世子向他討要人,他也交不出來。

  最憋悶的是,在世子面前,連「羊頭馬哈」都不能罵了,只能受冤枉氣。

  誰叫自己沒看好人呢?

  程香撲下車來,衝著親王尖叫:「墨紱也走了?」

  親王更加覺得心慌。

  此後極長一段時間內,雪影營都駐紮在城裡,用雪亮的劍戟照亮著蒼茫的天空,逼得烏族上下眼顫。烏族騎兵再次出行,在雪原、冰川上打聽,可否見著四名中原人走過,沒打聽到消息後,親王也坐不住了,求得匠師刷出數百張墨紱的繡像,一路委託西行的商旅帶過去,幫他打聽墨紱等人的動靜。

  三月一日秋葉生辰,都城燃放焰火,皇宮舉行宴會,文武百官競相慶賀世子戰功。

  銀光擋下了所有的酒水,玉容生輝,一身的銀袍也要堪堪映出紅霞來。

  秋葉靜寂坐在案後,未食用一點晚膳。喧天的聲樂入不了他的耳,漫天散落的花火仿似成了孤景,照不亮他的眼睛。

  他聽不到任何動靜,冷漠如常地走了出去,站在了宮牆上。

  巍峨皇城上,燦亮的焰火映著寂靜的影子。

  夜空中的矛隼撲飛下來,落在秋葉伸出的手臂上,讓他看清,炫黑腳掌處的信筒完好無損,沒有人將它取下來,拆閱他的書信。

  秋葉寫了十數封書信出去,從最初的震怒言辭「私奔不歸,禍及長平」,到最後的無可奈何的「盼歸」兩字,一遍遍凌遲著他的心。

  冷雙成未閱信,也未歸還,如同海上浮起的泡沫一般,消失在冬陽春風裡。

  作者有話要說:  注1:在我的yy中,宋國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勝利,圓了我的一個戰勝不受辱的夢!

  注2,有3個問題需要問問各位美人→a,蕭政能不能找到簡蒼?b,蕭拓孤老還是另娶妻?c,雙成到底回不回?

  第98章 西行

  焰火升空,喧囂了風聲夜色。…年年盛大的場景,渲染了都城百姓的耳目。秋葉站得高,更能看到自己的孤獨。他像是一道蒼白的影子,被滿城的光彩映照,寂寞地擱置在城牆上。

  身後,攏著大紅貂絨斗篷的程香安靜走近。

  秋葉將墨紱帶走冷雙成的過錯,遷怒到她身上,差不多攆她出了都城,也不見她。無奈之下,她只能找到這裡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