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徐經本就十分自信,只是笑了笑,待他方便出來,酒氣上頭,頭腦一片眩暈,小廝把他扶到一塊假山石上坐下,道:“廚房離這裡近,小的去給你端碗醒酒湯過來。”
徐經道:“謝謝這位小哥。”他閉目養了會神,小廝端著醒酒湯過來了,唐寅一飲而盡,又坐了片刻,感覺身體舒服了許多,他從口袋裡掏出一錠銀子遞給小廝,小廝忙接過,又向他鞠躬道:“多謝徐相公的打賞。”
徐經家本是江陰首富,出手向來闊綽,這事情轉瞬也就被他忘記了,也沒向別人提起,從程敏政府上回來後,他與唐寅專心讀書,再沒有出門會友遊玩了。
弘治十二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這年會試出了大狀況,甚至連朱佑樘都驚動了,司禮監不敢擅專,給事中華昶、林廷玉參程敏政鬻題,朝中議論紛紛揚揚,京城舉子也紛紛上書陳情,朱佑樘敕令程敏政停止閱卷,再由大學士李東陽審查此案。程敏鄭、唐寅、徐經等人俱下獄。
近日天氣驟降,朱秀榮又生病了,張音忙於照顧她,對朝內外事情無所知悉。
這日,劉瑾來報:“壽寧侯有要事匯報娘娘。”張音見女兒已安穩熟睡,便招了張鶴齡覲見。
張鶴齡道:“娘娘近來可好,公主進來可好?”
張音神情有些疲憊,宮女替她輕輕地捶背,道:“秀榮還是老毛病了,每當氣溫驟降,便要生病,她又離不開我,實在是□□乏力,剛才趁著她睡著了,才有空見見你,說吧,什麼事?”
張鶴齡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張音說了一遍,又道:“唐寅下獄了,哎,他的書童苦求我幫忙,特來告訴娘娘,看看娘娘有什麼辦法?”
張音長吁一口氣,果然歷史還是有他既定的軌道啊,也罷,唐寅性子桀驁,這種性格混官場也不容易,倒不如做個白衣自在,至少不會有性命之危,只是自古監獄都不好待,唐寅這次恐怕要受些苦頭了。
見張音半響都不做聲,張鶴齡遞給張音一張紙,道:“這是唐寅在獄中所做。”張音展開紙條,“身貫三木,卒吏如虎,舉頭搶地,涕泗橫集”,筆力透紙,可以想像出唐寅的絕望與悲憤。
張音把紙條投入香爐中燒成灰燼,才說:“你回去吧,這事我已經知道了,陛下是寬厚仁慈的人,只要唐寅沒有做過,他被放出來的,讓那書童安心在家等消息,不必四處奔走,以免給他惹更大的麻煩。”張鶴齡領命而去。
到了晚上朱佑樘過來用晚膳,張音便直接跟他說了這件事情,問案子審理到什麼狀況,朱佑樘好奇她對這個事情感興趣,張音忙道:“唐寅的才名在江南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樣的才子是有真才實學的,我不相信他會這麼做。”
朱佑樘道:“他的同夥徐經已經招了,他賄賂程敏政的小廝,拿到考題最後泄露給唐寅。”
張音想到唐寅的二十字悲言,不禁冷笑道:“屈打成招,這樣的事情還少嗎,李東陽大人查的怎麼樣了?”
“確實是屈打成招,李東陽已經查到唐寅不在程敏政所錄取的舉子名單里。”朱佑樘道。
“陛下還不放了他們,錦衣衛的手段凌厲,有幾個人能抵抗得住?”
朱佑樘沉思道:“這件事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要怎麼處理,還需參考內閣意見。”
張音不解,“可是他們是無罪的。”
“蒼蠅無fèng的雞蛋,你我清楚整件事的經過,但是大多數人不清楚,不管怎樣,捲入了這個案子就沒法脫身了。”
張音狠狠地拍擊桌子,她真的恨死了這古代疑罪從有的制度。
三日後,處理結果出來,唐寅、徐經革去舉人功名,貶為小吏,永生不得再參加科舉,程敏政出獄後,不久憂憤而死。
徐經一病不起,被徐家人接回老家休養,唐寅滯留京城寓所,終日喝的酩酊大醉,最後身無分文,被老闆趕了出來,他仍然大笑不止,形容瘋癲,大聲唱:“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將奈何?我今與汝歌百忍,汝當拍手笑呵呵!朝也忍,暮也忍。恥也忍,辱也忍。苦也忍,痛也忍。飢也忍,寒也忍。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
眾人對他指指點點,也不在意,蓬頭垢面,提著酒壺往嘴裡灌酒,書童跟在他身邊不住的勸他,他也不理不顧。
不知行走了多久,面前突然有一人問道:“唐相公,別來無恙啊。”
唐寅揉揉眼睛,看了半響,才道:“原來是壽寧侯,在下的處境如何你不是已經看到。”
張鶴齡帶著他七拐八拐的來到一處小院落,唐寅苦笑道:“唐某讓皇后失望了。”
張鶴齡道:“皇后讓我告訴你,人生不止只有科舉這一條路,不可放棄自己,她期待十年後再見是一個文學大家唐伯虎。”
唐寅本已經頹廢至極,此刻才感受到些溫暖,張音的這番話並不能立刻叫他振作起來,但至少還有能真正關心他。
張鶴齡遞給他一個檀木盒子,道:“娘娘贈你千金,望你好好保重,你可以在這小院好好休養些日子,等身體好了之後再離開,告辭!”
“多謝!”唐寅站起來送他。
“不必送了,你保重,以後就當沒來沒有認識過皇后吧!”張鶴齡並不想跟唐寅扯上什麼關係。
唐寅怔怔望著他遠去,書童叫喚了好幾聲才反應過來,自嘲地笑了笑。
作者有話要說: 邊寫邊聽《祝君好》,好傷感啊,寧願沒擁抱,共你可到老,任由你來去自如在我心底仍愛慕~~~
☆、清寧宮失火
李廣最近日子好過極了,新建的府邸已經完工,府邸布置的金碧輝煌,簡直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紫禁城,李廣猶不滿意,覺得還差一個花園,手下人知其意,便又驅趕京郊百姓,搶占大片良田,圍起來建造花園,最後引玉泉山的水圍繞於府邸前後,李廣這才滿意,有百姓在府邸門口伸冤,李廣直接派出爪牙杖打,人人怨聲載道。給事中葉紳上奏章彈劾,朱佑樘卻置之不理,李廣越發得意,行事更加的肆無忌憚,時常假聖旨,擅自授人以官職,藉此收取四方賄賂。一時間,李廣的聲勢到達頂峰。
鄭金蓮仗著李廣的勢,在宮中的日子也好過起來,李廣過來儲秀宮看她,她便說:“我聽宮裡的人說,仙師能夠讓人升官發財,請仙師給我父親也授個官職吧。”
李廣捏著她的下巴,道:“這要看你今日伺候的我滿不滿意,若是滿意了,讓你父親做個錦衣衛百戶,那也未嘗不可。”
鄭金蓮眼睛一亮,錦衣衛百戶,這可是正六品的官職啊,只要父親當了官,她就是官家千金,日後出宮也能嫁個好人家,她欣喜若狂,撲到李廣身上,“多謝仙師,多謝仙師,奴婢一定伺候的讓你滿意。”
“且慢,”李廣推開他,從懷裡掏出兩粒紅色藥丸,“這是我新得好東西,可惜陛下不愛這種東西,今日便宜了你我。”
徐經道:“謝謝這位小哥。”他閉目養了會神,小廝端著醒酒湯過來了,唐寅一飲而盡,又坐了片刻,感覺身體舒服了許多,他從口袋裡掏出一錠銀子遞給小廝,小廝忙接過,又向他鞠躬道:“多謝徐相公的打賞。”
徐經家本是江陰首富,出手向來闊綽,這事情轉瞬也就被他忘記了,也沒向別人提起,從程敏政府上回來後,他與唐寅專心讀書,再沒有出門會友遊玩了。
弘治十二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這年會試出了大狀況,甚至連朱佑樘都驚動了,司禮監不敢擅專,給事中華昶、林廷玉參程敏政鬻題,朝中議論紛紛揚揚,京城舉子也紛紛上書陳情,朱佑樘敕令程敏政停止閱卷,再由大學士李東陽審查此案。程敏鄭、唐寅、徐經等人俱下獄。
近日天氣驟降,朱秀榮又生病了,張音忙於照顧她,對朝內外事情無所知悉。
這日,劉瑾來報:“壽寧侯有要事匯報娘娘。”張音見女兒已安穩熟睡,便招了張鶴齡覲見。
張鶴齡道:“娘娘近來可好,公主進來可好?”
張音神情有些疲憊,宮女替她輕輕地捶背,道:“秀榮還是老毛病了,每當氣溫驟降,便要生病,她又離不開我,實在是□□乏力,剛才趁著她睡著了,才有空見見你,說吧,什麼事?”
張鶴齡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張音說了一遍,又道:“唐寅下獄了,哎,他的書童苦求我幫忙,特來告訴娘娘,看看娘娘有什麼辦法?”
張音長吁一口氣,果然歷史還是有他既定的軌道啊,也罷,唐寅性子桀驁,這種性格混官場也不容易,倒不如做個白衣自在,至少不會有性命之危,只是自古監獄都不好待,唐寅這次恐怕要受些苦頭了。
見張音半響都不做聲,張鶴齡遞給張音一張紙,道:“這是唐寅在獄中所做。”張音展開紙條,“身貫三木,卒吏如虎,舉頭搶地,涕泗橫集”,筆力透紙,可以想像出唐寅的絕望與悲憤。
張音把紙條投入香爐中燒成灰燼,才說:“你回去吧,這事我已經知道了,陛下是寬厚仁慈的人,只要唐寅沒有做過,他被放出來的,讓那書童安心在家等消息,不必四處奔走,以免給他惹更大的麻煩。”張鶴齡領命而去。
到了晚上朱佑樘過來用晚膳,張音便直接跟他說了這件事情,問案子審理到什麼狀況,朱佑樘好奇她對這個事情感興趣,張音忙道:“唐寅的才名在江南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樣的才子是有真才實學的,我不相信他會這麼做。”
朱佑樘道:“他的同夥徐經已經招了,他賄賂程敏政的小廝,拿到考題最後泄露給唐寅。”
張音想到唐寅的二十字悲言,不禁冷笑道:“屈打成招,這樣的事情還少嗎,李東陽大人查的怎麼樣了?”
“確實是屈打成招,李東陽已經查到唐寅不在程敏政所錄取的舉子名單里。”朱佑樘道。
“陛下還不放了他們,錦衣衛的手段凌厲,有幾個人能抵抗得住?”
朱佑樘沉思道:“這件事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要怎麼處理,還需參考內閣意見。”
張音不解,“可是他們是無罪的。”
“蒼蠅無fèng的雞蛋,你我清楚整件事的經過,但是大多數人不清楚,不管怎樣,捲入了這個案子就沒法脫身了。”
張音狠狠地拍擊桌子,她真的恨死了這古代疑罪從有的制度。
三日後,處理結果出來,唐寅、徐經革去舉人功名,貶為小吏,永生不得再參加科舉,程敏政出獄後,不久憂憤而死。
徐經一病不起,被徐家人接回老家休養,唐寅滯留京城寓所,終日喝的酩酊大醉,最後身無分文,被老闆趕了出來,他仍然大笑不止,形容瘋癲,大聲唱:“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將奈何?我今與汝歌百忍,汝當拍手笑呵呵!朝也忍,暮也忍。恥也忍,辱也忍。苦也忍,痛也忍。飢也忍,寒也忍。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
眾人對他指指點點,也不在意,蓬頭垢面,提著酒壺往嘴裡灌酒,書童跟在他身邊不住的勸他,他也不理不顧。
不知行走了多久,面前突然有一人問道:“唐相公,別來無恙啊。”
唐寅揉揉眼睛,看了半響,才道:“原來是壽寧侯,在下的處境如何你不是已經看到。”
張鶴齡帶著他七拐八拐的來到一處小院落,唐寅苦笑道:“唐某讓皇后失望了。”
張鶴齡道:“皇后讓我告訴你,人生不止只有科舉這一條路,不可放棄自己,她期待十年後再見是一個文學大家唐伯虎。”
唐寅本已經頹廢至極,此刻才感受到些溫暖,張音的這番話並不能立刻叫他振作起來,但至少還有能真正關心他。
張鶴齡遞給他一個檀木盒子,道:“娘娘贈你千金,望你好好保重,你可以在這小院好好休養些日子,等身體好了之後再離開,告辭!”
“多謝!”唐寅站起來送他。
“不必送了,你保重,以後就當沒來沒有認識過皇后吧!”張鶴齡並不想跟唐寅扯上什麼關係。
唐寅怔怔望著他遠去,書童叫喚了好幾聲才反應過來,自嘲地笑了笑。
作者有話要說: 邊寫邊聽《祝君好》,好傷感啊,寧願沒擁抱,共你可到老,任由你來去自如在我心底仍愛慕~~~
☆、清寧宮失火
李廣最近日子好過極了,新建的府邸已經完工,府邸布置的金碧輝煌,簡直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紫禁城,李廣猶不滿意,覺得還差一個花園,手下人知其意,便又驅趕京郊百姓,搶占大片良田,圍起來建造花園,最後引玉泉山的水圍繞於府邸前後,李廣這才滿意,有百姓在府邸門口伸冤,李廣直接派出爪牙杖打,人人怨聲載道。給事中葉紳上奏章彈劾,朱佑樘卻置之不理,李廣越發得意,行事更加的肆無忌憚,時常假聖旨,擅自授人以官職,藉此收取四方賄賂。一時間,李廣的聲勢到達頂峰。
鄭金蓮仗著李廣的勢,在宮中的日子也好過起來,李廣過來儲秀宮看她,她便說:“我聽宮裡的人說,仙師能夠讓人升官發財,請仙師給我父親也授個官職吧。”
李廣捏著她的下巴,道:“這要看你今日伺候的我滿不滿意,若是滿意了,讓你父親做個錦衣衛百戶,那也未嘗不可。”
鄭金蓮眼睛一亮,錦衣衛百戶,這可是正六品的官職啊,只要父親當了官,她就是官家千金,日後出宮也能嫁個好人家,她欣喜若狂,撲到李廣身上,“多謝仙師,多謝仙師,奴婢一定伺候的讓你滿意。”
“且慢,”李廣推開他,從懷裡掏出兩粒紅色藥丸,“這是我新得好東西,可惜陛下不愛這種東西,今日便宜了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