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李廣拉著她的手摩挲,“你知道就好,只要伺候好了我,要什麼沒有呢,包你日子過的比皇后還舒服了!”
鄭金蓮嗤笑道:“得了吧,你也就是在我面前說說,到了皇后面前,你還不是裝鵪鶉!”
“啊!”鄭金蓮驚叫一聲,李廣突然用力把她推到地上,她的膝蓋磕傷了,李廣狠狠地罵
道:“賤人,你今日是存心惹我生氣嗎?”
鄭金蓮的眼圈紅了,淚水瑩瑩,“奴家只是不忿,皇后她也是小戶之女,未進宮之時身份與我沒什麼差別,可是現在呢,她高高在上,能夠決定我的命運,而我只能像個螻蟻一樣任人踩踏,”她伏在李廣的胸前,淚水漣漣,“仙師,奴家是你的女人,你難道不能替奴家出一口惡氣嗎?”
李廣有些飄飄然,加之這些年他順風順手,又深得朱佑樘的寵愛,人人見了他都尊稱一聲仙師,他只在皇后身上吃過苦頭,聽著鄭金蓮這樣說,他不禁沉思起來。
鄭金蓮見他半天不開口,又流淚道:“罷了,仙師還是不要為我得罪皇后了,就讓奴家自身自滅吧!”
李廣替她擦擦眼淚,笑道:“這也不是難事,我正要報皇后當年鞭笞之仇。”
“嗯!”鄭金蓮心滿意足的點頭,也不枉她白白的陪這個閹人了。
唐寅是開春後來到的京城,張鶴齡的人等到他後,立刻匯報給了張音,張音已經十幾年沒有見唐寅了,一時之間卻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件事情才不算是唐突。
張鶴齡道:“那唐寅意氣風發,風流不羈,與他同行的還有江陰人徐經,這兩人來京城後,四處會友,徐經有錢,人又大方,如今兩人在京中有頗有盛名,京中傳言這兩人會試必中。”
“你替我傳話給唐寅,約個時間,就說是故人相見。”
“這不太好吧,若是陛下知道了……”
“你找可靠的人去辦,做的隱蔽點。”張音本身對唐寅就沒什麼愛慕之情,當年與他私定終身的事情,現在想來就是小孩子之間的玩笑話,她只是不忍唐寅落到後來的悲慘境況。
到了約定的那一日,張音過了晌午才出宮,她是皇后出宮自然也無需別人同意,只說是昨日晚上夢見母親,甚是想念她,因此要去壽寧侯府祭拜,也不張揚,只帶了幾名侍衛悄悄的去了壽寧侯府。
先去家祠祭拜了金氏,張音只見了兩個弟弟弟媳,然後只留在鶴齡一人說話,鶴齡道:“已經安排好了,我親自守著,不會有閒雜人等過來。”他把張音帶到府後一個偏僻的亭子後就離開了。
唐寅拿著酒杯,抿了一口酒,然後一飲而盡,道:“好酒,好酒!”
“那是當然,這可是內造的桂花酒,市面上可是買不著的!”身後傳來一個幽幽的女聲。
唐寅回頭,也不多驚訝,只是淡淡地說:“不知我該叫你張小姐,還是皇后娘娘?”
唐寅今年也有三十歲了,他這些年境遇似乎是不太好,兩鬢已經染上了點點白霜,他的眼睛也包涵風霜,不似十幾年前少年初遇時的清澈了。他見張音盯著他瞧,又笑道:“清朝攪明鏡,元首有華然。愴然百感興,雨泣忽成悲。”
張音心中一酸,換了個話題,道:“我該恭喜你呀,唐解元!”
唐寅微笑:“家道中落,若不是為了生計,誰願意收這浮名的束縛?像柳三變一樣做個白衣卿相已不是更好?”
張音道:“柳三變科舉失意,才有忍把浮名,換做低吟淺唱的感嘆,你如今高中解元,前程可期,是萬萬不能相比的。”
兩人沉默了下來,好一會兒,唐寅打破沉默,“李園園的事情,我很抱歉,知道你過得很好,我就放心了。”
張音真心實意的說:“我過的很好,你呢?”
唐寅慢慢地講訴他這些年的際遇,有悲傷的事情,父母妻兒皆過世;也有快樂的事情,遊歷過哪些地方,結交過哪些有意思的人。張音微笑著聽他訴說,兩人就如同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般喝酒聊天。
唐寅看著杯中澄清的桂花酒,笑道:“這內造的桂花酒雖然好,然還是不及江南的桂花酒清甜,那年我去杭州,在西湖邊上的一家小酒肆喝過的桂花酒才好喝呢,提著一壺酒,漫步蘇堤之上,在月色之下,聞著桂香、荷香,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張音聽得出神,心中嚮往不已。
唐寅突然說:“你後悔嗎?”
“恩?”張音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咳,我說傻話了,你今日找我有什麼事情?”
張音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自你與徐經進京後,行事太高調了,容易引起禍患,你在會試之前別出門交際了,閉門讀書吧。”
唐寅側目:“可是我們得罪了什麼人,你聽到了什麼風聲?”
張音道:“洪武年間的南北榜案難道你忘了嗎?南北舉子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你們如此高調行事,被有心人捉住把柄,該怎麼辦?朝廷為了平復民間的輿論,就算查明事實,也會權衡處理,屆時吃虧的還是你。”
☆、道士謠言
唐寅搖搖扇子,道:“我唐寅行的端做得正,沒做過的事情,別人再怎麼樣也沒法把髒水潑在我的身上!”
看他冥頑不靈的樣子,張音頭痛,“弘治十年錄科考試的事情你都忘了嗎,幸好有蘇州知府曹鳳愛惜人才,為你求情,唐寅,你不是每次都有這樣的好運氣。”
見她眼中焦急的神色,唐寅暗自感嘆,自父母妻子過世、家道中落,嘗盡人情冷暖後,除了摯友文徵明真心規勸他專心科舉,只有張音這麼真心對待他了,他心中一暖,認真地說:“我答應你,會試之前閉門讀書,不與徐經多做交際。”
張音這才放心了,兩個又說了幾句話,張鶴齡走近,衝著她使眼色,張音打開懷表看了看時間,便道:“天氣不早了,讓人送你回去吧,後會有期。”
唐寅拱手道:“日後與皇后相見必定是渺茫了,在下恭祝皇后芳齡永駐、萬事順遂,在下告辭!”
張音目送他遠去,該做的她都已經做了,以後怎麼樣就看唐寅自己的造化了,她不會再管他的任何事情。
“姐姐?”
張鶴齡打斷她的沉思,張音問:“什麼事情?”
“二姐也來了,在母親的舊居,說想見見你。”
“哦,那就去吧。”張音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張環了,也很掛念她。
來到金氏以前住的地方,張環早已經等的有些心急了,見到張音過來,連忙上前,笑道:“姐姐!”
張音拉著她的手坐下,“你也有好幾個月沒進宮看我了,都在忙些什麼?”
張環摸了摸肚子,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姐姐你又要有小侄子!”
“真是喜事啊,恭喜你了。”張音也替她感到高興。
鄭金蓮嗤笑道:“得了吧,你也就是在我面前說說,到了皇后面前,你還不是裝鵪鶉!”
“啊!”鄭金蓮驚叫一聲,李廣突然用力把她推到地上,她的膝蓋磕傷了,李廣狠狠地罵
道:“賤人,你今日是存心惹我生氣嗎?”
鄭金蓮的眼圈紅了,淚水瑩瑩,“奴家只是不忿,皇后她也是小戶之女,未進宮之時身份與我沒什麼差別,可是現在呢,她高高在上,能夠決定我的命運,而我只能像個螻蟻一樣任人踩踏,”她伏在李廣的胸前,淚水漣漣,“仙師,奴家是你的女人,你難道不能替奴家出一口惡氣嗎?”
李廣有些飄飄然,加之這些年他順風順手,又深得朱佑樘的寵愛,人人見了他都尊稱一聲仙師,他只在皇后身上吃過苦頭,聽著鄭金蓮這樣說,他不禁沉思起來。
鄭金蓮見他半天不開口,又流淚道:“罷了,仙師還是不要為我得罪皇后了,就讓奴家自身自滅吧!”
李廣替她擦擦眼淚,笑道:“這也不是難事,我正要報皇后當年鞭笞之仇。”
“嗯!”鄭金蓮心滿意足的點頭,也不枉她白白的陪這個閹人了。
唐寅是開春後來到的京城,張鶴齡的人等到他後,立刻匯報給了張音,張音已經十幾年沒有見唐寅了,一時之間卻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件事情才不算是唐突。
張鶴齡道:“那唐寅意氣風發,風流不羈,與他同行的還有江陰人徐經,這兩人來京城後,四處會友,徐經有錢,人又大方,如今兩人在京中有頗有盛名,京中傳言這兩人會試必中。”
“你替我傳話給唐寅,約個時間,就說是故人相見。”
“這不太好吧,若是陛下知道了……”
“你找可靠的人去辦,做的隱蔽點。”張音本身對唐寅就沒什麼愛慕之情,當年與他私定終身的事情,現在想來就是小孩子之間的玩笑話,她只是不忍唐寅落到後來的悲慘境況。
到了約定的那一日,張音過了晌午才出宮,她是皇后出宮自然也無需別人同意,只說是昨日晚上夢見母親,甚是想念她,因此要去壽寧侯府祭拜,也不張揚,只帶了幾名侍衛悄悄的去了壽寧侯府。
先去家祠祭拜了金氏,張音只見了兩個弟弟弟媳,然後只留在鶴齡一人說話,鶴齡道:“已經安排好了,我親自守著,不會有閒雜人等過來。”他把張音帶到府後一個偏僻的亭子後就離開了。
唐寅拿著酒杯,抿了一口酒,然後一飲而盡,道:“好酒,好酒!”
“那是當然,這可是內造的桂花酒,市面上可是買不著的!”身後傳來一個幽幽的女聲。
唐寅回頭,也不多驚訝,只是淡淡地說:“不知我該叫你張小姐,還是皇后娘娘?”
唐寅今年也有三十歲了,他這些年境遇似乎是不太好,兩鬢已經染上了點點白霜,他的眼睛也包涵風霜,不似十幾年前少年初遇時的清澈了。他見張音盯著他瞧,又笑道:“清朝攪明鏡,元首有華然。愴然百感興,雨泣忽成悲。”
張音心中一酸,換了個話題,道:“我該恭喜你呀,唐解元!”
唐寅微笑:“家道中落,若不是為了生計,誰願意收這浮名的束縛?像柳三變一樣做個白衣卿相已不是更好?”
張音道:“柳三變科舉失意,才有忍把浮名,換做低吟淺唱的感嘆,你如今高中解元,前程可期,是萬萬不能相比的。”
兩人沉默了下來,好一會兒,唐寅打破沉默,“李園園的事情,我很抱歉,知道你過得很好,我就放心了。”
張音真心實意的說:“我過的很好,你呢?”
唐寅慢慢地講訴他這些年的際遇,有悲傷的事情,父母妻兒皆過世;也有快樂的事情,遊歷過哪些地方,結交過哪些有意思的人。張音微笑著聽他訴說,兩人就如同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般喝酒聊天。
唐寅看著杯中澄清的桂花酒,笑道:“這內造的桂花酒雖然好,然還是不及江南的桂花酒清甜,那年我去杭州,在西湖邊上的一家小酒肆喝過的桂花酒才好喝呢,提著一壺酒,漫步蘇堤之上,在月色之下,聞著桂香、荷香,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張音聽得出神,心中嚮往不已。
唐寅突然說:“你後悔嗎?”
“恩?”張音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咳,我說傻話了,你今日找我有什麼事情?”
張音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自你與徐經進京後,行事太高調了,容易引起禍患,你在會試之前別出門交際了,閉門讀書吧。”
唐寅側目:“可是我們得罪了什麼人,你聽到了什麼風聲?”
張音道:“洪武年間的南北榜案難道你忘了嗎?南北舉子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你們如此高調行事,被有心人捉住把柄,該怎麼辦?朝廷為了平復民間的輿論,就算查明事實,也會權衡處理,屆時吃虧的還是你。”
☆、道士謠言
唐寅搖搖扇子,道:“我唐寅行的端做得正,沒做過的事情,別人再怎麼樣也沒法把髒水潑在我的身上!”
看他冥頑不靈的樣子,張音頭痛,“弘治十年錄科考試的事情你都忘了嗎,幸好有蘇州知府曹鳳愛惜人才,為你求情,唐寅,你不是每次都有這樣的好運氣。”
見她眼中焦急的神色,唐寅暗自感嘆,自父母妻子過世、家道中落,嘗盡人情冷暖後,除了摯友文徵明真心規勸他專心科舉,只有張音這麼真心對待他了,他心中一暖,認真地說:“我答應你,會試之前閉門讀書,不與徐經多做交際。”
張音這才放心了,兩個又說了幾句話,張鶴齡走近,衝著她使眼色,張音打開懷表看了看時間,便道:“天氣不早了,讓人送你回去吧,後會有期。”
唐寅拱手道:“日後與皇后相見必定是渺茫了,在下恭祝皇后芳齡永駐、萬事順遂,在下告辭!”
張音目送他遠去,該做的她都已經做了,以後怎麼樣就看唐寅自己的造化了,她不會再管他的任何事情。
“姐姐?”
張鶴齡打斷她的沉思,張音問:“什麼事情?”
“二姐也來了,在母親的舊居,說想見見你。”
“哦,那就去吧。”張音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張環了,也很掛念她。
來到金氏以前住的地方,張環早已經等的有些心急了,見到張音過來,連忙上前,笑道:“姐姐!”
張音拉著她的手坐下,“你也有好幾個月沒進宮看我了,都在忙些什麼?”
張環摸了摸肚子,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姐姐你又要有小侄子!”
“真是喜事啊,恭喜你了。”張音也替她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