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穆嬤嬤見何循眼睛紅著,便笑道:“少爺放心,少夫人睡著了,睡著之前,嘴裡嘀咕了一句‘君子之道費而隱’。”說著,瞧見何循要進去,忙又勸道:“少爺去隨著夫人看孫少爺去,不然明兒個少夫人問小少爺長得如何,少爺答不出來,豈不是叫少夫人以為少爺不喜歡孫少爺?”
何循嘴裡答應著,然後嘀咕道:“那小子就叫費而隱得了。”
穆嬤嬤聽了,笑道:“少爺萬萬不能說這話,少爺好不容易娶了少夫人,少夫人又好不容易生下來的,怎就姓了費?”
何循乾笑兩聲,想著方才何夫人將他兒子抱走了,又見何二少夫人竟不知什麼時候來了一直陪在這邊,此時何二少夫人正忙著叫人打賞穩婆照料柳檀雲。
何循忙謝過何二少夫人,因見這邊沒有自己什麼事,便向耳房那邊找何夫人去了。
忙了一通,第二日一早,何循依舊進不得產房,又聽人說柳檀雲還睡著,於是在何侍郎的耳提面命之下,趕去了衙門。
才到了衙門,沒一會子何夫人便叫人送了喜蛋給順天府眾人,於是順天府上下便又紛紛跟何循道喜。
過了午時,厲子期果然過來了,厲子期這會子過來,卻是催問順天府何時將他的狀詞遞呈給皇帝。
厲子期雖耿直,卻也不是全然沒有心機,因瞧見這順天府里何循雖不是最能做主的人,卻是身份最特殊的,覺得何循這太子的小舅子、柳孟炎的女婿無論如何都是告倒田家的上好人選,於是便也不去找旁人,只找人問何循的行蹤。
厲子期這人身份也麻煩,雖說他如今不是柳老太爺的弟子了,但誰知什麼時候柳老太爺又對厲子期動了憐惜之心。因這般想著,順天府上下也樂意將厲子期這麼個難纏之人弄到何循這邊來。
於是乎,何循才因喜得貴子眉開眼笑,轉而便因厲子期來了眉頭微顰。
厲子期過來後,見何循嗓子啞了,便說道:“何小哥怎這般不主意保養自己?”
何循笑道:“晚輩娘子昨晚生孩子,因此嗓子啞了。”
厲子期並不去深究這其中的因果關係,便說道:“才剛聽人跟你道喜,原來是這事,何小哥得了個小子麼?”
何循笑道:“正是個小子。”
厲子期聞言,又問:“可起名字了?”
何循隨口說道:“大名是該上頭的長輩起的,但這小名,我琢磨著就叫費而隱。”說著,心裡將“何費而隱”這名字重複了幾遍,越發覺得自己這名字飽含深意,正是藏著為人處世之道的上成名字。
厲子期嘆道:“君子之道,中庸。莫不是就為了這個,何小哥也不肯接了這狀子?”
何循心裡一激靈,心想厲子期這綿里藏針的能耐可不輸旁人,才說著他喜得貴子的事,怎又暗諷他膽小怕事,笑道:“瞧厲大人說的,厲大人的狀子,順天府不是接了嗎?”說著,想起柳檀雲寫的那梅花篆,暗道既然八皇子手上有田家的“把柄”,那再火上澆油,叫八皇子手上再握著田家“逾越”的狀子又何妨。總歸八皇子握著田家的“把柄”越多,八皇子心裡越會以為自己能拿捏得住田家,如此八皇子跟田家的嫌隙便會越來越大,畢竟八皇子如今就如溺水之人,正是心慌意亂的時候,給他一根稻糙,他也會將那稻糙當做救命的繩索使用。且柳孟炎也說要將偽造的田太妃勾結三王的“罪證”給田家,田家人為弄清楚這罪證就要花上一些功夫,如此,指不定田家人為在弄清楚這罪證之前防著這事泄露出去便伸手幫八皇子一把,如此,十有□要被八皇子拖下水。
心裡想了一大圈子,何循便對厲子期說道:“像厲大人這樣的耿介之人委實不多,畢竟誰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
厲子期昂然道:“難道就為了這,叫世間正氣蕩然無存麼?”
何循嘆道:“自然不是,像是晚輩這樣的人,活了十幾歲依舊靠著家世在這世間混飯吃,比厲大人更明白一事,那便是迂迴。據我說,厲大人將狀子遞到岳父面前,岳父就會叫厲大人去尋順天府;厲大人將狀子拿到順天府,順天府又會敷衍著厲大人瞞而不報。如此,厲大人的正義難以昭彰,反倒會引來田家人,田家人勢必要對厲大人不利。”
厲子期擰著眉頭,嘆道:“厲某來之前,已經將家人送到別處居住,此時厲某不過是隻身之人,並不怕田家算計。”
何循點著頭,遲疑地說道:“我有一計,卻不知厲大人信不信我。”
厲子期忙道:“是什麼計謀?”
何須說道:“厲大人不如將這狀子送到八皇子府,也便是雅郡王府。想來,八皇子定會將這狀子遞到陛下面前,畢竟太后大壽在即,八皇子是如論如何都要進宮的。”
厲子期心想八皇子雖喪母,但皇后猶在,八皇子也算不得戴重孝還是能夠進宮的,但是八皇子跟田家的關係,定不肯替他遞了狀子,於是納悶地看著何循:“何小哥並非不知八皇子的母妃便是田家人,為何還要告訴我去尋了八皇子?”
何循笑道:“厲大人,八皇子不是什麼能夠‘大義滅親’之人,乃是個十足的小人。恰因如此才當將狀子遞到他那。厲大人想啊,這小人之舉是什麼?自然便是翻臉無情。八皇子如今意志消沉乃是因連番被陛下太后訓斥,此時八皇子正想著如何在陛下面前翻身,若得了這狀子,他定會當這是他‘東山再起’的好時機,定會拿了這狀子給陛下看,叫陛下知道他是能夠‘大義滅親’之人。”
厲子期聞言忙道:“厲某怎可與小人共事,若借了小人之手……”
何循嘆道:“這正是君子之道。難不成厲大人寧肯放任田家做那不規矩之事,也不肯委屈一下跟八皇子結交?厲大人要知道,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田家並非尋常人家,這些大戶人家,面上叫人知道一分錯,內里就已經錯上了百分。若不及時將田家這不正之風剎住,只怕後果不堪設想。且,厲大人不樂意叫陛下看到你的狀子?”說著,便緊緊地盯著厲子期看,見厲子期眼眸微微轉動,似是猶豫不決的模樣,也不逼著他下決定,只想著今日且將厲子期打發走。
厲子期心裡躊躇不定,嘴上說道:“厲某早已不做官了,莫再叫厲某什麼大人了。”
何循順口說道:“一日是大人終身是大人。”說完,隱約覺得自己這話有哪裡不對勁,不及細想,見厲子期要告辭,便趕緊送了他出去,待厲子期走後,想著衙門裡沒事了,便決定回家去看何費而隱去。
151秋後算帳
何循一路想著自己如今是何費而隱他爹了,便眉開眼笑地向家去,沒成想,在大街上竟然遇到何征。
何循上前問道:“大哥哪裡去?”
何征笑道:“我是奉了你岳父的命去清點稅銀,你這是去哪裡?”
何循望了眼何征身後的一行人,笑道:“我回家看費而隱去。”
何征微微蹙眉,暗道這費而隱是哪個,忽地想到何家新添了一個小東西,於是笑道:“好名字,只是聽著怎麼像是姓費的?不如就叫費隱吧。”說著,就抱著手臂含笑不語。
何循原本是要敷衍何征兩句就趕緊回家,此時聽何征有意將費隱兩字讀成“廢人”的腔調,便拉下臉來說道:“大哥忒不厚道,我兒子才落地,還熱乎呢,你就給起這麼個名字。”
何征笑嘻嘻地說道:“是你起的,不干我的事,況且你侄女都叫‘嚇哥’了,你兒子也跑不了。”
何循一聽,便知何征秋後算帳來了,忙笑道:“大哥到底想怎麼著吧,霞歌的名字都叫開了,再說這也是祖父定下來的,怪不到檀雲頭上。”說著,心裡想著讀“宜室宜家”的時候那孩子不出來,讀“君子之道”的時候那孩子才出來,可不這君子之道跟他們兩口子大有緣分,若不叫費而隱這名字實在是可惜了。
何征笑道:“你兒子的大名留著我來取,不然以後我就喊我侄子費費或者小隱兒。”因要恐嚇何循,便有意顫著聲捏著嗓子肉麻兮兮地將“小人兒”喚了兩遍。
何循瞧見何征身後的隨從已經無奈地將臉扭開,又隱約瞧見幾個路人向這邊看來,心想他這大哥怎就不知丟人為何物,想著總歸這是曾孫,何老尚書不會由著何征胡鬧,便含糊地說道:“大哥是大伯,由著大伯來起名字最好不過了。只是大哥還需叫祖父、父親答應了。”
何征捏著下巴說道:“你放心,我定會叫祖父、父親答應。”說著,有意陰笑兩聲,就領著人去了。
何循見何征走了,忙一路往家趕,雖說也覺得費而隱這名字不好叫的親昵,但心裡就倔著不肯改。回家之後,也不去前頭見過何夫人,便想自己房裡趕。到了門前,就聽裡頭隱約傳來聲音,立在門邊聽了一句,待進去之後,就瞧見依舊是前頭送觀音的那婆子。
那婆子喊著姑爺跟何循問了好,隨後便笑道:“夫人說那觀音就送給姑娘了,夫人叫姑娘好好做月子,再勸勸老爺保重身子。”
何循笑道:“岳母怎改口了?”待要再說一句酸話,想著到底是柳檀雲的母親,就住了口,只在心裡想著難不成柳孟炎教訓了呂氏?
柳檀雲有氣無力地說道:“母親改口,還不是因為她有事相求。”
那婆子是聽呂氏的話過來的,這會子瞧見柳檀雲兩口子都不樂意提起呂氏,便又道了一聲恭喜,隨後便告退了。
何循待那婆子走了,詫異道:“岳母如今萬事如意,年年過冬穿的都是新狐裘,怎地她還有事求你?”
柳檀雲雖略有些疲憊,但聽著何循沒事就拿了狐裘來說事,忍不住一笑,隨後說道:“還不是為了清風的事,母親這會子就盤算上叫誰來做她兒媳婦了。”
何循忙問:“她瞧上哪個了?”
柳檀雲說道:“就是早先常來你家的岑姑娘的妹子,據說母親昨晚上等婆子回話之後,才想起來不能在這會子得罪我。”說著,哧了一聲,心想呂氏還當真以為她是想得罪就得罪,想討好就討好的人,想著,就對何循說道:“過兩日你去我家的時候,你見著母親,就背著人告訴母親父親在外頭有紅顏知己了。”
何循失笑道:“岳父自來不好女色,年紀又大了,如今做了尚書後,就越發潔身自好了,便連我父親也不信他會在外頭有什麼紅顏知己,岳母聽了這話會信?”說著,轉念又想起呂氏要過一晚上才能醒過神來不能在這會子得罪柳檀雲,想來一跟她說柳孟炎在外頭有紅顏知己,她心裡就會只顧著吃醋,再不管旁的了,想來,就笑道:“你當真是唯恐天下不亂,也罷,叫岳母忙一些也好。”
何循嘴裡答應著,然後嘀咕道:“那小子就叫費而隱得了。”
穆嬤嬤聽了,笑道:“少爺萬萬不能說這話,少爺好不容易娶了少夫人,少夫人又好不容易生下來的,怎就姓了費?”
何循乾笑兩聲,想著方才何夫人將他兒子抱走了,又見何二少夫人竟不知什麼時候來了一直陪在這邊,此時何二少夫人正忙著叫人打賞穩婆照料柳檀雲。
何循忙謝過何二少夫人,因見這邊沒有自己什麼事,便向耳房那邊找何夫人去了。
忙了一通,第二日一早,何循依舊進不得產房,又聽人說柳檀雲還睡著,於是在何侍郎的耳提面命之下,趕去了衙門。
才到了衙門,沒一會子何夫人便叫人送了喜蛋給順天府眾人,於是順天府上下便又紛紛跟何循道喜。
過了午時,厲子期果然過來了,厲子期這會子過來,卻是催問順天府何時將他的狀詞遞呈給皇帝。
厲子期雖耿直,卻也不是全然沒有心機,因瞧見這順天府里何循雖不是最能做主的人,卻是身份最特殊的,覺得何循這太子的小舅子、柳孟炎的女婿無論如何都是告倒田家的上好人選,於是便也不去找旁人,只找人問何循的行蹤。
厲子期這人身份也麻煩,雖說他如今不是柳老太爺的弟子了,但誰知什麼時候柳老太爺又對厲子期動了憐惜之心。因這般想著,順天府上下也樂意將厲子期這麼個難纏之人弄到何循這邊來。
於是乎,何循才因喜得貴子眉開眼笑,轉而便因厲子期來了眉頭微顰。
厲子期過來後,見何循嗓子啞了,便說道:“何小哥怎這般不主意保養自己?”
何循笑道:“晚輩娘子昨晚生孩子,因此嗓子啞了。”
厲子期並不去深究這其中的因果關係,便說道:“才剛聽人跟你道喜,原來是這事,何小哥得了個小子麼?”
何循笑道:“正是個小子。”
厲子期聞言,又問:“可起名字了?”
何循隨口說道:“大名是該上頭的長輩起的,但這小名,我琢磨著就叫費而隱。”說著,心裡將“何費而隱”這名字重複了幾遍,越發覺得自己這名字飽含深意,正是藏著為人處世之道的上成名字。
厲子期嘆道:“君子之道,中庸。莫不是就為了這個,何小哥也不肯接了這狀子?”
何循心裡一激靈,心想厲子期這綿里藏針的能耐可不輸旁人,才說著他喜得貴子的事,怎又暗諷他膽小怕事,笑道:“瞧厲大人說的,厲大人的狀子,順天府不是接了嗎?”說著,想起柳檀雲寫的那梅花篆,暗道既然八皇子手上有田家的“把柄”,那再火上澆油,叫八皇子手上再握著田家“逾越”的狀子又何妨。總歸八皇子握著田家的“把柄”越多,八皇子心裡越會以為自己能拿捏得住田家,如此八皇子跟田家的嫌隙便會越來越大,畢竟八皇子如今就如溺水之人,正是心慌意亂的時候,給他一根稻糙,他也會將那稻糙當做救命的繩索使用。且柳孟炎也說要將偽造的田太妃勾結三王的“罪證”給田家,田家人為弄清楚這罪證就要花上一些功夫,如此,指不定田家人為在弄清楚這罪證之前防著這事泄露出去便伸手幫八皇子一把,如此,十有□要被八皇子拖下水。
心裡想了一大圈子,何循便對厲子期說道:“像厲大人這樣的耿介之人委實不多,畢竟誰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
厲子期昂然道:“難道就為了這,叫世間正氣蕩然無存麼?”
何循嘆道:“自然不是,像是晚輩這樣的人,活了十幾歲依舊靠著家世在這世間混飯吃,比厲大人更明白一事,那便是迂迴。據我說,厲大人將狀子遞到岳父面前,岳父就會叫厲大人去尋順天府;厲大人將狀子拿到順天府,順天府又會敷衍著厲大人瞞而不報。如此,厲大人的正義難以昭彰,反倒會引來田家人,田家人勢必要對厲大人不利。”
厲子期擰著眉頭,嘆道:“厲某來之前,已經將家人送到別處居住,此時厲某不過是隻身之人,並不怕田家算計。”
何循點著頭,遲疑地說道:“我有一計,卻不知厲大人信不信我。”
厲子期忙道:“是什麼計謀?”
何須說道:“厲大人不如將這狀子送到八皇子府,也便是雅郡王府。想來,八皇子定會將這狀子遞到陛下面前,畢竟太后大壽在即,八皇子是如論如何都要進宮的。”
厲子期心想八皇子雖喪母,但皇后猶在,八皇子也算不得戴重孝還是能夠進宮的,但是八皇子跟田家的關係,定不肯替他遞了狀子,於是納悶地看著何循:“何小哥並非不知八皇子的母妃便是田家人,為何還要告訴我去尋了八皇子?”
何循笑道:“厲大人,八皇子不是什麼能夠‘大義滅親’之人,乃是個十足的小人。恰因如此才當將狀子遞到他那。厲大人想啊,這小人之舉是什麼?自然便是翻臉無情。八皇子如今意志消沉乃是因連番被陛下太后訓斥,此時八皇子正想著如何在陛下面前翻身,若得了這狀子,他定會當這是他‘東山再起’的好時機,定會拿了這狀子給陛下看,叫陛下知道他是能夠‘大義滅親’之人。”
厲子期聞言忙道:“厲某怎可與小人共事,若借了小人之手……”
何循嘆道:“這正是君子之道。難不成厲大人寧肯放任田家做那不規矩之事,也不肯委屈一下跟八皇子結交?厲大人要知道,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田家並非尋常人家,這些大戶人家,面上叫人知道一分錯,內里就已經錯上了百分。若不及時將田家這不正之風剎住,只怕後果不堪設想。且,厲大人不樂意叫陛下看到你的狀子?”說著,便緊緊地盯著厲子期看,見厲子期眼眸微微轉動,似是猶豫不決的模樣,也不逼著他下決定,只想著今日且將厲子期打發走。
厲子期心裡躊躇不定,嘴上說道:“厲某早已不做官了,莫再叫厲某什麼大人了。”
何循順口說道:“一日是大人終身是大人。”說完,隱約覺得自己這話有哪裡不對勁,不及細想,見厲子期要告辭,便趕緊送了他出去,待厲子期走後,想著衙門裡沒事了,便決定回家去看何費而隱去。
151秋後算帳
何循一路想著自己如今是何費而隱他爹了,便眉開眼笑地向家去,沒成想,在大街上竟然遇到何征。
何循上前問道:“大哥哪裡去?”
何征笑道:“我是奉了你岳父的命去清點稅銀,你這是去哪裡?”
何循望了眼何征身後的一行人,笑道:“我回家看費而隱去。”
何征微微蹙眉,暗道這費而隱是哪個,忽地想到何家新添了一個小東西,於是笑道:“好名字,只是聽著怎麼像是姓費的?不如就叫費隱吧。”說著,就抱著手臂含笑不語。
何循原本是要敷衍何征兩句就趕緊回家,此時聽何征有意將費隱兩字讀成“廢人”的腔調,便拉下臉來說道:“大哥忒不厚道,我兒子才落地,還熱乎呢,你就給起這麼個名字。”
何征笑嘻嘻地說道:“是你起的,不干我的事,況且你侄女都叫‘嚇哥’了,你兒子也跑不了。”
何循一聽,便知何征秋後算帳來了,忙笑道:“大哥到底想怎麼著吧,霞歌的名字都叫開了,再說這也是祖父定下來的,怪不到檀雲頭上。”說著,心裡想著讀“宜室宜家”的時候那孩子不出來,讀“君子之道”的時候那孩子才出來,可不這君子之道跟他們兩口子大有緣分,若不叫費而隱這名字實在是可惜了。
何征笑道:“你兒子的大名留著我來取,不然以後我就喊我侄子費費或者小隱兒。”因要恐嚇何循,便有意顫著聲捏著嗓子肉麻兮兮地將“小人兒”喚了兩遍。
何循瞧見何征身後的隨從已經無奈地將臉扭開,又隱約瞧見幾個路人向這邊看來,心想他這大哥怎就不知丟人為何物,想著總歸這是曾孫,何老尚書不會由著何征胡鬧,便含糊地說道:“大哥是大伯,由著大伯來起名字最好不過了。只是大哥還需叫祖父、父親答應了。”
何征捏著下巴說道:“你放心,我定會叫祖父、父親答應。”說著,有意陰笑兩聲,就領著人去了。
何循見何征走了,忙一路往家趕,雖說也覺得費而隱這名字不好叫的親昵,但心裡就倔著不肯改。回家之後,也不去前頭見過何夫人,便想自己房裡趕。到了門前,就聽裡頭隱約傳來聲音,立在門邊聽了一句,待進去之後,就瞧見依舊是前頭送觀音的那婆子。
那婆子喊著姑爺跟何循問了好,隨後便笑道:“夫人說那觀音就送給姑娘了,夫人叫姑娘好好做月子,再勸勸老爺保重身子。”
何循笑道:“岳母怎改口了?”待要再說一句酸話,想著到底是柳檀雲的母親,就住了口,只在心裡想著難不成柳孟炎教訓了呂氏?
柳檀雲有氣無力地說道:“母親改口,還不是因為她有事相求。”
那婆子是聽呂氏的話過來的,這會子瞧見柳檀雲兩口子都不樂意提起呂氏,便又道了一聲恭喜,隨後便告退了。
何循待那婆子走了,詫異道:“岳母如今萬事如意,年年過冬穿的都是新狐裘,怎地她還有事求你?”
柳檀雲雖略有些疲憊,但聽著何循沒事就拿了狐裘來說事,忍不住一笑,隨後說道:“還不是為了清風的事,母親這會子就盤算上叫誰來做她兒媳婦了。”
何循忙問:“她瞧上哪個了?”
柳檀雲說道:“就是早先常來你家的岑姑娘的妹子,據說母親昨晚上等婆子回話之後,才想起來不能在這會子得罪我。”說著,哧了一聲,心想呂氏還當真以為她是想得罪就得罪,想討好就討好的人,想著,就對何循說道:“過兩日你去我家的時候,你見著母親,就背著人告訴母親父親在外頭有紅顏知己了。”
何循失笑道:“岳父自來不好女色,年紀又大了,如今做了尚書後,就越發潔身自好了,便連我父親也不信他會在外頭有什麼紅顏知己,岳母聽了這話會信?”說著,轉念又想起呂氏要過一晚上才能醒過神來不能在這會子得罪柳檀雲,想來一跟她說柳孟炎在外頭有紅顏知己,她心裡就會只顧著吃醋,再不管旁的了,想來,就笑道:“你當真是唯恐天下不亂,也罷,叫岳母忙一些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