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國之君留連煙花之地本來已經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接入宮中作妃子也讓國人側目,更何況是將她立為王后?原來的太子趙嘉也敦厚仁愛,深得人心,無緣無故的廢掉也太有失常理了啊!趙國眾大臣紛紛上書,反對趙王的做法。

  趙王偃卻一意孤行:這是本王的家事,哪裡容得你們插嘴?!

  大家沒了脾氣,只好服從。

  就這樣,趙王偃背叛四國合縱之約,功伐燕國,秦國趁勢拿下了趙國的大半土地。趙王偃鬱鬱而終,把王位傳給了太子趙遷。

  趙王遷雖然從小貴為太子,但是母親出自煙花之地,雖然父王不計較,還給了其母子最大的榮譽和地位,但卻難堵悠悠之口。趙王遷/奇/就在這樣的口水/書/中長大,性格難免有些不太正常,那就是用玩世不恭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自卑。

  秦國再次攻秦,老臣們大都主降,而趙王遷覺得,現在正是證實自己實力的時候,堅決要和秦國一決高下。

  趙王遷派出趙國的看家將軍李牧,迎擊秦將王翦。兩人旗鼓相當,難分伯仲,戰爭進入膠著狀態。

  李斯向贏政進諫:“李牧天下名將,趙國棟樑。李牧一去,趙國必亡。”贏政稱善。於是,正在趙國執行任務的姚賈得到贏政的密令,使出離間之計,趙王遷派人殺死了李牧。趙軍被破。趙國滅。

  正在此時,燕太子丹向贏政拋出了橄欖枝,表示燕國願意割地求和,並派出荊軻向秦王進獻所割之地的地圖。荊軻入秦,求告無門,找到了蒙武的弟弟蒙嘉,送蒙嘉千金,請求引薦。蒙嘉想,割地求和,這是好事啊,欣欣然接納了禮金,引薦荊軻晉見秦王嬴政。

  接下來,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王了。結果大家也都知道,荊軻刺殺失敗,以身殉國。蒙嘉受到連累,更何況還收受了賄賂,按照秦國法律,其罪當誅,還要株連九族。蒙氏一族危在旦夕。

  贏政自然捨不得蒙氏一族,但這是法律,怎能不遵守呢?更何況,也氣憤蒙嘉引狼入室。正在不知如何處置時,李斯挺身而出。

  李斯來到蒙府,要見蒙嘉。李斯身為廷尉,卻以私人的身份來到蒙府,蒙武知道,李斯一定是來就蒙氏一族的,連忙請入。

  蒙嘉雖然沒有被打入大牢,但是這半個多月以來自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已經面容憔悴,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威風。李斯請其他人離開,讓他和蒙嘉單獨談談。

  李斯說:“蒙氏一族歷經三代,深得秦王信賴,正是蒸蒸日上之時,將軍犯下如此大錯,必會株連九族。蒙氏一族就此毀於今日!”

  蒙嘉後悔的鼻涕眼淚一起流,請李斯指點。

  李斯搖頭道:“蒙驁將軍在世時,時常誇讚蒙恬蒙毅兩兄弟,常說光大蒙氏門楣,全賴二君!將軍之錯已是死罪,卻還要株連蒙氏一族,尤其是蒙恬蒙毅兩兄弟,豈不會讓蒙老將軍在天之靈也不得安息?!”

  蒙嘉想起父親,淚流滿面:“請廷尉大人名示!只要能夠保住蒙氏一族,保住蒙恬蒙毅兩兄弟,蒙嘉死不足惜!”

  “好!如今,只有將軍一死,才可保蒙氏九族!”

  蒙嘉抬起頭:“真的?”

  李斯堅定的點點頭。

  蒙嘉仰天長嘯,向李斯深深一揖,回身進了自己的房間。

  李斯來到院裡。蒙武等人連忙迎了上來:“廷尉……”

  李斯虛弱的揮揮手,沒有言語,踉踉蹌蹌走出將軍府。

  蒙嘉死,贏政的氣也消了,接著這個緣由,饒過了蒙氏一族。蒙氏一族受李斯之恩得以保全,視李斯為大恩人。

  這件事情一過,贏政馬上派蒙武帶領蒙恬蒙毅等人,率軍三十萬,進兵燕國,攻城掠池,勢如破竹,一舉攻下燕國國都。

  燕國諸大臣向燕王進諫,秦國之恨只在太子丹,只有交出太子丹,以消蒙武之恨,才有機會活命。燕王無奈,殺了太子丹,將太子丹的人頭獻給蒙武。蒙武請示贏政,贏政說:“奪他國都,殺他太子,諒無大礙,先饒他們的狗命!”

  蒙武領命回秦,和蒙恬兵分兩路,蒙恬攻楚,蒙武伐魏。

  魏朝國小民弱,再加上蒙武大軍氣勢如虹,沒等到過年,就吞併了魏國,班師回朝。

  楚國卻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戰國時代,楚國本來是最強盛的,後來秦國和趙國後來者居上,才取代了楚國霸主的地位。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吞併楚國,絕非易事。

  再加上楚國主將項燕,著實也是一代名將。偷偷說一句,這項燕各位雖然不一定聽說,他的孫子可是大大的有名,就是楚霸王項羽。

  蒙恬小將雖然勇猛善戰,對付老項燕卻連連敗退,贏政只好派王翦為主將,蒙武為副將,率六十萬大軍接援蒙恬。

  贏政把秦國六十萬大軍的主力都交給了王翦,十分的不放心,便人護送自己十六歲的女兒華陽公主迎王翦於途,詔遇處成婚。什麼意思,就是你快馬加鞭趕到王翦大軍的前面去,從哪兒遇見王翦,就從哪兒和他完婚。

  要說,王翦已經是一個垂垂老翁,娶了秦王如花似玉的寶貝女兒該知足了,卻在與華陽公主完婚之後,一再的跟贏政要良田美宅,甚至已經和項燕對上陣了,還不忘派使者回咸陽,跟贏政一遍一遍的要:良田再多些,美宅再多些,多些土地更好。贏政卻也一一滿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