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什麼火星人在火星上的建築如此宏大?科學家們認為,由於火星人身高6米-8米,身高力大,所以他們的體能條件遠遠好於我們地球人,而且火星引力也小於地球引力,所以火星上具有遠遠小於地球重力的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看來,只有火星人才能用體積比地球上大幾倍的巨石來營造設施。火星人頭雕像比莫斯科電視塔還高許多,它像復活節島上的人頭雕像一樣高高地聳立在火星上,它曾是火星人宇宙飛船最理想的導航標。自火星環日軌道改變後,那裡的生物便銷聲匿跡了,而火星上的地震卻時有發生。地震打破了那裡往日的平靜,一些年久風化的雕像和建築紛紛被震倒坍塌,變成一片廢墟,只有那座用最結實的天然岩石雕造的火星人頭像依然完整無損地屹立在火星上。而構築昔日火星輝煌文明的火星巨人今天又在何方呢?

  ■金星上的無線電波

  1956年,美國天文學家理查森曾經接收到了來自雲層下金星表面的雷達反射波,並且發現金星十分緩慢地,以相反的方向--順時針方向在旋轉。

  同年,一個在邁耶爾領導下的天文學家小組也接收到來自金星的無線電波,他們驚奇地發現,這些波的強度競與某個原先設想應比金星更熱的星體的強度相等。

  1962年12月14日,美國金星探測器水手2號從金星旁的空間經過,探測到金星的無線電波,證實了早先的報導。

  1967年6月11日,蘇聯金星探測器金星4號進人了金星大氣層,在一個半小時的下降過程中發回了有關金星無線電被確切的數據。

  1969年5月16日和l了日降落到金星表面上的金星5號和金星6號,再一次確定無疑地證實了這一點。

  問題在於:如果金星上沒有生命的話,這些神秘的尚未破解的無線電波從何而來?

  事實上,人們普遍認為,在古代的某一時期,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現在大得多,而游離的氧卻很少。此外,當早期地球生命出現的時候,地球上的大氣有點像目前的金星,不過不是那麼稠密。

  從金星的大氣中有非常豐富的二氧化碳和十分缺少氧(至今還一點都沒有發現)這一事實中,那些否認外星人文明及其飛碟的科學家毫不猶豫地推斷,金星上沒有這種地球式的光合作用,或者,至少還沒有形成多久,因此,金星上就不可能有綠色植物,也不可能有任何動物。金星因此也決不可能是地球外的高智慧生命的棲居之地。

  這樣的說法是否太武斷了呢?

  ■金星上的金字塔遺蹟

  1989年1月,前蘇聯發射的一枚探測器終於穿過了金星表面濃厚的大氣層,通過對其發回照片的科學分析,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金星地表原來分布有2 座城市的遺蹟。

  關於金星的這一最新秘密,是前蘇聯科學家尼古拉·里賓契調夫在布魯塞爾的科學研討會上披露的。

  在這次會議上,里賓契河夫說:"那些城市全散布在金星表面,如我們能知道是誰建造了它們就好了,……我們絕對無法在金星上生存片刻,但一些生物卻做到了--並留下了一個偉大的文化遺蹟證明它。"

  "那些城市以馬車輪的形狀建成,中間的輪軸就是大都會所在。根據我們估計,那裡有一個龐大公路網將它們所有城市連接起來,直通它的中央。"

  不久,美國發射的探測器也發回了不少有關金星地表城市建築遺蹟的照片。經過科學的處理、辨認、分析,科學家們確認,那2 座城市遺蹟完全是由"三角錐"形金字塔狀建築組成的,每座城市實際上是一座巨型金字塔,這2 座巨型金字塔擺成一個巨型的馬車輪形狀,其間的輻射狀大道連接著中央的大城市。

  研究者們認為,這些金字塔形的城市可以日避高溫,夜避嚴寒,再大的風暴對它也無可奈何。

  1988年,前蘇聯宇宙物理學家阿列克塞·普斯卡夫宣布說,在金星地表也發現了像火星上那樣的人面形建築。

  這是不是意昧著這兩個星球有某種特殊的聯繫呢?

  早在1973年,前蘇聯天文學家謝爾蓋·羅薩諾夫教授提出了飛碟來自金星的假設,他說:"金星人數世紀來,就生活在金星地表下面,在那裡,金星人構築了真正的地下城,在人造環境中生存繁衍。金星上大氣被毀壞,動物和植物被污染致死,這是因為金星人的文明發展走人歧途而失去了控制的緣故,後來,金星人慢慢地開發了他們居住地的地下,在那裡種植作物、飼養動物、製造大氣和必要的熱量。他們利用了原子能,但在地面留下了數以百萬計的屍體,也許金星上四分之三的人口都死於了核爆炸。既然金星人已取得了核力量,那麼很難設想他們至今會不了解我們的存在。我個人認為,不時地出現在地球表面的飛碟是金星人派來偵察的飛行器"。

  在金星的城市廢墟下面,在金星地下是否真正還活著金星人,誰也很難作絕對的否定,外星人把金星作為飛碟基地,那更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我們對金星人的尋訪工作還沒有完成。我們也還不能夠明確地肯定或否定金星生命及其文明世界的存在,因為在我們古老的神話傳說或經典記載里,在遙遠古老的洪荒時代,金星人就曾經來訪問過我們地球,並且留下了許多他們殖民地球的歷史遺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