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侯玄演的眉毛隱隱作動,心裡一堵,感覺到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憤怒。這狗東西,在撩我女兒,真是報應不爽啊...

  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遙想當年,蘇州城內,豪門千金,芳齡六歲...

  不過如今小桃子已經十四歲了,是時候談婚論嫁了,在這個時代十四歲的少女就是待嫁的年齡了。

  遠處傳來一陣銀鈴般的嬌笑,侯婉殊一邊做著鬼臉一邊說道:「就不睬你,你回去睡不著覺吧。」

  離開櫻桃樹之後,嬌俏可人的少女搖身一變,又變成了端莊高貴的大公主,讓李思鏞在遠處看著背影久久不肯離去。

  回到椅子處一看,父皇還在睡,侯婉殊吐了吐舌尖,臉色稍微有些暈紅,撫了下胸口躡手躡腳地靠近。

  侯玄演是開國皇帝,公主的婚嫁並沒有成例,若是跟前朝大明一樣,侯玄演是萬萬不同意的。

  大明的公主可謂是慘到了家,明代皇室有規定,大凡公主的婚配,多選擇民間英俊善良的男子,不許武大臣的子弟娶公主為妻。

  這就決定了金枝玉葉的公主一旦成婚,就會下嫁給普通百姓。

  所以,有明一代,皇家公主的婆婆家往往都是寒門之輩,而有才華有志向的又不肯放棄當官,駙馬也就成了一群不思進取的陌生人。

  民間男子爭當駙馬爺,成為明代一道獨特的風景。由於官府和民間脫離,皇家又高高在上,如何了解駙馬爺,如何挑選駙馬爺,成了一個大難題。那個時候,沒有科學的鑑定方法,只能靠口碑相傳和別人的推薦。駙馬爺的好壞高低、優良中差,也就完全憑一張嘴而已。

  為公主牽線搭橋的人,大多都是宦官。遇到道德品質良好的宦官,他自然會盡心盡力地為公主挑選一個稱心如意的駙馬;倘若遇到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自然會從中以權謀私,這就給民間騙婚之輩留下了一個出口。於是,有眾多民間男子,掛羊頭,賣狗肉,通過賄賂宦官近臣,向皇室騙婚,詐娶公主,謀求富貴。這種事在明代簡直是層出不窮,堪稱一個歷史奇聞。

  誰要是上書建議皇帝延續明朝的成例,估計會被侯玄演徹底趕回家,該幹啥幹啥去得了。

  想到這裡侯玄演長嘆一口氣,嚇得旁邊的侯婉殊一個激靈,問道:「父皇,你醒啦。」

  「哼。再不醒,寶貝閨女就被人騙走了。」

  侯婉殊俏臉刷的一下紅了,鑽到侯玄演懷裡不依,侯玄演摸著她的腦袋說道:「改天父皇把李好賢叫來,朕的小桃子出嫁,可不能寒酸了。他們家要是有人敢欺負你,隨時到宮裡找父皇。」

  侯婉殊直接像個鴕鳥一樣,管頭不顧腚,臉上熱的嚇人,就是不肯抬頭。

  侯玄演看著沉浸在幸福中的大女兒,不禁為侯婉瀞擔憂起來,這個小妮子嬌柔囁弱,和陌生人說句話就紅臉,一點都沒有遺傳自己的厚臉皮,將來要怎麼辦。

  要讓她們有機會接觸到異性,才有可能發展出幸福的婚姻,不然的話就算是天潢貴胄也難能覓得良緣。

  漢家女子足不出戶,不是本來就有的現象,而是被朱熹和他的徒子徒孫們搞出的一套虛偽的準則給害的。

  就像是阿拉伯的女人出門得全身裹黑布里一樣,理學家們用一套套他們意淫出來的規則,想要閹割女子的天性。

  在唐宋時期,漢家女子都是可以拋頭露面,甚至很多獨當一面的。

  就這樣,為了公主們的幸福,大華第一女兒奴侯玄演在天熙六年喊出一句驚天動地的口號:

  婦女能頂半邊天!

  第611章 歷史禁不得推敲

  上行下效,一切看似牢不可破的規則,往往因為皇帝的一句話就成為歷史。

  儒學這麼多年的地位,也只是因為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往強勢的皇帝不是沒有能力改變,而是不想改變。

  現在出了個另類,侯玄演希望改變一下漢家女兒的風貌,就是一句口號的事。

  「婦女能頂半邊天!」

  簡單到俗氣的口號,因為喊出它的人的身份,而顯得十分厚重。

  華朝上下因為當年戍邊之人多達百萬,而工廠又興起的太迅速,導致勞動力十分短缺。因之許多女子拋頭露面在廣東、福建等地已經慢慢成為一種風氣。

  現在皇帝明確表示了支持,各地衙門哪還有不配合的,很快就開始鼓勵女子開工開學。

  奉天殿,十五日一次的大朝會,匯集了應天府所有的正五品以上的官員。

  侯玄演身穿黑色鑲金邊龍袍,頭戴蟠龍冠,腰系玉帶,足蹬鳳靴,坐在大殿龍椅上。

  他掃視了一眼殿中群臣,每個人臉上的神色都和往常有些不一樣,看來大家都知道這個早朝不簡單。

  新舊思想的碰撞,勢必會有撕裂的疼痛,這要忍過了這一時間,就是明和進步的曙光。侯玄演並不害怕充當打爛理學的先行者,程朱那散發著腐朽惡臭的爛理學,縱使發展了幾百年,在他看來也不堪一擊。

  禮部尚書顧炎武第一個出班,請奏道:「陛下,近來邸報上刊登了陛下的章,直言女子不應藏頭匿尾,臣深以為然。臣以為各地識字班應開設女校,擇識斷字的女子任先生,教習章。」

  此言一出,殿上唧唧喳喳,順勢吵鬧起來。這個年代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顧炎武一向不是逢迎皇帝的人,不知道為何提出這麼一條荒唐的意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