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廖景卿的資歷,早就可以入朝為官了,要說不著急也不可能,但是皇帝喜歡出巡,但是總是去蘇州、松江、杭州這些地方,揚州和金陵就隔著一條江,皇帝就是不來,他也沒有辦法。

  現在陛下終於來到了揚州,廖景卿激動地老淚縱橫,早早就準備好了迎駕的事宜。

  這一次他決定用最真實的自己迎駕,再不耍心機使手段了。

  聽到陛下問話,廖景卿低著頭說道:「承蒙陛下開恩,讓臣在此躬身自省,這十年臣親眼看到兩淮巨變,豪富成群、百姓富庶,駑臣這才明了陛下的英明。尤其是當年的兩淮製鹽廠,已經徹底改變了鹽業千年的格局,讓百姓吃鹽不再難,朝廷也多了一項收入,比臣的策略不知道高明多少倍。

  華朝有陛下這樣的明君,實乃百姓幸甚!社稷幸甚!」

  侯玄演哈哈一笑,樂得眉開眼笑,謙虛道:「華人有此造化,乃是天意,並非人力,朕也只是恰逢其會。」

  廖景卿深諳拍馬屁的精髓,馬屁要拍但不能沒有節制,不然容易膩。他便安安穩穩地站在那裡,不再說話。

  侯玄演心道,朝中總是有一些頑固老封建,經常和自己唱反調,倒不如多提拔一些這種開明點的官員進京。

  讓朝堂上那些人多到地方上走走,看看自己的萬里江山盛世如虹,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豐功偉績是何等的壯闊。

  廖景卿當年心心念念的兩淮鹽商問題,已經徹底成為歷史,蕭洛元任職的兩淮製鹽廠,是屬於朝廷的廠子,壟斷了兩淮曬鹽、製鹽、販鹽。

  侯玄演剛想開口,提拔一下這個被自己按在揚州十年的狀元郎,就聽到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不一會,秦禾站到了簾外,抱拳道:「陛下,金陵傳來了西洋的戰報。」

  侯玄演對這場遠征極為看重,聞言說道:「快拿進來,讓朕瞧瞧。」

  卞賽賽走到門口,挑開帘子接過布帛做成的信,展開一看是顧北發回來的。

  顧北從倫敦去到彭柱澤的大營之後,在軍中來回走動,起到了一個戰地記者的作用,把西征軍的所作所為一五一十地記錄下來,發給了侯玄演看。

  朱琳灝在馬卡略島縱火,將島上的綠色植物全都燒成灰燼;

  彭柱澤炮轟阿梅爾利亞,兩千土兵屠城,一個沒留;

  英國招募志願兵援助西班牙,皇室掏錢卻稱是民間自發的行動,其他四國紛紛效仿

  侯玄演閉目沉思,歐陸亂紛紛的景象在他腦中已經有了一個輪廓,大概就是彭柱澤率兵縱橫歐陸,所到之處儘是殺戮。

  這和他想的有所出入,本來以為歐洲此時一盤散沙,自己的水師遠征西洋,可以逐個擊破的。

  沒想到看似吊兒郎當的查理二世和歐洲其他的君主,還是有點眼光,知道聯合起來對付自己。

  這個所謂的六國聯盟,侯玄演早就有所耳聞,而且根本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

  開玩笑,這個時代,六個信仰各不相同的國家,能夠齊心才怪。

  他們又伊si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還有天主教的英、法、西,信仰新教的荷蘭,東正教的沙俄,侯玄演也不知道這種烏合之眾,結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鬧內訌的。

  和漢人不一樣,宗教主導了歐陸這些年的發展,不同的信仰甚至是基督教的各個分支,彼此之間弄得跟仇寇一樣,恨不得把對方全部弄死才開心。

  指望這群人同心同德,共同對抗華軍,侯玄演覺得根本不可能。

  廖景卿知道侯玄演看得是真正的國家大事,自己的小事肯定要暫時放放,當下也不著急,靜靜地等待著侯玄演讀完。

  侯玄演的心神早就隨著顧北極具感染力的文字,飄到大洋彼岸去了。

  在那裡,彭柱澤占據著西班牙的西北山脈地帶,將水師的戰艦上的大炮拆下來,四處出擊轟炸城牆。

  朱琳灝帶著台灣水師,掃蕩地中海上的島嶼,並且尋找他們的無敵艦隊捉對廝殺。

  皮熊帶著雲貴兵馬,在北非到處攻城略地,奧斯曼土耳其已經正式對華宣戰,在這一點上來說,他們可比英國人霸氣多了。

  伊si蘭各國依附土耳其的程度有所不同,北非馬格里布地區的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的黎波里形式上是土耳其的邊遠省份,實際上已經開始慢慢地脫離土耳其的控制。

  大維齊爾(相當於宰相)卡拉·穆斯塔法·巴沙率領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軍隊,從北非登陸,他們的目標就是這個運河。

  自從華人招募黑人挖開運河之後,就打破了奧斯曼土耳其對於亞歐商路的壟斷,讓他們的收入雪崩似的潰裂。

  土耳其舉國上下,對於這條運河眼紅程度甚至超過他們對於維也納的渴望。

  土耳其的擴張如今已經進入了尾聲,龐大的帝國無法短期內穩定下來,他們需要這種運河來穩定自己的統治。

  侯玄演沉思著前線將士面臨的局面,想像著彭柱澤會如何應對,不知不覺間已經是下午了。

  侯玄演乾脆以桌子上的酒菜作為兵士和城池,演示起來,才發現情景確實不容樂觀。

  「走,回行宮。」

  侯玄演起身就走,不一會就到了揚州的行宮之內,卞玉京和卞敏手忙腳亂地研磨鋪紙,侯玄演提筆寫就聖旨發往印度,讓印度總督招募兵馬和民夫,前去支援西征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