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頁
曹肇一見吳軍,早就紅了眼睛:"救出陸遜?我為什麼要救出陸遜?我來是殺吳狗的!司馬懿、孫慮,孫韶、丁奉,他們誰在我就殺誰!""好像只有司馬懿在,不過司馬懿統領中軍,與陸遜激戰,我們一時殺他不得。不過,徐盛部眼下所處位置稍偏,我們還是能給他以一些傷亡的。""這樣?那好,我們就先拿徐盛祭刀,回頭再在殺司馬懿!"曹肇軍隊沒有走東面小路,而是直接向徐盛位於北側的部隊下了手。
曹肇的意氣用事減少了人馬可能的傷亡,因為司馬懿早就在東面山口排下了陣勢,誰從那裡攻入,只有死路一條。
殺!
一聲怒喝,突然出現的曹肇部就向著徐盛下了手。徐盛沒有想到曹肇部的突然攻擊,他被安排在北面,是防止萬一陸遜逃出,進行阻截的,這種安排徐盛很滿意。雖然說陸遜不肯歸順陛下,那麼他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死!但想起幾十年來兩人的交情,徐盛不由心中有些不忍,為了大局,他不能不配合司馬懿對付陸遜。但因為這段感情。他還是希望自己手中可以不染鮮血,起碼不要染上陸遜的血。
曹肇部的突然殺出大出徐盛的意料之外,吳軍雖然占了地形優勢,卻完全沒有防備,被攻了個措手不及。曹肇部都是曹魏百死餘生遺留下來的精銳之部,又兼著因為青州大疫之事。早對東吳恨入骨髓,此一番出軍,根本就不在意出生,根本就不在意出生,猛衝猛打。張虎,樂綝兩翼齊飛,如兩刀尖刀插入吳軍營中,當真是當者披靡,無人能阻。一時間,徐盛只疑當年張文遠八百敵十萬的歷史又再重演。
徐盛立於山頭,望著腳下重重疊疊而來的人軍。那些人馬雖然已經改旗易幟,打出了季漢地旗號。但他還是清楚認得,那是原屬曹魏的部隊。果然,陸遜與曹魏舊部有所勾結,他們並沒有誠心歸順陛下,自己幾乎也被陸遜給騙了,結果季漢一退。他的真面目立時現出。
徐盛眼見情勢危急,只恐敵軍當真從自己這裡打出一道缺口,一時也略有此慌亂,當下登高而呼,下令道:"前軍向兩翼後退,弓箭手掩護,中軍突出,槍兵破敵!"正此時。對方一員小將,蜂腰猿臂,長身立玉,縱馬而來。於百步之外抬手就是一箭。這一箭如雷轟電掣,破風而來,徐盛連躲避的念頭都未曾升起,就正中胸前的護心寶鏡上,護心鏡當場破裂,震得徐盛幾欲吐血。兩軍齊聲高呼,早有衛士上前護住徐盛。徐盛怒吼一聲,又復立定。大喝道:"我沒有事。全軍聽我號令,有我無敵!"一時間全軍大呼,吳軍士氣復震。那小將被團團圍住,再來不及放箭。可他將一桿長槍舞動只如風車相似,撥挑蓋打,周圍吳兵如稻草般被挑飛在地。徐盛只看得冷汗淋漓,適才那一箭,若是稍偏一點,自己這征戰一生的大將,就不明不白地死於此處了。這樣的高手,就算是甘寧、太史慈復生也不過如此,在東吳,更無一人能做成此事。
他大聲吼道:"來將通名!"只聽那將叫道:"我乃大魏宗氏曹肇是也!"緊接著,又三人叫道:"我乃大魏將領張虎是也!""樂綝是也!""程武是也!"徐盛又喝道:"你等來此何干?"曹肇高舉高呼:"報仇!"一時間,三軍齊呼,"報仇"之聲驚天動地,讓人耳朵轟鳴。隨著"報仇"之聲,每個人都象是復仇的魔鬼一樣,不要性命的向吳軍衝來。
已經五天了,雙方這一杖,打得漫長而慘烈,完全超過了徐盛的預期。陸遜被包圍住,居然還能支持,還能頂住司馬懿的攻擊。
或許,這種實力才是陸遜該有的。
可是,伯言兄,正因為你的強大和堅持,卻在不斷的消耗著我東吳的精銳啊!眼下曹魏殘部已經來了,季漢又會什麼時候到!
但是,又能如何,難道自己要陸遜放棄防守,把全軍地性命交到司馬懿手中麼?或許,這真是一個辦法。
一連五天了,這五天裡,司馬懿緊盯著陸遜的大纛,組織精銳人馬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衝鋒。殺死陸遜,這是他唯一的念頭,這念頭從來沒有這樣強烈過。就算是在洛陽敗於孔明之手後,司馬懿也沒有這樣傷心絕望過。
為追陸遜,他逼得好多士兵在行軍途中累死,為了捉陸遜,他將全部騎兵集中起來繞到陸遜的前面進行伏擊,為了擒陸遜,他不惜派出司馬昭親自帶隊擊殺了陸遜手下大將鍾離牧!這是一場不死不休的戰鬥,只有殺了陸遜,司馬懿才能消心中怒氣。
自己地長子死了,自己夢中的王朝也就亡了,那就,就讓陸遜和整個東吳為自己的夢想來陪葬好了!
司馬懿站在高高的帥台上,親自揮動著領旗,指揮調動著全軍。好像剝絲抽繭一樣,一層層的消磨著陸遜的人馬。
你陸遜不是善於用兵麼,你陸遜不就善於布陣麼,你陸遜不是從來沒有漏洞麼?那麼,我就生生用人擠出一個漏洞來。我用白骨來填,用屍體來墊,也要剪去你的爪牙,砍去你的手腳。劈開你地身軀,直搗你的髒腹!把你從萬馬軍出捉出來!
鮮血橫流,死屍狼藉,但司馬懿根本連看都不看。他只關心結果。他派出的督戰隊把作戰不力的部隊砍了一層又一層,沒有人再敢放水偷懶。
殺!
曹肇的意氣用事減少了人馬可能的傷亡,因為司馬懿早就在東面山口排下了陣勢,誰從那裡攻入,只有死路一條。
殺!
一聲怒喝,突然出現的曹肇部就向著徐盛下了手。徐盛沒有想到曹肇部的突然攻擊,他被安排在北面,是防止萬一陸遜逃出,進行阻截的,這種安排徐盛很滿意。雖然說陸遜不肯歸順陛下,那麼他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死!但想起幾十年來兩人的交情,徐盛不由心中有些不忍,為了大局,他不能不配合司馬懿對付陸遜。但因為這段感情。他還是希望自己手中可以不染鮮血,起碼不要染上陸遜的血。
曹肇部的突然殺出大出徐盛的意料之外,吳軍雖然占了地形優勢,卻完全沒有防備,被攻了個措手不及。曹肇部都是曹魏百死餘生遺留下來的精銳之部,又兼著因為青州大疫之事。早對東吳恨入骨髓,此一番出軍,根本就不在意出生,根本就不在意出生,猛衝猛打。張虎,樂綝兩翼齊飛,如兩刀尖刀插入吳軍營中,當真是當者披靡,無人能阻。一時間,徐盛只疑當年張文遠八百敵十萬的歷史又再重演。
徐盛立於山頭,望著腳下重重疊疊而來的人軍。那些人馬雖然已經改旗易幟,打出了季漢地旗號。但他還是清楚認得,那是原屬曹魏的部隊。果然,陸遜與曹魏舊部有所勾結,他們並沒有誠心歸順陛下,自己幾乎也被陸遜給騙了,結果季漢一退。他的真面目立時現出。
徐盛眼見情勢危急,只恐敵軍當真從自己這裡打出一道缺口,一時也略有此慌亂,當下登高而呼,下令道:"前軍向兩翼後退,弓箭手掩護,中軍突出,槍兵破敵!"正此時。對方一員小將,蜂腰猿臂,長身立玉,縱馬而來。於百步之外抬手就是一箭。這一箭如雷轟電掣,破風而來,徐盛連躲避的念頭都未曾升起,就正中胸前的護心寶鏡上,護心鏡當場破裂,震得徐盛幾欲吐血。兩軍齊聲高呼,早有衛士上前護住徐盛。徐盛怒吼一聲,又復立定。大喝道:"我沒有事。全軍聽我號令,有我無敵!"一時間全軍大呼,吳軍士氣復震。那小將被團團圍住,再來不及放箭。可他將一桿長槍舞動只如風車相似,撥挑蓋打,周圍吳兵如稻草般被挑飛在地。徐盛只看得冷汗淋漓,適才那一箭,若是稍偏一點,自己這征戰一生的大將,就不明不白地死於此處了。這樣的高手,就算是甘寧、太史慈復生也不過如此,在東吳,更無一人能做成此事。
他大聲吼道:"來將通名!"只聽那將叫道:"我乃大魏宗氏曹肇是也!"緊接著,又三人叫道:"我乃大魏將領張虎是也!""樂綝是也!""程武是也!"徐盛又喝道:"你等來此何干?"曹肇高舉高呼:"報仇!"一時間,三軍齊呼,"報仇"之聲驚天動地,讓人耳朵轟鳴。隨著"報仇"之聲,每個人都象是復仇的魔鬼一樣,不要性命的向吳軍衝來。
已經五天了,雙方這一杖,打得漫長而慘烈,完全超過了徐盛的預期。陸遜被包圍住,居然還能支持,還能頂住司馬懿的攻擊。
或許,這種實力才是陸遜該有的。
可是,伯言兄,正因為你的強大和堅持,卻在不斷的消耗著我東吳的精銳啊!眼下曹魏殘部已經來了,季漢又會什麼時候到!
但是,又能如何,難道自己要陸遜放棄防守,把全軍地性命交到司馬懿手中麼?或許,這真是一個辦法。
一連五天了,這五天裡,司馬懿緊盯著陸遜的大纛,組織精銳人馬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衝鋒。殺死陸遜,這是他唯一的念頭,這念頭從來沒有這樣強烈過。就算是在洛陽敗於孔明之手後,司馬懿也沒有這樣傷心絕望過。
為追陸遜,他逼得好多士兵在行軍途中累死,為了捉陸遜,他將全部騎兵集中起來繞到陸遜的前面進行伏擊,為了擒陸遜,他不惜派出司馬昭親自帶隊擊殺了陸遜手下大將鍾離牧!這是一場不死不休的戰鬥,只有殺了陸遜,司馬懿才能消心中怒氣。
自己地長子死了,自己夢中的王朝也就亡了,那就,就讓陸遜和整個東吳為自己的夢想來陪葬好了!
司馬懿站在高高的帥台上,親自揮動著領旗,指揮調動著全軍。好像剝絲抽繭一樣,一層層的消磨著陸遜的人馬。
你陸遜不是善於用兵麼,你陸遜不就善於布陣麼,你陸遜不是從來沒有漏洞麼?那麼,我就生生用人擠出一個漏洞來。我用白骨來填,用屍體來墊,也要剪去你的爪牙,砍去你的手腳。劈開你地身軀,直搗你的髒腹!把你從萬馬軍出捉出來!
鮮血橫流,死屍狼藉,但司馬懿根本連看都不看。他只關心結果。他派出的督戰隊把作戰不力的部隊砍了一層又一層,沒有人再敢放水偷懶。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