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頁
戊申,享太廟。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五十六
洪武三十一年春正月己酉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賀,大宴群臣。
雲南沅江府、四川東川府並諸州宣慰司土官來朝,貢馬。
甲寅,享太廟。
乙卯,暹羅斛國蘇門邦王昭祿群膺遣使貢方物,賀正旦,賜其使人鈔有差。
湖廣茶陵衛廣安千戶所韃軍脫火赤等詣闕言:“千戶蔡青怨朝廷,削其祿俸,椎牛置酒,宴集韃靼總旗闍闍不花等,相與飲金屑酒設誓,言期旦夕為亂。”上謂兵部臣曰:“亂不靖則起,取亂何如靖亂?朕無負彼,彼將何為?今以茶陵衛韃靼官軍分隸長沙、寶慶、衡州諸衛,與舊軍參伍錯居,彼雖欲為亂,不可得也。”乃賞脫火赤銀十二兩、鈔二十錠,遣還。
丙辰,琉球國山北王攀安知遣其臣進表,貢馬。
壬戌,大祀天地於南郊。
上諭戶部尚書郁新曰:“大寧、開平二衛鹽糧若儲偫已多,則令商人輸粟於東勝、西河,以備軍餉。”新言:“大寧儲粟六十二萬餘石,開平止二萬五千八百石,甘肅亦不過一十五萬二千石,其商人所入,未宜改輸。”上曰:“大寧姑罷,若開平儲至四十萬,亦宜止之,俱令轉輸東勝,其價與大寧同,西河之儲姑俟甘肅積五十萬石,然後再議。”
甲子,工部尚書嚴正直言:“貴州新置都指揮使司而未有治所,今暫寓貴州衛治署事,衛衙歲久蠹朽,宜加修葺,緣比奉聖諭,謂彼處軍士艱苦,土木之功,未可遽興。今貴州奏言材料已具,失今弗理,恐歲久益加朽壞。請及今脩葺,則易為力。”詔俟冬月農隙修之。
乙丑,上以山東、河南民多惰於農事,以致衣食不給,乃命戶部遣人材分詣各縣,督其耕種,仍令籍其丁男所種田地與所收榖菽之數來聞。
以普定衛頂營長官司寨長阿祿為長官。初,阿祿從潁國公傅友德征雲南,累有勞績。至是,詣闕進馬,因自陳前功,故有是命。
丁卯,廣西都指揮同知姜旺平義寧縣抵巢叛獠,以所獲俘馘並招降之數及兵器來獻。
庚午,以左通政王謙為吏部左侍郎。
辛未,置陝西連雲棧遞運所:曰長橋,曰鎮山,曰白石,曰寧溪,曰關山,曰榆林,曰紫關,曰留壩,皆屬鳳縣;曰清水,曰魚潭,曰馬道,曰麻平,曰開山,皆屬褒城縣;曰沙河,曰順政,曰漢江,曰金堆,曰寬川,曰大樹,曰柏林,曰高關,皆屬沔縣;凡二十一所。
壬申,給賜陝西、北平、山西、遼東等七都司所屬衛所及諸王府護衛等軍校冬衣布花各有差。
癸酉,四川長河西安撫等司土官僧吉藏卜等來朝,賜宴於東角門。
乙亥,太白犯外屏。
丙子,有星大如雞子,起自大陵,西南行至天大將軍沒。
工部臣言:“各處鐵冶久已住罷,今內庫所貯鐵有限而營造所費甚多,恐歲用不敷。”上令暫開爐冶一年,仍復住罷。
是月,長河西軍民安撫司土官千戶油籠思卜等來朝,賜文綺、襲衣、鈔錠。
二月戊寅朔,定吏員出身事例,皆以九年考滿出身。凡在京三考、或在京兩考在外一考、或在京一考在外兩考,一品、二品衙門提控、都吏從七品出身,掾史、令史、典吏並內府門吏正八品出身,三品衙門令史從八品出身,典吏及四品衙門司吏正九品出身,四品衙門典吏五品衙門司吏、典吏、書吏俱從九品出身,六品至九品並雜職衙門吏典、都察院各道吏典俱除雜職。
曹國公李景隆還自西蕃。先是,命景隆齎金符往西番,以茶易馬。凡用茶五十餘萬斤,得馬一萬三千五百一十八匹。至是還,命分給京衛騎士操養。
庚辰,命吏部設學於虎踞關,選儒士十人,教故武臣子弟之養於錦衣衛者,儒士人給米月二石。
乙酉,倭夷寇山東寧海州,由白沙海口登岸,劫掠居人,殺鎮撫盧智。寧海衛指揮陶鏎及其弟鉞出兵擊之,斬首三十餘級,賊敗去,鉞為流矢所中,傷其右臂。先是,倭夷嘗入寇,百戶何福戰死。事聞,上命登、萊二衛發兵追捕。至是,鐸等擊敗之,詔賜鈔帛,恤福家。
丙戌,有星大如杯,赤色,尾跡有光,起自北河東北雲中,西北行至雲中沒。
丁亥,遣官釋奠於先師孔子。
戊子,祭大社、大稷。
己丑,旌表饒州府浮梁縣民黃奉亨妻張氏貞節。
再試寄監下第舉人中式者四百一十五人,次其等第,除教授、教諭、訓導,不中者八十七人為州吏目。
降浙江按察使龍鐔為知縣,以不任職,為人所劾故也。
壬辰,遣官享先農。
癸巳,命監察御史國用署浙江按察使,聞良、輔林崧署山東按察司副使,裴承祖、陳敘署浙江按察司僉事,監生孟桓、濮銘、艾麟署山東布政使司左、右參議。
乙未,裁減永州府道州江華縣丞主簿,以其人民不及十里也。
丁酉,浙江都指揮使陳禮言:“近者,倭賊二千餘人、船三十餘艘入寇海澳寨,楚門千戶王斌、鎮撫袁潤等御之,賊勢暴悍,斌等力不能勝,皆戰死。”詔發兵出海追捕,賜鈔帛恤斌、潤家。
戊戌,升蘇州衛指揮同知蔡本為湖廣都指揮使,金吾前衛指揮僉事何清為湖廣都指揮僉事,劉誠為廣東都指揮僉事。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五十六
洪武三十一年春正月己酉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賀,大宴群臣。
雲南沅江府、四川東川府並諸州宣慰司土官來朝,貢馬。
甲寅,享太廟。
乙卯,暹羅斛國蘇門邦王昭祿群膺遣使貢方物,賀正旦,賜其使人鈔有差。
湖廣茶陵衛廣安千戶所韃軍脫火赤等詣闕言:“千戶蔡青怨朝廷,削其祿俸,椎牛置酒,宴集韃靼總旗闍闍不花等,相與飲金屑酒設誓,言期旦夕為亂。”上謂兵部臣曰:“亂不靖則起,取亂何如靖亂?朕無負彼,彼將何為?今以茶陵衛韃靼官軍分隸長沙、寶慶、衡州諸衛,與舊軍參伍錯居,彼雖欲為亂,不可得也。”乃賞脫火赤銀十二兩、鈔二十錠,遣還。
丙辰,琉球國山北王攀安知遣其臣進表,貢馬。
壬戌,大祀天地於南郊。
上諭戶部尚書郁新曰:“大寧、開平二衛鹽糧若儲偫已多,則令商人輸粟於東勝、西河,以備軍餉。”新言:“大寧儲粟六十二萬餘石,開平止二萬五千八百石,甘肅亦不過一十五萬二千石,其商人所入,未宜改輸。”上曰:“大寧姑罷,若開平儲至四十萬,亦宜止之,俱令轉輸東勝,其價與大寧同,西河之儲姑俟甘肅積五十萬石,然後再議。”
甲子,工部尚書嚴正直言:“貴州新置都指揮使司而未有治所,今暫寓貴州衛治署事,衛衙歲久蠹朽,宜加修葺,緣比奉聖諭,謂彼處軍士艱苦,土木之功,未可遽興。今貴州奏言材料已具,失今弗理,恐歲久益加朽壞。請及今脩葺,則易為力。”詔俟冬月農隙修之。
乙丑,上以山東、河南民多惰於農事,以致衣食不給,乃命戶部遣人材分詣各縣,督其耕種,仍令籍其丁男所種田地與所收榖菽之數來聞。
以普定衛頂營長官司寨長阿祿為長官。初,阿祿從潁國公傅友德征雲南,累有勞績。至是,詣闕進馬,因自陳前功,故有是命。
丁卯,廣西都指揮同知姜旺平義寧縣抵巢叛獠,以所獲俘馘並招降之數及兵器來獻。
庚午,以左通政王謙為吏部左侍郎。
辛未,置陝西連雲棧遞運所:曰長橋,曰鎮山,曰白石,曰寧溪,曰關山,曰榆林,曰紫關,曰留壩,皆屬鳳縣;曰清水,曰魚潭,曰馬道,曰麻平,曰開山,皆屬褒城縣;曰沙河,曰順政,曰漢江,曰金堆,曰寬川,曰大樹,曰柏林,曰高關,皆屬沔縣;凡二十一所。
壬申,給賜陝西、北平、山西、遼東等七都司所屬衛所及諸王府護衛等軍校冬衣布花各有差。
癸酉,四川長河西安撫等司土官僧吉藏卜等來朝,賜宴於東角門。
乙亥,太白犯外屏。
丙子,有星大如雞子,起自大陵,西南行至天大將軍沒。
工部臣言:“各處鐵冶久已住罷,今內庫所貯鐵有限而營造所費甚多,恐歲用不敷。”上令暫開爐冶一年,仍復住罷。
是月,長河西軍民安撫司土官千戶油籠思卜等來朝,賜文綺、襲衣、鈔錠。
二月戊寅朔,定吏員出身事例,皆以九年考滿出身。凡在京三考、或在京兩考在外一考、或在京一考在外兩考,一品、二品衙門提控、都吏從七品出身,掾史、令史、典吏並內府門吏正八品出身,三品衙門令史從八品出身,典吏及四品衙門司吏正九品出身,四品衙門典吏五品衙門司吏、典吏、書吏俱從九品出身,六品至九品並雜職衙門吏典、都察院各道吏典俱除雜職。
曹國公李景隆還自西蕃。先是,命景隆齎金符往西番,以茶易馬。凡用茶五十餘萬斤,得馬一萬三千五百一十八匹。至是還,命分給京衛騎士操養。
庚辰,命吏部設學於虎踞關,選儒士十人,教故武臣子弟之養於錦衣衛者,儒士人給米月二石。
乙酉,倭夷寇山東寧海州,由白沙海口登岸,劫掠居人,殺鎮撫盧智。寧海衛指揮陶鏎及其弟鉞出兵擊之,斬首三十餘級,賊敗去,鉞為流矢所中,傷其右臂。先是,倭夷嘗入寇,百戶何福戰死。事聞,上命登、萊二衛發兵追捕。至是,鐸等擊敗之,詔賜鈔帛,恤福家。
丙戌,有星大如杯,赤色,尾跡有光,起自北河東北雲中,西北行至雲中沒。
丁亥,遣官釋奠於先師孔子。
戊子,祭大社、大稷。
己丑,旌表饒州府浮梁縣民黃奉亨妻張氏貞節。
再試寄監下第舉人中式者四百一十五人,次其等第,除教授、教諭、訓導,不中者八十七人為州吏目。
降浙江按察使龍鐔為知縣,以不任職,為人所劾故也。
壬辰,遣官享先農。
癸巳,命監察御史國用署浙江按察使,聞良、輔林崧署山東按察司副使,裴承祖、陳敘署浙江按察司僉事,監生孟桓、濮銘、艾麟署山東布政使司左、右參議。
乙未,裁減永州府道州江華縣丞主簿,以其人民不及十里也。
丁酉,浙江都指揮使陳禮言:“近者,倭賊二千餘人、船三十餘艘入寇海澳寨,楚門千戶王斌、鎮撫袁潤等御之,賊勢暴悍,斌等力不能勝,皆戰死。”詔發兵出海追捕,賜鈔帛恤斌、潤家。
戊戌,升蘇州衛指揮同知蔡本為湖廣都指揮使,金吾前衛指揮僉事何清為湖廣都指揮僉事,劉誠為廣東都指揮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