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別怕日子過不下去,不就是鍋里多添一碗水嘛。”爹說:“咳,不是為這個原因。
咱家成份高,凡事沒擔待,萬一他神神經經地闖下什麼禍呢。”媽立即說:“沒
事兒,我打聽清楚了,他是個‘文瘋子’,從不惹事,每天盡戳在地上,仰頭看
星星看雲彩。”停了很久,爹說:“行啊,依你吧,把灶房收拾一下讓他住。”
陳先生,或者說我的小舅爺,就這樣來到我家。蒼白贏弱的40歲男人,破舊
的中山裝,綿羊般的眼神,溫順、自卑、惶惑。真像媽說的,他是一個非常省事
的‘文瘋子’,每天到堂屋匆匆吃完飯(他的飯量小得可憐),就溜回小灶屋或
後院,仰著頭,呆呆地戳在地上,半天都不動。
孩子們也有勢利之心啊。我從小就知道小舅爺在我家的地位,沒拿正眼看他。
尤其是,這個白吃食的舅爺從不幫家裡幹活,連掃地、刷碗都沒幹過!我沒理過
他,最多站在灶屋門口,不耐煩地喊一聲:喂,吃飯啦!一直到成年後我才理解
他,他不幹活不是因為懶,而是沒時間,他的肉體是為思考宇宙機理而存在的。
兩個月後,這位討人嫌的舅爺才找到了他該乾的活兒,是一種基本不影響思
考的營生。那時是文革後期,什麼東西都缺:火柴、煙、糖……連自來水管中也
鬧起水荒。公共水龍頭前常排著七八十人的隊伍,聽著水珠滴滴答答滴出來。有
了自來水後,城裡的水井都被抽乾了,所以,大家只能壓住心火,目光陰沉地盯
著這個唯一的水源。那時,用水是家裡頭等大事,一放學我就拎上水桶去排隊,
晚上爹爹再去換我。常常鬧騰到凌晨一兩點。
一天晚飯後,舅爺沒有走,怯怯地說:“打水的事……交給我吧。”
媽看了爹爹一眼,高興地連聲答應。從此,家裡再不用操心排隊接水的事兒
了。每天早上,水缸、水盆、水桶,凡是能盛水的家什兒全都盛滿了清亮的水。
疲憊不堪的舅爺象留聲機似地勸媽媽:用吧,洗吧,別心疼水,有我哩。他那總
是惶惑不安的眼神分明透著一絲欣喜。媽私下裡得意地對爹爹說:“看見沒?再
窩囊的人也有用處!”
一天夜裡,爹在學校值班。我突然發高燒,額頭像火炭一樣燙人。凌晨三點,
媽說等不得了,得趕快去醫院。她到灶房裡找舅爺,那兒沒人,水缸已滿了,但
水桶不在家。媽只好背起我朝醫院跑。在醫院打了針,回來已是凌晨四點。疲憊
的媽媽特意繞到街頭的水龍頭前看看,舅爺果然還在那兒。那時我伏在媽媽背上,
被高燒折騰得半昏半醒。但很奇怪,恰在這種狀態下我似乎獲得一種‘通覺’,
周圍發生的事極其清晰地嵌在我的記憶中,甚至包括凡人看不到的。我聽見水滴
落在桶里的清亮的聲音,這聲音不疾不速地敲打著靜謐的夜空。我看見水桶溢出
的水在地下靜靜地流淌,月光在水面上變幻不定。我看見舅爺呆呆地立在桶邊,
仰望天空。不是在數星星,他是眼中無物的。他的思維游離於身體,猶如一團白
亮的岩漿,在宇宙中緩緩流淌,努力摸索著宇宙結構之間的微穴。思維的探索一
次一次失敗了,它換個方向,繼續不知疲倦地前進……
我不知道自己怎麼能看到他的思維,也許是一個熱昏病人的譫思罷了。但不
管怎樣,這些似真似幻的景象刻在我的記憶里……媽不耐煩地喊:小舅,水滿了!
舅爺從冥思中清醒,那團白亮的思維突然失去了張力,垂頭喪氣地一下子縮回他
的頭顱內。他惶惑窘迫地看看媽媽,急忙提上水桶走了。
我燒了三天才逐漸康復,媽讓我休學三天。一個人在家(我沒把舅爺當成家
人),閒得心煩。為了哄我,爹拿出了輕易不讓我玩的寶貝兒:一個舊痕斑斑的
放大鏡。於是我就開始我最喜歡的遊戲:觀察螞蟻。
從小我就對此非常入迷,能一連半天趴在地上觀看。放大的螞蟻顯在鏡框中,
一雙複眼,一雙不停點動的頭須,細腰身,尖圓的尾部,六條纖細的瘦腿。它不
慌不忙地奔跑著,有時停下來,用頭須向四周探聽。如果碰上同窩的夥伴,雙方
便心平氣和地用頭須交談一會兒,如果對方是個陌生傢伙,四隻頭須一碰,馬上
象火烙一樣收回,然後倒著身子避開對方。前方的泥地上有一道小小的裂紋—一
對於螞蟻來說,這恐怕也算得上懸崖深澗了吧。但螞蟻並沒在意我的擔心,它輕
巧地爬下去,又沿著立陡的峭壁,輕鬆地攀上來。
小小的螞蟻身上有我看不完想不盡的東西。我玩得入迷,乾脆拿鐵鍬挖開一
個蟻穴。失去巢穴的蟻群慌作一團,四處亂竄。少頃它們清醒下來,每隻噙一顆
蟻卵,急急忙忙藏到土粒後。蟻王也出來了,她比工蟻大了幾倍,圓滾滾的身子,
笨拙地亂跑。幾隻工蟻立即衝上去,把它強行拉到一塊大土粒的陰影里。
放大鏡匯聚了正午的日光,變成一小團白亮的光斑,鑲著金黃的邊。光斑在
地上遊動,無意中罩住一隻螞蟻,它立即冒起一縷青煙,細腿抽動幾下,便仰天
咱家成份高,凡事沒擔待,萬一他神神經經地闖下什麼禍呢。”媽立即說:“沒
事兒,我打聽清楚了,他是個‘文瘋子’,從不惹事,每天盡戳在地上,仰頭看
星星看雲彩。”停了很久,爹說:“行啊,依你吧,把灶房收拾一下讓他住。”
陳先生,或者說我的小舅爺,就這樣來到我家。蒼白贏弱的40歲男人,破舊
的中山裝,綿羊般的眼神,溫順、自卑、惶惑。真像媽說的,他是一個非常省事
的‘文瘋子’,每天到堂屋匆匆吃完飯(他的飯量小得可憐),就溜回小灶屋或
後院,仰著頭,呆呆地戳在地上,半天都不動。
孩子們也有勢利之心啊。我從小就知道小舅爺在我家的地位,沒拿正眼看他。
尤其是,這個白吃食的舅爺從不幫家裡幹活,連掃地、刷碗都沒幹過!我沒理過
他,最多站在灶屋門口,不耐煩地喊一聲:喂,吃飯啦!一直到成年後我才理解
他,他不幹活不是因為懶,而是沒時間,他的肉體是為思考宇宙機理而存在的。
兩個月後,這位討人嫌的舅爺才找到了他該乾的活兒,是一種基本不影響思
考的營生。那時是文革後期,什麼東西都缺:火柴、煙、糖……連自來水管中也
鬧起水荒。公共水龍頭前常排著七八十人的隊伍,聽著水珠滴滴答答滴出來。有
了自來水後,城裡的水井都被抽乾了,所以,大家只能壓住心火,目光陰沉地盯
著這個唯一的水源。那時,用水是家裡頭等大事,一放學我就拎上水桶去排隊,
晚上爹爹再去換我。常常鬧騰到凌晨一兩點。
一天晚飯後,舅爺沒有走,怯怯地說:“打水的事……交給我吧。”
媽看了爹爹一眼,高興地連聲答應。從此,家裡再不用操心排隊接水的事兒
了。每天早上,水缸、水盆、水桶,凡是能盛水的家什兒全都盛滿了清亮的水。
疲憊不堪的舅爺象留聲機似地勸媽媽:用吧,洗吧,別心疼水,有我哩。他那總
是惶惑不安的眼神分明透著一絲欣喜。媽私下裡得意地對爹爹說:“看見沒?再
窩囊的人也有用處!”
一天夜裡,爹在學校值班。我突然發高燒,額頭像火炭一樣燙人。凌晨三點,
媽說等不得了,得趕快去醫院。她到灶房裡找舅爺,那兒沒人,水缸已滿了,但
水桶不在家。媽只好背起我朝醫院跑。在醫院打了針,回來已是凌晨四點。疲憊
的媽媽特意繞到街頭的水龍頭前看看,舅爺果然還在那兒。那時我伏在媽媽背上,
被高燒折騰得半昏半醒。但很奇怪,恰在這種狀態下我似乎獲得一種‘通覺’,
周圍發生的事極其清晰地嵌在我的記憶中,甚至包括凡人看不到的。我聽見水滴
落在桶里的清亮的聲音,這聲音不疾不速地敲打著靜謐的夜空。我看見水桶溢出
的水在地下靜靜地流淌,月光在水面上變幻不定。我看見舅爺呆呆地立在桶邊,
仰望天空。不是在數星星,他是眼中無物的。他的思維游離於身體,猶如一團白
亮的岩漿,在宇宙中緩緩流淌,努力摸索著宇宙結構之間的微穴。思維的探索一
次一次失敗了,它換個方向,繼續不知疲倦地前進……
我不知道自己怎麼能看到他的思維,也許是一個熱昏病人的譫思罷了。但不
管怎樣,這些似真似幻的景象刻在我的記憶里……媽不耐煩地喊:小舅,水滿了!
舅爺從冥思中清醒,那團白亮的思維突然失去了張力,垂頭喪氣地一下子縮回他
的頭顱內。他惶惑窘迫地看看媽媽,急忙提上水桶走了。
我燒了三天才逐漸康復,媽讓我休學三天。一個人在家(我沒把舅爺當成家
人),閒得心煩。為了哄我,爹拿出了輕易不讓我玩的寶貝兒:一個舊痕斑斑的
放大鏡。於是我就開始我最喜歡的遊戲:觀察螞蟻。
從小我就對此非常入迷,能一連半天趴在地上觀看。放大的螞蟻顯在鏡框中,
一雙複眼,一雙不停點動的頭須,細腰身,尖圓的尾部,六條纖細的瘦腿。它不
慌不忙地奔跑著,有時停下來,用頭須向四周探聽。如果碰上同窩的夥伴,雙方
便心平氣和地用頭須交談一會兒,如果對方是個陌生傢伙,四隻頭須一碰,馬上
象火烙一樣收回,然後倒著身子避開對方。前方的泥地上有一道小小的裂紋—一
對於螞蟻來說,這恐怕也算得上懸崖深澗了吧。但螞蟻並沒在意我的擔心,它輕
巧地爬下去,又沿著立陡的峭壁,輕鬆地攀上來。
小小的螞蟻身上有我看不完想不盡的東西。我玩得入迷,乾脆拿鐵鍬挖開一
個蟻穴。失去巢穴的蟻群慌作一團,四處亂竄。少頃它們清醒下來,每隻噙一顆
蟻卵,急急忙忙藏到土粒後。蟻王也出來了,她比工蟻大了幾倍,圓滾滾的身子,
笨拙地亂跑。幾隻工蟻立即衝上去,把它強行拉到一塊大土粒的陰影里。
放大鏡匯聚了正午的日光,變成一小團白亮的光斑,鑲著金黃的邊。光斑在
地上遊動,無意中罩住一隻螞蟻,它立即冒起一縷青煙,細腿抽動幾下,便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