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次晨,新一年的首日早朝。
這天通常不會商議大事,眾臣依慣例輪流上前對皇帝說吉祥話,以示開春吉祥,期許這一年的朝政穩當順利。
皇帝本以為李從青會嚇得告假,不敢上朝,豈知仍看見他站在最後頭,仔細想想,這人雖貪閒散漫,可是不曾缺席,儘管他幾乎沒在殿上發過言論,皇帝不禁對他又產生了一層刮目相看。
李從青的頭比平日垂得更低,肩膀佝佝縮縮,恨不得把自己卷得小小,不讓任何人注意到他的存在,尤其是高坐龍椅的皇帝。
偏偏皇帝今日最注意的人就是他,看得出來他今天沒打瞌睡,比平時清醒許多。憶起昨夜驚心動魄的吻,只覺意猶未盡,真想把他整個人都吃掉了才滿足。
「願吾皇千歲長青,大紹萬世不朽。」李從青是最後一個上前說吉祥話的人,腦袋低得不能再低,說完即快快退回原位。
殿上臣都說完了,再等皇帝也講句勉勵的話回覆群臣後,即可散朝。
「朕亦願諸卿心念蒼生,胸懷天下。」皇帝說,然後悠悠再道:「朕近來想任命尚君一員,眾卿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滿殿喧譁,眾人面面相覷。
李從青微乎其微抖了抖,身子縮得更小,恨不得挖洞把自己埋進去。
說到「尚君」,此職原本是個正正噹噹的官位,設立初時用以幫辦皇帝大大小小的事,上至糙擬國家決策,下至吃穿用度,換言之就是皇帝的貼身秘書,只聽任皇帝行事,不參與朝堂議政。
乍似有名無權的虛位,然而卻是最靠近皇帝的人,且得任尚君者,必為皇帝最信任之心腹,無事不能談,因此對皇帝的決策想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而這人通常由皇帝依自己的心意任命,喜歡誰做就誰做,後來有幾個皇帝冊立同性情人為尚君,正大光明的同進同出,為這個官職染上南風色彩,加之歷任尚君大多是美男子的巧合,形成往後只要是當尚君的人,都會被猜測是不是皇帝的那個那個。
一般正常男人哪能忍受斷袖污名,不願擔任此職,久而久之,這個職位變成可有可無,不是每任皇帝都會任命,若有任命,十之八九是皇帝的那個那個。雖說名義上仍是從一品的官(大紹只有皇帝一人為正一品),可真實地位與妃嬪差不多,均為皇帝的枕邊人,差別在於妃嬪是明媒正娶的妻妾,尚君是心照不宣的情人,且原本該做的職事都免了,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大閒官。
「敢問皇上屬意何人?」一名老臣小心翼翼的詢問。
這「屬意」二字本身就帶了曖昧意味,於某種程度的解釋上,可與「鍾情」、「戀慕」視為類同等義詞。
「這人嘛……」皇帝的目光在殿上掃視一圈。
眾臣心頭小鹿亂撞的心道,皇上看我了!皇上看我了!
只有李從青心中吶喊,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
皇帝似有若無的笑了笑,不再針對此事多言,便道退朝。
李從青大大鬆口氣,可這口氣沒能松多久,魏小渺於殿廊喚住他,私下對他說:「李大人,皇上召見您,請隨小人來。」
大難臨頭的預感當頭罩下,李從青悻悻然的想,如果他暈倒裝死,不知能否暫時逃過一劫……唉,別傻了,就算他真的暈倒快死了,人還是會被抬過去,不是剝個精光抬上龍床,就是直接穿上壽衣抬進棺材……
唉唉,一場官司一場火,任你好漢沒處躲,如同李從銀昨天說的,被那人瞧上了眼,還能躲到哪裡去?
李從青烏雲罩頂,感覺……屁股似乎已經開始隱隱作痛了……
第7章 (限)
※本章列為限制級,未滿18歲的小朋友請不要偷看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八卦山──
張三,我偷偷告訴你一件事,你可別跟別人說,若傳出去了,怕要掉腦袋。聽說皇帝和禮部侍郎有私情,噓──你可千萬別說出去呀!
真的嗎?放心好了,這種事我哪敢多嘴,又不是活膩了……劉五,我剛剛從李四那聽到一個大消息,看在咱多年鄰居的份上,我偷偷告訴你,不過你別跟別人說哦,會拔舌頭的……
劍妖嬸,張三告訴我一件不得了的事,你多送我二根蔥,我就偷偷跟你說。
甭說,是不是皇帝和禮部侍郎那事兒啊?老娘知道的比你多著了,你再買條蘿蔔,我偷偷說一點別人都不曉得的事給你聽,只要你不跟人講,不用怕被抓去浸豬籠……
流言流言,流來流去的言。
雖說謠言止於智者,偏偏八卦魅力凡人無法擋,每個人都說自己不會再跟別人講,可才一回頭,便心癢牙癢舌頭癢,忍不住偷偷和另一個人分享秘密。一傳十、十傳百,流傳速度比瘟病更迅速、更廣泛,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走卒,人人八卦樂無窮。
就這樣,東家婆婆偷偷告訴西家嫂子,西家嫂子再偷偷告訴北家姨媽,偷偷口耳相傳著,不久,某二人有私情的小道消息甚囂塵上,甚至連「禮部侍郎其實是女扮男裝」、「離開京城是假,躲起來生孩子是真」這類離譜說法都紛紛出籠,說者無不振振有辭,口沫橫飛講得跟真的一樣。
不過二個當事人都沒承認或否認,也沒人敢當街大肆談論,所以目前為止,一切都只在「聽說」階段,每個人都拉長耳朵,引頸期待突破性的發展。
「三哥,您知不知道,您和李從青的事已經在外頭傳開了?」宋炫特地跑來跟皇帝報告此事。
「朕聽說了。」皇帝神情淡然,波闌不興。
「是說有些傳言……咳咳,荒謬至極。」宋炫用咳嗽掩飾笑意。
「女扮男裝參加科舉?」
「不止,還有說小公主其實是李從青生的,太可笑了!」
「呵,是嗎?」輕笑一聲,心道,若李從青真能生育,定要他生十個八個,最好所有的王子公主皆為他所出。「還有嗎?都說出來給朕聽聽。」
「三哥,我怎麼覺得……你挺樂的。」
「這般有意思的說法,朕不是天天可以聽到。」皇帝大方承認,那些荒唐的傳言不但沒有激怒他,甚且娛樂了自己。
宋炫於是說出收集到的流言,極盡荒誔之能事──
有說李從青是當年牛嚼牡丹的那株牡丹,感念皇帝栽培之恩,修煉成人,以身相許;又有說當年春祭宴的刺客,唯恐皇帝為花妖迷惑,欲為民除害,豈料李從青不是妖精,乃天帝遣下凡的花仙,有多路神仙相護,才會行刺失敗;還有說李從青不是女扮男裝,而是雌雄同體,因為是株花嘛,並替皇帝生下一個小公主,功德圓滿,皆大歡喜……所有怪力亂神的穿鑿附會多數集中在李從青身上,大抵而言算是好的。
花仙與天子禁忌相戀,天上人間朝朝暮暮,真箇是感人肺腑,動人心弦,春心蕩漾,艷色無邊……
太平盛世的人民果然吃飽閒閒,想像力一個比一個豐富浪漫,憑空杜撰的流言精采萬分,情節猶如鏡花緣加西廂記加琵琶記,天馬行空,高潮迭起,匯總起來足夠寫成一部章回小說戲曲,保證叫好叫座傳唱後世。
當然,必定會有趁機詆毀的,大多是滿腹墨水的讀書人。沒錯,就是那些曾罵李從青占著茅坑不拉屎的憤青,指摘他以男兒之身魅惑主上,譴責他傷風敗俗,痛斥他違逆天理,罪大惡極不可饒恕等等等,激憤得好像李從青殺了他全家、搶了他老婆一樣,而不單單只是和皇帝談戀愛而已。
總之,流言傳之不盡,滿城繪聲繪影,並逐漸往外地散播開來。
皇帝笑不可遏,補充一則:「李從青此次出京,實是為朕到崑崙仙山求長生不老藥,以期能生生世世永恆相守。」
宋炫反倒不怎麼笑得出來了。「您不怕他聽到之後會受不了?」
「他不會受不了,只會怕麻煩。」
「您就真的對他這麼放心?」
「他不是女人,不會讓自己哭哭啼啼的受委曲。」皇帝說。
宋炫明白皇帝老哥對任何事都胸有成竹,便不再置喙了。
不期然,侍官匆匆進入呈報:「啟稟皇上,太后娘娘回宮了。」
皇帝立即起身,與宋炫相偕走出御書房接駕,恰好迎面走來一名綾羅素雅的婦人,年約四旬,眉目身姿風韻猶存。
「孩兒叩見母親。」二人上前,單膝點地行大禮。
「吾兒快快平身。」太后扶起二個兒子,雖未著鳳冠霞帔,仍顯出十分的雍容華貴。
「母親,父親怎麼沒同您一起回宮?」宋炫問。
「他繞到另一個地方瞧個人。」
二兄弟暗暗對視一眼,心知肚明瞧誰去了。
「來來來,咱娘兒三人好久沒見面了,讓母親好好看看你們。」太后拉他們進御書房,揮退其他人,與兒子們噓寒問暖,久久未提及流言一事。
一直聊到晚膳時間,母子三人一塊進膳,太后連連替他們挾菜,充份表現豐沛的母愛,不似皇家嚴肅拘禮,溫馨如一般平民家庭。直到,她陡地天外飛來一句:「煜兒,禮部侍郎的味道有這道紅燒蹄筋好吃嗎?」
宋炫嚼到一半的的紅燒蹄筋差點噴出來,捶胸嗆咳個不停。
宋煜沒矢口否認,用與平時無異的平靜語調回答:「清淡許多,但更合孩兒的口味。」
「吃多久啦?」
「回母親,六年。」
太后注視著皇帝兒子。「你是認真的?」
「是。」
「既然如此,為何不給個正式名份,豈不委曲人家了。」太后斂起慈愛的笑容,露出責備之色。「若不是外頭已流言滿天飛,你還要瞞天過海到幾時?」
「母親,不是三哥不給名份。」宋炫悻悻插嘴,試圖替兄長緩頰。
「這麼說來,是人家不願意羅。」猛地桌案一拍,慈母翻臉變嚴母。「說,你是不是色令智昏,強搶民男?」
二兄弟放下碗筷,乖乖聆訓,大紹最有權勢的兩人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自家太后娘。
「孩兒不敢。」宋煜依舊音色淡定。
「是不敢欺上瞞下?還是不敢強搶民男?」
「母親,三哥沒強迫他……」
「你給我閉嘴!還有你,竟敢為虎作倀,助紂為虐,那禮部侍郎還是你的二舅子吶!」茅頭轉向宋炫,劈頭蓋臉一頓罵。
遭受池魚之殃的宋炫咋舌,頭抬都不敢抬一下。
宋煜神色不變,和聲對母親開誠布公:「母親,孩兒與他兩情相悅。」
「先不提男人跟男人苟且成何體統,君臣亂倫大逆不道!」太后聲色俱厲的怒指。「你你你……你想氣死我不成?」
次晨,新一年的首日早朝。
這天通常不會商議大事,眾臣依慣例輪流上前對皇帝說吉祥話,以示開春吉祥,期許這一年的朝政穩當順利。
皇帝本以為李從青會嚇得告假,不敢上朝,豈知仍看見他站在最後頭,仔細想想,這人雖貪閒散漫,可是不曾缺席,儘管他幾乎沒在殿上發過言論,皇帝不禁對他又產生了一層刮目相看。
李從青的頭比平日垂得更低,肩膀佝佝縮縮,恨不得把自己卷得小小,不讓任何人注意到他的存在,尤其是高坐龍椅的皇帝。
偏偏皇帝今日最注意的人就是他,看得出來他今天沒打瞌睡,比平時清醒許多。憶起昨夜驚心動魄的吻,只覺意猶未盡,真想把他整個人都吃掉了才滿足。
「願吾皇千歲長青,大紹萬世不朽。」李從青是最後一個上前說吉祥話的人,腦袋低得不能再低,說完即快快退回原位。
殿上臣都說完了,再等皇帝也講句勉勵的話回覆群臣後,即可散朝。
「朕亦願諸卿心念蒼生,胸懷天下。」皇帝說,然後悠悠再道:「朕近來想任命尚君一員,眾卿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滿殿喧譁,眾人面面相覷。
李從青微乎其微抖了抖,身子縮得更小,恨不得挖洞把自己埋進去。
說到「尚君」,此職原本是個正正噹噹的官位,設立初時用以幫辦皇帝大大小小的事,上至糙擬國家決策,下至吃穿用度,換言之就是皇帝的貼身秘書,只聽任皇帝行事,不參與朝堂議政。
乍似有名無權的虛位,然而卻是最靠近皇帝的人,且得任尚君者,必為皇帝最信任之心腹,無事不能談,因此對皇帝的決策想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而這人通常由皇帝依自己的心意任命,喜歡誰做就誰做,後來有幾個皇帝冊立同性情人為尚君,正大光明的同進同出,為這個官職染上南風色彩,加之歷任尚君大多是美男子的巧合,形成往後只要是當尚君的人,都會被猜測是不是皇帝的那個那個。
一般正常男人哪能忍受斷袖污名,不願擔任此職,久而久之,這個職位變成可有可無,不是每任皇帝都會任命,若有任命,十之八九是皇帝的那個那個。雖說名義上仍是從一品的官(大紹只有皇帝一人為正一品),可真實地位與妃嬪差不多,均為皇帝的枕邊人,差別在於妃嬪是明媒正娶的妻妾,尚君是心照不宣的情人,且原本該做的職事都免了,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大閒官。
「敢問皇上屬意何人?」一名老臣小心翼翼的詢問。
這「屬意」二字本身就帶了曖昧意味,於某種程度的解釋上,可與「鍾情」、「戀慕」視為類同等義詞。
「這人嘛……」皇帝的目光在殿上掃視一圈。
眾臣心頭小鹿亂撞的心道,皇上看我了!皇上看我了!
只有李從青心中吶喊,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
皇帝似有若無的笑了笑,不再針對此事多言,便道退朝。
李從青大大鬆口氣,可這口氣沒能松多久,魏小渺於殿廊喚住他,私下對他說:「李大人,皇上召見您,請隨小人來。」
大難臨頭的預感當頭罩下,李從青悻悻然的想,如果他暈倒裝死,不知能否暫時逃過一劫……唉,別傻了,就算他真的暈倒快死了,人還是會被抬過去,不是剝個精光抬上龍床,就是直接穿上壽衣抬進棺材……
唉唉,一場官司一場火,任你好漢沒處躲,如同李從銀昨天說的,被那人瞧上了眼,還能躲到哪裡去?
李從青烏雲罩頂,感覺……屁股似乎已經開始隱隱作痛了……
第7章 (限)
※本章列為限制級,未滿18歲的小朋友請不要偷看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八卦山──
張三,我偷偷告訴你一件事,你可別跟別人說,若傳出去了,怕要掉腦袋。聽說皇帝和禮部侍郎有私情,噓──你可千萬別說出去呀!
真的嗎?放心好了,這種事我哪敢多嘴,又不是活膩了……劉五,我剛剛從李四那聽到一個大消息,看在咱多年鄰居的份上,我偷偷告訴你,不過你別跟別人說哦,會拔舌頭的……
劍妖嬸,張三告訴我一件不得了的事,你多送我二根蔥,我就偷偷跟你說。
甭說,是不是皇帝和禮部侍郎那事兒啊?老娘知道的比你多著了,你再買條蘿蔔,我偷偷說一點別人都不曉得的事給你聽,只要你不跟人講,不用怕被抓去浸豬籠……
流言流言,流來流去的言。
雖說謠言止於智者,偏偏八卦魅力凡人無法擋,每個人都說自己不會再跟別人講,可才一回頭,便心癢牙癢舌頭癢,忍不住偷偷和另一個人分享秘密。一傳十、十傳百,流傳速度比瘟病更迅速、更廣泛,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走卒,人人八卦樂無窮。
就這樣,東家婆婆偷偷告訴西家嫂子,西家嫂子再偷偷告訴北家姨媽,偷偷口耳相傳著,不久,某二人有私情的小道消息甚囂塵上,甚至連「禮部侍郎其實是女扮男裝」、「離開京城是假,躲起來生孩子是真」這類離譜說法都紛紛出籠,說者無不振振有辭,口沫橫飛講得跟真的一樣。
不過二個當事人都沒承認或否認,也沒人敢當街大肆談論,所以目前為止,一切都只在「聽說」階段,每個人都拉長耳朵,引頸期待突破性的發展。
「三哥,您知不知道,您和李從青的事已經在外頭傳開了?」宋炫特地跑來跟皇帝報告此事。
「朕聽說了。」皇帝神情淡然,波闌不興。
「是說有些傳言……咳咳,荒謬至極。」宋炫用咳嗽掩飾笑意。
「女扮男裝參加科舉?」
「不止,還有說小公主其實是李從青生的,太可笑了!」
「呵,是嗎?」輕笑一聲,心道,若李從青真能生育,定要他生十個八個,最好所有的王子公主皆為他所出。「還有嗎?都說出來給朕聽聽。」
「三哥,我怎麼覺得……你挺樂的。」
「這般有意思的說法,朕不是天天可以聽到。」皇帝大方承認,那些荒唐的傳言不但沒有激怒他,甚且娛樂了自己。
宋炫於是說出收集到的流言,極盡荒誔之能事──
有說李從青是當年牛嚼牡丹的那株牡丹,感念皇帝栽培之恩,修煉成人,以身相許;又有說當年春祭宴的刺客,唯恐皇帝為花妖迷惑,欲為民除害,豈料李從青不是妖精,乃天帝遣下凡的花仙,有多路神仙相護,才會行刺失敗;還有說李從青不是女扮男裝,而是雌雄同體,因為是株花嘛,並替皇帝生下一個小公主,功德圓滿,皆大歡喜……所有怪力亂神的穿鑿附會多數集中在李從青身上,大抵而言算是好的。
花仙與天子禁忌相戀,天上人間朝朝暮暮,真箇是感人肺腑,動人心弦,春心蕩漾,艷色無邊……
太平盛世的人民果然吃飽閒閒,想像力一個比一個豐富浪漫,憑空杜撰的流言精采萬分,情節猶如鏡花緣加西廂記加琵琶記,天馬行空,高潮迭起,匯總起來足夠寫成一部章回小說戲曲,保證叫好叫座傳唱後世。
當然,必定會有趁機詆毀的,大多是滿腹墨水的讀書人。沒錯,就是那些曾罵李從青占著茅坑不拉屎的憤青,指摘他以男兒之身魅惑主上,譴責他傷風敗俗,痛斥他違逆天理,罪大惡極不可饒恕等等等,激憤得好像李從青殺了他全家、搶了他老婆一樣,而不單單只是和皇帝談戀愛而已。
總之,流言傳之不盡,滿城繪聲繪影,並逐漸往外地散播開來。
皇帝笑不可遏,補充一則:「李從青此次出京,實是為朕到崑崙仙山求長生不老藥,以期能生生世世永恆相守。」
宋炫反倒不怎麼笑得出來了。「您不怕他聽到之後會受不了?」
「他不會受不了,只會怕麻煩。」
「您就真的對他這麼放心?」
「他不是女人,不會讓自己哭哭啼啼的受委曲。」皇帝說。
宋炫明白皇帝老哥對任何事都胸有成竹,便不再置喙了。
不期然,侍官匆匆進入呈報:「啟稟皇上,太后娘娘回宮了。」
皇帝立即起身,與宋炫相偕走出御書房接駕,恰好迎面走來一名綾羅素雅的婦人,年約四旬,眉目身姿風韻猶存。
「孩兒叩見母親。」二人上前,單膝點地行大禮。
「吾兒快快平身。」太后扶起二個兒子,雖未著鳳冠霞帔,仍顯出十分的雍容華貴。
「母親,父親怎麼沒同您一起回宮?」宋炫問。
「他繞到另一個地方瞧個人。」
二兄弟暗暗對視一眼,心知肚明瞧誰去了。
「來來來,咱娘兒三人好久沒見面了,讓母親好好看看你們。」太后拉他們進御書房,揮退其他人,與兒子們噓寒問暖,久久未提及流言一事。
一直聊到晚膳時間,母子三人一塊進膳,太后連連替他們挾菜,充份表現豐沛的母愛,不似皇家嚴肅拘禮,溫馨如一般平民家庭。直到,她陡地天外飛來一句:「煜兒,禮部侍郎的味道有這道紅燒蹄筋好吃嗎?」
宋炫嚼到一半的的紅燒蹄筋差點噴出來,捶胸嗆咳個不停。
宋煜沒矢口否認,用與平時無異的平靜語調回答:「清淡許多,但更合孩兒的口味。」
「吃多久啦?」
「回母親,六年。」
太后注視著皇帝兒子。「你是認真的?」
「是。」
「既然如此,為何不給個正式名份,豈不委曲人家了。」太后斂起慈愛的笑容,露出責備之色。「若不是外頭已流言滿天飛,你還要瞞天過海到幾時?」
「母親,不是三哥不給名份。」宋炫悻悻插嘴,試圖替兄長緩頰。
「這麼說來,是人家不願意羅。」猛地桌案一拍,慈母翻臉變嚴母。「說,你是不是色令智昏,強搶民男?」
二兄弟放下碗筷,乖乖聆訓,大紹最有權勢的兩人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自家太后娘。
「孩兒不敢。」宋煜依舊音色淡定。
「是不敢欺上瞞下?還是不敢強搶民男?」
「母親,三哥沒強迫他……」
「你給我閉嘴!還有你,竟敢為虎作倀,助紂為虐,那禮部侍郎還是你的二舅子吶!」茅頭轉向宋炫,劈頭蓋臉一頓罵。
遭受池魚之殃的宋炫咋舌,頭抬都不敢抬一下。
宋煜神色不變,和聲對母親開誠布公:「母親,孩兒與他兩情相悅。」
「先不提男人跟男人苟且成何體統,君臣亂倫大逆不道!」太后聲色俱厲的怒指。「你你你……你想氣死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