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大學裡每個人已經養成了這樣的習慣——身子未動手機先行。哪怕睡醒了也要在被窩裡刷一遍空間、朋友圈、頭條微博之類的才動彈。三三兩兩的醒來。隨後,是被喚醒的整個世界。
“什麼情況,尿哥呢?”飛哥在上鋪迷迷糊糊地問了一句。
“快看空間吧,尿哥緩過來了,快看!”浩浩輕輕地念出了那條說說,這條說說就像清晨里的第一抹陽光,退去黑暗,賜予我們每個人力量。發自肺腑的歡欣聳動著我們。兩個月的壓抑,幾乎被了結,我們熬過了又一個難關。這條說說被我們班級轉發,中午的時候已經有了幾十條評論。
“大神、振作起來!”
“尿哥,GO,GO !”
“腦袋被屁崩了?說好的段子呢,等你好久了!”
……
我接到了尿哥發來的消息。
“晚上想請大家吃個飯,在穆德軒,你給大家說一下啊。”
“好噠!我給他們說。我剛才聯繫亮亮了,給咱們宿舍點了首歌。”
“恩,好!”
三個月沒說話,現在他和我說話,我都覺得受寵若驚。
席間,尿哥不斷地說著一些心裡話,他向我們每個人人敬酒,向我們道歉。說到了他自己的不孝、不求上進,說到了那次買電腦,說著說著,自己就哭了。我們也都忍不住,為之動容。
晚上提著在路邊買的水果,幾個人散著步,悠哉地走回來。說說笑笑之間,所有的沉怨都被一一撕碎,我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我們這個家庭,就要好起來了。
人的成熟,往往在那幾個重要的瞬間。
尿哥經歷了親人離別之後,沉默寡歡,三月不知肉味,之後又變了一個人;依然是玩笑不斷,卻能感受到他身上帶有的那種豁達和上進。一個男人的責任感,在他的性格中凸顯了出來。
他自己在宣傳欄那找兼職。之後做家教,每天晚上都去給一位學生補課,周末的時候還去發傳單,每天40元,六個小時;白天沒課的時候就去圖書館看書,我們總能遇到。我們的刊物徵稿,我也把徵稿啟事發給他,他文筆極好,乾淨又深刻,每投必中。他的一篇小文還在學校的徵文大賽中獲了獎。我把其中的一段摘了下來,記在自己的本子上,每次讀到,都會想起那些過往中的細節,讓人回味。
好像很多重要的東西在我有意無意間都丟了。我走過的路,玩過的手遊、評論過的帖子、喝過得酒、唱過的歌兒,都在腦海中逐漸模糊了;甚至是最依賴的人、最真切的感情,也不再存續了……當我想起這些的時候,還是會有點兒心痛,可我知道,時間在某些事情變得面目全非的同時,也會讓另一些事情在生命里紋絲不動,比如想念,還有愛。
——————————————————————————————李子明
我們幾個編輯一起吃飯的時候,經常提起他。說他的文章輕快利索、不落窠臼;平時投稿的很多小年輕的,很少有人,能下筆這麼幹淨;他自己起的筆名也是很富喜感:樹上野猴。有天看他發表在校報上的一首名為《魚》的小詩,情為所動,竟落下淚來。
魚
這一路,昏聵倦懶到疲於奔命,
我們就像魚,
一汪水裡,你以為都是你的領地,
其實,不過是孤單無依。
人們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
它不知道自己不知疲倦地游弋里
有多少次曾鼓動我孤獨的內心
它,什麼都不知道,
而我,卻得到了救贖。
原來之前所有的人生經歷,
都不是白白浪費掉的,
那些難忍的苦痛,
它們終究會在某時某刻,
像一道光,照亮你。
每天坐在床上對著手機傻笑換成了奔走於課堂、圖書館和兼職的路上。變化之大刺激了我們每個人,可見人生的溝壑里,充滿著向上的力量。
有時仍見他在窗前佇立,久久向遠處凝望。遠遠地喚他一聲,他才定定神,微微的一笑;這畫面讓人心中叢生嘆惋。
在面臨生離死別之時,我們會感慨我們作為人力量的微小薄弱,無助之餘,又反過頭來莫名自責。也許是由於自身能力沒有傾盡;也許是在他們生前沒有好好珍惜。但在悲傷過後,我們應該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不應倦怠消沉,而是更應好好的活下去。把他們沒吃過的美味,為他們一一嘗遍;把他們沒去過的地方,為他們一一遊覽。世界這麼大,這麼美,總不能一個人蜷縮在角落裡。
第30章 30 奶奶(第七 將把沉醉換悲涼)
總是感覺,在很多方面,我和宇哥很像,仿佛都是那種不言盛景、不敘深情的人,永遠把最深的感情藏在心裡。比如在空間裡發條狀態,有什麼心裡話絕對不屑於直白的寫出來,一定會引經據典、藏頭露尾、顧左右而言他;寧願所有的人猜不出其中的含義,即便是不喜歡的人,猜出了其中的含義也懶得搭理。
事情就是從一條狀態開始。
那天,瀏覽空間動態的時候恰好看到他的一條新動態:樹欲靜而風不止。
短短七個字,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料想估計會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他什麼意思,關於工作?社會?親情?“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便在那條狀態下回復了一個:咋了?
半天了,沒收到任何回復,也許是他發了狀態就把手機扔一邊了,我又給他發了一條簡訊,心想,如果無事更好,權作問候。
十幾秒,他回復我了:奶奶病重,我現在很著急!
所有的揣測中,最壞的結果——子欲養而親不待。
奶奶臥病在床的時候,我曾去看望過她,那已經是幾個月前了。一個縣城周邊的普通村落,平房帶院,遠遠的看上去就洋溢著一種溫暖寧靜。
我倆提著烏雞之類的補品進大門的時候,看見爺爺在正堂里低著頭坐著,走進來一看才知道,老爺子正自顧自地研究象棋呢。
“爺爺,我帶著朋友回來啦!”
爺爺反應過來,緩緩的抬頭,站了起來;微笑地看著我,拍拍我肩膀:“傻小子,來都來了,還帶著東西,你才多大呀。”
面對爺爺的樸實,竟一下子哽住說不出任何話來,傻呵呵的陪著笑了一回;便把烏雞牛奶之類的都放在正堂的桌上。
奶奶在西耳房,病懨懨地依靠在床頭,看見我們進來了,她掙扎著往前傾,卻無濟於事,我們慌亂地勸她不要動。
“奶奶,這是小玉,我一個學弟,這兩天沒事兒,正好一塊來咱們縣城玩。聽說您身體不舒服,非要來家裡看看您。”宇哥介紹著,說的可真中聽,說的我都慚愧了。
“好好,來了就好,每次都帶小伙子們回來,什麼時候把媳婦領回來啊,小宇?”奶奶微笑著看我,“孩子,你結婚了嗎?”
“什麼情況,尿哥呢?”飛哥在上鋪迷迷糊糊地問了一句。
“快看空間吧,尿哥緩過來了,快看!”浩浩輕輕地念出了那條說說,這條說說就像清晨里的第一抹陽光,退去黑暗,賜予我們每個人力量。發自肺腑的歡欣聳動著我們。兩個月的壓抑,幾乎被了結,我們熬過了又一個難關。這條說說被我們班級轉發,中午的時候已經有了幾十條評論。
“大神、振作起來!”
“尿哥,GO,GO !”
“腦袋被屁崩了?說好的段子呢,等你好久了!”
……
我接到了尿哥發來的消息。
“晚上想請大家吃個飯,在穆德軒,你給大家說一下啊。”
“好噠!我給他們說。我剛才聯繫亮亮了,給咱們宿舍點了首歌。”
“恩,好!”
三個月沒說話,現在他和我說話,我都覺得受寵若驚。
席間,尿哥不斷地說著一些心裡話,他向我們每個人人敬酒,向我們道歉。說到了他自己的不孝、不求上進,說到了那次買電腦,說著說著,自己就哭了。我們也都忍不住,為之動容。
晚上提著在路邊買的水果,幾個人散著步,悠哉地走回來。說說笑笑之間,所有的沉怨都被一一撕碎,我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我們這個家庭,就要好起來了。
人的成熟,往往在那幾個重要的瞬間。
尿哥經歷了親人離別之後,沉默寡歡,三月不知肉味,之後又變了一個人;依然是玩笑不斷,卻能感受到他身上帶有的那種豁達和上進。一個男人的責任感,在他的性格中凸顯了出來。
他自己在宣傳欄那找兼職。之後做家教,每天晚上都去給一位學生補課,周末的時候還去發傳單,每天40元,六個小時;白天沒課的時候就去圖書館看書,我們總能遇到。我們的刊物徵稿,我也把徵稿啟事發給他,他文筆極好,乾淨又深刻,每投必中。他的一篇小文還在學校的徵文大賽中獲了獎。我把其中的一段摘了下來,記在自己的本子上,每次讀到,都會想起那些過往中的細節,讓人回味。
好像很多重要的東西在我有意無意間都丟了。我走過的路,玩過的手遊、評論過的帖子、喝過得酒、唱過的歌兒,都在腦海中逐漸模糊了;甚至是最依賴的人、最真切的感情,也不再存續了……當我想起這些的時候,還是會有點兒心痛,可我知道,時間在某些事情變得面目全非的同時,也會讓另一些事情在生命里紋絲不動,比如想念,還有愛。
——————————————————————————————李子明
我們幾個編輯一起吃飯的時候,經常提起他。說他的文章輕快利索、不落窠臼;平時投稿的很多小年輕的,很少有人,能下筆這麼幹淨;他自己起的筆名也是很富喜感:樹上野猴。有天看他發表在校報上的一首名為《魚》的小詩,情為所動,竟落下淚來。
魚
這一路,昏聵倦懶到疲於奔命,
我們就像魚,
一汪水裡,你以為都是你的領地,
其實,不過是孤單無依。
人們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
它不知道自己不知疲倦地游弋里
有多少次曾鼓動我孤獨的內心
它,什麼都不知道,
而我,卻得到了救贖。
原來之前所有的人生經歷,
都不是白白浪費掉的,
那些難忍的苦痛,
它們終究會在某時某刻,
像一道光,照亮你。
每天坐在床上對著手機傻笑換成了奔走於課堂、圖書館和兼職的路上。變化之大刺激了我們每個人,可見人生的溝壑里,充滿著向上的力量。
有時仍見他在窗前佇立,久久向遠處凝望。遠遠地喚他一聲,他才定定神,微微的一笑;這畫面讓人心中叢生嘆惋。
在面臨生離死別之時,我們會感慨我們作為人力量的微小薄弱,無助之餘,又反過頭來莫名自責。也許是由於自身能力沒有傾盡;也許是在他們生前沒有好好珍惜。但在悲傷過後,我們應該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不應倦怠消沉,而是更應好好的活下去。把他們沒吃過的美味,為他們一一嘗遍;把他們沒去過的地方,為他們一一遊覽。世界這麼大,這麼美,總不能一個人蜷縮在角落裡。
第30章 30 奶奶(第七 將把沉醉換悲涼)
總是感覺,在很多方面,我和宇哥很像,仿佛都是那種不言盛景、不敘深情的人,永遠把最深的感情藏在心裡。比如在空間裡發條狀態,有什麼心裡話絕對不屑於直白的寫出來,一定會引經據典、藏頭露尾、顧左右而言他;寧願所有的人猜不出其中的含義,即便是不喜歡的人,猜出了其中的含義也懶得搭理。
事情就是從一條狀態開始。
那天,瀏覽空間動態的時候恰好看到他的一條新動態:樹欲靜而風不止。
短短七個字,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料想估計會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他什麼意思,關於工作?社會?親情?“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便在那條狀態下回復了一個:咋了?
半天了,沒收到任何回復,也許是他發了狀態就把手機扔一邊了,我又給他發了一條簡訊,心想,如果無事更好,權作問候。
十幾秒,他回復我了:奶奶病重,我現在很著急!
所有的揣測中,最壞的結果——子欲養而親不待。
奶奶臥病在床的時候,我曾去看望過她,那已經是幾個月前了。一個縣城周邊的普通村落,平房帶院,遠遠的看上去就洋溢著一種溫暖寧靜。
我倆提著烏雞之類的補品進大門的時候,看見爺爺在正堂里低著頭坐著,走進來一看才知道,老爺子正自顧自地研究象棋呢。
“爺爺,我帶著朋友回來啦!”
爺爺反應過來,緩緩的抬頭,站了起來;微笑地看著我,拍拍我肩膀:“傻小子,來都來了,還帶著東西,你才多大呀。”
面對爺爺的樸實,竟一下子哽住說不出任何話來,傻呵呵的陪著笑了一回;便把烏雞牛奶之類的都放在正堂的桌上。
奶奶在西耳房,病懨懨地依靠在床頭,看見我們進來了,她掙扎著往前傾,卻無濟於事,我們慌亂地勸她不要動。
“奶奶,這是小玉,我一個學弟,這兩天沒事兒,正好一塊來咱們縣城玩。聽說您身體不舒服,非要來家裡看看您。”宇哥介紹著,說的可真中聽,說的我都慚愧了。
“好好,來了就好,每次都帶小伙子們回來,什麼時候把媳婦領回來啊,小宇?”奶奶微笑著看我,“孩子,你結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