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一整日行車趕路,的確是累了,在一起沖了個澡便相擁著睡了。
又瀟灑兩天,山中好風景也看了個遍。便收拾好行李,訂票返程。
作者有話要說:
後來就想,好山好水有人伴,難道我們要的不是這種生活嗎?
可惜人是個貪婪的動物,有了回應,想要確定;有了確定,想要擁有;真的擁有,又想要永遠,有什麼是永遠呢,況且得到了又未必珍惜。患得患失中不由自己,最後仍會失去。
第26章 26 返程(第六 回首向來蕭瑟處)
眼戀著眼,心連著心;一路的打情罵俏,心裡樂開了花。有人說,要和一個人交往,一定要在決定把自己託付給他之前和他出遠門旅遊一次,這樣,你便能知曉他在放鬆時候的樣子。人在放鬆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那一面,更能反映他的內心。這次旅行,我對子爍的各種表現還是相當滿意的。
我倆早早的檢票上車,行李放妥就開始說閒話。這時,從對面的車廂走過來一位尼姑,穿黃色僧衣,腰寬袖闊、圓領方襟,看起來卻飄逸灑脫,與以往見到臃腫不堪的那些顯然不同,年紀也不小了,喚作師太倒是更妥帖一些。
我打量著這位師太,她左右看著號碼,在車上找自己的座位號。真是巧了,她走到我們對面座位,坐下來。師太剛坐下,一位穿著入時、打扮講究的中年大姐尾隨她走了過來,在她旁邊坐下了;這兩個人和子爍我們兩個正對著。平時雖然在路上也能見到這些出家人,卻很少有機會這麼近距離觀察他們的言行,我和子爍各自假裝看自己手裡的那本書,做出無心去聽她倆說話的樣子。
那位大姐對師太說:“大師,我小時候曾在我家鄉遇到過一位師傅,那位師傅在我年輕的時候給了我很多指點,後來他四方雲遊,離開了我們家鄉,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他。再到後來,我又認識了其他的師傅,也給了我很多指導。但是,我仍然對第一位師傅念念不忘,我該怎麼辦呢?”
師太一臉雲淡風輕,“你說,什麼樣的人才能作為師傅呢?”
“當然是德高望重、有學問、境界高的人啊!”那位大姐一臉疑雲。
“那這樣的人,我們有什麼衡量標準嗎?該怎樣去找呢?”師太頓了頓,“在我看來,師傅的事不必過於煩憂,德高望重、學富五車自然是好,但不一定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做我們的老師,只要能教會我們東西、啟發我們智慧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師,正所謂‘當下師乃為無上師’,執著是苦,緣起緣滅,都是造化,不可強勉。”
那位大姐為師太的話折服,我和子爍聽了這一番高談闊論,不由得相視點頭一笑,嘴裡連連讚嘆“厲害”。看來這位大師名不虛傳呀!我正在默默讚嘆,誰知,子爍直接就問起了大師,“大師,您慧眼識真,幫我相相面吧,指點一下將來運程。”我怕他說錯了話,讓師太心裡不舒坦,便用手捶了他的腿一下。
師太轉過臉來。
“現在這年輕人竟然還信這個?我可很久沒給人看過面相了。”
“師傅但說無妨,我還真的想知道知道……”子爍嬉皮笑臉的。
師太並沒有再推脫,盯著子爍的臉看了一會兒。
“面容清朗,雙目有神;人中寬厚,先天很足,是有福之人啊。”師太頓了頓。“才能出眾,城府頗深;有所營謀、必有所憂慮;怕是常要與貴人失之交臂啊……”
子爍不屑的勁兒十足,聽後鼻腔里發出一聲冷笑來,嚇我一跳,我怕他這不屑的樣子萬一真得罪了佛門中人,惹上什麼麻煩;便又拽他的袖子一下,示意他規矩點。子爍又裝得一臉認真:“那您說,我可該怎麼辦啊?!求大師明示弟子。”
師太對他剛才的所作所為看在眼裡,仿佛並不計較。“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過些時日,有些事你自會知曉,全在你內心取捨,別人指點不得,但為他人,多行善念。”
說到這裡,師太的聲音低下去,仿佛默念了一遍“阿彌陀佛”。子爍笑了笑,也就沒有多說什麼。
我本來對師太頗有敬畏,但心裡又特別好奇,便大著膽子小心地問了一句:“勞煩您看看我怎麼樣?平時日子過得倒是挺順,不知道將來這事業婚姻會怎麼樣。”
大師和藹的笑笑,盯著我看了一會兒,仍是一臉和氣的說:“公子端方、溫良如玉,再伸手我看看。”
我忙把搭在腿上的左手攤開,怕顯得不尊敬,又併攏起來,伸到師太的面前。
“性情溫潤,心地和善。智械機巧,不知者為潔;知之而不用者為尤潔。看你這掌紋,清清淺淺,只有這幾條紋路分明,”說著,從我手中勾畫了幾下,“命里主次分明,有條不紊,也是個善於規劃的人。”
師太稍微皺了一下眉頭,“看你,像是情路艱辛,估計要與父母產生不小的分歧;也罷,有所執著,必有所束縛;諸事並無對錯,不欺心即可。”
我聽了心裡一顫,師太難道連這些都能預見,豈不是連我的取向也都看出來了?!我又問了一句:“那,這個人,我該什麼時候才能真的遇到?”
“姻緣尚在千里之外,遠隔三年五載,看不出什麼端倪。”
“是不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啊?!”那就是子爍啊!我心裡一陣竊喜,又特別想知道答案。
“遠在天邊。”師太搖搖頭,她又微笑著說,“此人既是你的貴人,又是你的伴侶。”說完,她頗有深意地看我一眼,又示意我把手收回。我聽後心裡一緊,又極其失望。看到她的眼神里充滿玄妙卻有著幾分讚許;我心裡卻更加的疑惑;難道她真的算出了我的取向?
說完那話,師太不再理我們,她又繼續和剛才的那位中年大姐去講解別的內容了。
我心裡正疑惑著,子爍用腿碰了我的腿一下,我瞥他一眼,他反而白了我一眼——他自然是不相信這些話;而我卻將信將疑、思來想去,心裡十分忐忑。
我們總是愛相信那些我們願意相信的“真相”,選擇性的接受一些“事實”。甚至有時候會故意地把問題多問幾遍、一次次的去追問、確認;其實並非沒有聽清對方給出的答案,而僅僅是,不想接受那個答案。
大師為我們占卜算命,自然要有所表示,生生給錢總覺得怪怪的,我就把在山上買的崖柏手把件拿出來,挑了一個品相好的,送給了那位師太。
“能遇到就是緣分,謝謝您給我們指點迷津。”她微笑著拒絕,我推給她好幾次,最後她才很勉強的收下。
師太和那位中年大姐只坐了一站就下車了,她兩個一離開我就忍不住問子爍,“你好好揣摩下師太的話,到底什麼意思?”
他一臉的不以為意,“咳!你信她呢,都是騙人的,還送崖柏,那都是我買的好吧……也不跟我商量一下。笨蛋一個!”顧子爍對我是一臉的嫌棄。
又瀟灑兩天,山中好風景也看了個遍。便收拾好行李,訂票返程。
作者有話要說:
後來就想,好山好水有人伴,難道我們要的不是這種生活嗎?
可惜人是個貪婪的動物,有了回應,想要確定;有了確定,想要擁有;真的擁有,又想要永遠,有什麼是永遠呢,況且得到了又未必珍惜。患得患失中不由自己,最後仍會失去。
第26章 26 返程(第六 回首向來蕭瑟處)
眼戀著眼,心連著心;一路的打情罵俏,心裡樂開了花。有人說,要和一個人交往,一定要在決定把自己託付給他之前和他出遠門旅遊一次,這樣,你便能知曉他在放鬆時候的樣子。人在放鬆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那一面,更能反映他的內心。這次旅行,我對子爍的各種表現還是相當滿意的。
我倆早早的檢票上車,行李放妥就開始說閒話。這時,從對面的車廂走過來一位尼姑,穿黃色僧衣,腰寬袖闊、圓領方襟,看起來卻飄逸灑脫,與以往見到臃腫不堪的那些顯然不同,年紀也不小了,喚作師太倒是更妥帖一些。
我打量著這位師太,她左右看著號碼,在車上找自己的座位號。真是巧了,她走到我們對面座位,坐下來。師太剛坐下,一位穿著入時、打扮講究的中年大姐尾隨她走了過來,在她旁邊坐下了;這兩個人和子爍我們兩個正對著。平時雖然在路上也能見到這些出家人,卻很少有機會這麼近距離觀察他們的言行,我和子爍各自假裝看自己手裡的那本書,做出無心去聽她倆說話的樣子。
那位大姐對師太說:“大師,我小時候曾在我家鄉遇到過一位師傅,那位師傅在我年輕的時候給了我很多指點,後來他四方雲遊,離開了我們家鄉,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他。再到後來,我又認識了其他的師傅,也給了我很多指導。但是,我仍然對第一位師傅念念不忘,我該怎麼辦呢?”
師太一臉雲淡風輕,“你說,什麼樣的人才能作為師傅呢?”
“當然是德高望重、有學問、境界高的人啊!”那位大姐一臉疑雲。
“那這樣的人,我們有什麼衡量標準嗎?該怎樣去找呢?”師太頓了頓,“在我看來,師傅的事不必過於煩憂,德高望重、學富五車自然是好,但不一定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做我們的老師,只要能教會我們東西、啟發我們智慧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師,正所謂‘當下師乃為無上師’,執著是苦,緣起緣滅,都是造化,不可強勉。”
那位大姐為師太的話折服,我和子爍聽了這一番高談闊論,不由得相視點頭一笑,嘴裡連連讚嘆“厲害”。看來這位大師名不虛傳呀!我正在默默讚嘆,誰知,子爍直接就問起了大師,“大師,您慧眼識真,幫我相相面吧,指點一下將來運程。”我怕他說錯了話,讓師太心裡不舒坦,便用手捶了他的腿一下。
師太轉過臉來。
“現在這年輕人竟然還信這個?我可很久沒給人看過面相了。”
“師傅但說無妨,我還真的想知道知道……”子爍嬉皮笑臉的。
師太並沒有再推脫,盯著子爍的臉看了一會兒。
“面容清朗,雙目有神;人中寬厚,先天很足,是有福之人啊。”師太頓了頓。“才能出眾,城府頗深;有所營謀、必有所憂慮;怕是常要與貴人失之交臂啊……”
子爍不屑的勁兒十足,聽後鼻腔里發出一聲冷笑來,嚇我一跳,我怕他這不屑的樣子萬一真得罪了佛門中人,惹上什麼麻煩;便又拽他的袖子一下,示意他規矩點。子爍又裝得一臉認真:“那您說,我可該怎麼辦啊?!求大師明示弟子。”
師太對他剛才的所作所為看在眼裡,仿佛並不計較。“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過些時日,有些事你自會知曉,全在你內心取捨,別人指點不得,但為他人,多行善念。”
說到這裡,師太的聲音低下去,仿佛默念了一遍“阿彌陀佛”。子爍笑了笑,也就沒有多說什麼。
我本來對師太頗有敬畏,但心裡又特別好奇,便大著膽子小心地問了一句:“勞煩您看看我怎麼樣?平時日子過得倒是挺順,不知道將來這事業婚姻會怎麼樣。”
大師和藹的笑笑,盯著我看了一會兒,仍是一臉和氣的說:“公子端方、溫良如玉,再伸手我看看。”
我忙把搭在腿上的左手攤開,怕顯得不尊敬,又併攏起來,伸到師太的面前。
“性情溫潤,心地和善。智械機巧,不知者為潔;知之而不用者為尤潔。看你這掌紋,清清淺淺,只有這幾條紋路分明,”說著,從我手中勾畫了幾下,“命里主次分明,有條不紊,也是個善於規劃的人。”
師太稍微皺了一下眉頭,“看你,像是情路艱辛,估計要與父母產生不小的分歧;也罷,有所執著,必有所束縛;諸事並無對錯,不欺心即可。”
我聽了心裡一顫,師太難道連這些都能預見,豈不是連我的取向也都看出來了?!我又問了一句:“那,這個人,我該什麼時候才能真的遇到?”
“姻緣尚在千里之外,遠隔三年五載,看不出什麼端倪。”
“是不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啊?!”那就是子爍啊!我心裡一陣竊喜,又特別想知道答案。
“遠在天邊。”師太搖搖頭,她又微笑著說,“此人既是你的貴人,又是你的伴侶。”說完,她頗有深意地看我一眼,又示意我把手收回。我聽後心裡一緊,又極其失望。看到她的眼神里充滿玄妙卻有著幾分讚許;我心裡卻更加的疑惑;難道她真的算出了我的取向?
說完那話,師太不再理我們,她又繼續和剛才的那位中年大姐去講解別的內容了。
我心裡正疑惑著,子爍用腿碰了我的腿一下,我瞥他一眼,他反而白了我一眼——他自然是不相信這些話;而我卻將信將疑、思來想去,心裡十分忐忑。
我們總是愛相信那些我們願意相信的“真相”,選擇性的接受一些“事實”。甚至有時候會故意地把問題多問幾遍、一次次的去追問、確認;其實並非沒有聽清對方給出的答案,而僅僅是,不想接受那個答案。
大師為我們占卜算命,自然要有所表示,生生給錢總覺得怪怪的,我就把在山上買的崖柏手把件拿出來,挑了一個品相好的,送給了那位師太。
“能遇到就是緣分,謝謝您給我們指點迷津。”她微笑著拒絕,我推給她好幾次,最後她才很勉強的收下。
師太和那位中年大姐只坐了一站就下車了,她兩個一離開我就忍不住問子爍,“你好好揣摩下師太的話,到底什麼意思?”
他一臉的不以為意,“咳!你信她呢,都是騙人的,還送崖柏,那都是我買的好吧……也不跟我商量一下。笨蛋一個!”顧子爍對我是一臉的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