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頁
王太妃沉默了許久,叩了個頭:「陛下待簡行如同親子,悉心栽培,原來有這種不得已的苦衷。我答應陛下,我會盡力輔佐簡行,實現祖輩的期待。」
「謝謝二嫂。」伴溪笑起來,她抬起頭,打開了窗戶,這才發現窗外春光明媚,鳥語花香,人世間確實還有讓她留戀的地方。
議事殿,群臣眼中儘是歡喜。
「陛下,穎寧大捷,裘將軍親率大軍協助,我軍勢如破竹,穎寧周邊那些被蒙蔽的百姓們也看清了柳居宜想自己稱帝的野心,紛紛歸降朝廷,柳居宜已於昨日用血親寫降書一封,求陛下寬大處理。」
「陛下,我們勝了!」
「是啊,我們勝了!」
伴溪臉上仍然帶著淡淡的笑意,仿佛這一切,都是已經算好了的。
「諸位愛卿在朝廷有難之時沒有退卻,各司其職,朕心甚慰,勝利是屬於大豫的,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小耗子,宣旨吧。」
小耗子站了出來,聲音清脆又帶著愉悅。「大豫退敵,百姓不再受苦,社稷終將安穩,離不開有功之臣的奉獻,即日起朕將論功行賞,逐一通告。自朕繼承江山以來,大豫遭受兩次重創,尤其這一次情形危急,朕自愧於列祖列宗,在這勝利的時刻,朕決議大赦天下,祈求蒼天憐憫,護佑我大豫百姓。」
「陛下聖明!」群臣跪下山呼道。
「叛黨柳居宜,其母為前朝皇族,因與我朝牽連頗深,導致柳居宜心生怨恨。以暴制暴,只能剷除異己,卻剷除不了人心的恨意。朕決定特赦前朝皇族子孫,從各國將他們贖買回國,賜給他們宅府錢財,讓他們有生之年也感受到大豫的恩德。著令重修梁朝皇室陵園,將前朝皇室的可尋之骸遷入新陵,史官重修史冊,避免不實的詆毀。大豫後代子孫,皆需以仁愛治國,體恤百姓。」
「陛下仁慈!」
「最後一點。」小耗子往下念去,卻忽然停住了,他望著伴溪。
伴溪點了點頭,說道:「繼續念。」
「這······」
「念。」
「朕當年還是太子之時,臨危受命,奉先帝遺詔繼承大統,奈何朕失德,讓天災頻降大豫;讓山匪橫行破壞與他國的親密聯繫;讓柳居宜叛亂,蠱惑百姓,民生疾苦。朕親下罪己詔一封,以示警戒。」
小耗子又停住了。
伴溪看了他一眼,發現他似乎有些哭意。
「陛下······小人。」
「你若念不下去,朕親自來念。」伴溪站起身來,從他手裡拿過聖旨。
「朕無法原諒自己,想來朕在位,會給大豫帶來無盡的傷痛,朕決議傳位給河陽王柳簡行。柳簡行貴為皇長孫,人品貴重,聰慧賢能,望河陽王代朕管理好大豫江山。」
這一下,群臣都懵了。待他們反應過來,紛紛跪下說:「陛下萬萬不可啊,陛下仁愛,但是天災人禍誰也不能避免,陛下萬不可如此自責。陛下身體康健,後宮還未誕下皇子,怎可將皇位傳給河陽王呢?」
底下議論紛紛,聲音接連不絕。「丞相大人,您快勸勸陛下吧。」
「是啊,丞相大人,陛下最聽得進您的勸告,您趕緊勸勸陛下吧。」
誰都沒注意到,沒有轉身的裘文昌眼睛裡全是眼淚,他早就知道,這一天會來,因此無論同僚們怎麼說,他都巋然不動。
伴溪做了一個手勢,議論紛紛的群臣們這才安靜下來。「諸位愛卿,朕並不是自責,朕的身體朕自己清楚,朕早已身患隱疾,活不了多久,這件事先帝也是知道的。所以朕才說,先帝無奈,朕臨危受命。如今大豫形勢安穩,河陽王是新君的不二人選。諸位愛卿多說無益,從今以後,朕希望你們用心輔佐河陽王,造福天下百姓。」
「可是陛下,這······」
「眾位愛卿不必多說,朕心意已決。朕在固城便大病一場,御醫也是知道的,如今心病加身體,讓朕已經無心處理朝政,如果你們真的為朕好,就答應朕吧。」
裘文昌在一片紛擾中首先跪了下來:「微臣遵旨,微臣定當遵照陛下旨意,全心全力輔佐河陽王,造福大豫百姓!」
伴溪欣慰地笑了。
在場的大人們看到丞相率先表態,便心中明白這一切,丞相早已心裡有數,無論他們怎麼反對,都扭轉不了陛下的心意。河陽王素來與他們沒有什麼利益的糾紛,他們根本沒想過陛下會是這個意思,也沒有對河陽王多麼留心,所以黨羽之說也並不存在了。這樣一個人當皇帝,或許對他們也不一定全是壞事。
「微臣遵旨。」
「微臣遵旨。」
有幾個率先明白過來的老臣,跟著丞相叩了頭,於是在他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叩了頭,終於,所有人無論是被迫接受也好,還是形勢所迫,都叩了頭表示願意遵從聖旨。
伴溪從這一刻起,終於感受到了真正的安寧。
☆、揭破偽裝心成灰
柳媛聽到消息的時候,雙腿發麻,還是一旁的芭蕉扶住了她,說道:「娘娘,莫要驚慌,陛下剛從戰場回來,經歷了太多生死,一時間心性還沒有恢復過來。陛下心中肯定是十分自責的,一時才沒有顧及到許多,哪有皇帝健在,就傳位給下一任的,況且還是侄兒,不是兒子。陛下定是一時愧疚,娘娘只消好生勸解,陛下一定能想明白的。」
「謝謝二嫂。」伴溪笑起來,她抬起頭,打開了窗戶,這才發現窗外春光明媚,鳥語花香,人世間確實還有讓她留戀的地方。
議事殿,群臣眼中儘是歡喜。
「陛下,穎寧大捷,裘將軍親率大軍協助,我軍勢如破竹,穎寧周邊那些被蒙蔽的百姓們也看清了柳居宜想自己稱帝的野心,紛紛歸降朝廷,柳居宜已於昨日用血親寫降書一封,求陛下寬大處理。」
「陛下,我們勝了!」
「是啊,我們勝了!」
伴溪臉上仍然帶著淡淡的笑意,仿佛這一切,都是已經算好了的。
「諸位愛卿在朝廷有難之時沒有退卻,各司其職,朕心甚慰,勝利是屬於大豫的,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小耗子,宣旨吧。」
小耗子站了出來,聲音清脆又帶著愉悅。「大豫退敵,百姓不再受苦,社稷終將安穩,離不開有功之臣的奉獻,即日起朕將論功行賞,逐一通告。自朕繼承江山以來,大豫遭受兩次重創,尤其這一次情形危急,朕自愧於列祖列宗,在這勝利的時刻,朕決議大赦天下,祈求蒼天憐憫,護佑我大豫百姓。」
「陛下聖明!」群臣跪下山呼道。
「叛黨柳居宜,其母為前朝皇族,因與我朝牽連頗深,導致柳居宜心生怨恨。以暴制暴,只能剷除異己,卻剷除不了人心的恨意。朕決定特赦前朝皇族子孫,從各國將他們贖買回國,賜給他們宅府錢財,讓他們有生之年也感受到大豫的恩德。著令重修梁朝皇室陵園,將前朝皇室的可尋之骸遷入新陵,史官重修史冊,避免不實的詆毀。大豫後代子孫,皆需以仁愛治國,體恤百姓。」
「陛下仁慈!」
「最後一點。」小耗子往下念去,卻忽然停住了,他望著伴溪。
伴溪點了點頭,說道:「繼續念。」
「這······」
「念。」
「朕當年還是太子之時,臨危受命,奉先帝遺詔繼承大統,奈何朕失德,讓天災頻降大豫;讓山匪橫行破壞與他國的親密聯繫;讓柳居宜叛亂,蠱惑百姓,民生疾苦。朕親下罪己詔一封,以示警戒。」
小耗子又停住了。
伴溪看了他一眼,發現他似乎有些哭意。
「陛下······小人。」
「你若念不下去,朕親自來念。」伴溪站起身來,從他手裡拿過聖旨。
「朕無法原諒自己,想來朕在位,會給大豫帶來無盡的傷痛,朕決議傳位給河陽王柳簡行。柳簡行貴為皇長孫,人品貴重,聰慧賢能,望河陽王代朕管理好大豫江山。」
這一下,群臣都懵了。待他們反應過來,紛紛跪下說:「陛下萬萬不可啊,陛下仁愛,但是天災人禍誰也不能避免,陛下萬不可如此自責。陛下身體康健,後宮還未誕下皇子,怎可將皇位傳給河陽王呢?」
底下議論紛紛,聲音接連不絕。「丞相大人,您快勸勸陛下吧。」
「是啊,丞相大人,陛下最聽得進您的勸告,您趕緊勸勸陛下吧。」
誰都沒注意到,沒有轉身的裘文昌眼睛裡全是眼淚,他早就知道,這一天會來,因此無論同僚們怎麼說,他都巋然不動。
伴溪做了一個手勢,議論紛紛的群臣們這才安靜下來。「諸位愛卿,朕並不是自責,朕的身體朕自己清楚,朕早已身患隱疾,活不了多久,這件事先帝也是知道的。所以朕才說,先帝無奈,朕臨危受命。如今大豫形勢安穩,河陽王是新君的不二人選。諸位愛卿多說無益,從今以後,朕希望你們用心輔佐河陽王,造福天下百姓。」
「可是陛下,這······」
「眾位愛卿不必多說,朕心意已決。朕在固城便大病一場,御醫也是知道的,如今心病加身體,讓朕已經無心處理朝政,如果你們真的為朕好,就答應朕吧。」
裘文昌在一片紛擾中首先跪了下來:「微臣遵旨,微臣定當遵照陛下旨意,全心全力輔佐河陽王,造福大豫百姓!」
伴溪欣慰地笑了。
在場的大人們看到丞相率先表態,便心中明白這一切,丞相早已心裡有數,無論他們怎麼反對,都扭轉不了陛下的心意。河陽王素來與他們沒有什麼利益的糾紛,他們根本沒想過陛下會是這個意思,也沒有對河陽王多麼留心,所以黨羽之說也並不存在了。這樣一個人當皇帝,或許對他們也不一定全是壞事。
「微臣遵旨。」
「微臣遵旨。」
有幾個率先明白過來的老臣,跟著丞相叩了頭,於是在他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叩了頭,終於,所有人無論是被迫接受也好,還是形勢所迫,都叩了頭表示願意遵從聖旨。
伴溪從這一刻起,終於感受到了真正的安寧。
☆、揭破偽裝心成灰
柳媛聽到消息的時候,雙腿發麻,還是一旁的芭蕉扶住了她,說道:「娘娘,莫要驚慌,陛下剛從戰場回來,經歷了太多生死,一時間心性還沒有恢復過來。陛下心中肯定是十分自責的,一時才沒有顧及到許多,哪有皇帝健在,就傳位給下一任的,況且還是侄兒,不是兒子。陛下定是一時愧疚,娘娘只消好生勸解,陛下一定能想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