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287章 旋滅(三)

  西軍總帥臨時行駐的潼關城中。

  「進入河東馳援的龍騎軍所部三萬,在汾州、晉州和沁州接連大敗……」

  「南下逃歸者亦是十不存而一二……」

  「其中統帥龍騎諸軍的徐都部署重傷不起,身邊唯余大雪營數百扈從歸還……」

  「餘下前往接應的北涼副率使袁左宗的姑臧軍……」

  「又有左牙前將齊當國天水官健,射聲將軍姚健的雍城弩義從。」

  「在絳州的曲沃、翼城、稷山之地連戰皆北……副率袁左宗戰沒,姚健失蹤陣前……」

  「目前餘下人馬已經避戰退往了慈州境內……以齊當國為首收攏和整頓部伍,而據守於壺口山備敵待援。」

  「如今淮敵的前探馬隊,已經開始兵進河間府(今山西運城)了。」

  然後就是堂下一片靜默,因為這個現狀也意味著一旦淮軍順著河間府南下關內,就很可能包抄和截斷正在潼關城中的,大元帥府前敵司所屬及其相應的後路和糧道了。

  「讓駐留在長安和同州,拱衛天子的效義四軍北上吧……」

  居於上首的總天下兵馬大元帥府副元帥兼都招討使趙熙沉聲道。

  「朝廷收留和供養他們的族人,就看用在這一時……了……」

  「以北涼右率燕文鸞為領軍,並麾下騎弩士三營……」

  「伺機援救北涼世子殘部,並且不惜一切手段拖住河東之敵。」

  「另命第一批歸換的九原軍,東移往陝州和懷州境內……」

  「已經抵達南陽的寧塞軍和永固軍,就近向方城和泌陽發起攻勢……」

  「越是在這個關頭上,東面和南面的戰線越是不能露出破綻……」

  待到重新振奮起來的帳下眾將帥、官佐和幕僚,都相繼領命而去之後;

  「用我的印信,派出加急的飛抵羽繳……」

  趙熙才回過頭來,對著自己身邊僅剩的元帥府行軍長史,兼前敵司勾管機宜荀平語重心長的道。

  「讓河隴方面速速加快步伐和動作了……」

  「其他地方的行事可以暫且放下……」

  「但是一定要先行兵發涼州姑臧城……」

  「先掌握了北涼腹地和根本所在的局面再說……」

  「這隻重中之重的要務啊……」

  然後,待到所有人都在他面前消失之後,趙熙才對著空氣幽然嘆聲道。

  「就算你自小與我交好……並有盟助之約……」

  「但如果沒法跟上來的話,那也只能做我新朝的奠基之物了。」

  「最多念在私交和舊情上,保全徐氏血脈不斷而已……」

  ……

  江寧府,留守司內。

  面容有些慘澹而憔然的五路總管沖玄,也是滿臉苦笑而無奈的看著朝廷頒給他的,嘉勉戳力用事和勞苦功高的賞賜詔令。

  而這一切的由來,都是建立在對淮鎮的暫時綏靖和妥協,乃至是變相的資敵為患的基礎上;卻不知道暗中授意和變相鼓舞這一切發生的後方朝堂君臣們,可能想到將來事情的演變和後果麼。

  然而隨後他就把這種心思給按下了,對他而言更重要的還是眼前的職責;

  比如,如何用受傷捉襟見肘的有限兵力穩定住當下的局面,而讓被夾在西南自蜀中而下的西軍,和東南愈演愈烈的大雲賊之亂當中,已經變得相當有限的官府控制區域,不至於在繼續惡化和崩壞下去了。

  雖然在嶺外之地,可以或多或少的調劑、提供一些兵甲錢糧上的支援,但是在江南地方上想要獲得兵員募集和人役上的補充,卻是越來越困難了。

  因為,在局部輪番出現和持續不斷的天災人禍之下,許多地方的青壯年不是逃走就是去從賊了;故而他手下可以支配的主要力量,一直就沒有滿員過的陪都三軍,相應的損失和消耗也越發難以獲得補充了。

  這還要「感謝」他的前任護國大將軍孫靜邦,把朝廷在東南各道的可用之兵,和稍微像樣一點的地方部隊,都給折損在了針對淮鎮的江寧事變當中;

  最後只有他一手打造的陪都三軍,因為某種牽涉和干係,才沒有把放在其計劃當中,而在後續的大崩盤當中勉強保持了建制下來;還收攏了崩潰掉的江東討捕軍而有所恢復戰力,勉強擋住了大雲賊的進一步擴散之勢。

  但是對於上游荊湖和蜀中相繼糜爛的局面,他就實在是無能為力了。因此,在接下來的公文當中,他只希望朝廷能夠提供更多的火器,以加強江南諸道的防禦力量。

  不然,他也只能繼續飲酒止渴式的暗自維持與淮鎮的私下交通往來,以犧牲朝廷在江南地方的統治權和威信為漸進的代價,換取那些可以解決燃眉之急的所需;

  然後在隱隱的煎熬和矛盾的焦慮當中,等待將來重新兵戎相見的那一天。

  「恭喜太尉……」

  「大喜啊……留帥……」

  「真是國朝之幸甚……」

  幾個有些急切而倉促,卻又難掩喜悅的聲音,隨著一干從外間湧入的身形,七嘴八舌的傳到了寧沖玄耳邊。

  「大雲賊發生內亂了……」

  「自江東、江西到兩浙,那位為教賊所竊據的州府……」

  「相繼發生了火併和內訌……遍地是騷亂不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