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寧願捨近求遠選擇這些來自別道,而與淮鎮沒有太多干係的內陸地方部隊,或又是剛從嶺內調撥過來的海外駐屯軍的路數和背景,以及江寧城中本地招募的防軍,來共同推行和事先這個計劃。

  結果原本協調的好好的,結果一夜之間就莫名陣損了數千人了;而他們瞎忙活了一整夜之後,惟一稱得上的戰果就是十幾頭懸綁起來的羊而已。這對於當初信心滿漲的圖謀和策劃,無疑是令人暈頭轉向的當頭一棒。

  更糟糕的是隨著天明之後,沒有了夜幕的掩護和宵禁的封鎖,這裡發生的事態將不可避免的迅速擴散和傳播開來了,這也意味著真正需要硬懟的圖窮匕見了。

  這裡畢竟是人口富集的陪都之邑,也是東南諸道數一數二的大城,能夠封鎖城門而禁絕出入是一回事,但是要想讓城中這幾十萬人閉口,而將各種傳言和消息攔截下來,那就完全是一種奢望了。

  而且作為目標的對方,也不是什麼沒牙的老虎;隨著天明之後,在石頭城上樹立起來的風雷旗,已經證明了這個更加糟糕的事態。

  對方已經回到了數營淮軍的護衛之下,再加上石頭城本身的堅固險要,真要強行攻打的話,那真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了。

  這些部隊是以平叛為名調過來的,為此許以各種厚利和功名為驅使,而只有少數上層才知道最終的目的和計劃;況且因為兵貴神速的理由,他們都是輕裝急行的狀態,入城之後既沒有足夠的器械,也沒有相應的軍淄糧草,來對應強行攻打和硬啃行宮所在的基本需要。

  於是暫時的圍困和對峙,似乎就成為了接下來的唯一選擇了。然後隨著日頭漸漸高升,來自江寧府方面負責交涉的信使也被派了進去。

  半晌之後,宣長宮的側殿小室之中,一場火藥味十足的交涉進行著。

  「僅僅是只身前往廣府說明情況?……」

  「說得可真是輕巧啊……」

  「先是當街刺殺不果,隨後又是發兵相襲……」

  「這就是朝廷出爾反爾的善待功臣之道麼……」

  「此言謬以,正是為了徹查城中亂黨,方才從外調兵入城的……」

  「又特地發兵前往拱衛屏護左近,這才有了後來的一番誤會。」

  「然而國朝以隆重待君候,卻為軍候以小人之心度之……實在是有違臣道……」

  「更別說遇事不請不問朝廷……協力官府捉拿亂賊。」

  「卻擅自引兵竊據行在,又是作何居心……」

  「為今之計,唯有放下多餘的前嫌和不必要的忌憚……立刻息兵退出行在……」

  「即日攜公女奔赴廣府,向大府陳明情由……」

  「城中諸位使君,自當一力保障羅帥相應周全……」

  「豈有此理……」

  「軍候貴為一鎮之主,又是國族戚里,我輩自當不敢擅自處斷……」

  「為由大府面前,才可以明辨是非不是……」

  ……

  淮鎮帶來的僚屬們,正在與外面來的信使,各種唇槍舌劍或者說是虛與委蛇的相互試探當中。

  與此同時,我也在觀察敵情門樓上微微嘆息著,還是低估了朝中那些人的決心和下限啊,這是明擺著劫奪和挾持的陰謀敗露了,就直接以武力相逼麼。

  「大帥姑且放心。我輩自當全力護得一應周全……」

  寧亥為首的左右將官,似乎感受到了我的情緒而紛紛齊聲道。

  「讓這些賊子來多少,死多少……」

  我對著他們頷首點頭以示鼓勵,又不免在心底微微搖了搖頭,卻沒有對他們那一點隱憂講出來,對方有恃無恐的關鍵,恐怕是不在這裡吧。

  從暫時掌握的局面上看,除了我帶進來的這四營又一團的戰兵之外,石頭城內尚有一千多名被解除武裝的宮苑衛士,四五百名的監門兵;目前都被關起來,而看押在靠近江邊的西北側高地上。

  另有負責日常行宮管理和維持的宮苑正副監,在內一百多名有所字號和品秩的大小宦官,外加七八百名負責日常灑掃清理維護的雜工役使諸人。

  此外,就是小晉君陪嫁過來的儀仗衛士內宦女史宮人奴婢一干人等,足足也有兩千多人。

  因此,在分出人手壓制這些不安定因素的同時,想要守住這個頗具險要的石頭城三面城牆是綽綽有餘了;而且因為舉辦婚禮的需要,在石頭城內的行宮建築群落里,同樣也堆積了大量的食材、布帛等日用物資,再加上本軍帶進來的便攜口糧和罐頭,足以支撐上數月有餘還多。

  但更關鍵的是後續的事情怎麼發展。

  雖然看起來一時無憂了,但僅僅滿足於現狀而坐守孤城待斃可不是什麼好結果,包括被餓死在石頭城裡的梁武帝蕭衍在內,歷史上南朝歷代定都金陵的君王的親身遭遇,就已經完全證明了這一點了。

  要想破局和改變現狀,還得我這裡採取更多主動性,比如儘早取得與外界的聯繫和溝通渠道,以獲得更多的外援和助力。

  好在退入石頭城之前,我已經確認人手將消息遞送出去了;或者說,留在江寧城外的人沒有得到及時的回饋和密語報訊,就會馬上啟動後續的一系列手段和布置,將發生變故的消息飛傳出去。

  ……

  與此同時,留守司的官衙所在之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