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待到他走出來之後,卻又是變了一副愈加森冷的表情。

  「留守司的魚符印信都已經拿到手了……」

  「就算是沒有他的手書也無妨了……」

  「可以馬上調兵進城壓制局面了……」

  ……

  小西市的駐留營地當中,已經是一片忙碌了起來,各種封藏起來的武器和彈藥,還有備戰的行軍口糧和罐頭,也被重新起了出來,分發到各人的手上進行檢查和調試,然後是各處就地構築的隱藏的工事和防壘,也開始去除了偽裝而開始派上用場。

  這次因為是前來迎親,所以沒有攜帶火炮這種體積碩大笨重,而過於招惹關注的重裝備來;但是相應的其他一些火器,比如小型化的飛火雷和拆卸成零件狀態的排式機關銃,都通過成車聘禮作為掩護,通過車底板的空間夾帶了部分過來。

  原本是用來以防萬一對付路上,可能大規模聚集的流民而進行驅散作戰使用的。但是現在顯然可以派上別的用途了。

  「這,究竟是怎麼了……」

  隨我一起進來而猶有驚悸的小晉君,也不免感受到了這種緊張的氣氛和無形的壓力。

  「只是以防萬一的準備手段而已……」

  我對著她寬慰道。

  「畢竟接二連三的出了狀況,這江寧城中顯然已經不太安全了……」

  「余只憾不得能為郎君分憂的……」

  她有些難過的幽聲道。

  「分憂?……」

  我突然心念一轉,想到了什麼對她道。

  「或許你可以對石頭城傳個口信……」

  第1187章 江寧變(三)

  夜色籠罩下的江寧府,正是一片燈火璀璨的夜景,尤其是聚集在玄武湖和莫愁湖,以及秦淮河水道上游曳的畫舫、花船,更是成為了其中最為顯目和耀眼的存在。

  然而,在其他城區一片宵禁的黑暗當中,突然冒出來數隻飛速涌動的火光長龍,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和不合時宜了;它們就像是黑暗與靜謐當中突然吹起的呼嘯烈風一般;照亮了所過之處的同時,也帶來了沿途一大片雞飛狗跳式的混亂與騷動。

  無論是那些匆匆退避到街變上的路人車馬,或又是沿街尚未完全蓋上的店鋪門板背後,還是隱約可以看見隨著跑動而搖曳蕩漾的燈火之中,那些驚鴻一現的甲光粼粼或又是兵刃爍爍。

  最終這些火光和長龍的去向,都順著城坊之間的大道,而匯聚到了外郭北側的小西市周圍,然後一下子大片大片的亮光連同其帶來的動靜,隨著紛紛熄滅的燈籠與火把,而像是被黑暗給吞噬了一般徹底消失不見了。

  片刻之後,又變成了燈火黯淡而更鼓聲聲的小西市里,驟然爆發開來急促而激烈的喊殺聲,以及持續不斷的銃擊和爆裂聲響。

  ……

  與此同時,正在寬慰那位有些受驚的小晉君,卻臨時被部下叫過來的我,也站在石頭城西門城樓的最高處,面沉如水的遠遠眺望著小西市里正在發生的一切;

  當然了,那裡已經被我方給主動放棄了,剩下的只有一片空蕩蕩的營地,以及十幾隻專門綁起來吹號敲鼓的羊只,外帶一堆陷阱和預設的爆炸物而已。

  當然,在外圍的建築當中還有兩隊散布潛伏起來的獵兵,負責進行渾水摸魚的騷擾和牽制,但沒有想到還能渠道這種程度上的戰果,或者說,事情已經朝著最壞的局面方向發展了。

  就在一個多時辰之前。

  當確認了全體都已經回到石頭城中之後,我再度鬆了一口氣;畢竟,我的大部分家當和附屬人員,都還留在這裡的。其中就包括十娘和那位才使用過一次的雯婷君。

  這裡原本是西向背靠長江水道,用三面城牆圍起來的戰略要衝和軍事據點,最早築於楚威王七年(公元前前333年),後來由東吳依靠江邊的石頭山修建了石頭城,用它作為保護東吳京師建業的險要和屏藩。

  只是作為歷代南朝的故都而不斷得到修繕擴建之後,已經變成一個眾多宮苑群落組成的大型內城區域了。原本的舊石頭城,或者說是狹義上的石頭城,在被拆除了礙事的城牆,又重新堆土壘石填坡,建造成拾級而上的層層花苑和園圃之後,就只是其中西北角的一隅高地了。

  帶著大堆人回進來的過程,其實也很簡單。

  只是我當機立斷,搶先一步用小晉君的名義把當值的宮苑副監給叫出來,再用這位被脅迫的倒霉鬼的名義開路,很容易就叫開了石頭城三門之一的東偏門;然後就是我的護衛力量一擁而入,直接壓制和控制了這處門禁,而獲得一個出入的通道。

  等到其他門上的守衛得到消息過來探尋究竟,我從小西市里拉出來的數營護衛部隊,連同隨行物資車馬輜重,都已經開進來大半了;

  然後,又以我出去後半道遇襲而疑有宮中奸細,里通內外出賣透露我的出入行蹤為由,進一步反過來占據和取代了,其他地方的門禁出入和守衛力量。

  在各種猝不及防或是手足無措之下,他們甚至沒有能夠生出多少反抗和抵制的念頭,就已經被來自後方的優勢武力,給包圍起來解除了武裝,而集中起來變相圈管道別處去了。

  而到了這時候,我才明白了為什麼能夠這麼容易和輕鬆的叫門而入。

  因為我的人在接管過程當中,於這些門禁駐地當中,居然發現了好些個違禁之物,從各色蒲咢牙牌等賭具酒器,到各種吃喝玩樂的聲樂器物,甚至還有幾個長時間窩藏在其中的女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