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先是在作為治所的青州和駐防重點區域的沂州部分實現;進而開始逐步擴散到了淮東六州的大部分地區;然後有向著延邊的十一州擴散而變成了,如今淮北道境內絕大多數地區,都能做到人人有口飽飯吃,人人都有事情做而各司其職,自此就算遇上災年也在官府的調劑和保障下,毫無顛簸流離道途之苦的安定生活日常。

  當然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淮北境內這種相對安定充足的生活日常,其實又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對外征戰掠奪的額紅利,以及對這些從屬、附庸的周邊勢力和外圍地區的壓榨、盤剝上的;

  其中唯一有所區別的就是,在安東和新羅藩等地,是假以地方諸侯藩屬之手而進行效率較低的間接榨取;而在這些淮鎮的邊沿地區,則是更有組織和效率的集體編管式的直接剝削而已。

  因此,通常情況下也就能夠勉強確保他們食可果腹和衣能蔽體而已,並且再繁重勞動當中時常伴隨著積累下來的傷痛疲病困擾,而屢屢有所過勞死或是積勞成疾的例子發生。

  當然令人聊以自慰或者說可以用來自欺欺人的是:如果沒有淮鎮勢力介入的話,他們的結局和下場或許比現在的結果還要更糟的多,或許連吃飽肚子之後再過勞死的機會都沒有;

  不是在天災人禍中被活活餓死在家園裡,就是相繼力竭倒斃在逃亡的路上,或是成批的被凍死在淮南並不算嚴酷的冬天裡,或是在餓極了人相食的瘋狂當中,逐步走向滅亡;至少到了我的手下,還給了他們一些繼續苟延殘喘下去的機會和理由。

  而且,在淮鎮的甄選體系下只要能夠堅持下來,達到一定年限之後同樣也有相對上升的通道和改變境況、身份的機會,這也是一個蓬勃向上發展迅速的新興勢力,所能具有的活力和包容性等特色了。

  由於我嚴厲禁止當地浪費工時和物力,來進行所謂迎來送往的場面活動。因此,在淮南當地的大多數行程都是相對靜悄悄的進行著,只有偶然遇到聚集在河道里進行清淤和加固工程的勞作,而實在無法迴避的人群,才會出面站在甲板上打個招呼,享受一下他們不怎麼整齊的歡呼聲。

  儘管如此,每天沿著河道停船駐泊休息的時候,從船上就會卸下一些我順便帶過來的物資,算是給沿途淮鎮編管下的軍民百姓一點福利,確保人人至少一個雞蛋或是半個罐頭的加餐,以資紀念云云。

  進入淮南腹地之後,我也接到了一個新近的好消息,就是位於淮南沿海泰州(今江蘇省泰興市)境內規復的鹽場,終於開始產生收益了;要知道,這裡本來就是傳統的鹽場區,自春秋時的吳越爭霸起,就已經有所煮鹽以謀國利的記錄。

  前朝大唐的鹽鐵官,亦於沿海設有十監四場,其中就包括漣水、湖州、越州、杭州四場,嘉興、海陵、鹽城、新亭、臨平、蘭亭、永嘉、大昌、候官、富都十監,號稱歲得錢百餘萬絡,以當百餘州之賦。

  其中又以淮南泰州海陵縣所產出為各地之最;泰州下屬一府五縣治下,泰半人口皆以此為生計,而周邊各州的無數行當,亦是於此息息相關。

  只是在乙未之亂後的近百年間因為長期飽受戰患,而離散流失嚴重。

  尤其是數十年前那場席捲江淮,曠日持久的大雲教之亂,讓當地幾乎十室九空,當地飽受官吏、豪強、士紳和鹽商等,多重壓榨的鹽戶則是其中的重災區,因為彪悍勇斗又虔信教義而幾乎前赴後繼大量的戰死在,被稱為地上小神國的揚州府城之內;盛極一時的當地鹽業,也因此一落千丈而陷入蕭條頹敗之中。

  但是這行當其實門檻相當低,只要有足夠的人手和熟練匠人,以及簡單的煮鹽器具,就可以輕易的獲得大量產出,畢竟,當地綿連數百里的蘆葦盪就是最好的煮鹽柴薪;

  昔日隸屬於北朝陣營的淮南藩鎮之一——泰興軍就是以此為憑仗,厚取其利而制甲練兵造船,與據有揚州等地的淮揚副總管長期進行對戰戰拉鋸,而不落下風的。

  後來泰興軍節度使吳興丁在北伐大軍壓境前,因為決定和宿敵淮揚副總管聯合而堅持抵抗到底,被部下所刺殺以獻其地,境內自此大亂而不戰自潰,等到東南行司的大軍接管之後,沿海的鹽場已經沒有剩下多少人了。

  不是就此淪為鹽梟和私販子,就是沿著當地的河網水系變成了流寇水匪,持續混亂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國朝大軍過境肅清之後,又任命了新的官員才得以平靜下來;然後又因為新來的各級官吏及其隨員,不擇手段的壓榨和搜刮過甚,而屢屢爆發騷亂和激變。

  等到第一次北伐全面崩潰之後,這些地方的委派官吏也開始爭相棄守而逃,當地再次陷入了一個混亂難治的空窗期,直到寧總管在江北收拾殘局而逐步將戰線重新推到淮水邊上。

  但無論如何,一旦這些地方得以重新穩定下來之後,這無疑是投入時間最短,見效最快的一項產業了;

  昔日淮南行營立足當地時,亦是動過重開沿海鹽場的主意,只是美國多久就爆發了淮河大水,後來又受制於人力物力的匱乏和不足,相應籌備的進度緩慢,最終在國朝的不斷抽調下不得不無果而終。

  現在淮鎮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重開泰州沿海的鹽田和曬場之後,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僅次於淮鎮掌控下,遼東半島、膠東半島和河北滄州之外的第四大鹽場地了。而且作為僅次於糧食的民生物資,鹽巴這種東西是沒有什麼過剩和泛濫的概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