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終將青徐鎮所屬的水面力量,給逐段逐節的擠壓和萎縮到幾片難有作為的水域中去,這才將青徐鎮麾下讓人最為頭痛的外援和助力,給慢慢的剪除殆盡。

  如今在我治下的淮鎮也沒有例外,只是在大大拓寬和延伸了河網水系分布的同時,還加上小火輪(蒸汽水輪船)等新技術投入,在運兵和物資流轉上的加成。自此再無沿途濫發勞力和畜力拖船拉縴的深重徭役之苦,反而大大的活躍了人員往來、商品流通和經濟活動。

  乃至以較少的損耗和運作成本,維持其一個自上而下最終抵達到市鎮鄉村一級的龐大供銷體系,和軍民兩途的內部配給系統,也同樣是很大部分得益於此的結果。

  因此,如今的淮鎮經濟布局是「東重工礦林牧,而西多農業產區」「沿海捕撈漁業與內河養殖業並重」「海貿與鹽業同步發展」的特點,而戰略態勢上則是「北重西輕,東守西拓,海陸並進。」的格局。

  而依靠這套運河轉運和輸送體系,淮鎮完全可以實現以相對較少的兵力和軍隊比例,依託河流分布和道路交通節點上,有限的堡壘城塞作為戰略支撐據點,而隨時可以保持進退自如的相對機動和彈性防禦,乃至主動出擊和禦敵於境外的基本需要。

  然後再加上地方上的二、三次動員能力,包括大量潛在受過簡單軍訓或是具有短期服役敬仰的青壯人口,所構成預備役基礎,還有來自海面上相當規模的登陸和投放能力。

  足以相當程度上改善,這淮上之地四通八達而易攻難守的傳統戰略劣勢。

  第1150章 潮新(十六)

  按照事先制定的出行計劃和路線歸化。

  我所在的拖船對以日行不過二三十里的速度,出了堪稱各種移民新城區樣板,和淮北首善之地的徐州境內之後;

  繼續沿著被稱為南清河的運河故道乘船北上,進入擁有中原最大淡水湖——微山湖,以及環湖分布的工業帶/煤礦產區,而成為淮東青州、沂州之外,另一個工礦中心的兗州境內;

  在這裡我專門停留了兩天,特地會見了當地的化工、冶金和水泥三大工業門類,及其約十六個配套領域和下游產業,的相關負責人和高端技師們,還有包括已經半退休的前國朝大匠沈岳,在內的數所工業技校、工役夜校的領頭人。

  算是藉機對將來的發展預期和生產規劃的大方向,結合當地的情況做了一番有益的探討和指導;順便對私下提出的問題,給予可幾個解決技術瓶頸的思路和未來可以探索的方向。

  然後,在比預期行程稍晚一些進度下,抵達了瀕臨黃河出海口的濱州境內。

  作為淮鎮治下規模最小僅有三個小縣的下州,原本除了矮小狹促的縣城之外,就只有一些屯墾據點;然而這些年,卻是因為長期與河北方面的私貿和通商往來,又有出海口的次級港市之利,而逐漸的以另一種方式繁榮起來;

  再加上後續控制了對岸河北的飛地,又得以吸納了大量來自河北方面的安置人口,居然在去年的歲計當中位列前席,成為了淮地各州之中商稅的繳納大戶之一。而作為當地最大駐軍基地的梁山鎮,業已經變成淮鎮治下,另一個河海之交的水軍訓練基地了。

  在這裡,我也難得帶著三枚短暫上岸,重新緬懷了一些昔日在梁山和八百里水盪所呆過的短暫歲月;也對於昔日一些事情的追溯,聽取了一些殘存的當事人,各種角度的描述和回憶。

  再度啟程時,繼續沿著當地的漕河幹道進入濟水,而折轉向西一路通過濟州、齊州,最終可以抵達淮鎮西北角的重點沿邊防區——鄆州境內。

  然而,因為長期對敵和備戰的緣故,在濟水的北岸和南岸的地區,也因此呈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發展風貌來;南岸這邊是一片類似於內地的人煙富集,阡陌相連,村邑林立,千里雞犬相聞而不絕於耳的田園景象,各種販夫走卒形形色色的人等幾乎不絕於道。

  而北岸則是一片堡寨和哨樓、烽燧綿連不斷,當地的戶口組成也是以強制性限制人身和活動範圍的編管地,和備敵性質的軍屯為主模式;因此人口高度集中在重點區域,開墾出來的區域明顯整齊劃一的多,道路上也絕少見到單個的行人和商旅。

  不過,這些年似乎有所改善,主要是引入了相當部分來自扶桑的倭人和來自新羅藩的流亡土族,還有海外其他島洲移民填補空白的之後,以雜處混居的方式將那些原本被荒蕪的土地,也給逐漸開發起來,而造就出一個個帶有明顯海外的聚落村邑。

  雖然他們在勞動表現和創造價值上,並不見得比傳統的唐人更有優勢,但是勝在某種意義上的吃苦耐勞不挑食,服從性好而忍受力極高;在特定的環境下維持成本和管理投入更低,可以用來作為貧瘠荒蕪之地的開拓先鋒和慢性消耗品。

  而在此期間,沿途報告上來的除了具體數據有所差別之外,基本是千篇一律或是大同小異的東西;

  當然,這並不是官僚體系僵化和教條的產物,而是代表了地方某種相當平穩的日常態勢,既沒有大興也沒有大變,而按部就幫的漸進發展過程,這才是傳統農業社會所最常見的,也是夢寐以求的年景。

  得益於運河水系的配套灌溉和氣候調節體系,淮鎮治下這些年已經再沒有聽過,與氣候有關大災大害了,就算是早些年的淮河泛濫的大水,或又是後來肆虐兩淮的蝗災,對於淮鎮重點開拓的核心區域,也未能造成實質上的影響。




章節目錄